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情怀论文_崔丹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督教情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督教,情怀,人道主义,巴尔扎克,格里,音乐,儒家。

基督教情怀论文文献综述

崔丹丹[1](2017)在《许地山与巴尔扎克作品中基督教情怀比较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宗教与文学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督教作为世界叁大宗教之一,无论是在西方文学史上还是在东方文学史上,都留下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许多东西方作家作品都从基督教中征引典故、选取素材、改编情节、化用人物、推演母题、再现原型、汲取灵感等等,基督教已经成为众多作家心中重要的文化资源。基督教对中法文学同样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因为文学传统、审美情趣、作家经历等等主客观的原因,所以又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本文将以许地山与巴尔扎克为例,选取许地山的《玉官》、《缀网劳蛛》与巴尔扎克的《乡村医生》、《乡村教士》,透过作品得出二者基督教情怀展现的相同点:反思现实,为社会寻求出路;提倡“知行合一”的宗教观;对基督人格的真诚呼唤;借宗教寄寓美好理想,又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使二者基督教情怀展现呈现出“苦中信”与“罪中信”的不同。笔者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个人因素叁个方面分别分析呈现出这些异同的原因。最终从人文精神建构、基督教对中法文学的影响所带来的意义、宗教对文学的影响所带来的意义叁个方面来分析由此带来的价值。(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赵晶[2](2016)在《师法自然,回归天性——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及其基督教情怀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抒情诗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内蕴宗教神秘色彩。他的诗行文自然,意境神秘,含义深邃,带有浓厚的基督教情怀。本文由分析华兹华斯独特的自然观的成因入手,解读了他所崇尚的独特的自然观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同时对华兹华斯诗歌中所蕴含的的基督教情怀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以期更深刻地理解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性品格,更深入地领略其自然抒情诗所秉承的独特人文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金蔚[3](2016)在《扶贫济困是社会责任和爱国情怀的表达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对于贫困人群的关怀和扶助,无论是从基督教教义和伦理,还是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都是青年会、女青年会作为具有基督教背景的社会组织的责任。长期以来,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始终将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扶助视为团体的社会责任和爱国情怀的表达。自20世纪80年代初青年会、女青年会复会以来,所开展的工作就包括对于城市与农村的贫困地(本文来源于《中国宗教》期刊2016年01期)

张一莹[4](2015)在《《许叁观卖血记》主题层面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余华于《许叁观卖血记》中所展现的生命意识与生存哲学吸收借鉴了诸多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并在自身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从而使二者达成余华式的汇通。本文分述了作品主题层面的基督教情怀(苦难、喜乐、平等),并由此推演剖析作家余华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情怀。余华在许叁观身上赋予了类似耶稣基督的牺牲精神和救赎方式——担当和直面苦难,以爱和饶恕坚韧喜乐地生存,向读者昭示出在人世之厄中的突围之路。(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梁卉妍[5](2015)在《二十世纪西方音乐中的基督教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社会变化发展所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小觑的。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大众的生活质量,科技的进步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人类征服世界的野心,各种哲学流派的产生试图想要占据公众的精神世界,而与此同时,战争的爆发也让人们的身心备受摧残。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纪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信仰缺失的时代,过多不美好的遭遇使人们惊慌失措,对上帝产生了怀疑。表面上看,这一时期作曲家的创作追求似乎并没有像中世纪、文艺复兴等时期的作曲家那样执着于宗教音乐,但事实上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来没有与上帝远离。即使在二十世纪暂时的迷离与彷徨,他们也未曾从灵魂深处背弃上帝。对于二十世纪的作曲家来讲,人们往往把目光聚焦在了他们创作的现代手法上,而忽略了音乐家内心深处的情感追求。人们误将现代与宗教甚至与上帝相对立,而忽视了隐藏在现代手法表象之下,那些涌动的、纯洁的、向着上帝的心灵的真实表达。可以说,西方作曲家内心世界对上帝渴求的力度从未减弱过,就像中世纪等等其他早期作曲家们一样,始终对上帝充满无尽的追寻与敬仰,而不同的只是时代所赋予他们音乐语境的方式不尽相同而已。在西方作曲家创作的历史发展中,我们都不可以忽略这份独有的宗教情怀,这也是西方音乐如此充满秩序与完美的重要的基础。因此,二十世纪西方作曲家的创作最深刻、最动容之处也即是西方传统文明的核心———对宗教的崇拜。本文力图通过探究二十世纪西方音乐中的基督教情怀来更好的了解西方二十世纪音乐以及更为全面的认识基督教在西方音乐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笔者把文章分成了叁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滥觞,分为了叁个小节。试图从科学、哲学以及音乐中的宗教觉悟这叁个方面介绍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是二十世纪以前西方基督教音乐的历史回顾。笔者把此章分成了叁节,依次论述了从中世纪到浪漫主义时期基督教的发展状况以及宗教音乐的历史进程。第叁部分是二十世纪西方音乐中的宗教语境。这部分笔者用了叁节来进行论述。第一节是对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的追寻。第二节是宗教音乐中的现代意识,笔者分别从作曲家作品中的和声与调式调性这两个方面探究二十世纪现代音乐技术对宗教音乐的诠释。第叁节是二十世纪西方音乐中的宗教释意,笔者希望通过此节进一步认识二十世纪作曲家对于宗教的理解与认知。(本文来源于《山东艺术学院》期刊2015-06-01)

