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适配器论文_邵国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据适配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适配器,数据,无线电台,窄带,数据通信,瓦斯,信息系统。

数据适配器论文文献综述

邵国红[1](2019)在《Android开发中常用数据适配器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适配器(Adapter)在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为Activity中的数据选择合适的Adapter,并通过Adapter将数据在UI控件上进行显示论文以此为例介绍了Adapter的基本功能,对ArrayAdapter、SimpleAdapter以及BaseAdapter的适用情况进行了说明,并通过程序,呈现了叁种Adapter进行数据适配的详尽过程,为学习者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钱哨,陈丹[2](2016)在《基于JSON数据格式的飞机协同设计应用适配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飞机协同设计中,原始基于XML的应用适配器因XML数据格式在封装和解析过程中的复杂性,使得其运行过程中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性能损耗。因此,本文基于JSON数据交换格式,用JSON替代XML;通过封装、解析、存储与压缩实验数据表明,JSON相较XML,在飞机协同设计环境下对系统整体存取时间性能平均有15.68%的提升,同时,在压缩率上也有一定的提升。由此可作为复杂背景下优化系统性能的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6年08期)

刘琨,韩晨靖[3](2015)在《简易数据集成适配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如果没有统一规划,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信息孤岛,信息系统集成会成为接下来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文章分析了一个简易的数据集成适配器应该具备的主要功能,能够为中小型企业实现局部信息系统的点对点集成提供一个可复用的解决方案,减少信息系统集成中的重复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5年23期)

李满玲[4](2015)在《浅论数据交换平台适配器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各异构系统间的数据难以交互问题,提出基于适配器的数据交换思想,并对适配器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为提高数据交换平台设计水平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5年21期)

闫心达[5](2014)在《七号信令网中用于数据采集的多板卡适配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七号信令网是现代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网络规模和网络业务日益膨胀,对其维护和管理的监测系统成为目前通信系统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整个检测网中的数据都要通过存在于监测系统底层的各类网卡设备发往上层,因此设计一个可以屏蔽异构板卡差异性的系统,并为上层提供一个公开、统一化的通用接口,成为了重要的内容。数据传输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从网络层获取的数据可以完整、有序、无误地送往上层应用。然而当遇到突发数据流时现有的数据传输机制会因为缓冲区不足造成严重的丢包现象。且高速板卡的加入不仅会抢占普通板卡的资源使其数据传输出现异常,同时由于其数据传输的高速率与数据频繁拷贝的矛盾也造成了数据传输的瓶颈。本文面向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实时要求,融合动态内存分配的精髓,就如何根据数据流流量实现缓冲内存的快速分配和管理、如何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如何减少内存的拷贝次数,为多板卡适配器系统设计了可动态分配缓冲空间的内存管理方案。本文通过对现有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普通板卡与高速板卡的数据传输机制存在的问题。对于普通板卡的缓存机制,基于现有内存分配技术为其设计了两个通过双向循环队列管理的备用缓存区和板卡数据缓冲区。系统通过对数据的流入量和流出量进行比较,动态地将备用缓冲区的存储块挂载到板卡缓冲区上,或将存储块从板卡缓冲区中回收给备用缓存。这样不仅减少了临时分配的开销,还有效地避免了碎片的产生。同时针对高速板卡的特性,将其缓存机制与普通板卡分离开,利用内存映射技术减少数据的拷贝过程,提高传输效率。最后对优化结构进行了试验,CPU的占用率和系统的丢包率都有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12-27)

党朝发,毕学军,金丽亚,肖庆,钟海波[6](2014)在《窄带无线电台通用数据通信适配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窄带无线电台通用数据通信适配器的研究,主要解决在窄带短波、超短波无线电台的模拟信道中实现数据通信的问题,分析了数据通信适配器的设计思路,探讨了数据通信适配器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数据通信适配器的主要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运用,对相关数据通信系统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4年11期)

郑建华,江育城,朱蓉[7](2014)在《面向Protobuf的Lua数据适配器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Google Protobuf在数据序列化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适配器的异构服务器数据交互的模式。为支持面向Lua语言的数据交互,基于Protobuf-c和Luasocket设计了面向Lua数据适配器,并介绍了该适配器使用流程,该适配器实现Lua语言对Protobuf格式数据的解封和打包,从而实现了异构数据服务器的数据交互。(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4年11期)

