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作用和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李鹏飞

煤矿通风作用和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李鹏飞

乌苏市巴音沟丛龙煤矿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833000

摘要: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始终属于永恒的话题。煤矿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尤其是做好通风安全管理,是确保煤矿顺利生产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前题。通过分析煤矿测风数据,找出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因素和具体的解决措施。针对人、物、环境、管理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因素,制定解决措施,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减少煤矿事故,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关键词:煤矿通风;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其存在较高的风险隐患,但人们往往还是缺乏相应安全措施,并没有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这才导致了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据统计,大多数中小煤矿发生爆炸事故是由于矿井通风管理不善造成的,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煤矿通风管理事关重要。

1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

1.1煤矿通风安全的必要性

在近几年,从已发生的煤矿爆炸事故来看,伤亡人数和造成的财产损失不断加大,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就是供风短路、风量不足导致瓦斯难以排出,即通风系统不合理造成的。据有关部门的准确统计和分析,发现大约有60%的事故是由于矿井中通风系统不完善和通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仅有将近20%的瓦斯爆炸事故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但这些都与通风管理不善有着直接联系,由此可见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2煤矿通风的作用

矿井通风管理在矿井安全管理中占有极大的部分,是重中之重,通风不仅可为矿井下送去新鲜空气,还能排出有害气体预防瓦斯爆炸事故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通风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2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风险因素

2.1人为因素

影响煤矿通风管理的人为因素主要包含安全意识、操作能力和员工是否得到科学的培训等。在实际煤矿尤其是小煤矿生产中,管理者较为重视生产产量的提升和经济利益的提升等,并没有过多重视安全管理。在管理通风系统运行中,经常会用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操作管理,这些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操作能力,经常会出现不按照相关要求方法操作的现象,违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风系统安全问题的发生率。煤矿工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重视安全问题,进而降低安全意识,增加安全问题发生率。更严重的是,部分煤矿工作人员对通风知识掌握不深,缺乏安全逃生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通风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此外,部分煤矿采矿工作人员为逞一时之强,没有按照技术工作人员规定的安全范围和安全速度进行回采,不根据安全生产流程开采,最终出现通风安全问题。

2.2物质因素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矿井中会存在着电能、化学能、机械能等过量能量与危险物质,过量能量的释放以及危险物质均会导致安全问题。首先是瓦斯爆炸。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为此,矿井企业应充分分析瓦斯爆炸条件,并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其次是煤尘爆炸。矿井防尘措施不完善,很容易造成煤尘飞扬,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出现爆炸事故。再次是煤层自燃。煤在经历氧化放热后温度会逐渐升高,若煤矿通风效果较差,达到着火点时,煤便会出现自燃问题。最后是生产中的过量能量。过量能量指的是煤矿生产期间各种设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而引发事故的能量。煤矿开采在较小空间内进行,各种设备很容易互相碰撞,期间可能会产生火花,如果瓦斯体积分数达到极限值,则很容易引发煤矿安全事故。

2.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环境的变化不仅与天气有很大关联,同时还与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煤矿开采活动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加大,地表温度会逐渐提高,同时矿产中所蕴含的有毒有害气体也会逐渐扩散出来,如果开采人员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会严重危害到其身体健康。同时在煤矿管理中,很容易忽视通风管理工作,有时会为了节省生产成本,设计的通风安全系统很难达到相关标准要求,难以有效解决通风问题,这就加大了通风安全管理的难度,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

3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3.1建立规章制度,预防人为因素

一是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严格遵循企业法人是矿井瓦斯整治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建立通风顺畅、监控严格且科学管理的瓦斯治理制度,健全相关的安全事故应急体系,以满足各种情况下的救援需求。二是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建立安全的通风系统,并改善当前通风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按照利害程度、职责轻重细分岗位,消除“轻安全、重生产”的错误思想,提升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三是实行每月瓦斯评价以及安全隐患管理制度,提前预测生产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改善评价体系,施工完成之后,应做好安全验收工作,消除矿井生产期间的安全隐患。四是强化安全培训工作,推行矿井生产质量标准化制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模块化的培训方法,将系统知识划分为关键的知识点,提升工作人员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每月还应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使得每位职工都可以充分熟悉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提升职工驾驭复杂工作环境的应对能力。

3.2通风设备标准化

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当通风设备存在性能故障,或技术不合理的现象时,会给煤矿通风效果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实际中,为了有效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效果,需要注重通风设备的标准化,以此为通风安全提供保障。基础性的通风设备,如风门、风桥、风墙等,要做到性能可靠、耐用,同时要符合实际需求;通风机最少要设置两套,做到一套运行,一套备用,需要注意的是备用的通风机需要在10min内可以正常启动。此外,还要保证瓦斯报警仪、光学检定器、化学氧自救器等设备的标准化,确保其能稳定、准确、实时运行,以此保证井下环境安全。

3.3全面排查通风安全隐患

在煤矿通风安全事件中,安全隐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因此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在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日常工作中可通过安全检查表法全面排查煤矿通风安全隐患,主要内容为:a)检查通风系统图,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而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b)检查矿井主通风机的实际通风量是否符合总供风量;c)检查不同用风面处需要的通风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d)检查回风井同主副井之间是否科学合理地贯通,避免出现同时出煤现象;e)检查测风站、风门、风桥和仪表等作业设备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f)检查并联操作多台通风设备仪器的工作性能是否满足实际需求,检查是否科学合理地安排通风备用风机,避免因为性能不稳定影响整体通风机设备的通风稳定性等;g)检查煤巷、半煤岩巷和瓦斯涌出岩巷等局部通风机、甲烷风电闭锁等,进而有效降低通风安全隐患。

结语

在煤矿安全生产期间,煤矿通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通风安全工作,才可以确保煤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充分重视煤矿通风工作,采用有效的事故防范措施,通过环境与人为等因素协调运作,确保煤矿通风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赵惠杰,孔伟.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J].中国科技纵横,2014(9):195.

[2]刘铜军.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13):83-84.

[3]王云.浅谈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6(5):16-17.

标签:;  ;  ;  

煤矿通风作用和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李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