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性能论文_王琮凯,姜锋,朱德生,张贵钊,叶鹏程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光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能,荧光粉,甲状腺,强度,甲状腺素,切角,衬底。

发光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琮凯,姜锋,朱德生,张贵钊,叶鹏程[1](2019)在《CaLaAl_3O_7:Tm~(3+)蓝色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尿素为燃料,乙二醇为络合剂,用低温燃烧法合成了CaLaAl_3O_7∶Tm~(3+)蓝色荧光粉。通过XRD分析样品的物相,扫描和透射电镜分析荧光粉形貌,确定合成最佳温度和最优尿素用量,并探究Tm~(3+)掺杂量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的最佳用量为基质CaLaAl_3O_7物质的量的2倍,最佳合成温度为800℃。荧光粉为纳米颗粒,哑铃型,底部直径约50nm,长约130nm,中间较细部分约35nm。荧光粉的激发谱线由位于250nm~300nm的电荷迁移带(O~(2-)→Al~(3+)、O~(2-)→Tm~(3+))和位于357nm的Tm~(3+)激发峰(~3H_6→~1D_2)组成,最强激发峰位于357nm,跃迁强度最大。发射光谱位于455nm,来自于Tm~(3+)的~1D_2→~3F_4跃迁,荧光粉发蓝光。Tm~(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014,在近紫外357nm激发下,发光色坐标为(0.197,0.138),是一种潜在的单掺杂蓝色荧光粉。(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2019年06期)

张洪光,王国薇,孙革,许凤,李红梅[2](2019)在《二氧化钛发光与光催化性能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法,通过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制备了3种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钛。使用光致发光光谱仪考察了2%铕掺杂的不同形貌二氧化钛(铕与二氧化钛物质的量比为2%)的发光性能。同时,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3种形貌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二氧化钛(铕与二氧化钛物质的量比为2%)的发光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花状球、纳米棒、核壳球,而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正好相反。这说明二氧化钛的形貌能够明显地影响其性能,发光和催化性能的不同取决于半导体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重组和分离效率。(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9年12期)

杨凡,范琼[3](2019)在《调控衬底斜切角提高LED发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见习记者杨凡 通讯员范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孙海定和龙世兵课题组利用蓝宝石衬底斜切角调控量子阱实现叁维载流子束缚,在提升紫外发光二极管(LED)发光性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传统的紫外光源一般采(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2-03)

李地红,代函函,高群,于海洋[4](2019)在《发光树脂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YD-128环氧树脂、T-31酚醛胺固化剂、稀释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碎石及粉煤灰和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得发光树脂透水混凝土。通过力学性能、透水系数以及发光时间测试研究了环氧树脂掺量、骨料粒径、纤维增强方式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显着。树脂添加质量分数为4%,纤维网格为2层,骨料粒径2.36~4.75 mm条件下制得的混凝土力学性能较好,压缩强度达23.35 MPa,弯曲强度9.03 MPa,透水系数11.62 mm/s,满足透水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该混凝土试件在密闭空间内余晖时间3~5 h,6 h后仍具有可分辨性,在非密闭空间下可持续保持发光功能。(本文来源于《热固性树脂》期刊2019年06期)

李悦,陈亚琼,覃俊龙,莫红梅,张秀明[5](2019)在《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性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和验证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叁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叁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的方法学性能,并探讨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测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接受治疗的18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包括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亢组)和9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减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9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不同组之间各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根据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系列文件和相关标准对甲状腺功能五项的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参考区间、不确定度进行评价分析,将结果与公认的质量目标或厂家声明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08%~4.55%和1.08%~5.11%;正确度符合实验室要求;TSH、FT3、FT4、TT3、TT4验证的线性范围均在厂家线性范围内,二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 2);参考区间符合率达到100%;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符合要求。与甲减组比较,甲亢组TSH水平明显降低(P<0.05),FT3、FT4、TT3、TT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甲减组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甲亢组FT3、FT4、TT3、TT4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性能验证结果符合临床要求,精密度高,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大批量临床标本的检测,且TSH、FT3、FT4、TT3、TT4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2期)

