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与软件开发

中小学教育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与软件开发

秦新燕[1]2004年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与软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它不仅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环境。教师是学生的先导,加强教师的信息能力培养是顺利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此,新型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信息处理能力,这是我们希望进行中小学教育信息处理系统研究与开发的初衷。 在开始中小学教育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前,我们针对中小学教师对教育信息处理方法的认识及用于指导教学实践的情况,在武汉汉阳叁中和河南油田一中的教师中进行了一定的调研工作。发现目前教育信息处理在中小学教师中的了解程度和运用情况不是很好,但他们又非常希望用先进的教育处理方法获取更加实用的信息,从而更精细的掌握学生学习表象下那些实质性的东西,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计算机作为通用办公设备,已经或正在许多中小学普及。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处理工作效率,进行许多以前难以实现的处理方法。同时,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许多教师非常希望多一些“傻瓜型”软件,这样才能方便应用,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育信息处理能力。 因此,根据对教学实践的亲身体验和对教育信息科学理论的研究,我们使用高效的编程工具VB6.0和SQL2000,设计开发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处理系统软件。该软件的开发以成熟的教育信息处理理论为依据,其操作界面简便容易上手,数据呈现直观清楚,可作为教师信息处理,尤其是测试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辅助工具。本文重点介绍了软件中的等价选项个数分析、信度分析、区分度分析、分数的原始分和标准分的转换、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SP表分析等处理方法的软件开发,详细说明了支持系统运作的后台数据库的建设及其与前台程序的连接。并且使用信息熵、回归分析和SP表分析的应用案例详细解释了如何使用本系统进行教育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 最后,要注意的是教育系统是一种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复杂系统,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在教育信息处理时,不仅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更要注意潜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中小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 THESIS⑧学教师在进行教育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利用这些处理工具对日常的教育信息进行加工,更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多对比、多思考、多调查从而创造性地指导实践。 本文详细阐述了教育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践开发过程。文章第一章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系统做了必要的需求分析。第二章简要介绍了系统所基于的理论。第叁章主要是对系统作出总体规划,并简介了一些处理方法的数学模型。第四章详细说明了系统功能模块的技术开发。第五章以学生信息报表的制作讨论了系统的报表开发。第六章主要介绍了本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设计一。第七章我们通过叁个案例对信息嫡、回归分析和SP表分析做了详细研究。第八章作出总结。

李理[2]2009年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叁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叁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叁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张晓卉[3]2016年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与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各国对信息社会人才的培养寄予厚望,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尤为关注。当前我国正迈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化社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大众化的信息技术成为当代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时,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和核心价值是信息技术课程应有的追求,因而人们不断地追问,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方向在何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课程发展研究正在成为国际课程改革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对未来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方向的探讨,但是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系统性研究不足。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成为本研究关注的基本问题。本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策略,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民族志、生活史等研究方法,围绕研究问题收集、处理和分析文献资料与实证数据。论文共分为八章,涵盖四个主要研究问题: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是什么;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状如何;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是什么;如何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历史表明信息技术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驱动力的合力中前行。首先,正是计算机科学开启了信息技术课程之路,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正是沿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化之路前行的。其次,课程理念引领和推动着信息技术课程,历史上曾经有叁个重要的课程理念影响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分别是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和信息素养论。再次,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政策交织着国家的顶层设计与地方的实践探索。现状显示信息技术课程已不能满足“数字土着”的诉求。首先,学生已经是“数字土着”一代,形成了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其次,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它让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呈现出信息化的特征,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无所不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再次,信息技术实施过程反映出,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学生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是“计算思维”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第一个“向”就是更新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立德树人”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引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第二个“向”是优化课程目标,数字素养应该作为信息素养概念的延伸,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通识目标,把技术创新看作信息技术课程的高阶目标。第叁个“向”是构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意识,其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本质是计算思维,学习方式是数字化学习,育人价值是信息意识。第四个“向”是调整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总结出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是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上游学科,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新时期国际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在继承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经典知识基础上,适当引入新技术、新工具,并形成严谨的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体系。信息技术课程变革需要系统化课程政策为导向的一系列的策略支持。第一个策略是制定系统化的课程政策,体现在叁个方面:一是将知识、社会与人才发展需要的统一作为政策制定的基本价值,二是修订课程标准,使“路向”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课程政策,叁是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建设,打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通道。第二个策略是科学化的课程开发,需要注意叁个方面:一是跳出强势文化的影响,重视课程开发的民族性,二是注重课程的顶层设计,一体化规划各学段的课程标准,叁是课程评价方式面向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四是教师、学生参与课程决策。第叁个策略是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有以下叁项举措:一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化学习的“硬”环境,二是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助力数字化学习的“软”环境,叁是建立数字化人际关系,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关怀。

