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弯曲论文_尹阳阳,胡少伟,王宇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重弯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弯曲,自重,应力,输电线,管柱,挠度,有限元。

自重弯曲论文文献综述

尹阳阳,胡少伟,王宇航[1](2019)在《自重对混凝土叁点弯曲梁断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重对叁点弯曲梁试件的断裂性能有重要影响,而以往基于叁点弯曲梁研究混凝土的断裂性能时,很少考虑自重引起的试件初始裂缝张口位移(CMOD_(ini))的影响。为了研究CMOD_(ini)对叁点弯曲梁断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CMOD_(ini)及考虑CMOD_(ini)影响的有效裂缝长度(a_c)和失稳断裂韧度(KIuC n)的计算公式,并用不同试件尺寸及不同初始缝高比的叁点弯曲梁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试件初始缝高比为0.4时,CMOD_(ini)受试件尺寸影响较小,即使试件尺寸达到2200 mm′550 mm′240 mm时,自重对其CMOD_(ini)、a_c及K_(IC)~(un)的影响均小于5%。CMOD_(ini)受初始缝高比的影响较大,且随着初始缝高比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尺寸为1143 mm′305 mm′76 mm,初始缝高比为0.818的叁点弯曲梁试件,自重对其CMOD_(ini)、a_c及K_(IC)~(un)的影响分别为24.26%、1.73%和17.31%。可见,当叁点弯曲梁试件尺寸及初始缝高比均较大时应该考虑自重引起的CMOD_(ini)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7期)

吴瑞潜,邵晓蓉[2](2016)在《考虑自重影响的等强度梁弯曲正应力及挠度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材料力学方法推导出考虑自重影响的等强度梁弯曲正应力及挠度的精确解,得到忽略梁自重引起的设计误差.研究等强度梁应力及挠度的误差问题,通过算例分析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大弯曲正应力及挠度的绝对误差均与荷载大小无关,但与横截面位置有关;两者的相对误差与荷载大小与横截面位置有关,但变化规律不同.(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谭向军[3](2010)在《构件弯曲刚度及结构自重对输电塔自振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耸塔架结构是建筑物中的动力敏感结构,在动力分析前必须首先仔细地研究结构本身的模态特性。本文以一高压输电塔建筑为例,建立了输电塔的梁单元有限元模型和以杆单元为主的梁-杆单元混和模型,在分析不同单元形式对输电线塔的固有模态特性的影响的同时,分析了结构自重对模态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建筑》期刊2010年11期)

赵金辉,何忠波,傅建平,方威[4](2009)在《基于ANSYS的身管自重弯曲的有限元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大口径火炮身管自重弯曲的计算模型和身管实体的精确模型,求解出身管在重力作用下的弯曲变形量.用ANSYS不同单元类型进行求解,计算了身管弯曲角与射角的关系,并将计算结果同传统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证明了建立身管精确模型的必要性、可行性与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朱少云[5](2000)在《桩自重对桩弯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理论角度出发,建立有轴向分布力(自重)作用的桩的挠曲方程,推出了半无限长桩考虑自重影响的精确解。显示了忽略桩自重引起的设计误差。为实际工程中忽略桩自重的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戴寅生,周文韬[6](1991)在《船体外板自重弯曲有限元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有限元法对平板在自重作用下引起的变形进行了计算。并对影响外板横向及纵向曲率的外板几何尺寸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最后给出外板自重成型时的横向及纵向曲率最大公式。使得在外板计算展开后,就可以决定该板是否需要弯曲加工。(本文来源于《造船技术》期刊1991年06期)

王珍应[7](1990)在《钻柱自重对钻柱弯曲振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整体钻柱出发,考虑钻柱自重的作用和泥浆质量的影响,建立了较接近实际钻柱的弯曲振动模型,推导出钻柱的弯曲振动的偏微分方程。用迦辽金方法计算出钻柱系统弯曲振动频率,分析各因素对频率大小的影响,为选择转盘转速提供理论指导。但本文没考虑井眼弯曲因素,故本文的公式只适用于直井。(本文来源于《钻采工艺》期刊1990年04期)

王敏中[8](1983)在《简支圆管在自重作用下的弯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献[1]中,得到了简支圆管在重力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其解法分为两步:第一步,得到简支圆柱在自重下的应力状态;第二步,利用“凑试法”将第一步所得的解推广到圆管,这第二步是比较困难的。本文不利用“凑试法”,而是将悬臂圆管一端受力的解和自重作用下的解相迭加,然后偶开拓,即可得到简支圆管在重力作用下的应力状态。设悬臂圆管的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长为l,大(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1983年06期)

自重弯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材料力学方法推导出考虑自重影响的等强度梁弯曲正应力及挠度的精确解,得到忽略梁自重引起的设计误差.研究等强度梁应力及挠度的误差问题,通过算例分析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大弯曲正应力及挠度的绝对误差均与荷载大小无关,但与横截面位置有关;两者的相对误差与荷载大小与横截面位置有关,但变化规律不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重弯曲论文参考文献

[1].尹阳阳,胡少伟,王宇航.自重对混凝土叁点弯曲梁断裂性能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9

[2].吴瑞潜,邵晓蓉.考虑自重影响的等强度梁弯曲正应力及挠度误差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6

[3].谭向军.构件弯曲刚度及结构自重对输电塔自振特性的影响[J].建筑.2010

[4].赵金辉,何忠波,傅建平,方威.基于ANSYS的身管自重弯曲的有限元计算[J].四川兵工学报.2009

[5].朱少云.桩自重对桩弯曲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

[6].戴寅生,周文韬.船体外板自重弯曲有限元法研究[J].造船技术.1991

[7].王珍应.钻柱自重对钻柱弯曲振动的影响[J].钻采工艺.1990

[8].王敏中.简支圆管在自重作用下的弯曲[J].力学与实践.1983

论文知识图

工作面推进45m顶板冒落形态自重弯曲法测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含冷却层身管在加装支撑后的变形和...热弯玻璃制备工艺流程热弯工艺基本上...单位荷载产生的内力图坦克炮射击精度问题分析框图

标签:;  ;  ;  ;  ;  ;  ;  

自重弯曲论文_尹阳阳,胡少伟,王宇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