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

乔娟[1]2004年在《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后,粮食市场国际化趋势不断发展,中国粮食已经并将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市场竞争之中。由于各国各产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从国际分工角度看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产业竞争角度看竞争优势又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是资源禀赋条件及配置状况,而决定竞争优势的因素不仅包括产业内部的直接和间接因素,还包括产业外部的商业环境因素的作用。虽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较容易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较难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但这并不意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一定能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而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无法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因此,中国粮食在现有比较优势前提下,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但要提高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在构造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经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粮食的竞争优势状况及其影响竞争优势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情况,以便采取积极对策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一、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一)研究目标和思路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首先,以现有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构建中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然后,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变动趋势,全面系统地研究产业内部各种直接及间接因素和产业外部各种商业环境因素如何决定和影响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最后,构建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地提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主要以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然后,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等,通过对粮食生产和贸易的比较分析,确定中国粮食国际竞争研究范围;通过对粮食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的比较分析,研究和探讨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发展状况;通过对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叁个直接和间接因素(成本和价格、质量和安全、生产力水平)、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相关和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和政府作用的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和探讨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形成原因。最后,构造出比较系统的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地提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客观依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本客观观测资料就是相关国家特定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终实现指标,反映了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然而,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客观描述特定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而且要发现决定或影响各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即寻找导致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果关系。由于在现实经济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各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如何将无数影响各国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清理成清晰的逻辑因果线条,以突出其中最具重要性的因素,成为对各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首先需要确定比较研究的主要产品范围和国家范围,然后再从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结果和决定及影响国际竞争力因素两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结果分析,粮食国际竞争力可直接表现为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越高、获利越多,则表明其国际竞争力越强。从决定及影响因素分析,一切有助于其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以此获取利润的因素,都可作为研究对象。在此,我们把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称为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它们表现了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程度;把反映竞争实力(即竞争力强弱的原因)的因素称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它们能解释为什么具有或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把反映竞争实力以外的对其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它们能对国际竞争力强弱具有重要的决定和影响作用。(二)分析框架生产和贸易国际比较我们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对粮食的生产和贸易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产品范围。通过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世界各种粮食主要生产国或地区、主要出口国或地区,从而确定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国际比较范围。通过粮食贸易的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世界各种粮食的主要进口国或地区,从而确定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市场机会和目标市场范围。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反映国际竞争力结果的实现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显示性比较优势等,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由于企业获利情况的统计资料较难获得,而且当主要分析国际竞争力结果时可以假定其所获利润与市场占有率为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主要用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来考察中国粮食参与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并进行国际比较。市场占有率是反映国际竞争力结果的最直接和最简单的实现指标,可以表明其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竞争实力,它反映了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程度。在自由、良好(WTO规则)的市场条件下,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一样都对外国开放。因此本国国内市场占有率、进口国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均能反映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市场占有率高国际竞争力就强;反之,则弱。市场占有率也可用来分析国际竞争力强弱的动态变化,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则说明国际竞争力在增强;反之,则说明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贸易竞争指数可以表明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从而反映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于世界市场上供应的其它国家的该产品来讲,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这里贸易竞争指数用来反映中国粮食相对于世界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从而说明其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变动趋势。