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困难的现状,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循环结构章节为例,通过案例实践说明该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论文目录
0 引 言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1.1 支架式教学 (1)搭建脚手架。 (2)进入情境。 (3)独立探索。 (4)协作学习。 (5)学习效果评价。 1.2 抛锚式教学 1.3 随机进入教学2 循环结构的课堂教学设计 2.1 设定问题引入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 渐进式教学,不断推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3 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4 支架式教学,帮助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框架 2.4.1 将应用问题分类,提高学生求解问题能力 2.4.2 将求解步骤模式化,重复训练,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1)问题描述。 (2)问题分析。 (1)算法描述。 (2)程序实现。 (3)程序分析。 2.5 对比式教学,深入理解知识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2.6 机房授课,边讲边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3 结 语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崔玲,张荣茜,郑小静
关键词: 建构主义,程序设计,计算思维,循环结构课堂
来源: 计算机教育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信息科技,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 高等教育,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
基金: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9-AFCEC-236)
分类号: G642.4;TP311.1-4
DOI: 10.16512/j.cnki.jsjjy.2019.12.031
页码: 127-131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202K
下载量: 125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建构主义论文; 程序设计论文; 计算思维论文; 循环结构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