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陈琳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陈琳

浙江建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市314000

摘要: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其建设速度快、施工效率高、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但就现阶段的工业发展情况来看,装配式工艺措施的应用不够成熟,与此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仍旧存在漏洞,若想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并提高建筑工程应用的耐久性以及可靠性,就应当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从根源上解决矛盾。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指出比率在迅速降低,人们将目光放在了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建筑工程的重要性,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逐渐被应用到人们生产和生活。

1装配式建筑简介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建筑品质和建造效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建筑业转型的重要方式,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装配式建筑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新加坡,以及美国、日本、新西兰等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国内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1999年,国务院向原建设部等八部委提出《关于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意见》,将装配式建筑作为改变住宅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2016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几项意见提出,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目标。该政策的出台将会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同时也对装配式建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

2.1技术水平不是很高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但目前,相关技术不是很完善,这就导致装配式建筑产能扩展和发展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技术不够先进,装配式建筑在设计、质量和构建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配套材料技术也不是很完善,这样,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效率就不是很高,其质量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

2.2产业相关人才紧缺

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的建造模式,是比较新型的建造技术,需要专业人员从事相关管理和施工任务。目前装配式建筑的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多数是由传统建筑相关人员转型而来,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高,专业的固定施工队伍非常稀缺,这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是不利的。

2.3人们对装配式建筑存在认知的误区,接受程度较差

①人们对装配式建筑了解程度参差不齐,认知差异较大。由于国家和地方不断推出新的政策,部分企业盲目跟风,为了装配化而装配化,采用先建筑设计,再构件拆分,工厂预制的传统模式,把工厂预制构件理解为建筑工业化。这不仅没有发挥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而且影响了建筑的质量,增加了成本。②国内普遍认为装配式建筑成本高,这其实是与传统建筑结构成本直接对比,因此是非常片面和不科学的。装配式建筑是设计、施工、装修、及维护等全寿命周期一体化的集成和协同,不仅保证了建筑质量,为后期装修和维护节省了资源和时间,另外装配式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环境价值不可估量。③认为国内装配式技术还不成熟,装配建筑质量不及现浇结构。从国外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经证明装配式建筑能解决传统建筑方式普遍存在的渗漏、不隔音不隔热、精度差等质量通病;尽管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但随着国家的重视,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装配式建筑水平会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3装配式建筑发展优化策略

3.1提升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中,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已成必然。建筑产业发展研究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应为满足装配式建筑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开始针对性的专业学科,在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人才需求的全面统筹规划,并且结合典型的实际工程实践,培养适合现代化、信息化的装配式建筑专业型人才。政、企、校应实现有效的多方联动,共同推动装配式建筑各环节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尤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更多的倾向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装配式建筑各个环节的适应性与创造性,更好的建立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发展输送人才。

3.2加强BIM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相关从业人员应该积极应用BIM信息化技术,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利用“信息化”促进“构件化”,能够有助于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部件质量责任可追溯管理,满足业主和设计师多样化的居住和设计需求。

3.3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和耐久性

要保障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必须要提升建筑的经济性和耐久性,这是装配式建筑得以发展的基础。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和耐久性,作为施工人员,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这样就能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能够增强其结构的稳固性,提升建筑物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关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要能够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同时以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各种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浪费现象发生,不断提升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要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等级。这样,才能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有效发展。

3.4加快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的同时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者不可分割。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部件是需要标准化生产,工业化生产。从政府层面对建筑相关的预制构件生产厂家进行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推动这些工厂转型升级以适用行业的发展需求。对于积极配合的工厂给予政策性的奖励。重视全装修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发展装配式隔墙、吊顶和楼地面部品技术,是我国装配化装修和内装产业的主要内容。

结语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理念,符合我国"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基本保障性公寓和舒适住宅的基本国策。装配式建筑要赶上这波浪潮,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必须努力、快速地使建筑向工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使住宅的性能和质量得到最大化程度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技术可以实现绿色节能、低碳减排的目的,使住宅产业化和建筑绿色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谷正华.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J].智能城市,2017(1).

[2]王晓磊.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J].环球市场,2017(6):83-83.

[3]刘耀华.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J].陕西建筑,2016(6):1-6.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Z].2016.

标签:;  ;  ;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陈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