邢保振[8](2014)在《基于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的煤矿数据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瓦斯是煤矿事故的罪魁祸首,国内煤矿矿难70~80%都是由瓦斯爆炸引起。为此国家及省市县安全监管部门要求各煤矿企业需要安装必要的瓦斯监控系统。由于国内煤矿所处环境南北相差巨大,再加上我国技术起步晚及技术水平等限制,我国目前的单井瓦斯监控系统的现状是:系统繁多,同一型号也存在软件版本混乱的问题;不同瓦斯系统之间不能够兼容;通信协议不规范;部分单井系统的瓦斯原始数据可以被截获并且修改;在系统出现故障时瓦斯数据会丢失。这些现象导致了瓦斯监控系统难以及时准确无干扰得采集到完整的瓦斯相关数据,从而增加了煤矿瓦斯事故的风险。本文设计的煤矿数据适配器重点研究了通过从数据链路上直接抽取瓦斯监控数据的技术,同时通过适配器中的处理和通信模块可自动完成数据的过滤、重组等工作,再把适配完的数据以统一的接口协议方式传输到省瓦斯监管平台。实时存储技术让数据适配器能够在设备掉线后自动保存监视数据,并在掉线恢复后自动将数据传输到瓦斯监管平台。本文设计的煤矿数据适配器解决了上面所述的由于单井瓦斯系统种类繁多,接口不兼容而造成的难以统一的问题,对煤矿私挖滥采及煤矿企业恶意修改数据也进行了有效的技术防范,同时避免了故障时瓦斯数据的丢失,具备巨大的社会效益。煤矿数据适配器直接从单井系统的数据链路层获取瓦斯等基础实时数据,直接上传到省级瓦斯监控平台。解决了数据真实性和一致性问题,确保了煤矿远程监控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为正确指导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煤矿数据适配器为各煤矿企业提供了与远程监控平台的统一接口,解决了因数据上传接口不统一所带来的煤矿企业瓦斯量等基础数据无法上传或误报警等问题。煤矿数据适配器在不改造或更换现有煤矿瓦斯监控单井系统的前提下,实现了设备断网等情况下的数据备份和智能恢复功能,保证了煤矿基础数据的连续性,确保了用于灾后数据分析与事故原因查找的煤矿基础数据的完整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9-01)

王珩[9](2014)在《QLogic FC适配器以更低耗能实现“绿色”数据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全球角度来看,每天可以分享的数据越来越多;同时,这带给环境方面的思考也在迅速发生转变。数据的显着增加意味着企业数据中心需要更多的能源来保证运行。因此,数据中心在大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Dynamic Power Management技术,如Intelligent Link Training(ILT),能够有效减少QLogic 2500系列(8GB)和QLogic 2600系列(16GB)FC适配器的能耗,且无需IT管理人员干预。Intelligent Link Training(ILT)的使用,使得PCIe总线只需最少数量的数据通道,就可最大限度地提供吞吐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网络》期刊2014年16期)

张敬东,起雪梅[10](2013)在《煤矿机械企业数控机床数据采集嵌入式适配器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级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在煤矿机械企业数控机床应用越来越多,可实现更快的安装、避免了大多数工厂环境中天罗地网般连线的混乱局面。文章首先概述了煤矿机械企业数控机床应用的价值,然后分析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数据采集特点,提出了煤矿机械企业数控机床嵌入式适配器的硬件设计组成部分,最后论述了煤矿机械企业数控机床数据采集嵌入式适配器的设计过程与测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3年12期)

数据适配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飞机协同设计中,原始基于XML的应用适配器因XML数据格式在封装和解析过程中的复杂性,使得其运行过程中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性能损耗。因此,本文基于JSON数据交换格式,用JSON替代XML;通过封装、解析、存储与压缩实验数据表明,JSON相较XML,在飞机协同设计环境下对系统整体存取时间性能平均有15.68%的提升,同时,在压缩率上也有一定的提升。由此可作为复杂背景下优化系统性能的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据适配器论文参考文献

[1].邵国红.Android开发中常用数据适配器的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9

[2].钱哨,陈丹.基于JSON数据格式的飞机协同设计应用适配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6

[3].刘琨,韩晨靖.简易数据集成适配器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4].李满玲.浅论数据交换平台适配器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

[5].闫心达.七号信令网中用于数据采集的多板卡适配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

[6].党朝发,毕学军,金丽亚,肖庆,钟海波.窄带无线电台通用数据通信适配器研究[J].信息技术.2014

[7].郑建华,江育城,朱蓉.面向Protobuf的Lua数据适配器研究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

[8].邢保振.基于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的煤矿数据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9].王珩.QLogicFC适配器以更低耗能实现“绿色”数据中心[J].计算机与网络.2014

[10].张敬东,起雪梅.煤矿机械企业数控机床数据采集嵌入式适配器设计与开发[J].煤炭技术.2013

论文知识图

数据采集卡软总线动态调用数据适配器的方...工具系统关键技术6数据适基于关键BPM的廉政风险防控监督平台化为...数据适配器组件(2)SOA数据治理

标签:;  ;  ;  ;  ;  ;  ;  

数据适配器论文_邵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