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型受体论文_张许梅,王瑾,霍海燕,岳继萍,张文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管紧张素型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管,受体,紧张,蛋白,高血压,关节炎,抗体。

血管紧张素型受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许梅,王瑾,霍海燕,岳继萍,张文婷[1](2019)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可上调TXNIP导致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Ⅱ-1R)自身抗体能否通过影响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诱导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选用10-6mol/L作为最适浓度,24 h作为最佳时间;在上述条件下,用流式细胞计量术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的表达;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ngⅡ-1R自身抗体对TXNIP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ngⅡ-1R自身抗体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降低INS-1细胞的活力(P<0. 05);促进INS-1细胞凋亡(P<0. 01);AngⅡ-1R自身抗体还可以促进TXNIP的mRNA和蛋白表达(P<0. 01)。RNA干扰沉默TXNIP表达后,AngⅡ-1R自身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减少(P<0. 05);使用AngⅡ1R拮抗剂替米沙坦(TM)后,AngⅡ-1R自身抗体诱导的TXNIP上调及细胞凋亡均被抑制(P<0. 05)。结论 AngⅡ-1R自身抗体可以通过AT1R上调TXNIP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有望为AngⅡ-1R自身抗体阳性的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王鑫铭,许杜娟,魏伟[2](2019)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及其信号对类风湿关节炎异常活化的滑膜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AT1R/AT2R信号转导失平衡与RA滑膜巨噬细胞(SM)异常活化之间的关系。明确抑制GRK2转膜,下调MAPK-NF-κB是激动AT2R抑制SM活化的机制之一。方法 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RA患者滑膜病理。建立大鼠CIA模型,关节腔注射AT2R激动剂CGP42112,观察对CIA大鼠治疗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滑膜组织单细胞悬液中AT1R,AT2R,CD86和CD163的表达。Luminex检测AT2R激动剂处理不同时间后对BMDM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AT2R激动剂对MAPK通路的影响。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检测胞膜和胞质上GRK2的表达,用Co-IP检测GRK2和p-ERK的共表达。结果 RA患者SM数量显着增多,且AT1R,AT2R,iNOS和Arg1表达均显着升高。激动AT2R对CIA大鼠具有治疗作用,能够降低关节滑膜的炎症细胞浸润,抑制滑膜巨噬细胞M1型极化。CGP42112(10-6mol·L~(-1))能显着下调BMDM中AT1R的表达,上调AT2R的表达,抑制LPS介导的M1型极化。AT2R激动剂能够抑制ERK磷酸化和GRK2的转膜,促进胞质中的GRK2与p-ERK结合进而抑制p-ERK对NF-κB的活化。结论AT1R/AT2R失平衡可能参与了SM M1型极化。AT2R激动剂能够降低大鼠SM上AT1R/AT2R的比值,同时抑制SM向M1型极化改善大鼠疾病症状。提示激动AT2R可以通过逆转AT1R/AT2R失平衡,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AT2R信号能够抑制RA的SM异常活化,机制与抑制GRK2转膜、下调p-ERK-NF-κB信号途径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文博,陈岩,安松涛,刘军,高传玉[3](2019)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动脉硬化影响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GTR1) A1166C多态性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以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为评价动脉硬化的指标。在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与主题相关的英文文章。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0月。2位作者根据相应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合适的观察性研究。采用Revman 5. 2软件和STATA 11. 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篇文章被纳入分析(n=1 687)。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和白种人群中,AGTR1 A1166C多态性与PWV没有显着相关性;在亚洲人群中,等位基因C携带者的PWV显着高于AA基因型(AC+CC比AA:SMD=0. 33,95%CI 0. 06~0. 60,P=0. 02)。结论AGTR1 A1166C多态性可能与亚洲人的动脉硬化相关。等位基因C可能是亚洲人群PWV升高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陈惠莹,毛莹莹,裴娜娜,颜仁和,万鹏飞[4](2019)在《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重组细胞系的构建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hAT2R)过表达稳定细胞系,探讨AT2R激动剂Compound 21等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含hAT2R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V-CMV-hAT2R-IRES-eGFP并包装成慢病毒.将重组慢病毒载体pLV-CMV-IRES-eGFP-hAT2R感染前列腺癌细胞,并利用流式细胞术筛选出单克隆细胞株,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细胞系中hAT2R表达水平,使用AT2R激动剂CGP42112检测受体功能.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PC-3、DU145前列腺癌细胞24 h后均能观察到eGFP表达,用流式细胞术分别筛选出单克隆细胞株,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目的基因hAT2R在两株重组细胞系中表达显着升高,CGP42112处理24 h后,重组细胞系细胞活力较正常PC-3、DU145细胞显着降低.结论:成功构建hAT2R过表达稳定细胞系.(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边经纬,尹晓辰,李浩,张苏丽,王美丽[5](2019)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阳性雌鼠孕后出现妊娠期高血压样症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 autoantibody,AT1-AA)阳性大鼠孕后是否出现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表现。方法收集临床血清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非妊娠的健康女性体内是否含有AT1-AA。通过主动免疫方法建立AT1-AA阳性大鼠模型,利用尾套法测量大鼠收缩压,肠系膜动脉血管环检测血管功能。结果 8. 3%未妊娠的健康女性体内含有AT1-AA。AT1-AA阳性大鼠怀孕前与对照组大鼠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怀孕后AT1-AA阳性大鼠的收缩压较对照组孕鼠显着升高。肠系膜动脉血管环实验结果显示,AT1-AA阳性大鼠怀孕后血管对收缩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对照组:110%±5%,模型组:130%±10%,P <0. 05),且内皮依赖/非依赖血管舒张功能降低(对照组:90%±4%,模型组:60%±7%/对照组:95%±1%,模型组:75%±3%,P <0. 05)。结论AT1-AA阳性大鼠妊娠期间出现血压升高,阻力血管功能受损等类妊娠期高血压的病理表现,提示健康人体内存在的AT1-AA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鑫铭[6](2019)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及其信号对类风湿关节炎异常活化的滑膜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细胞的异常增生、破骨细胞不规则分化以及炎症因子释放为主要特征。血管紧张素(AngⅡ)是血管紧张素原经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催化后的产物。