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论文_邱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膜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性炭,生物,生物反应器,反应器,污水处理,海绵,粉末。

膜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论文文献综述

邱鑫[1](2016)在《生物活性炭填料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以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作为填料,在单一反应器内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并比较了BAC填料反应器和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反应器)的适用范围;探讨了BAC填料反应器的脱氮机理,分析活性炭吸附作用在生物脱氮中所发挥的作用,确定了BAC填料反应器的脱氮途径;并通过探究不同因素对BAC填料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优化BAC填料反应的运行条件。研究结论如下:BAC填料反应器不仅可以通过分段脱氮实现较高的TN去除效果,而且在同步脱氮过程中也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在进水C/N比为5的条件下,BAC填料反应器的TN平均去除率为48.8%,高于SBR的28.3%;在进水TN负荷冲击下,BAC填料反应器去除率有所波动但其脱氮效果仍然于SBR反应器;在不同进水C/N比条件下BAC填料反应器脱氮效果均优于SBR反应器,BAC填料反应器实现了低C/N比条件下的高效脱氮,和高C/N比条件下的稳定运行,拓宽了反应器运行的水质适用范围。此外,活性炭对碳源的吸附解吸作用提高了有机物脱氮容量,为反应器高效脱氮提供了可能,BAC填料反应器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BAC填料反应器的脱氮途径为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活性炭的加入在同一反应器中创造了不同的DO环境,为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提供了适宜的环境。BAC对进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解析作用,为同步脱氮反硝化提供碳源贮存场所;BAC因吸附作用去除氮素量较少,在进水C/N比为5的条件下,BAC填料反应器因吸附去除的氮素比重介于5.57%~8.57%之间,BAC填料反应器脱氮主要依赖生物作用。活性炭加入量增大有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不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或增大曝气量有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但是曝气时间过长、曝气量过大也会对同步脱氮产生负面影响;选取易降解的有机物做外加碳源有利于脱氮效果的提高。本试验中,BAC填料反应器活性炭加入量为300g,曝气量为0.009m~3·(L·h)~(-1),曝气时间为8h,以甲醇做外加碳源,进水C/N比为8时,BAC填料反应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最好,TN平均去除率达75.4%。(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曾淦宁,张茹霞,高露露,沈江南,屠美玲[2](2016)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协同活性炭处理海产养殖废水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结合海产养殖废水的盐度效应特点,开展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协同粉末活性炭(powder activated carbon,PAC)处理含盐废水的试验。考察了投加PAC对于MBR污染物去除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盐度变化过程中(0~35 g/L)MBR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_4~+-N)、亚硝酸盐氮(nitrite nitrogen,NO_2-N)处理效果;以及含盐废水长期作用下微生物性能、膜通量、絮体粒径的变化情况。重点分析0~5 g/L的盐度变化,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soluble microbile products,SMP)和污泥絮体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组成及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BR-PAC对COD的去除效率比MBR高7.3%,对NH_4~+-N、NO_2-N去除的稳定性优于MBR;两工艺条件下膜通量随盐度变化呈现类似的趋势,即敏感期衰减,稳定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养殖废水长期作用下,MBR-PAC膜通量是MBR的1.5倍,MBR-PAC的污泥粒径相对于MBR增加了52μm。盐度变化过程中,PAC由于其吸附性能及絮凝能力,能吸附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相对于MBR,蛋白质的含量减少了34.0%。MBR-PAC适用于海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赵利军[3](2015)在《试析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膜生物特有的反应器,含有活性炭海绵这样的必备材质;它为平日内的排放污水、各类提标排放供应了参照。该文辨识了反应器凸显的除污成效、其他运行特性。经过比对可得,这类反应器可被推广采纳。活性原材独有的吸附属性、海绵空间构架二者彼此协同,增添了体系原有的去除实效。这类新颖的反应器,可替换惯用的深度处理,用来提标改造。反冲洗流程缩减了出水通量,稳定这类通量。(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5年20期)