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反映的是在国际竞争中所拥有的实力,或者是已实现的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解释变量。这些因素可以决定粮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结果,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某种粮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或不具有竞争力。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很多,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进行国际比较。成本和价格。成本是决定产品价格的基础,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产品是否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正因为产品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价格,尤其当生产和贸易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激烈的竞争将使产品的长期均衡价格趋同于长期成本,从而产品的竞争力状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从产品价格中体现出来。决定粮食成本的主要因素是要素价格及其成本构成,因此种子、化肥、农药价格、劳动力价格、地租价格以及各要素在单位产品中的构成等可以作为分析粮食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本文需要与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进行比较分析,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成本构成和平均成本历史数据,是一件很难、工作量也很大的事情。我们利用美国农业部数据对中国粮食的成本构成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我们还运用生产者价格指数时序数据,并通过与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比较分析来衡量中国粮食的成本和价格竞争力变动,及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同的产品在同一市场上,价格越低越具有竞争力,这是一个公认的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经济分析的一个基础。这里排除了与营销策略和消费需求有关的各种复杂因素。因为现实中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将更多地考虑其质量和安全等,使得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已经不仅仅取决于产品价格的高低,但当产品质量和安全指标非常接近、企业营销策略差异也不大时,价格仍然是一个影响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比较不同国家的同种粮食在同一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可以说明各国同种粮食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差异。质量和安全。质量是影响竞争力的较复杂的因素,一方面对质量的评价并不仅取决于理化指标和技术等级,还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因为消费者不需要的过高质量,将很难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高质量往往也要有高投入及较高的价格。因此按照现代营销观念企业应当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提供适当质量的产品以适应特定的购买者阶层。但通常认为市场售价相同的同种粮食中,较高质量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且能够获得较大的附加价值。基于这一认识,经济学家通常用反映产品附加价值水平的指标来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我们采用出口产品质量指数,来考察各国各种粮食的质量及附加价值的变化,从而反映各国各种粮食质量的提高状况,并间接反映出口粮食的价值与技术含量方面的竞争力状况。安全卫生是影响食品质量,从而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市场对各种食品的需求将越来越注重其安全卫生。尤其是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和整个社会长远利益的日益关心,使其对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会越来越重视。因此,谁的产品能以较低的成本和优质安全卫生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谁就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或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品种资源和技术。各国各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高低或优劣,从而影响各国各种粮食国际竞争力水平。反映粮食生产力水平的指标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因此我们主要用单位面积产量来评价各种粮食的生产力水平,并通过国际比较来分析判断中国粮食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虽然影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因素很多,但粮食优良品种资源状况则可能是影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优良的专门化粮食品种资源匮乏,将直接影响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技术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力水平、产品成本和价格,并且对产品质量、产品结构和新产品开发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步伐加快,技术进步已成为粮食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技术的经济计量比较困难,我们主要通过对影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各种技术研究和应用状况的国际比较,来观察由于技术上的差距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我们以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菱图”为理论依据,将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作为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四个基本因素,把政府作用和机遇作为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两个辅助因素,把这些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作为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由于目前还很难探索到一种能将这一复杂系统综合起来,对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和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因此,我们还是分别对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和影响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但研究中将特别注意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一个国家拥有某一特定产业竞争所需要的高级要素和专用型要素,就能拥有最具深远和持久的竞争优势。高级要素和专用型要素的可获得性和质量决定着取得竞争优势的优良性和竞争优势升级的速度。我们主要分析与粮食生产关系密切的基本要素(耕地、劳动力素质、资本实力等)和高级要素(交通和通信设施、高级人才和研究经费及成果等),并通过国际比较,来分析判断造成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现状的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国内需求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能带来静态的效率,而更重要的影响则是动态的,国内需求决定企业革新的速度与性质。影响国内需求的叁个因素是:国内需求的构成、国内需求增长规模和模式、国内需求偏好对国际市场的传导机制,且后两方面的重要性是由前一个因素决定的。所以对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国内需求质的方面的重要性要大于其量的方面。因此,我们主要对中国和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食物消费构成、粮食消费构成、消费增长及其饱和度、消费者的成熟度和挑剔性、国内需求的国际化趋势等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从而分析判断其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特定产业的相关和辅助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对促进和增强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就是说如果上游供应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将通过效率高、时间短、速度快等使下游产业获得竞争优势,但为使某一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相关和辅助产业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那些对创新和该产业的发展没有重要影响的投入品可以从国外进口。