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鸭源成分检测中的研究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鸭源成分检测中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为了建立肉产品中鸭源成分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根据动物种间特异性的原则,筛选出一对品种特异的PCR引物,在此引物扩增片段的基础上,设计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序列,能特异检测鸭源成分。通过条件优化实验,发现在25μL的扩增体系中,内外引物浓度比为1∶4,温度为63.5℃,MgSO4添加量为5 mM/μL,dNTPs添加量为1.75 mM/μL,Bst DNA聚合酶添加量为0.4 U/μL,甜菜碱添加量为0.25μmol/μL,LAMP反应时间为30 min时,LAMP检测体系检测效果达到最优,鸭肉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 pg/μL。对牛羊肉中鸭源成分比例的检测灵敏度为0.000 1%。应用该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市场中的牛羊肉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结果从21份样品中成功检测出5份含鸭源成分的混合肉。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灵敏、快捷,可以实现鸭源成分的现场速测,为肉制品市场的监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LAMP引物设计
  •   1.3 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
  •     1.3.1 引物对LAMP反应的影响
  •     1.3.2 反应温度的优化
  •     1.3.3 MgSO4添加量的优化
  •     1.3.4 甜菜碱添加量的优化
  •     1.3.5 Bst DNA聚合酶添加量的优化
  •     1.3.6 反应时间的优化
  •     1.3.7 dNTPs添加量的优化
  •   1.4 LAMP引物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
  •   1.5 市场牛羊肉制品抽样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LAMP反应的检验与验证
  •   2.2 LAMP引物特异性
  •   2.3 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1 引物对LAMP反应的影响
  •     2.3.2 反应温度的优化
  •     2.3.3 MgSO4添加量的优化
  •     2.3.4 甜菜碱添加量的优化
  •     2.3.5 Bst DNA聚合酶添加量的优化
  •     2.3.6 反应时间的优化
  •     2.3.7 dNTPs添加量的优化
  •   2.4 LAMP反应灵敏度实验
  •   2.5 市场牛羊肉制品抽样调查
  • 3 讨论
  • 4 结语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吴潇,吕贝贝,蒋玮,白蓝,武国干,王金斌,王荣谈,潘爱虎,唐雪明

    关键词: 羊肉制品,等温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可视化检测

    来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 上海市转基因生物与食品安全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15DZ2290900),闵行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闵行区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2016MH256)

    分类号: TS251.7

    页码: 126-133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3068K

    下载量: 74

    相关论文文献

    • [1].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食源性沙门氏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3)
    • [2].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基因突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0(04)
    • [3].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畜禽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及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 2020(07)
    • [4].副猪嗜血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 2020(10)
    • [5].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05)
    • [6].多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 2017(02)
    • [7].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病原检测中的应用[J]. 动物医学进展 2017(08)
    • [8].等温扩增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12)
    • [9].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农村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02)
    • [10].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假阳性扩增研究[J]. 许昌学院学报 2015(05)
    • [11].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草莓潜隐环斑病毒的研究[J]. 植物保护 2013(06)
    • [12].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玫烟色棒束孢可视化检测[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05)
    • [13].捕获和连接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0(11)
    • [14].基于颜色判定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生殖支原体的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9(11)
    • [15].羊乳中牛乳成分的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0(01)
    • [16].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兽医学报 2020(05)
    • [17].可视化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9)
    • [18].新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02)
    • [19].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7(03)
    • [20].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快速诊断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讯 2015(06)
    • [21].新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23)
    • [22].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致敏原小麦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6(02)
    • [23].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动物检疫 2016(06)
    • [24].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 许昌学院学报 2016(02)
    • [25].沙门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应用[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S1)
    • [26].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常见问题分析与研究进展[J]. 病毒学报 2016(05)
    • [27].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10)
    • [28].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烟草环斑病毒的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 2014(06)
    • [29].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17)
    • [30].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与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20)

    标签:;  ;  ;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鸭源成分检测中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