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王书焕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王书焕

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467400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切除术在麻醉过程中使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甲状腺切除术的60例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前后顺序把他们分成治疗组和参照组。对两组患者都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参照组利用静脉泵给患者注射异丙酚,并对其断续推注芬太尼,治疗组持续直射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两组的血流动力和苏醒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参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和苏醒情况明显低于治疗组,经过比较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切除术汇总,对患者静脉持续注射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效果明显。

【关键词】:甲状腺;麻醉;临床分析

在甲状腺切除术中,过去主要通过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来进行麻醉,但是患者反应其效果不好。现在我院对部分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持续静脉泵注的方式进行麻醉,患者反应效果很好,具体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甲状腺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6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为(48.3±2.2)岁;其中甲状腺腺瘤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4例。排除患有精神病史、严重肝肾心血管疾病史、技巧你服用苯二氮卓类及阿片类药物者,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前后顺序把他们自由组成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别小,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两组患者全部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手术前8个小时不能吃饭,6个小时不能喝水,并在手术前30分钟进行0.5毫克阿托品和0.1克苯巴比妥肌肉注射。。进入手术室之后,对其上肢静脉注射每千克8毫升的复方乳酸钠乳液,对血压、心电图、呼气等生命体征保持及时监测。在进行麻醉诱导时,两组全部给予每千克0.1毫克的维库溴铵、每千克0.08毫克的咪唑安定和每千克2毫克的异丙酚静脉注射。参照组在麻醉诱导过程中使用每千克0.004毫克的瑞芬太尼辅助完成,并在气管插管后按照每小时每千克6~8毫克的异丙酚进行静脉注射,并间断性输注0.05~034毫克芬太尼。治疗组在麻醉诱导过程中使用每千克1毫克的瑞芬太尼,气管插管后进行每千克0.1~0.2毫克和每小时每千克8毫克的异丙酚持续输液注射。手术过程中,对两组实行间断性维库溴铵肌肉注射,来保证肌肉松弛不紧绷。患者清醒之后就能拔除气管内导管。

1.3观察项目:观察和计量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还包括插管过程中和拔管前后5分钟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对患者的自主苏醒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进行记录,并观察患者有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次所有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技术资料用%表示。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变化情况:治疗组在插管过程中和拔管前后5分钟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参照组低,存在明天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对比两组产生的不良情况:治疗组中出现2例咳嗽反射现象,约占6.67%。参照组中出现4例苏醒期躁动情况,6例咳嗽反射现象,约占33.3%。根据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因为在手术过程中会直接挤压甲状腺,会导致血流力学发生明显变化。为了避免患者身体出现动作影响手术,会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并且使用的麻醉药物要谨慎选择。

瑞芬太腻是一种药效段的新型麻醉性镇痛药,血液可以快速将其溶解,药效起作用时间快,可以对其进行控制,患者麻醉后可以很快清醒,并且不会产生体内残留。停止麻醉后,体内的药效会快速消失。

综合上述,在甲状腺切除术中联合应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进行静脉注射,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而且手术后苏醒恢复时间快,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很小。

参考文献:

[1]王丽莎,宋杏.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7,(02):180-181.

[2]吴晓顺,张训功,吴亚辉,刘艳萍.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7069-7070.

[3]胡瑞,刘明胜.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2015,(07):101-102.

[4]杜秋.泵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维持麻醉对甲状腺切除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J].四川医学,2014,(09):1147-1149.

标签:;  ;  ;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王书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