血管紧张素的受体包括1型受体(AT1R)和2型受体(AT2R)。AngⅡ与两种受体有着相似的亲和力。AngⅡ作用于AT1R发挥着收缩血管、促炎、促纤维化以及促进机体氧化应激的作用;激动AT2R产生与AT1R相反的生理作用,如舒张血管、抗炎、抗纤维化和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症免疫细胞均拥有独立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因此血管紧张素受体对炎症免疫细胞有着强大的调控作用。AngⅡ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作用于炎症免疫细胞上的AT1R参与炎症免疫反应。研究证实,AT1R在RA等自身免疫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s)后可以缓解RA及其动物模型的滑膜炎,兼具改善RA患者异常的心血管功能。阻断AT1R后机体内游离的AngⅡ会大量作用于AT2R,激活AT2R下游信号通路继而发挥AT2R的保护性功能也是ARBs类药物治疗RA重要药理作用之一。滑膜巨噬细胞(SM)能够吞噬关节腔中的异物,还能作为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T细胞和B细胞所分泌细胞因子的靶细胞,促进自身产生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TNF-α、IL-1β、IL-8和IL-6等参与RA致病过程。巨噬细胞在不同因素诱导下具有不同的表型和功能,即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在RA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不尽相同,存在数量和比例失衡。在RA的活动期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不断增多,促进炎症消退及组织修复的M2型巨噬细胞比例减少从而加剧炎症反应。AT1R/AT2R失平衡是否促进异常活化SM的M1型极化进而参与RA滑膜炎?激动AT2R及其信号能否抑制SM的异常活化和功能?目前不清楚。前期研究表明,通过关节腔注射AT2R激动剂CGP42112可以改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滑膜炎症,抑制滑膜细胞增殖。激动AT2R可以缓解炎症免疫反应,提示AT2R可能成为治疗RA的新靶点。本项目利用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CIA)和RA患者滑膜组织,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流式细胞术及AT2R工具药等实验方法和试剂,研究RA的巨噬细胞活化、功能变化;探讨AT2R信号转导及与MAPKs交叉对话对巨噬细胞活化、功能的作用。为揭示血管紧张素受体信号对RA异常活化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以及为AT2R作为RA滑膜炎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探讨AT1R/AT2R信号转导失平衡与RA的巨噬细胞异常活化之间的关系。明确通过抑制GRK2转膜,下调MAPKs-NF-κB是激动AT2R抑制巨噬细胞活化的机制之一。方法:1.收取对照者和RA患者滑膜组织,用HE染色观察RA滑膜病理特征。用免疫组化检测巨噬细胞分布情况。组织免疫荧光观察AT1R和AT2R受体、M1型巨噬细胞标记iNOS、M2型巨噬细胞标记TGM2以及GRK2在巨噬细胞上的表达。收集15位健康志愿者和32例RA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s),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PBMCs中AT1R和AT2R水平。分析人PBMCs中AT1R和AT2R蛋白表达与RA临床指标的相关性。2.使用鸡Ⅱ型胶原诱导建立大鼠CIA模型,采用关节腔注射AT2R激动剂CGP42112(5μg/kg、10μg/kg、20μg/kg),足爪仪测量继发侧足爪容积、记录足爪肿胀数、H&E染色观察关节病理、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IL-10、TNF-α、IFN-γ和MIP-2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滑膜组织单细胞悬液中AT1R和AT2R以及巨噬细胞分型标志物CD86和CD163的表达。3.用格里斯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AT2R激动剂和AT2R拮抗剂对骨髓巨噬细胞(BMDM)上清中NO含量的影响,探索最适给药浓度。Luminex液相芯片分别检测AT2R激动剂处理不同时间后对BMDM上清中IL-1β、IL-6、IL-10、TNF-α、MIP-2含量的影响;使用FITC-Dextran检测骨髓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Western blot检测AT2R激动剂对MAPK通路的影响。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胞膜和胞质上GRK2的表达,用Co-IP检测GRK2和p-ERK的共表达。提取核蛋白,检测核转录因子P65和P50的入核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滑膜相比,病理检测结果显示RA病人滑膜显着增生,滑膜中血管翳显着增多。免疫组化显示,RA患者滑膜中巨噬细胞数量显着增多,大量分布在RA病人滑膜内层,紧贴关节腔。免疫荧光双染结果显示在RA患者SM上AT1R、AT2R、iNOS和Arg1表达均显着升高。与健康志愿者相比,RA患者PBMCs上AT1R和AT2R的水平显着增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BMCs中AT1R蛋白表达和AT1R/AT2R与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呈正相关;而AT2R蛋白表达CRP和ESR呈负相关。2.激动AT2R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CIA组大鼠继发侧足爪容积、肿胀数显着升高,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与CIA组相比,CGP42112组大鼠继发侧关节炎症状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与CIA组大鼠相比CGP42112组大鼠滑膜细胞增生、炎细胞的浸润和血管翳的数量,以及软骨和骨的侵蚀均显着减轻。CGP42112组SM上AT1R表达减少,AT2R表达升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高于CIA组。3.CGP42112(10~(-6)M)能显着下调BMDM中AT1R的表达,上调AT2R的表达,抑制LPS介导的M1型极化。给予CGP4112后能够抑制ERK磷酸化对P38和JNK磷酸化没有影响。AT2R激动剂CGP42112能够减弱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抑制GRK2的转膜,促进胞质中的GRK2与p-ERK结合进而抑制p-ERK对NF-κB的活化。结论:1.RA病人滑膜组织和PBMCs中AT1R和AT2R的表达显着升高,且SM以M1型巨噬细胞为主,AT1R/AT2R失平衡可能参与了巨噬细胞M1型极化。2.关节腔注射CGP42112改善CIA大鼠继发关节滑膜炎症状,降低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降低大鼠SM上AT1R/AT2R的比值,同时抑制SM向M1型极化。提示激动AT2R可以通过逆转AT1R/AT2R失平衡,促进巨噬细胞向抑炎M2型极化。3.AT2R及其信号能够抑制RA的巨噬细胞的异常活化,该作用与激动AT2R从而抑制GRK2转膜、下调p-ERK-NF-κB信号途径有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江肖,吴永贵[7](2019)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及其拮抗剂对肾脏损伤和高糖诱导巨噬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损伤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之间的关系,以及AT1R拮抗剂氯沙坦对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不同病理分期的DN患者肾穿刺样本,并收集肾癌患者的癌旁组织作为癌旁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肾组织中AT1R的表达以及CD68阳性巨噬细胞的浸润;从医院HIS系统调取患者信息,比较肾穿刺前服用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的患者与未服用过ARB类药物的患者之间巨噬细胞浸润的改变。细胞实验以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高糖作为刺激因素,不同浓度的氯沙坦作为干预因素;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巨噬细胞的纯度、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以及吞噬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以及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巨噬细胞分型标记物的mRNA及蛋白表达;应用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表达。结果与癌旁对照组相比,DNⅢ型和Ⅳ型患者的肾脏中AT1R的表达有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NⅢ型和Ⅳ型患者的肾脏中AT1R的表达上升,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加(P<0.05)。