刘广阳[4](2015)在《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铁、含锰、含氨氮地下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中同时含铁、含锰和含氨氮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铁、锰和氨氮的污染对人类饮用水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针对哈尔滨某地地下水源水含铁、锰、氨氮(Mn2+=1.0 mg/L,Fe2+=15 mg/L,NH4+-N=1.8 mg/L)的特点,构建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PAC-MBR)对此种水进行去除效能及膜污染研究。为了考查PAC-MBR的抗污染负荷,本试验研究MBR采用叁种进水,一种是地下水原水,另外两种是不同曝气量(DO为9 mg/L和6 mg/L)情况下接触氧化生物滤池出水。首先,考查溶解氧分别为9 mg/L和6 mg/L时接触氧化砂滤池铁、锰、氨氮的出水效果,明确PAC-MBR进水生物滤池控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溶解氧为9mg/L时,滤柱成熟后,铁、锰、氨氮的出水浓度分别低于0.12 mg/L、0.1 mg/L、0.02 mg/L;在溶解氧为6 mg/L的滤柱,铁、锰、氨氮的出水浓度分别为0.15 mg/L、0.2 mg/L和1.0 mg/L。其次,PAC-MBR系统处理不同含量的铁、锰、氨氮进水时,在进水为滤后水的两个膜池中分别投加PAC为1 g/L和4 g/L,在进水为原水的膜池中投加PAC为2 g/L。3个系统中,锰的出水都能达到0.05 mg/L,氨氮达到0.02 mg/L,在进水为滤后水的两个系统铁出水低于0.08 mg/L,进水为原水的系统铁出水低于0.15 mg/L。活性炭投量的增加会缩减除铁、除锰成熟期,从45天到40天,对除氨氮没有影响,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会增加除铁、除锰、除氨氮的成熟期,分别从48天到45天、50天到45天、35天到20天,且最终出水铁稳定浓度会受到进水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进水为源水和滤后水的出水铁为0.15 mg/L和0.05 mg/L。此外,在膜污染方面,经过长达222天的连续运行发现,变换进水的单一系统中(PAC投量为2 g/L的系统),污染物浓度的升高(由砂滤出水变为地下水原水),跨膜压差增长迅速,在0-140天里跨膜压差增长了9.1 k Pa,在140-222天共82天里增长了32.6 k Pa;不同粉末活性炭投加量(1 g/L和4 g/L)的系统处理砂滤出水时,在0-140天增加了8.1 k Pa,在140-222天共82天增加了16.5 k Pa,在PAC投量为4 g/L的系统,在0-140天增加了6.7 k Pa,在140-22天共82天增加了3.7 k Pa,PAC投加量增加,膜污染减轻;比较PAC-MBR系统中PAC投量和污染物浓度的比率,PAC投量多(4 g/L),污染物物浓度低(滤后水)的系统膜污染最轻,PAC投加量少(1 g/L),污染物浓度低(滤后水)和PAC投加量较少(2 g/L),污染物浓度高(原水)的系统膜污染均比较严重。而且,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对于接触氧化砂滤柱在溶解氧分别为9 mg/L和6 mg/L条件下的锰砂和PAC-MBR系统中PAC投量为4 g/L和2 g/L的膜表面以活性炭为主的沉积物进行分析,发现4个样品中均出现了已知的铁锰细菌和硝化细菌,其中在砂滤柱中Hyphomicrobium(生丝微菌属)、Flavobacterium(黄杆菌属)和Planctomyces(浮霉状菌属)、Nitrosomonas(亚硝化单胞菌属)为优势菌种,在PAC-MBR系统中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Nitrospira(硝化螺菌属)和Leptothrix(纤发菌属)为优势菌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施钦,莫德清,李文文,沈雨樨,李金城[5](2014)在《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挂膜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即以间歇滤料清洗模式运行活性砂过滤器,内装颗粒活性炭滤料,采用生活污水对该反应器进行自然挂膜启动,研究水力负荷依次为0.56、1.12、2.53 m3/(m2·d)时,反应器对COD、氨氮、TP、浊度、色度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6 d连续进水,挂膜成功;在水力负荷为2.53 m3/(m2·d)时,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对COD、浊度及色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54%~61%、55%~76%、71%~86%,但对氨氮、TP去除效果不佳。生物活性炭反应器以间歇清洗模式进行,与传统连续清洗模式的活性砂过滤器相比,高效节能,是一种适应乡镇污水处理的新途径,为其厌氧挂膜及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杨小丽,洪凯,张雷,傅大放,马金霞[6](2014)在《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行设计研发了以活性炭海绵作为膜基材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为污水处理的提标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实际参考价值。详细考察了该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运行特性,通过和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比较,探索活性炭海绵基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城市污水提标改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8h、污泥浓度8 000mg/L的条件下,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NH3-N、TN和TP浓度分别≤35.0mg/L、≤1.4mg/L、≤10.2mg/L和≤0.3mg/L,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一级A标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海绵的空间结构特征协同作用强化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可完全取代现有污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应用于提标改造。曝气反冲洗可有效减缓出水通量下降,使系统出水通量稳定在30L/(m2·h)左右。(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4年02期)

赖玮毅,周伟丽,何圣兵[7](2013)在《生物活性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进行厌氧氨氧化启动实验,以考察生物活性炭对该启动过程的加速作用.在3个相同的UASB反应器中接种由厌氧颗粒污泥和厌氧絮状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以含NH4+-N和NO2--N的人工配水为进水,连续运行,并分别在反应器运行的第0、33、56 d添加颗粒状活性炭载体.结果表明,第0 d添加载体的反应器在运行90 d后脱氮性能无显着提高,暂停运行1个月后,经过33 d(累计123 d)二次启动成功.而第33 d、56 d添加载体的反应器分别历经49 d、85 d成功启动,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3个反应器启动后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6.7%、86.7%.反应器启动运行过程可分为菌体自溶期、停滞期、活性提高期和稳定脱氮期,最适宜加入GAC载体的时间为停滞期开始之后.(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8期)

