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探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碧桂园集团

摘要:本文作者从自己参与过的项目开展探讨,探讨了高支模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与应用,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建筑;高支模;安装;拆除

一、引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高支模施工工程的危险性较大,容易造成坍塌事故的发生,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对此,在土建施工中,实施高支模施工技术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其施工要求来施工,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查以及验收,增强施工中质量安全的管控。

二、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住建部的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²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2、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²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三、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在搭设脚手架之前,应该根据施工组织的具体要求对搭设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坚决不可用质量不合格的加固件、钢管架以及配件等,在同一支撑系统中不可采用不配套的配件以及钢管架。在安装脚手架时,应该从一端沿着另外一端不断地延伸,根据具体的步骤,从下到上进行架设,同时逐层对搭设方向进行改变,坚决不可从两端向着中间来架设,避免在结合位置处发生错位问题,为连接工作造成影响。

第二,在顶托位置与可调底座处,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因水泥浆或者砂浆等造成螺纹的堵塞,其中水平加固杆应该设于脚手架立杆的内侧,而剪刀撑则应该设于外侧且连接牢固。在安装剪刀撑与水平加固杆时,应满足构造的实际需求,可和脚手架搭设工作一同实施。在搭设完脚手架且完成模板的支撑以后,应立即进行验收工作与检查工作,待合格以后才可进行下一道施工。

第三,在进行混凝土的泵送时,应采取随浇、随平整以及随捣的方式来施工,在泵送管路的出口位置不可将混凝土推积在此。同时不可随意进行剪刀撑、交叉支撑以及水平加固杆的拆卸,必须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执行。

第四,施工过程中安全控制。在作业之前,应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在作业时,坚决不可采用脱焊、锈蚀以及断裂等各种材料,同时还要排专业人士来对作业进行指挥与监督。在屋面或者楼面进行模板的推放时,应控制好气重量以及质量,可采取加固的方式来确保其安全性。在进行各种模板的安装时,应事先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同时还要挂好相应的安全网,把已经活动的这些模板、支撑以及拉杆等进行固定,以免出现掉落事故。此外,对于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让其要带上相应的安全设备才可正式施工。

四、案例分析

此工程为单栋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23960㎡(其中地上18737㎡,地下4343㎡),建筑物长82.5m,宽51m,由于建筑物比较长,在轴2-3*A-G和轴7-8*A-G处设置两条后浇带,宽度为1m。建筑为地上5层,地下1层(局部为二层)。建筑物高度22.5m,地下室层高5.8m(局部负二层层高3.8m),首层层高6.3m,二层~四层层高4m,五层层高4.2m。由于使用功能要求,在位于5-8轴*C-E轴设置中庭,中庭从地下负一层开始,到四层面,以五层楼面板封口,总高度为23.1m,在中庭南北各有一樘自动扶梯自地下负一层到四层。中庭的面积约403.43平方米。五层主梁截面为700*1000mm,跨度约为16.3m,次梁截面为500*700mm和400*600mm,板厚为1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中庭位置柱的截面尺寸为1200*1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1.高支模工艺流程

首先要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以及要将水平控制标高定好,然后搭设好满堂红顶架搭。在钢管顶托托板上架设梁底木枋龙骨;再将安装梁底模板及侧模板;之后将板底木枋龙骨于架设在钢管顶托托板上,然后安装楼面模板,以及板钢筋绑扎,然后进入浇筑流程,包括梁板砼浇筑以及混凝土保养,最后在达到了设计强度要求之后再松下可调顶托以及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最后拆除水平拉杆及钢管顶架。

2.高支模模板的设计以及安装

首先,模板的设计主要包括几个内容:第一要由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措施来确定模板的构造和所能承受的荷载;第二绘制配板设计图和支撑设计布置图,再构造出细部构造和异性模板大样图;第三根据摩板所能承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来进行模板运算;第四根据前三步制定出模板安装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法;第五按照规定编织模板及配件的规格,并制定出数量汇总表和周转使用的计划;第六编制模板施工安全规范,防火技术措施以及设计施工说明书。而本工程中庭位置柱子跟楼层高度相同,柱模采用木模板,竖向龙骨间距200mm。柱箍采用2×Φ48×3.5钢管,而对于柱截面尺寸>600mm的柱模则在柱中加设Φ14穿墙螺栓,对于柱截面尺寸≥1200mm的柱模则在柱中加设2道Φ14穿墙螺栓垂直间距为500mm进行固定。

3.梁支撑的设计及安装

梁支撑体系采用满堂红钢管支顶,钢管支顶按纵横间距900×600mm设置,底模采用18厚夹板,侧模采用18厚夹板和80×80mm木枋,主龙骨采用2×80×80mm木枋,次龙骨采用80×80mm木枋,次龙骨间距300mm,主龙骨间距900mm,侧模竖肋间距为600mm,离地200mm设扫地杆一道,在门式架之间设置剪刀撑和水平拉杆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大于0.6m截面高度的大梁梁侧加螺栓固定,分层浇筑混凝土。

4.楼板的设计及安装

楼板设计以800mm厚的楼板为例:楼板模板采用18mm厚夹板,用80mm×80mm木枋作龙骨,支顶材料采用钢管,纵向间距600mm,横向间距600mm;主龙骨采用双木枋间距600mm,次龙骨间距为300mm。对于厚度1000mm>h>600mm的楼板支架立杆钢管采用纵向间距为600mm,横向间距600mm的支撑体系;对于厚度600mm>h>300mm的楼板支架立杆钢管采用纵向间距为900mm,横向间距600mm的布局;对于厚度h≤300mm的楼板支架立杆钢管采用纵向间距为900mm,横向间距900mm的布局支撑体系。

5.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也是高支模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在模板拆装区周围设置相应的护栏,还要在护栏上挂上警示牌,从而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到施工区,而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坚持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要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拆除,同时在拆除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严令禁止从上往下抛。另外当在运输工具和模板的拆除时,专业的监理、安全人员必须确保处于在场指挥情况下,在模板完全拆除后要将混凝土上的预留洞盖好。而当拆除过程处于拆除模板的细节流程中时,也要按照一定的拆除顺序来进行,例如对于大梁支架的拆除,就要从跨的中间向两端进行拆除,并且在拆除的过程中,要做到两端对称;但是对于水平杆的拆除来说,就要先拆除上层部分,待上层完全拆除后,才能依次向下拆除,然后将余下的水平杆完全拆除。需要注意在拆除前必须检查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预定可以拆除的标准,对于那些跨度大于8米以上的高支模,则一定要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之后才可以进行拆除作业,在模板拆除后,倘若其稳定性不足,则要在最快时间内做好加固工作。同时在拆除的过程中,要注意决不能忽略悬空性的模板,也不能使用大面积撬落的方法来进行拆除,以避免由于撬落造成脚手架的破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尽管高支模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功能,但在高支模工程中,其的搭建以及拆除技术却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对此,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工程项目的设计需求来设计、安装与拆除高支模,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失误影响高支模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从而确保土建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

参考文献:

[1]夏维思.“高大”模板安全施工中必须考虑的几个要点[J].建筑施工,2012,34(5):440-442.

[2]张国庆.土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3]刘聪.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投资与合作,2013,(5):211-211,212.

标签:;  ;  ;  

探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