此外,在相同病理分期的患者中,服用过ARB类药物的患者较未服用的患者其肾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减少(P<0.05)。细胞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使用氯沙坦干预后能显着减少巨噬细胞活化,抑制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M1型分化。结论 AT1R在肾脏中的表达水平及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DN患者肾脏损伤程度成正相关,ARB类药物能减轻DN患者肾脏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及活化。(本文来源于《临床肾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周华,张翠芳,陈瑞瑞,高奋,何军华[8](2019)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双基因沉默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主动脉重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RNA干扰(RNAi)技术同时下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_1R),观察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主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 30只SHR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病毒对照组(注射对照腺病毒);重组腺病毒载体(Ad5)-ACE-短发夹环RNA(shRNA)治疗组;Ad5-AT_1R-shRNA治疗组;Ad5-ACE-AT_1R-shRNA治疗组(分别注射表达ACE基因、AT_1R基因、ACE和AT_1R基因特异sh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同时设WKY正常血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以上各组大鼠均于实验的第1、17天各注射1次,干预前后检测血压、心率的变化。于首次注射后第3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主动脉ACE和AT_1R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ACE和AT_1R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束时做主动脉组织光镜病理检查观察主动脉结构。结果首次注射后第3天,Ad5-ACE-shRNA、Ad5-AT_1R-shRNA、Ad5-ACE-AT_1R-shRNA治疗组尾动脉压分别下降(25.2±5.3)、(23.5±4.8)、(27.1±6.4)mm Hg,3个治疗组降压效应可持续15 d,SHR空白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尾动脉压持续升高,正常血压对照组尾动脉压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较空白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下降(均P<0.05)。Ad5-ACE-shRNA、Ad5-AT_1R-shRNA、Ad5-ACE-AT_1R-shRNA治疗组主动脉组织中的ACE、AT_1R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均P<0.05)。光镜观察显示3个治疗组主动脉结构明显改善,Ad5-ACE-AT_1R-shRNA治疗组最显着。结论 ACE和AT_1R双基因沉默,产生较单基因位点的阻断更明显的降压及逆转主动脉重构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李岩,徐凤,宋志慧,黄志宝,肖韩艳[9](2019)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拮抗剂EMA40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镇痛效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拮抗剂EMA40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CCI)模型大鼠机械缩足阈(PWMT的影响及镇痛机制。方法应用SD大鼠建立CCI模型,根据EMA401灌胃剂量分为低剂量(LD)组、中剂量(MD)组、高剂量(HD)组,并设立模型(M)组及假手术(S)组,每组15只,术前1 d,术后3 d,7 d,14 d检测各组行为学指标。每组取3只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活化转录因子(ATF)-3的表达。应用Fluo-3AM检测试剂盒检测Ca~(2+)的表达。结果与M组比较,EMA401提高LD、MD、HD组CCI大鼠50%PWMT(P<0. 05),降低背根神经节内、GFAP、ATF-3表达及Ca~(2+)浓度(P<0. 05)。结论 EMA401对CCI大鼠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DRG中CA~(2+)浓度调节脊髓中枢敏化来抑制神经性疼痛。(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赵旭东[10](2018)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妊娠诱发的高血压(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可以使6%-10%的妊娠过程复杂化,同时也会导致一系列其它并发症的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多数在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分娩之后症状也逐渐消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这一特征性的病理生理改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9.4%-10.4%,国外报道为7%-12%,但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孕产妇增加以及辅助生殖人群的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而且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也随之升高。因此,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更好地治疗方法成为产科研究的热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仍尚不完全清楚,其学说包括免疫学说、子宫-胎盘缺血学说、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产生过多、一氧化氮产生减少、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失衡学说、缺钙等。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RAAS系统总体上调起始于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并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同时发生。妊娠期间,肾素可升高达8倍,血管紧张素可升高达4倍,醛固酮高达正常水平的10到20倍,从而影响水钠潴留和血管的收缩,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妊娠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患者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浓度较高,且血管紧张素受体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增强,因此会加重疾病的进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再加之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并且机体产生的缩血管物质增加,而扩血管物质减少,进一步导致血管痉挛,产生一系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表现,如血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低蛋白血症,导致组织水肿;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加重了组织水肿;由于肾小动脉在促血管收缩物质的作用下痉挛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血管通透性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损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活性增强产生一系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症状。