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可靠度论文_侯本伟,韩朝,钟紫蓝,杜修力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震可靠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靠,偏压,系数,蒙特,储油罐,框架,模型。

抗震可靠度论文文献综述

侯本伟,韩朝,钟紫蓝,杜修力[1](2019)在《考虑相关性的地下管网系统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地下管网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系统,由于管网中不同管线的结构属性、场地环境、地震动荷载等参数的相关性,管线结构抗震失效事件存在相关性。文章建立相关失效管网系统抗震可靠度问题的解析模型,给出随机变量相关系数在管线可靠度至管网系统可靠度的传递关系。利用基于Nataf变换和正交变换的一次二阶矩法,建立含相关随机变量的管线结构抗震可靠度解析模型;基于结构体系可靠度理论,求解管线结构失效相关系数;采用网络可靠度算法,计算相关失效管网系统节点连通可靠度。同时,给出基于相关随机变量抽样的Monte Carlo随机模拟解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管段结构功能函数起控制作用的随机变量的强相关性,对管网系统可靠度影响较大;与传统的管线失效独立假定相比,管线失效事件的强相关性可使并联管网系统可靠度减小15%以上;管网系统拓扑结构的并联冗余性越高,管线失效相关性对系统可靠度的影响越大。(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郭晓芳,刘威,刘章军[2](2019)在《考虑随机参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随机函数的降维思想,分别建立了全非平稳地震动概率模型与随机参数结构模型,实现了随机地震动作用下随机参数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分析.首先,应用谱表示随机函数方法,将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表达为仅含一个基本随机变量的随机函数形式.其次,将随机函数思想引入到具有随机参数的结构中,实现了仅用一个基本随机变量来表达随机参数结构的目的.最后,以层间位移角为评价指标,结合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计算随机地震动作用下随机参数结构的抗震可靠度.研究表明,仅需两个基本随机变量即可表达随机动力系统的随机性,从而降低了复杂随机参数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的难度.(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佳华,张标[3](2019)在《基于叁维随机坍塌模型的软岩隧道掌子面抗震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对数螺旋曲线构建了软岩隧道掌子面的牛角破坏模式,利用拟静力法将地震力引入到牛角破坏模式中,考虑岩体参数及荷载的随机性,建立地震效应下软岩隧道掌子面的叁维随机坍塌模型。将极限分析上限法和响应面法有机结合,对软岩隧道掌子面的抗震性进行了可靠度分析。研究表明,支护力、地质强度指标、单轴抗压强度、岩体重度以及地震力对隧道掌子面的可靠度均有显着影响。尤其是水平地震力和竖直地震力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否则会明显高估计算结果,但是在计算精度要求不高的条件下可以忽略其相关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7期)

李牧晨[4](2019)在《基于AK-MCS法的框架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作为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典型自然灾害,至今仍无法建立完善的预测机制,目前仍以防御作为应对震灾的主要措施。地震对建筑结构危害巨大,且地震作用在持时、强度等方面具有强随机性,为满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结构抗震分析应包含结构自身材料特性等不确定性及地震作用随机性,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概率抗震性能评估是结构抗震设计的热门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承受地震作用时极限状态呈高度非线性且为隐式,结构地震响应求解所需计算量大,传统可靠度计算方法求解结构抗震可靠度较为困难。本文使用AK-MCS法将主动学习Kriging模型(Active learning Kriging,AK)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分析结构抗震可靠度,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Kriging模型计算可靠度原理及基本步骤,通过数值算例对比不同可靠度计算方法的性能。使用MATLAB编写程序实现AK-MCS法,通过数值及工程算例对AK-MCS法使用不同选点函数、效率优化前后可靠度计算精度及效率进行比较,选择最佳选点函数,验证迭代停止点优化及聚类优化对计算效率的提高。(2)将AK-MCS法应用于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中。使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叁种不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通过弹性动力分析取得框架特征周期、振型位移等信息。使用MATLAB实现框架材料特性与地震作用随机性,对框架有限元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得到基底剪力与顶点位移,以能力谱法寻找性能点及对应基底剪力等指标。分别以符合框架抗震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为极限状态,使用优化AK-MCS法分析结构静力抗震可靠度,评估叁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对比蒙特卡洛模拟法分析AK-MCS法准确性与效率。(3)选取天然地震波激励叁种框架,以首次超越为破坏准则,使用优化AK-MCS法与蒙特卡洛模拟法分析叁个不同层数框架结构的动力抗震可靠度。通过MATLAB实现强度-频率非平稳随机地震动模型作为地震动激励叁种框架,分析随机地震动作用下不同层数框架结构动力抗震可靠度。计算框架结构各随机变量对静力、动力抗震可靠度的重要性测度,分析不同随机变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本文研究表明,与蒙特卡洛模拟法相比,经过合理效率优化的AK-MCS法分析结构抗震可靠度可有效降低结构真实响应求解次数,效率明显提升,精度可满足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要求,分析结果中各变量重要性测度与工程实际相符。(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1)

