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V血清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其评价

HCV血清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其评价

1.刘秀丽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红十字医院150078

2.王欣哈尔滨市中医医院150070

摘要:目的:通过对HCV血清分型的方法的调查研究,找出更有效的血清分型方法,从而更有效的辅助HCV的治疗,提高该疾病的治愈效果。方法:选出我院从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共收治的各型肝炎疾病患者共280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血清分型的结果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结果:从280例患者的分析结果来看,该试剂能够有效的进行肝炎病毒血清分型,并且拥有较高的准确率,能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后期的治疗。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准确的对肝炎病毒进行分型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分型;酶联免疫

肝炎病毒导致的各类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肝炎病毒有乙肝、丙肝等。这些年来这类问题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有很多家长从小就带着自己的孩子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很多学校也统一带领学生进行疫苗的注射工作,防止感染乙肝病毒。丙肝同样具有传染性,也同样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该类病毒的一个传染途径就是血液的传播,如何保证输血的血液都是健康的呢?需要我们拥有一套完善的血清分型方法,进行血液的检测工作。

1、研究材料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世界性传染病。据统计全球已有1.7亿人受到感染,我国的丙肝感染率大约为3.2%,而多数HCV感染都是无症状性的,少数引起急性肝炎的患者,其症状也比甲型和乙型急性肝炎的症状轻。不幸的是,感染丙肝病毒后形成慢性感染的机率很高,且有相当比例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现代社会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因手术或输血造成的医疗纠纷频频发生,丙型肝炎的检测在输血前或术前检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输血前或术前患者做丙肝病毒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所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寻找对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即HCV的血清进行分型的有效方法,从而降低因输血而感染该类病毒的可能性,大大的提高了输血者的安全指数,降低了感染该类疾病的几率。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肝炎疾病治疗的患者共280例,其中选出的70例HCV1b和70例HCV2a患者血清,7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70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70例其他肝病患者血清,分别用试剂进行配型,对结果进行分析。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试剂,从基因配型方面考虑,与其他的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检测结果也更为简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具体的试验方法。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患者最有效的预测因素即为HCV基因型,但由于基因型方法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限制了HCV基因分型方法的应用,因此我们采用含有HCV-cAg、Ns4两个区段的特异性嵌合抗原结合竞争抑制酶联法,研制了更适合推广的血清分型检测试剂,并对该试剂进行了初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评价。本试剂采用克隆表达的含有HCV-cAg、Ns4两个区段的特异性嵌合抗原进行包被及中和。操作步骤如下:在包被1b、2a抗原的酶联板中交叉加入竞争抗原10μl,lb和2a抗原混合包被的孔中加入含1b和2a抗原的竞争液10μl,再加入80μl样品稀液,最后加入10μl待测血清,反复吹打混匀,37℃孵育3Omin,用洗涤液洗板5次拍干,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鼠抗人1gG(酶结合物)100μl,37℃孵育20min,洗板5次拍干。加TMB显色液:A和B液各50μl,37℃避光显色10min,加入终止液50μl,用酶标仪读取吸光值,判断样本血清。

4、研究结果

280例HCV患者血清抗体均为阳性,S/CO>3.5。280例HCV患者中,检测型别特异性抗体216例,分型率为78.5%,与基因型符合率为98.09%。其中lb型56例,分型率为78.12%,55例与基因型一致,符合率为99.0%,2a型59例,分型率为79.17%,57例与基因型一致,符合率为96.49%。从最终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后期还要进行细节方面的调整,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5、研究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一种高度异质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可分为不同的基因型或亚型,国际上通常采用是simmonds基因分型法,将HCV基因型分为6个主要的基因型和11个亚型。常用的基因分型方法有基因型特异探针杂交法、PCR-RFLP基因分型法、型特异引物扩增HCV基因组特异区段法、直接测序法、特异引物错配延伸法、异源分子迁移率法等,但这些方法均费时费力,且操作复杂。因此学者提出根据患者体内型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情况,研究血清学分型的方法。各国学者主要根据不同HCV基因型中C区氨基酸序列的差异,筛选相应的基因型特异性多肤研制分型试剂,但测定血清型结果不甚理想件。国外虽有商品化的血清分型试剂,但价格昂贵,且在国内难于购买。因此,本室对HCV-cAg、Ns4特异性抗原表位进行分析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基因序列拼接技术,克隆表达含有HCV-cAg、Ns4两个区段的型别特异性嵌合抗原,结合竞争抑制酶联技术,通过竞争抗原的加入减少非特异的交叉反应,研制了HCV血清分型检测试剂。本文采用该试剂对70例HCV1b和70例HCV2a例患者血清进行了血清学分型检测,检测型别特异性抗体122例,分型率为78.5%,与基因分型有较高的符合率98.09%,与国外报道相一致。1b型HCV感染者IFN疗效较差,而2a型感染者IFN敏感性较好,且在我国1b、2a两种感染率接近97%。该试剂在对140例非HCV的其他肝炎患者血清检测中,均未检测HCV型别特异性抗体,提示本试剂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因此,该试剂适用于辅助HCV临床治疗,填补国内该检测领域的空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尽管实验验证的结果的准确性已经基本满足要求,我们仍然要根据现已得到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便促进HCV血清分型方法的进步,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造福广大的人们。

6、结语

丙型肝炎与其他肝炎相比即使不是发病最严重的,不是治疗过程最漫长的,但是丙型肝炎的后期病症确实最致命的,会引起各类肝部疾病,这也就导致比其他的肝炎更加危险,治疗也更为困难。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HCV的研究,从根本上预防该类病毒才是最好的方法,通过对血液的检查以确定血液中是否含有HCV能够有效的防止输血者输入含有病毒的血液,保证输血者的安全。但是从目前的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该分型方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杨锡琴.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评价[A].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

[2]王珊珊,刘淑文,李珉珉等.母亲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与子代受染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4,01

[3]冯丽萍,白钢钻,张晓林.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6,35

标签:;  ;  ;  

HCV血清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其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