胎盘滋养细胞可以产生多种具有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1GF)等,各种细胞因子以自分泌及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胎盘滋养细胞,通过刺激细胞增殖、迁移,促进生理性血管重塑、胎盘的形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机体平衡紊乱,包括免疫紊乱,氧化应激因子增加,炎症反应,再加之胰岛素抵抗等都可以导致滋养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生成障碍,这些因素可能是血管重塑障碍的重要原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胎盘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滋养细胞等细胞中均有表达。血管紧张素Ⅱ通过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调节滋养细胞分化、增殖、浸润,影响胚胎植入;同时,可以诱导滋养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血管生成,诱导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调节血管通透性在子宫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各种细胞因子调节胎盘部位免疫反应。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是高血压进展的潜在靶标,其可以通过免疫系统、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胰岛素抵抗以及炎症反应等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有研究表明在正常成人高血压NF-κB信号通路也参与了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胰岛素抵抗在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而这些改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中也同样出现,并且NF-κB信号通路也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过程,那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NF-κB信号通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过程中是否有联系呢?为了证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程中是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的,以及RAAS系统与NF-κB信号通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过程中是否有联系?本实验通过阻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干预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小鼠模型,在细胞分子学水平、动物学模型水平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包括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可溶内皮糖蛋白,sFlt-1,PLGF,TGF-β,Th1/Th2,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因子,炎症因子,NF-κB信号通路等),进一步证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NF-κB信号通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程中的联系。方法:1.首先利用C57BL/6雌性小鼠与雄性小鼠按照5:1的比例一起喂养,交配,受孕后分为叁组,第一组为20只给予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动物模型,作为对照组,第二组为10只给予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动物模型,然后给予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处理,作为处理组,第叁组为10只健康孕鼠,作为健康组,并检测给予阻滞(坎地沙坦)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试验中我们选择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最具代表性的阻滞剂坎地沙坦作为实验试剂;进行比较做统计学分析。2.于孕第18天,将孕鼠安乐死,取出孕鼠腹主动脉至髂总动脉分叉处的血管,分离并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将第二组的孕鼠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再分为两组,每组10只,第一组给予坎地沙坦孵育,作为处理组,第二组不给予坎地沙坦处理,作为对照组;第叁组仍为健康孕鼠组;分别利用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MSA,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实验方法检测坎地沙坦处理组与对照组和健康组之间sFlt-1、TNF-α IL-2、ROS、SOD、NF-κB(p65,IKK-β和 IκBα信号通路,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可溶性内皮糖蛋白,PLGF,TGF-β,CINC-1、LIX、α-ADR、Ang-1、单核因子,ACE、Th1/Th2,胰岛素抵抗等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3.将未做处理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小鼠的血管内皮以及坎地沙坦处理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小鼠模型的血管内皮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NF-κB(p65,IKK-β和IκBα)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经过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模型小鼠给予阻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处理后,其血压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得到了明显改善。2.与未做处理的对照组小鼠相比较,阻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处理后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模型小鼠的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3.阻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处理后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模型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较,氧化应激因子(ROS、SOD)、免疫因素(Th1/Th2)、炎症因子(CINC-1、LIX、单核因子、TNF-α IL-2)、胎盘发育有关指标(sFlt-1、可溶性内皮糖蛋白、PLGF、TGF-β、Ang-1)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4.阻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处理后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模型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较,NF-κB(p65,IKK-β和IκBα)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也是上调的。5.给予NF-κB抑制剂(JSH23)抑制NF-1κB信号通路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剂下调sFlt-1、内皮糖蛋白表达水平的的作用也被抑制。结论:1.通过构建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小鼠模型,验证选择性阻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有益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的改善。2.阻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可以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RAAS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炎症、免疫紊乱、氧化应激、与胎盘滋养细胞浸润障碍有关因子等。3.细胞分子学水平以及动物学水平实验表明阻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可以上调NF-κB信号通路中p65、IKK-β、IκBα的水平。4.阻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可以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下调sFlt-1和内皮糖蛋白。5.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NF-κB信号通路之间可以通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生相互联系。(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11-19)