姚堃,钱江[5](2019)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抗震可靠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抗震可靠度,首先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子系统,分析各子系统间的故障逻辑,基于状态枚举法,以震后系统输电能力期望为评价指标,建立了系统抗震可靠性评估模型。然后以某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为算例,对其中的重要电气设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抗震可靠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系统的抗震可靠度以及各设备抗震可靠度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按照现行电气设备抗震规范设计的电气设备在抗震设防烈度下有较高的可靠度保证,但由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复杂性,系统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电气设备的抗震可靠设计要求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曾繁良,黄炎生,周靖[6](2019)在《结构抗震承载力利用系数的可靠度校核》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省的地方性标准DBJ15-92—201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抗震性能设计在国家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按设防烈度地震(中震)计算地震作用,引入承载力利用系数考虑构件的延性能力,来进行构件的承载力设计.为验证新的抗震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靠性,采用一次二阶矩方法对计算公式进行可靠度分析,研究了荷载比(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与重力荷载效应比值)、性能水准、设防烈度、构件受力类型等因素对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性能水准下构件可靠指标和可靠性概率大小所遵从的规律为受压构件>受剪构件>受弯构件>受拉构件,符合"强剪弱弯"的概念设计要求;荷载比和构件重要性系数对构件可靠度有显着的影响,设防烈度对构件可靠度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徐亚洲,娄燕芳[7](2018)在《考虑随机几何初始缺陷的储油罐抗震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屈曲模态的线性组合形成初始缺陷构型,假定缺陷幅值服从零均值正态分布,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法生成几何初始缺陷样本。进而,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获得加速度峰值与罐壁径向位移最大值的关系,并根据Budiansky-Roth准则确定出地震作用下罐壁失稳临界应力值。基于ABAQUS用户单元子程序实现了基于附加质量法的缺陷储油罐地震反应分析。据此,求解出随机地震作用下考虑和未考虑初始几何缺陷的储油罐可靠度。对比分析表明,随着地震作用的增大,罐壁最大压应力离散程度也增大,其概率分布呈现出非正态性,随机初始几何缺陷显着降低了储油罐的抗震可靠度。(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21期)

