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过程论文_李怀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酵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果酒,成分,刺梨,褐煤,菌丝,通量,红色素。

发酵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李怀芳[1](2019)在《基于PLC的醋酸发酵过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锈钢转筒的醋酸发酵控制系统,优选西门子S7-1200PLC作为控制主机,通过变频器控制转筒转速,触摸屏现场操作、显示,多套PLC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组态王组态软件模拟设备运行状态、发酵参数设置、过程数据实时记录、历史记录、故障报警及记录、双服务器冗余、故障实时切换等,研讨了固态醋酸发酵设备、固态醋酸发酵工艺、控制系统硬件、转速控制、温度过程控制、PLC之间的通讯、控制软件、计算机监控等。(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24期)

林丽静,马丽娜,黄晓兵,龚霄[2](2019)在《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菠萝皮渣和糯米为原料,进行糯米果酒发酵,并采用相关国标检测方法、液相色谱(LC)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在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酒精度、有机酸、挥发酸和香气成分等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糖度迅速降低、酒精度升高后维持稳定,pH值在3.50~3.80之间,呈先降后升趋势,酸度先降低直至陈酿后期轻微升高。有机酸含量在发酵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草酸、酒石酸含量逐渐降低,柠檬酸、苹果酸、丙酮酸、乳酸含量先降后升,琥珀酸和乙酸呈上升趋势。果酒中挥发酸含量不断下降,第60天甲酸、乙酸含量分别为0.30 mg/L和0.26 mg/L。菠萝皮渣糯米果酒中共检测出88种香气成分,其中41种酯类、22种醇类、10种酸类和15种其他类,发酵过程中乳酸乙酯、乙酸异戊酯、2-甲基丁酸乙酯、正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和十六酸乙酯含量较高,相对含量在0.27%~20.57%。(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1期)

白云松,田建平,黄海飞,王开铸,杨海栗[3](2019)在《大曲发酵过程中曲房环境温度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大曲培曲的智能化,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大曲曲房环境参数模型,解析大曲发酵过程中曲房环境温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实测温度数据的分析,大曲发酵经过了上缓、中挺、后缓落叁个阶段,其中上缓期和中挺期对大曲发酵质量的影响更大。对上缓期和中挺期的曲房环境温度进行模拟仿真,并与实测的曲房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仿真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上缓期与中挺期的稻草导热系数分别为0.001 2~0.001 6 J/(m·s·K)与0.001 8 J/(m·s·K)。保证了仿真模型具有足够的精度,为曲房环境参数的智能化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1期)

隋利强,李鸷,高琳,许文,徐伟[4](2019)在《SPME-GC-MS法分析淡豆豉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SPME-GC-MS法分析探讨淡豆豉发酵过程挥发性成分的转化。方法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装置萃取黑豆、淡豆豉、桑叶、青蒿的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黑豆、淡豆豉、桑叶、青蒿的挥发性成分中分别鉴定出化合物84、72、80、84个。淡豆豉与黑豆相比新增成分52种,其中12种差异成分如脱氧青蒿素、香豆素等与辅料有关,40种成分如α-蒎烯、氧化香橙烯、β-法尼烯、α-芹子烯等为发酵过程产生的新成分。发酵过程产生的东莨菪内酯等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结论淡豆豉发酵过程多种挥发性成分发生转化,可为淡豆豉的炮制原理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1期)