梁文艳,梁洋洋,谭洪新,罗国芝,孙大川[8](2013)在《用响应曲面法预测生物活性炭填料反应器的硝化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氨氮(TAN)浓度和化学需氧量(COD)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生物活性炭填料床反应器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构建了预测模型。通过方差分析验证预测模型拟合程度良好(R为99.9%),可以对反应器的硝化效果进行分析和预测。水力停留时间和化学耗氧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反应器硝化效果均具显着影响,在反应器操作运行时必须全面综合考虑。(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张海丰,刘洪鹏,张兰河,赵贵龙,郑程[9](2013)在《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减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膜污染减缓的影响。通过短期批式实验表明,粉末活性炭(power activated carbon,PAC)可强化臭氧的氧化效果,臭氧投加量超过0.25mg/(gSS)将恶化污泥混合液可滤性;对滤出液残余臭氧浓度检测表明,PAC的加入有利于维持本体溶液臭氧浓度。臭氧-活性炭技术引入MBR系统有助于膜污染的减缓,反应器内微生物活性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MBR出水水质影响较小;臭氧-活性炭减小了反应器内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中的蛋白质及多聚糖含量,显着降低了污泥絮体中松散的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PS,LB)及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蛋白质浓度,以上结果表明应用臭氧-活性炭技术来延缓MBR膜污染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3年02期)

叶河秀,周玲玲,张永吉[10](2012)在《膜生物反应器与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除污染特性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PAC-MBR)两种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考察了两阶段进水情况下的除污染效能及初始有机物和氨氮质量浓度对各工艺除污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含量对MBR和PAC-MBR除污染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当CODMn由(3.67±0.11)mg/L增加至(4.11±0.23)mg/L时,两种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由(23.1±9.8)%和(37.6±5.5)%增加至(35.4±12.6)%和(43.1±17.0)%。两个阶段各工艺出水的NH3-N质量浓度均小于0.4 mg/L,且系统连续运行过程中出水的NO2--N质量浓度分别低至(7.5±5.8)μg/L和(6.1±3.6)μg/L,显着低于原水中的平均值(76.9±7.6)μg/L。同时发现PAC-MBR工艺中PAC延长了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时间,并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载体,可有效提高细菌的总耗氧速率(SOUR),并使生物处理系统中的有机物浓度的临界值降低,从而有效提高整个生物处理系统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2年09期)

膜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结合海产养殖废水的盐度效应特点,开展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协同粉末活性炭(powder activated carbon,PAC)处理含盐废水的试验。考察了投加PAC对于MBR污染物去除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盐度变化过程中(0~35 g/L)MBR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_4~+-N)、亚硝酸盐氮(nitrite nitrogen,NO_2-N)处理效果;以及含盐废水长期作用下微生物性能、膜通量、絮体粒径的变化情况。重点分析0~5 g/L的盐度变化,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soluble microbile products,SMP)和污泥絮体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组成及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BR-PAC对COD的去除效率比MBR高7.3%,对NH_4~+-N、NO_2-N去除的稳定性优于MBR;两工艺条件下膜通量随盐度变化呈现类似的趋势,即敏感期衰减,稳定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养殖废水长期作用下,MBR-PAC膜通量是MBR的1.5倍,MBR-PAC的污泥粒径相对于MBR增加了52μm。盐度变化过程中,PAC由于其吸附性能及絮凝能力,能吸附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相对于MBR,蛋白质的含量减少了34.0%。MBR-PAC适用于海产养殖废水的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膜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论文参考文献

[1].邱鑫.生物活性炭填料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2].曾淦宁,张茹霞,高露露,沈江南,屠美玲.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协同活性炭处理海产养殖废水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6

[3].赵利军.试析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中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

[4].刘广阳.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铁、含锰、含氨氮地下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5].施钦,莫德清,李文文,沈雨樨,李金城.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挂膜试验[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

[6].杨小丽,洪凯,张雷,傅大放,马金霞.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中试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

[7].赖玮毅,周伟丽,何圣兵.生物活性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过程研究[J].环境科学.2013

[8].梁文艳,梁洋洋,谭洪新,罗国芝,孙大川.用响应曲面法预测生物活性炭填料反应器的硝化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3

[9].张海丰,刘洪鹏,张兰河,赵贵龙,郑程.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减缓研究[J].化工进展.2013

[10].叶河秀,周玲玲,张永吉.膜生物反应器与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除污染特性对比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2

论文知识图

中试试验膜生物反应器实物图试验装置图一2试验用EMBR装置示意图未挂膜时氨氮的去除效果中试试验工艺流程图活性炭一生物反应器状况下生物膜显微...

标签:;  ;  ;  ;  ;  ;  ;  

膜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论文_邱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