姚远,肖静,谭静芳,王健,朱梅[6](2019)在《多层结构的阴极修饰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的阴极电子注入效率,我们设计了新型的阴极杂化修饰层,其结构为Bphen∶LiF/Al/MoO_3,将其应用到器件ITO/NPB/Alq_3/Al中,参考器件的电子注入层选用传统材料LiF。实验研究表明,与传统的阴极修饰层LiF相比,基于这种杂化结构的阴极修饰层非常有效。测试了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EL谱),其峰值位于534 nm,发光来自于Alq_3,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明亮的绿色发光。将其与传统参考器件的EL谱进行对比,在电流密度40 mA·cm~(-2)下,两个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是一致的。在0~100 mA·cm~(-2)范围内,对器件的EL谱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器件的发光增强,但是EL谱的形状和谱峰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与参考器件对比,基于杂化修饰层的器件的发光性能更好。研究表明,杂化修饰层的最佳参数为Bphen∶LiF(5 nm;6%)/Al(1 nm)/MoO_3(5 nm),在测试范围内,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4.28 cd·A~(-1)和2.19 lm·W~(-1),相比参考器件提高了25.5%和23.7%。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特性曲线表明阴极杂化修饰层可以增强电子的注入,使器件中的载流子更加平衡,从而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性能。从两个角度对器件效率的增强进行了理论方面的论证。一方面利用阴极杂化修饰层的作用机制来解释。在HML中, LiF能填充Bphen的电子陷阱,增强电流的注入,同时HML也能限制空穴的传输,减小空穴电流。另一方面从电荷平衡因子的角度, HML增强了电子的注入,使得器件的电荷平衡因子增大,空穴和电子的平衡性更好。实验研究表明,阴极杂化修饰层很好地增强了器件的效率。(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张爱琴,王芷,胥伟,王永超,贾虎生[7](2019)在《Eu(TTA)_2(phen)MAA /PVA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发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制的铕配合物Eu(TTA)_2(phen)MAA,将其分散到聚乙烯醇PVA中,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一维复合纳米荧光纤维Eu(TTA)_2(phen)MAA/PV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的微观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的表面光滑,平均直径约为150 nm,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证实配合物Eu(TTA)_2(phen)MAA均匀分散在Eu(TTA)_2(phen)MAA/PVA复合纤维中。荧光光谱表明,不同配合物含量的纤维在365 nm波长激发下均表现出明亮的红光发射,当配合物Eu(TTA)_2(phen)MAA质量分数为8%时,纳米复合纤维的发光强度最大,为同比例掺杂型聚合物荧光粉发光强度的2倍。热重分析表明,Eu(TTA)_2(phen)MAA/PVA纳米纤维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54℃,比配合物的初始分解温度高27℃,热稳定性能提高。Eu(TTA)_2(phen)MAA/PVA纳米复合纤维的荧光寿命为0.643 ms,高于配合物的荧光寿命(0.538 ms).(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武超,李峰,范伟,张静,孙杰[8](2019)在《Mg~(2+)或Zn~(2+)掺杂的Ca(WO_4)_(1-x)(MoO_4)_x∶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氧化钨(WO_3)、叁氧化钼(MoO_3)、碳酸钙(CaCO_3)和叁氧化二铕(Eu2O_3)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3+激活的钨钼酸钙Ca(WO4)1-x(MoO4)x∶Eu3+红色荧光粉,探究固溶成分变化对材料发光特性的影响。在Eu3+和Li+摩尔分数均为10%条件下,钨酸根离子(WO24-)被不同摩尔分数的钼酸根离子(MoO24-)替换,Ca2+被不同摩尔分数的Mg2+和Zn2+替换。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所制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800℃,(MoO4)2-摩尔分数为25%,Li+和Eu3+摩尔分数均为10%,Mg2+摩尔分数为1%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好,其激发峰位于~352nm处,发射峰在~612nm处; Zn2+摩尔分数为3%时,荧光粉发光强度最好,其激发峰位于~294nm处,发射峰在~612nm处。(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贾林艳,腾云洋,任晓哲,韩俊凤,邵长斌[9](2019)在《铈掺杂氧化锌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e(NO_3)_3·6H_2O、Zn(NO_3)_2·6H_2O和NaOH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掺杂氧化锌(ZnO)材料,研究了Ce掺杂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ZnO发光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ZnO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O与Ce掺杂ZnO的结晶度均较高,Ce的掺杂没有改变ZnO的晶体结构。在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2h,Ce掺杂量(摩尔分数)为2%时ZnO的发光性能最佳。Ce掺杂ZnO材料被波长为350nm的光有效激发,在波长为510nm附近的绿光处出现最强发射峰。(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王新悦,李菁华,崔瑞瑞,王旭,邓朝勇[10](2019)在《Li~+掺杂ZnNb_2O_6∶Eu~(3+)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Li~+掺杂的ZnNb_2O_6∶Eu~(3+)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发光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光谱仪和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对发光材料的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激发光谱表明存在着Eu~(3+)→O~(2-)(270~290 nm)和O~(2-)→Nb~(5+)(320~350 nm)电荷迁移带,随着Eu~(3+)浓度增大到0.25mol%时电荷迁移带出现蓝移现象,发射光谱的劈裂随Eu~(3+)浓度的增加而消失。由于电荷补偿,Li~+含量的提高极大增强了ZnNb_2O_6∶Eu~(3+)发光性能,通过线性拟合得出ZnNb_2O_6的光学带隙为3.810e V,而掺杂以后光学带隙变小。通过热稳定性分析拟合得出热猝灭激活能为0.172 e V。(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发光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水热法,通过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制备了3种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钛。使用光致发光光谱仪考察了2%铕掺杂的不同形貌二氧化钛(铕与二氧化钛物质的量比为2%)的发光性能。同时,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3种形貌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二氧化钛(铕与二氧化钛物质的量比为2%)的发光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花状球、纳米棒、核壳球,而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正好相反。这说明二氧化钛的形貌能够明显地影响其性能,发光和催化性能的不同取决于半导体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重组和分离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光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琮凯,姜锋,朱德生,张贵钊,叶鹏程.CaLaAl_3O_7:Tm~(3+)蓝色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稀土.2019