陈艳,蒋依琳,唐玉娟,罗凤莲[5](2019)在《大叶芥菜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大叶芥菜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试验表明:从新鲜大叶芥菜和发酵30、60、90 d的大叶芥菜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酯类、酸类、醇类、醛类、酮类、烃类、腈类、杂环类、硫化物和其他10类化合物。其中,发酵30、60、90d的大叶芥菜分别检测出45种(10类)、42种(9类)、30种(8类)挥发性成分;酯类在发酵后期逐渐减少,而醇类和酸类含量则逐渐增加;异硫氰酸烯丙酯相对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对10类挥发性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载荷图以及主成分得分图,得出发酵90 d大叶芥菜的风味最好,优于发酵30、60 d大叶芥菜,新鲜大叶芥菜的风味最差。(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董利超,王晓霞,马力通,王亚雄[6](2019)在《褐煤添加对羊粪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光谱学变化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添加褐煤对羊粪有机肥中水溶性有机物(DOM)光谱学特性的影响,为高腐殖酸有机肥的腐熟度评价提供依据。以内蒙古褐煤、羊粪为原料,添加10%褐煤进行羊粪有机肥发酵,对不同阶段有机肥样品的DOM进行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 FTIR的表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显示,有机肥样品的E_4/E_6值随着有机肥发酵的进行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由有机肥开始时的9.110 4降至最低为4.647 7,再升为有机肥结束时的5.390 1;A_1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A_2和A_3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峰值出现在12 d。同步荧光光谱显示,荧光峰光强的比值(I_(470)/I_(435))由有机肥起始的0.452 8上升至有机肥结束的0.655 2;A_(HLR)/A_(FLR)呈现上升趋势,从有机肥开始的0.673 9上升至有机肥结束的1.040 8。经过18 d的有机肥发酵后,有机肥发酵结束后样品荧光强度小于有机肥起始时的荧光强度,而且10%褐煤添加的羊粪有机肥的相对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未添加褐煤的荧光强度。FTIR显示, 18 d的有机肥发酵过程中DOM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被逐渐分解,而羧基、含苯环的物质含量明显增加。随着发酵的进行, DOM中的非腐殖质物质转化为类腐殖质,不饱和结构的多聚化或联合程度变大,稳定度增加;添加褐煤可以有效促进羊粪中木质素类物质的分解,提高羊粪有机肥DOM的芳构化程度,促进羊粪有机肥腐熟。(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陈国梁,高瑜,张昊,李旺莉,李旭[7](2019)在《松杉灵芝液体菌种发酵过程相关指标变化规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松杉灵芝液体菌种发酵过程相关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松杉灵芝液体菌种发酵培养过程中菌丝量、pH值及2种胞外酶活性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菌丝量增长至第7天后趋于平稳,pH值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降低,2种胞外酶活性变化也具有一定规律。说明在培养期间各参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能为进一步有效指导松杉灵芝液体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榆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谢丹,刘晓燕,毕远林,宋明发,梁芳芳[8](2019)在《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刺梨果渣自然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刺梨果渣自然发酵过程中各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自然发酵刺梨果渣中细菌的16S rDNA基因V3~V4高变区序列,比较发酵6~60 d(每隔6 d取一次样)时细菌群落的差异。结果显示:10个不同发酵时期样本中共检测而出26个门类、40个纲类群、74个目类群、162个科类群、373个属类群。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主要以葡糖杆菌属和醋酸杆菌属为主。发酵结束后,在门相对水平丰度值依次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9.85%)、厚壁菌门(Firmicutes,0.03%)、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0.02%)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0.02%),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变形菌门占主要地位;在属相对水平丰度值排前面的葡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65.37%)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33.66%)为刺梨果渣发酵过程中绝对的优势菌;发酵后期细菌群落趋于稳定,表明刺梨果渣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是相对稳定的。(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巩僖,王志权,谭晓雨,黎晓梅,陈奕桥[9](2019)在《玫瑰茄杨梅果酒发酵过程成分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玫瑰茄和杨梅为主要原料,对玫瑰茄杨梅果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酒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迅速下降;酒度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总酸含量先上升,发酵第9 d时总酸含量达到最大值2.99 g·L-1,随后有所下降;单宁含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21期)

马慧鋆[10](2019)在《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模拟测定真菌发酵过程中的红色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基于偏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法、随机森林法和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红色素含量的分析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比较选取了最优预测模型,并利用实测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发酵液中红色素的估算,其精度要高于利用偏最小二乘法,BP神经网络法和支持向量机法模型对于发酵液中红色素含量的估算.(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发酵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菠萝皮渣和糯米为原料,进行糯米果酒发酵,并采用相关国标检测方法、液相色谱(LC)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在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酒精度、有机酸、挥发酸和香气成分等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糖度迅速降低、酒精度升高后维持稳定,pH值在3.50~3.80之间,呈先降后升趋势,酸度先降低直至陈酿后期轻微升高。有机酸含量在发酵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草酸、酒石酸含量逐渐降低,柠檬酸、苹果酸、丙酮酸、乳酸含量先降后升,琥珀酸和乙酸呈上升趋势。果酒中挥发酸含量不断下降,第60天甲酸、乙酸含量分别为0.30 mg/L和0.26 mg/L。菠萝皮渣糯米果酒中共检测出88种香气成分,其中41种酯类、22种醇类、10种酸类和15种其他类,发酵过程中乳酸乙酯、乙酸异戊酯、2-甲基丁酸乙酯、正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和十六酸乙酯含量较高,相对含量在0.27%~20.5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酵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李怀芳.基于PLC的醋酸发酵过程控制[J].农产品加工.2019

[2].林丽静,马丽娜,黄晓兵,龚霄.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研究[J].中国酿造.2019

[3].白云松,田建平,黄海飞,王开铸,杨海栗.大曲发酵过程中曲房环境温度的数值分析[J].中国酿造.2019

[4].隋利强,李鸷,高琳,许文,徐伟.SPME-GC-MS法分析淡豆豉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转化[J].中成药.2019

[5].陈艳,蒋依琳,唐玉娟,罗凤莲.大叶芥菜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J].食品科技.2019

[6].董利超,王晓霞,马力通,王亚雄.褐煤添加对羊粪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光谱学变化特征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7].陈国梁,高瑜,张昊,李旺莉,李旭.松杉灵芝液体菌种发酵过程相关指标变化规律探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9

[8].谢丹,刘晓燕,毕远林,宋明发,梁芳芳.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刺梨果渣自然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食品工业科技.2019

[9].巩僖,王志权,谭晓雨,黎晓梅,陈奕桥.玫瑰茄杨梅果酒发酵过程成分变化研究[J].现代食品.2019

[10].马慧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模拟测定真菌发酵过程中的红色素[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菌株发酵后造纸法烟草薄片热裂解过程...造纸法烟草薄片热裂解过程中糠醛的释...叁株亲本与Streptomycessp.FEEL-1的...流加曲线大肠杆菌PTS转运系统(A)及PTS-glucos...大麦粉和豆粉浓度对发酵产β-葡聚糖酶...

标签:;  ;  ;  ;  ;  ;  ;  

发酵过程论文_李怀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