血管紧张素型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AT1R/AT2R信号转导失平衡与RA滑膜巨噬细胞(SM)异常活化之间的关系。明确抑制GRK2转膜,下调MAPK-NF-κB是激动AT2R抑制SM活化的机制之一。方法 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RA患者滑膜病理。建立大鼠CIA模型,关节腔注射AT2R激动剂CGP42112,观察对CIA大鼠治疗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滑膜组织单细胞悬液中AT1R,AT2R,CD86和CD163的表达。Luminex检测AT2R激动剂处理不同时间后对BMDM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AT2R激动剂对MAPK通路的影响。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检测胞膜和胞质上GRK2的表达,用Co-IP检测GRK2和p-ERK的共表达。结果 RA患者SM数量显着增多,且AT1R,AT2R,iNOS和Arg1表达均显着升高。激动AT2R对CIA大鼠具有治疗作用,能够降低关节滑膜的炎症细胞浸润,抑制滑膜巨噬细胞M1型极化。CGP42112(10-6mol·L~(-1))能显着下调BMDM中AT1R的表达,上调AT2R的表达,抑制LPS介导的M1型极化。AT2R激动剂能够抑制ERK磷酸化和GRK2的转膜,促进胞质中的GRK2与p-ERK结合进而抑制p-ERK对NF-κB的活化。结论AT1R/AT2R失平衡可能参与了SM M1型极化。AT2R激动剂能够降低大鼠SM上AT1R/AT2R的比值,同时抑制SM向M1型极化改善大鼠疾病症状。提示激动AT2R可以通过逆转AT1R/AT2R失平衡,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AT2R信号能够抑制RA的SM异常活化,机制与抑制GRK2转膜、下调p-ERK-NF-κB信号途径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管紧张素型受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许梅,王瑾,霍海燕,岳继萍,张文婷.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可上调TXNIP导致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凋亡[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