张一莹[6](2015)在《浅谈《许叁观卖血记》意象及观念中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余华于《许叁观卖血记》中所展现的生命意识与生存哲学吸收借鉴了诸多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并在自身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从而使二者达成余华式的汇通。本文分述了《许叁观卖血记》中重要意象及观念中的基督教情怀(血、爱、饶恕),并由此推演剖析作家余华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情怀。余华在许叁观身上赋予了类似耶稣基督的牺牲精神和救赎方式——担当和直面苦难、以爱和饶恕坚韧生存,向读者昭示出在人世之厄中的突围之路。(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周毅琼[7](2014)在《永恒的光芒与情怀——论基督教音乐对西方音乐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教音乐是中世纪时期欧洲音乐的主流,也是西方音乐发展的源头,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并渗透到音乐发展的各个方面。探析基督教音乐的发展和成就,才能比较深刻地去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的欣赏西方音乐。(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4年10期)

李辉,陈义海[8](2014)在《基督教的爱和儒家仁爱的比较研究——“普世情怀”与“世俗情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教所要求的"爱"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爱"虽都强调了"爱",但二者的内涵与外延如同相交的两个圆,有异又有同,有分歧也有和谐。在对待"善恶"、父母兄弟的态度上,两种"爱"颇具差异,但最终却发挥了相同的社会功能。笔者拟从比较它们的异同出发,在相悖中探索彼此深层的文化差异,在相同中寻找二者最终殊途同归的本质和源头。(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4年17期)

王琨[9](2013)在《从史铁生的基督教情怀内视其生存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史铁生在作品里流露出宗教情怀,他时而诉诸佛教义理,或者指向基督教义。以《我的丁一之旅》为文本,就其中所浮现出的基督教情怀,阐释基督教在其创作过程中所起到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作用于史铁生在创作中所展示的生存观念。(本文来源于《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谢家禄[10](2009)在《东方文明下的耶稣情怀——论许地山作品中的基督教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位独特的宗教型作家,其作品中的基督教思想主要表现为基督式的博爱和对生命与苦难的宽容。而许地山对于基督教理性的接受和超越,体现出其"实用至上"的宗教观,实为"文学研究会"为人生文学的一名代表。(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09年18期)

基督教情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抒情诗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内蕴宗教神秘色彩。他的诗行文自然,意境神秘,含义深邃,带有浓厚的基督教情怀。本文由分析华兹华斯独特的自然观的成因入手,解读了他所崇尚的独特的自然观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同时对华兹华斯诗歌中所蕴含的的基督教情怀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以期更深刻地理解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性品格,更深入地领略其自然抒情诗所秉承的独特人文艺术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督教情怀论文参考文献

[1].崔丹丹.许地山与巴尔扎克作品中基督教情怀比较阐释[D].青海师范大学.2017

[2].赵晶.师法自然,回归天性——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及其基督教情怀之解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

[3].金蔚.扶贫济困是社会责任和爱国情怀的表达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的实践[J].中国宗教.2016

[4].张一莹.《许叁观卖血记》主题层面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情怀[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

[5].梁卉妍.二十世纪西方音乐中的基督教情怀[D].山东艺术学院.2015

[6].张一莹.浅谈《许叁观卖血记》意象及观念中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情怀[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7].周毅琼.永恒的光芒与情怀——论基督教音乐对西方音乐发展的影响[J].音乐创作.2014

[8].李辉,陈义海.基督教的爱和儒家仁爱的比较研究——“普世情怀”与“世俗情感”[J].青春岁月.2014

[9].王琨.从史铁生的基督教情怀内视其生存哲学[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10].谢家禄.东方文明下的耶稣情怀——论许地山作品中的基督教思想[J].文教资料.2009

论文知识图

12)—画的解读:画面是一片广阔的...

标签:;  ;  ;  ;  ;  ;  ;  

基督教情怀论文_崔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