丁婧[4]2011年在《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标准的科学制定及合理使用是实践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开展标准理论研究则是标准制定及实施科学性的前提保证。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考察,发现该领域内存在着大量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扮演着引领、指导和规范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标准理论研究的缺失,导致该类标准文件在规范相应建设实践的同时,自身的建设却并无规则可言,表现出朴素、随意乃至某种程度的混乱。这种现象导致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长期以来重建设轻应用,因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本文提出功能标准这一概念,希望通过论证功能标准在规范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的价值,引起业界对功能标准思路的关注,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从建设走向应用。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借鉴与信息化、评价、标准相关的理论,包括系统评价理论、教育评价理论、信息化评价理论、标准化理论、信息系统理论,完成关于功能标准的学理分析。本文从功能标准思想的产生开始讨论,在对其重要性及价值的论证过程中加深对功能标准的理解,从而形成对功能标准概念、特征等的深入理解。首先,通过对系统评价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中标准分类及职责标准的分析,结合教育信息化领域特点,提出功能标准是职责标准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内的准确描述。然后,根据标准化理论和信息化评价理论分析教育信息化标准系统,指出在标准系统中条件标准、功能标准、绩效标准构成自下而上的层级关系,功能标准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再通过信息系统理论分析教育信息化工作对标准的动态需求,使得功能标准在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价值进一步得到确认。最后,在对功能标准的理解逐步深入后,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对功能标准的概念、特征、定位、作用、形式等进行论证。在文章的最后,介绍了一个针对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案,以更加清晰地说明本文思想的生成、发展及落实的过程。通过本文研究,功能标准的概念、特征、定位、作用、形式得到初步确定,功能标准的价值得到确认。

钱伟林[5]2007年在《基于.NET的中小学运动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田径运动会是学校每年都要举行的重大活动,由于该运动比赛项目多,参与人数广,数据处理量大且变化与时效性要求高,管理较为复杂,传统手工进行信息处理不但耗时费力,而且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与效率,与信息时代的管理要求极不协调,因此,研制开发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符合中小学实际情况的运动会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大型运动会在各个比赛场地或布设有线局域网,因此可以采用C/S结构的运动会管理系统;或布设无线和有线结合的网络,因此可以使用B/S或C/S结构的运动会管理系统。中小学运动会属于小型群众性运动会,和大型运动会不同,没有大量的经费来源,没有众多的人力和物力,不可能在运动场地架设一个有线局域网或无线网络,因此大型运动会的软件在中小学不适用。市场上有一些单机版的运动会软件,不能替代运动会期间的大量手工工作。中小学运动会管理系统要求在没有网络的比赛场地上使用运动会管理系统的功能。基于.NET平台,应用智能客户端(Smart Client)技术,开发一个运动会管理系统可以满足运动场地偶尔连接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智能客户端(Smart Client)技术的研究,研究如何基于.NET平台,应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使用UML建模),开发一个中小学运动会管理系统。本系统以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以Visual Studio. NET 2005为开发平台,选用C#2.O为开发语言。