蒋友宝,杨凯麟,孙国衡,付涛,陈伟[8](2018)在《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考虑双向随机偏心距的柱承载力抗震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作用下RC框架柱大多处于双偏压受力状态。为考虑双向偏心距随机特性的影响,采用Monte Carlo方法分析了RC框架柱的承载力抗震可靠度。基于已有的试验数据,分析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双偏压构件抗力计算模式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极限状态方程的影响。以按规范设计的典型RC框架角柱、边柱和中柱为例,结合已有荷载和抗力变量的统计概率参数,通过对荷载效应以及抗力进行抽样,分别按单偏压和双偏压情形计算了RC柱的承载力抗震可靠度。结果表明:对于规则框架结构,双偏压情形下使柱具有较低可靠度的地震作用方向(沿结构主轴)与单偏压情形并不相同;考虑双向随机偏心距后,RC柱的承载力抗震可靠度会较单向随机偏心距下的可靠度有较大程度的降低。(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李功文,李元齐[9](2018)在《冷弯中厚壁轴压方矩形钢管柱抗震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了Q235和Q345冷弯厚壁方矩管的材料不定性、几何不定性、稳定设计计算模式不定性以及短柱的承载力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一次二阶矩法进行了抗震及非抗震设计可靠度分析.最终给出Q235和Q345冷弯厚壁型钢构件强度和稳定设计抗力分项系数以及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建议值,为相关技术标准的修编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冯瑞[10](2018)在《若干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随着国家系列政策的出台,国内学者对建筑工业化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众所周知,装配式结构性能的好坏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点区的受力性能,因此,一大批各式各样的装配式节点形式被提出来加以研究。这些节点按照连接方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湿式连接节点,一类是干式连接节点。本文在湿式连接节点中选取了叁个典型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作为研究对象,为了科学地评估这些节点的力学性能,同时考虑到在构件制作和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性能参数的随机波动,本文对节点在低周反复加载情况下的抗震耗能能力和可靠度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回顾了可靠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可靠度几种主流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可靠度领域中,聚焦抗震可靠度这一分支,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结构动力可靠度研究和抗震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另外,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研究领域,从应用角度阐述了当前预制装配技术的发展水平,从研究角度着重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进展。(2)综合当下各种类型的节点形式,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不同水平的分类方式。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叁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即梁端底筋锚入式预制梁柱连接节点、梁端带U形钢绞线锚入式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和新型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构造特点等基本信息。分析了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过程和传力机理以及由此导致的几种可能的破坏模式,为下文的节点有限元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3)利用开源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对叁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加载下的抗震性能进行数值分析,介绍了建模过程中的模型选取和参数确定过程,特别是对OpenSees中特有的梁柱节点单元模型的定参方法做了研究和说明。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将模拟结果与已有的节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建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将现浇节点与预制节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两种节点形式性能接近等同。在基于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抗震性能指标如加载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进行分析,系统地评价了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承载力和抗震耗能性能。(4)从结构可靠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出发,重点介绍了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法的原理和程序实现方法。借助Matlab平台编译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法的可靠度计算程序,考虑材料随机性和加载随机性,通过调用OpenSees软件对叁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随机参数情况下的有限元分析。采用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衡量节点的损伤水平,并以此作为节点的极限状态指标,计算在不同程度损伤水平下的失效概率。基于节点骨架曲线和耗能曲线的统计分析,评估参数的随机变化对节点全生命周期的性能影响情况。(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6)

抗震可靠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随机函数的降维思想,分别建立了全非平稳地震动概率模型与随机参数结构模型,实现了随机地震动作用下随机参数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分析.首先,应用谱表示随机函数方法,将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表达为仅含一个基本随机变量的随机函数形式.其次,将随机函数思想引入到具有随机参数的结构中,实现了仅用一个基本随机变量来表达随机参数结构的目的.最后,以层间位移角为评价指标,结合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计算随机地震动作用下随机参数结构的抗震可靠度.研究表明,仅需两个基本随机变量即可表达随机动力系统的随机性,从而降低了复杂随机参数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的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震可靠度论文参考文献

[1].侯本伟,韩朝,钟紫蓝,杜修力.考虑相关性的地下管网系统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9

[2].郭晓芳,刘威,刘章军.考虑随机参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张佳华,张标.基于叁维随机坍塌模型的软岩隧道掌子面抗震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4].李牧晨.基于AK-MCS法的框架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9

[5].姚堃,钱江.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抗震可靠度研究[J].电网技术.2019

[6].曾繁良,黄炎生,周靖.结构抗震承载力利用系数的可靠度校核[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徐亚洲,娄燕芳.考虑随机几何初始缺陷的储油罐抗震可靠度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8

[8].蒋友宝,杨凯麟,孙国衡,付涛,陈伟.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考虑双向随机偏心距的柱承载力抗震可靠度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8

[9].李功文,李元齐.冷弯中厚壁轴压方矩形钢管柱抗震可靠度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冯瑞.若干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可靠度分析[D].东南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遗传算法进行供气管网系统抗震可靠不同设计基准期的抗震可靠度沈阳市天然气管网优化后抗震可靠度桥梁全寿命期内的抗震可靠度不同管道-断层交角时埋地管道抗震不同管道埋深时埋地管道抗震可靠度

标签:;  ;  ;  ;  ;  ;  ;  

抗震可靠度论文_侯本伟,韩朝,钟紫蓝,杜修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