[2].王鑫铭,许杜娟,魏伟.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及其信号对类风湿关节炎异常活化的滑膜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

[3].李文博,陈岩,安松涛,刘军,高传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动脉硬化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

[4].陈惠莹,毛莹莹,裴娜娜,颜仁和,万鹏飞.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重组细胞系的构建与鉴定[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9

[5].边经纬,尹晓辰,李浩,张苏丽,王美丽.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阳性雌鼠孕后出现妊娠期高血压样症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

[6].王鑫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及其信号对类风湿关节炎异常活化的滑膜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9

[7].江肖,吴永贵.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及其拮抗剂对肾脏损伤和高糖诱导巨噬细胞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

[8].周华,张翠芳,陈瑞瑞,高奋,何军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双基因沉默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主动脉重构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

[9].李岩,徐凤,宋志慧,黄志宝,肖韩艳.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拮抗剂EMA40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镇痛效应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10].赵旭东.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6小鼠肾脏组织RAS成分半定量分析(n...各组大鼠的AT2R/AT1R(n=7)血小板A仪蛋白表达与血桨Angl水平的相关...各组大鼠的APO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n...血小板AT.R、A跳R和卜actin的mRNA表达水...2各组大鼠AT1R、AT2RmRNA的...

标签:;  ;  ;  ;  ;  ;  ;  

血管紧张素型受体论文_张许梅,王瑾,霍海燕,岳继萍,张文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