王功[6]2016年在《学生测试信息采集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信息化时代到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可计算化,大数据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曙光,传统经验教学向着精准化教学发展。然而,在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学依然停留在靠经验而行的水平,对学生的评价多是依据学生考试总成绩,教师的教学精准程度及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程度都比较低。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走访多所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了解到:对于使用最多、最易获得的学生测试数据,采集方面只涉及到了学生卷面总成绩,分析时大多用到的是MicroSoft Excel数据处理工具或专门成绩分析系统,教师以及学校得到的也仅是诸如总分排名、合格率、平均分等宏观方面的数据,相关文献研究也集中于这些宏观数据,对于教师精准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无太大帮助。针对以上情况本研究从学生测试详细成绩入手,设计并开发了学生测试信息采集与预警系统。该系统总体功能目标是通过分析学生测试详细成绩,为教师精准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帮助。系统具有叁大核心功能:一是学生测试详细数据的采集;二是学生测试信息的分析,理论上结合了经典测试理论及教育信息处理中的S-P表分析;叁是分析完成之后为教师及学生提供帮助,包括了教师改进教学内容的意见以及为学生开展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推送的学习材料。文章首先阐述了大数据、个性化学习、精准教学的背景,并通过走访及文献研究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成绩分析系统使用情况,总结了成绩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据此得出系统功能需求。其次是设计并开发了学生测试信息采集与预警系统,并开展了小范围的预试用,检验了系统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本研究后续要做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当前中小学师生对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有较强需求;设计并开发了学生测试信息采集与预警系统,其功能能够满足用户预期需求,具有较强实用性。在预试用过程中,系统能够顺利完成学生测试信息的采集,并且分析结果能够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指导意见与相关帮助。

刘新阳[7]2005年在《WebQuest学习管理系统(LMS)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校校通”工程的深入实施、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以及新课程改革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理论走向实践提供了条件和契机,对传统的课程形态、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提出了挑战,中小学教育开始了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的转型。WebQuest 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探究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强、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理念等特点,为中小学教育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是全面支持基于网络的教与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软件平台。WebQuest 学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可以帮助我们探索网络学习环境下教与学的过程以及学生、教师、学习支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为WebQuest 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可定制的、通用的、一体化的支持平台,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育特性,同时还能大大降低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技术门槛,提升教学绩效。本文首先从WebQuest 的定义入手,详细阐述了WebQuest 的分类、结构、设计、应用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分析了WebQuest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得出WebQuest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双主网络探究”教学模式。我们首先从教学模式的概念、结构、特点和功能四个角度出发一一论证了WebQuest 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模式。为了给WebQuest 这种教学模式一个准确的描述和科学的定位,我们考察了目前的教学模式分类标准,发现普遍采用一维的分类依据,很难兼顾区分度和包容性。在研究了“教学结构”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我们以教学结构的视角考察教学模式的分类问题,提出了教学模式的叁维分类依据,即: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条件和教学活动的过程。在以此叁个维度建立起来的叁维空间里,各种教学模式都能找到其适当的位置。相应地,WebQuest 的这叁个属性的具体化表述就是“双主——网络——探究”。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我们又将WebQuest 与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专题学习网站等类似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和辨析,并论述了WebQuest 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LMS 是E-Learning 支持平台,具有对教与学的过程中的学生管理、课程部署、学习内容发布、学习过程跟踪、师生互动交流、学习绩效评价诸环节的全面支持功能。我们在介绍了LMS 的概念、结构、功能和实例之后,研究了LMS 的原理,即:LMS 是如何支持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环境看作是学习活动得以开展和持续的基础,我们认为,LMS 对学习的支持,正是源自对这样一种学习环境的技术实现。学习环境是由学习资源、支持工具、教学模式和人际关系四个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LMS

郭莉[8]2005年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文中认为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我国教育信息化投入巨大却没有获得期望的效益。 (1)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是什么?(2)结构如何?(3)教育信息化效益是什么?(4)我们已经取得哪些效益?还有哪些效益是应该取得却没取得的?(5)如何评估教育信息化效益?(6)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与效益如何?(7)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现实问题是本研究想要回答的。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是新的研究领域。国内研究几乎是空白,国外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基于这一结论和相关领域研究的启发,本研究首先系统分析了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领域,并结合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实践较全面具体地描述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的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讨论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结构和现阶段成本计量的可行性,设计了学校教育信息化成本计量方案,讨论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设计了评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的综合指标—教师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课时比率,最后考察和分析了叁所小学和两所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效益,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投入,效益取得,学校教育信息化决策事件,以及影响教育信息化效益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的观点和结论有:(1)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经济学和技术学,核心学科是教育学;(2)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力的博弈形成了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同阶段;(3)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也是教师信息化行动与实践的过程;(4)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包括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益叁大子领域;(5)教育信息化基本投入要素包括硬件、软件和人员;(6)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和人员成本比例严重失调,硬件成本约占总成本的90%以上;(7)现阶段全面计量教育信息化成本的条件还不成熟;(8)可以从教育信息化目标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各主体的利益两个角度来考察教育信息化效益;(9)教师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课时比率是评估教育信息化最终效益的具有操作性的替代性指标;(10)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展是学校内各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11)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还没有在常规教学中普遍体现;(12)教育信息化投入不一定就带来效益,过程因素非常重要;(13)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制度以及具有制度效应的领导者行为对教育信息化效益影响巨大;(14)成本结构失调,人员培训不足和追求升学率是影响现阶段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取得的主要因素。