[2].张洪光,王国薇,孙革,许凤,李红梅.二氧化钛发光与光催化性能关系的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9

[3].杨凡,范琼.调控衬底斜切角提高LED发光性能[N].中国科学报.2019

[4].李地红,代函函,高群,于海洋.发光树脂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热固性树脂.2019

[5].李悦,陈亚琼,覃俊龙,莫红梅,张秀明.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性能验证[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6].姚远,肖静,谭静芳,王健,朱梅.多层结构的阴极修饰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改善[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7].张爱琴,王芷,胥伟,王永超,贾虎生.Eu(TTA)_2(phen)MAA/PVA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发光性能[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9

[8].武超,李峰,范伟,张静,孙杰.Mg~(2+)或Zn~(2+)掺杂的Ca(WO_4)_(1-x)(MoO_4)_x∶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9].贾林艳,腾云洋,任晓哲,韩俊凤,邵长斌.铈掺杂氧化锌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10].王新悦,李菁华,崔瑞瑞,王旭,邓朝勇.Li~+掺杂ZnNb_2O_6∶Eu~(3+)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3-7. 产物的 XRD 图谱的材料结构式...器件性能测试系统示意图样品ANB2.00B在不同温度下的荧光衰减...用SMA:1.2Mn4+荧光粉、(Sr,Ba)各功能材料的分子结构式

标签:;  ;  ;  ;  ;  ;  ;  

发光性能论文_王琮凯,姜锋,朱德生,张贵钊,叶鹏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