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谱矩阵重构和广义逆问题的降噪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研究

基于谱矩阵重构和广义逆问题的降噪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基于传声器阵列测试系统的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空间滤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的噪声源定位试验中。由于其适用于远场测量、对中高频声源敏感的特点,与之相关的试验往往在户外、开阔的空间内或者有高频噪音的环境中进行,在这些复杂环境中经常存在多种干扰噪声,影响对目标声源的识别。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去自谱法和谱减法分别用于抑制自噪声和背景噪声,但是这些方法降噪性能有限,且存在明显缺点。因此,论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改进提出了一种加权降噪广义逆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平面波假设,根据传统“延时求和”互谱波束形成原理编写了算法模型,分析了其有关特征参数的性质,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该方法的缺陷,即低频空间分辨率较差、高频旁瓣水平较高、相干声源的识别能力较差。然后,根据去自谱法和谱减法的理论,利用数值仿真得出上述两种降噪方法不仅降噪性能有限,而且都直接对互谱矩阵进行加减运算,破坏了互谱矩阵半正定的性质,使重建声场可能出现不可预期的错误。为了克服去自谱法和谱减法的缺陷,论文改进得到了自谱重建法和“预白化”法。自谱重建法采用凸优化技术,在约束条件下对互谱矩阵的对角元素进行优化,去除了部分自噪声;“预白化”法则通过构造“预白化”向量,结合矩阵特征分析方法,合理估计了去除背景噪声后目标声源的互谱矩阵。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表明自谱重建法相对于去自谱法,在保证互谱矩阵半正定的性质下有效的抑制部分自噪声,避免了出现错误的声场分布;“预白化”法相对于谱减法,不仅保证了互谱矩阵的半正定性质,且在抑制背景噪声的性能上有所提升。进一步,为了使上述方法的降噪性能再次提升,提出了一种加权降噪广义逆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该方法将经过自谱重建法和“预白化”法降噪的声信号互谱矩阵,与一种基于波束形成正则化的迭代广义逆方法相结合。论文推导该算法原理,并分析了正则化参数的选取方法以及影响声源识别性能的因素,然后通过包含三种不同声源类型的数值仿真试验,分析得出加权降噪广义逆波束形成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降噪波束形成方法、自谱重建法和“预白化”法,不仅具有更优秀的降噪性能,且空间分辨率、旁瓣抑制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最后,通过算例试验验证了加权降噪广义逆波束形成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试验结果也进一步表明,该方法的噪声抑制能力优于现有的降噪波束形成技术,为具体工程试验提供了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声源识别方法概述
  •     1.1.2 干扰噪声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平面波束形成测量技术
  •     1.2.2 波束形成方法相关降噪技术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2 传统波束形成方法及相关降噪技术
  •   2.1 传统波束形成技术
  •     2.1.1 基本理论
  •     2.1.2 特征参数
  •     2.1.3 数值仿真分析
  •   2.2 波束形成相关降噪技术
  •     2.2.1 噪声产生机理分析
  •     2.2.2 去自谱法
  •     2.2.3 谱减法
  •     2.2.4 数值仿真分析
  •   2.3 缺陷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互谱重构的噪声抑制方法
  •   3.1 自谱重建法
  •   3.2 预白化法
  •   3.3 数值仿真分析
  •     3.3.1 自谱重建法仿真分析
  •     3.3.2 预白化法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广义逆降噪波束形成方法
  •   4.1 一般广义逆波束形成理论
  •   4.2 加权降噪广义逆波束形成理论
  •   4.3 正则化参数的选取
  •   4.4 声源识别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1 信噪比影响
  •     4.4.2 测量距离影响
  •   4.5 数值仿真分析
  •     4.5.1 随机噪声抑制实验
  •     4.5.2 非目标噪声抑制实验
  •     4.5.3 分布式相干声源识别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试验验证
  •   5.1 试验设备及过程
  •   5.2 试验一
  •   5.3 试验二
  •   5.4 试验三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田凯

    导师: 徐中明,高翔

    关键词: 声源识别,波束形成,噪声抑制,广义逆问题,波束形成正则化

    来源: 重庆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数学,汽车工业

    单位: 重庆大学

    分类号: U467.493;O151.21

    DOI: 10.27670/d.cnki.gcqdu.2019.001742

    总页数: 81

    文件大小: 4072k

    下载量: 22

    相关论文文献

    • [1].运动声源快速定位的声达时差法[J]. 声学学报 2020(01)
    • [2].运动声源识别研究现状分析[J]. 价值工程 2020(04)
    • [3].定深爆炸声源声信号能量分配试验研究[J]. 声学技术 2020(01)
    • [4].两种用于声学缩尺模型的声源研制[J]. 声学技术 2019(06)
    • [5].水下对空中声源的运动参数估计[J]. 应用声学 2020(02)
    • [6].养老设施活动空间背景声源类型对情绪及活动的影响[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04)
    • [7].融合声源分离及反复结构模型的音乐分离方法[J]. 声学学报 2020(05)
    • [8].风洞中未知声源漂移误差的逼近修正[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0(05)
    • [9].能量加权时间特征用于浅海声源深度类型判别[J]. 应用声学 2020(05)
    • [10].基于检测前跟踪的声源跟踪算法[J]. 通信学报 2017(02)
    • [11].非负组合模型及其在声源分离中的应用[J].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7(02)
    • [12].基于等效源法对移动声源辐射声场的重建与识别研究[J]. 通信技术 2017(10)
    • [13].混响环境中突发声源定向方法及性能[J]. 声学技术 2015(06)
    • [14].基于误差估计的发动机排气声源特性间接识别模型求解方法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6(16)
    • [15].爆炸声源声源级数据分析方法[J].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14(04)
    • [16].自然会话中的转述信息声源:儿童和成人转述话语的对比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15(04)
    • [17].声源聚集度的波叠加法虚拟源强配置[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8].浅海宽带声源深度判决方法[J]. 船舶力学 2020(02)
    • [19].一种可跟踪移动声源方向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算法[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20].空气中声源的水下匹配场定位[J]. 声学学报 2015(06)
    • [21].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多声源跟踪算法[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4(08)
    • [22].某型联合收割机的多相关声源识别[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3(01)
    • [23].双端口声源特性的多负载测量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20)
    • [24].海洋水声调查中爆炸声声源级的测量分析[J]. 海洋技术 2009(02)
    • [25].水下轻便微小型多功能编码声源系统研究[J].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20(03)
    • [26].交通噪声声源构成及标准政策研究现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09)
    • [27].基于时频稀疏约束的多通道声源分离算法[J]. 信息技术 2017(01)
    • [28].流域网格中嵌入式复杂声源的时域传播仿真[J]. 声学技术 2017(05)
    • [29].一种强声气动声源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 声学技术 2016(01)
    • [30].基于时域非简化模型的运动声源定量测量方法[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标签:;  ;  ;  ;  ;  

    基于谱矩阵重构和广义逆问题的降噪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