孔凡士[9]2003年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和研究,才能更好地认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深刻内涵,分析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与收益,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的决策程序,指导高等教育信息化实践,提高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本文综合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相关研究成果,以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信息学和模糊数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初步构建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政策框架,着重从投资决策、管理决策和评估指标体系叁个方面,论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运作。 全文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论。界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探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容、特征、任务和途径,从建构主义、信息悖论、福利经济学等角度探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剖析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影响。 (2)高等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比较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3)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决策分析。分析作为政府公共支出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性,重点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投资的“成本—收益”;运用DEA模型对高校计算机网建设投入产出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资源使用和共享问题进行博弈分析。 (4)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运用经济学原理对政府在高等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进行探讨,认为政府的职责范围是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和体制改革等,资源共享、信息素养和管理水平等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5)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理论与实证分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和经济管理理论等,研究数字化校园的内容与特征、构建数字化校园的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完整体系;通过对河南省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比较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6)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评析国外信息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结合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特点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河南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实际评估资料,运用模型运算,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本文研究结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处于初始阶段,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主要问题是组织管理体制不畅,缺乏多元化有效投入机制,高等教育信息资源没有合理配置,共享效益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安全意识差,管理水平低。为此,必须借鉴国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投资建设应该进行成本和效益核算,并考虑建设投资的多种因素;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政府在这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评价应重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运用调查统计积累资料,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

陈晓峰[10]2017年在《高中“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现状与改进》文中提出随着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信息化"在教育教学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教育部于2012年3月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同年10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教育信息化"受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高度重视。本文以高中"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现状与改进为研究主题,基于上海市CY高中的实践,针对现阶段课堂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不足,探究问题的成因,寻求改进的途径与策略。本研究也反映了当今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一些普遍的问题,具有其代表性。笔者作为CY高中主管"信息化"与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从CY高中多年的实践基础出发,采用行动研究方法,结合笔者在学校具体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体会与思考,辅以调查、访谈以及对比研究等手段,分析总结了现阶段CY高中课堂教学信息化中的主要问题:"信息化"资源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率较低;师生对"信息化"功用认识不足,缺乏共识;"信息化"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中作用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从课堂教学中师生主体视角、管理者政绩观视角和学校内部管理视角探寻问题的成因。基于对问题及其成因的思考,开展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学习,借鉴国内外学校的成功经验,研究国内外政府的相关政策与举措,并学习了"信息化"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笔者设计并组织了 CY高中的"课堂教学信息化"改进行动,并在2014-2016开展了两轮实践与研究。通过对CY高中两轮改进行动的反思,结合典型案例的分析,从"效用"角度反思与分析学校改进行动中的不足与问题,提出现阶段"课堂教学信息化"效用提升的四个要素: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结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技术更新与日常便利性的平衡;学生体验反馈机制的完善。总结了现阶段"课堂教学信息化"进一步改进的主要途径:明确分布式领导绩效责任,形成行政、教学、技术叁方的合力;完善综合集成评价结构,应对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师生是主动的、有适应性的主体,适应产生复杂性);丰富供给途径,打破信息化教学资源封闭系统;从集中到分散地投入学校资源,支持日常课堂教学改进。期待以此作为学校后续改进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育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与软件开发[D]. 秦新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

[3].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与策略研究[D]. 张晓卉.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4]. 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 丁婧.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5]. 基于.NET的中小学运动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钱伟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 学生测试信息采集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王功. 浙江师范大学. 2016

[7]. WebQuest学习管理系统(LMS)设计与实现[D]. 刘新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05

[8].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 郭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9].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孔凡士.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10]. 高中“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现状与改进[D]. 陈晓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中小学教育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与软件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