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WPC和IRI模型的NWC台站信号传播幅度建模分析

基于LWPC和IRI模型的NWC台站信号传播幅度建模分析

论文摘要

频率为3~30kHz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电磁波具有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能够沿地面-低电离层波导进行传播,在通信、导航等许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基于波导模理论的长波传播模型(LWPC,Long-Wavelength Propagation Capability)能够用于计算甚低频波的传播路径及幅度,进而研究耀斑、磁暴、地震等事件对电离层的扰动.本文利用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IRI,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对LWPC中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进行改进,并将模拟结果与武汉大学VLF接收机实际观测到的NWC(North West Cape)台站信号幅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LWPC模型得到的幅度及变化趋势与实际值更加接近.LWPC模型给出的电子密度与IRI模型得到的电子密度在日间基本一致,但是在夜间存在差异,造成夜间部分区域NWC台站信号幅度的差异性,验证了电离层电子密度对于VLF信号传播具有的重要影响.传播路径上的晨昏变化也可以引起VLF信号幅度分布的突变,在日出和日落时间段内存在明显的过渡区域.基于IRI模型的LWPC,改善了VLF电波传播过程的预测分析效果,提供了一种长波导航通信质量的评估方法.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模型的介绍
  •   1.1 LWPC模型
  •   1.2 IRI模型
  • 2 电离层参数对模型的影响
  •   2.1 甚低频接收机及日变化结果
  •   2.2 NWC信号幅度分布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易娟,顾旭东,李志鹏,林仁桐,蔡毅徽,陈隆,倪彬彬,乐新安

    关键词: 甚低频台站信号,长波传播模型,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通讯导航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2019年09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球物理学

    单位: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4160,41674163),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2016CFA044),武汉大学985工程学科建设项目,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开放课题共同资助

    分类号: P352

    页码: 3223-3234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10750K

    下载量: 88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波传播时延变化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建模[J]. 科技通报 2020(04)
    • [2].长波传播时延测试与规律分析[J]. 现代导航 2018(06)
    • [3].水槽中浅水非线性长波传播的Boussinesq数值模拟[J]. 海洋通报 2008(02)

    标签:;  ;  ;  ;  

    基于LWPC和IRI模型的NWC台站信号传播幅度建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