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手法、物理治疗颈型颈椎病对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张佳敏

单次手法、物理治疗颈型颈椎病对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张佳敏

(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讨论单次手法、物理治疗颈型颈椎病对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门诊收治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根据治疗手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物理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单次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关节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单次手法治疗10min以后直到第二天,疼痛都有明显的下降,与对照组的物理治疗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以后的第2天,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也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单次手法,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关节的活动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物理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单次手法;物理疗法;颈型颈椎病;疼痛;关节活动度;影响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265-02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临床上颈椎病的类型多为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的发生,主要与生活习惯和职业特点有关,具体表现为颈部、背部以及肩部疼痛,发展到后期,就会出现颈部旋转和屈曲功能障碍。本文主要讨论利用单次手法和物理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以后,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度的效果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门诊收治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根据治疗手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32~46岁,平均年龄(35.3±4.5)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在30~48岁,平均年龄(37.1±2.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物理疗法,对患者进行一次颈部中频脉冲电治疗以及超短波治疗。超短波的治疗首先需要进行超短波机的选择,电极1对并置设置为20cm×25cm,微热量持续15min,间隙Wie2cm。中频脉冲电治疗使用YK-2000B型的中频治疗仪器进行,规格为5cm×8cm的电极2对,治疗20min。观察组使用单次手法,对患者颈部低幅度、快速的利用HVLA手法进行治疗。患者需要保持仰卧位,放松,然后治疗人员首先要对其进行颈部的牵拉放松颈部肌肉和背部肌肉,要确定存在问题的颈椎节段,就需要使用侧向滑动试验的方法。之后,治疗人员应该将患者的颈部拖住,另一只手轻推患者的头部,在患者关节活动的范围最大的时候,进行短暂、轻柔的旋转和屈曲冲力,固定在患者颈椎障碍去的食指就会有局部肌肉紧张的感觉,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手法熟练,并且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的治疗人员进行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后的疼痛情况以及关节活动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在计量资料的时候使用x-±s进行表示,然后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使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以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关节活动范围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以后的5min以及24h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有明显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也明显优于物理疗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颈型颈椎病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青年人中,因为受到职业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其发病率不断提高,这种疾病会出现一定的疼痛,并且属于反复发作型的,并且症状时有时无,但是一旦受到刺激或者再存在超负荷运动的时候,病情就会加重。

本次研究中,通过利用时单次手法和物理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发现通过使用单次疗法进行治疗,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关节的活动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物理疗法,两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观察组在进行单次手法治疗10min以后直到第二天,疼痛都有明显的下降,与对照组的物理治疗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以后的第2天,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也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利用单次手法,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关节的活动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物理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立,张明月,兰秀芳,叶文雄,蒋静.仰卧拔伸手法结合颈肌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3,25(10):17-21.

[2]彭小文,张盘德,容小川,皮周凯,尹杰,邱运奕。Mulligan技术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2016,31(3):205-207.

[3]张丽雯,张小燕,伍琦.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8-102.

[4]李丽,沈彤,吴泽勇,潘谛,郑欢华.运动疗法结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9):860-862.

标签:;  ;  ;  

单次手法、物理治疗颈型颈椎病对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张佳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