对某一产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的相关和辅助产业包括该产业的供应产业、可以与该产业相协调和共享某些活动的产业、以及互补产品的产业。粮食的相关和辅助产业较多,但与粮食国际竞争力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是肥料、农药、良种繁育、产品加工等。因此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来分析判断其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战略、结构和国内竞争对一国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国内企业的竞争策略是否与本国环境以及该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表现在国内是否拥有有效的竞争机制,以及这种有效的竞争机制是否与该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密切配合。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是决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粮食;粮食生产经营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一国国内某产业高效率运行和健全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将有助于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主要围绕企业规模化程度、粮食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及其竞争策略等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两个辅助因素政府作用。政府在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中的真正作用是影响生产要素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基本因素。政府可以主动或被动地影响(和被影响)四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应当是配置资源的基础,而市场机制在某些方面却会表现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只能是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如果不遵循经济规律,过分干预将会造成比市场机制失灵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在不损害市场机制所固有的竞争性,保证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上,即应严格局限在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这也符合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要求。政府作用运行的好将有助于决定国际竞争优势的因素更好发挥作用,提高国际竞争优势,反之则可能削弱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我们主要从市场机制在粮食市场某些方面的失灵,需要政府进行必要宏观调控的原理出发,分析中国政府在调控市场失灵方面的基本政策措施对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进行国际比较。机遇。虽然偶然事件本身给某些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了机遇,但因偶然事件的随机性很大。所以,某国粮食能否获得国际竞争优势,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和政府的作用。因此,我们把机遇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特定市场机会,其研究的中心将主要是如何通过四个基本因素和政府作用来把握机遇,获得或提高国际竞争力。二、主要研究结论(一)生产和贸易世界和中国粮食作物收获面积和产量主要集中在稻谷、小麦和玉米叁个品种上,世界谷物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欧盟、印度、俄联邦等国,中国是世界上谷物产量最多的国家。世界水稻产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集中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越南、泰国、缅甸和菲律宾,中国是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世界小麦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欧盟、美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土耳其和阿根廷等十多个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世界玉米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和法国。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重要玉米生产大国。世界谷物贸易品种主要是稻谷、小麦、玉米及其制品。世界谷物出口集中在美国、欧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世界谷物进口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有日本、墨西哥、韩国、埃及、伊朗、巴西、中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和欧盟国家。水稻是叁大粮食作物中贸易量最小的,但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增长最快的粮食作物;世界稻谷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主要是大米,世界大米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泰国、越南、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欧盟国家等,世界大米的进口国家比较分散。世界小麦及产品贸易主要是小麦和小麦粉以及加工品,小麦是世界叁大粮食作物中贸易量最大的;世界小麦和小麦粉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欧盟国家、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塔吉克斯坦等。相对于世界小麦进口国,出口国较多,但小麦进口量较多的国家有欧盟国家、日本、中国、巴西、伊朗、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摩洛哥、印度尼西亚、韩国等。世界玉米及产品的出口贸易主要是玉米,玉米也是国际粮食贸易中仅次于小麦的品种。世界玉米出口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它主要出口国有欧盟、阿根廷和中国等。相对于世界玉米进口国家,出口国家较多,但进口较多的国家主要有欧盟国家、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哥伦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巴西等。(二)国际竞争力状况在叁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的国际竞争力较高,玉米和小麦的国际竞争力很低。其具体情况如下:中国水稻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的品种有大米、米粉和大米发酵饮品,贸易竞争指数较高的品种主要是大米、精/糙米、稻谷及米粉,所以相对来说大米和米粉的国际竞争力较强。但与各品种的世界其它主要出口国相比较,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还是相对较弱。中国小麦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但在呈上升趋势,中国面点、小麦麸、面包和小麦微生物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很低。总的来看,中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近两年略微有所上升。各项竞争力指标表现为:中国小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很低,本国国内市场占有率在不断上升后达到目前较高的水平,贸易竞争指数一直为负数且绝对值较大。中国玉米国际市场占有率波动幅度较大,但近年来略有上升趋势;中国玉米的贸易竞争指数在多数年份为负值,近两年来为正值,总体上看竞争力较弱。中国玉米在世界主要进口国的市场份额一直很低。中国玉米油、甜玉米、玉米面、玉米麸、玉米饼等各种玉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都较弱。(叁)直接和间接因素成本和价格在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上,中国稻谷和小麦相对于美国具有优势。原因是中国稻谷和小麦以小农户生产为主,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代替了大部分机械的使用以及中国极低的土地租金,导致中国的稻谷和小麦生产成本较低,而美国稻谷和小麦专业化生产带来的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应已被高劳动力机会成本、高昂的土地使用成本和农业机械费用所抵消。中国单位面积玉米生产成本低于美国,单位产品玉米生产成本也低于美国,而单产也低于美国。从生产者价格指数分析来看,中国稻谷除了某些年份相对于泰国其价格优势在上升外,相对于其它国家其价格优势均呈下降趋势,并且波动幅度很大;中国小麦相对于其它所有国家均处于价格劣势,而且这种价格劣势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中国玉米除了相对于泰国和德国在多数年份价格优势在上升外,相对于其它国家在多数年份价格优势在下降。中国大米出口价格在多数年份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除了越南和缅甸以外的其它大米主要出口国的价格水平,因此可以认为价格不是制约中国大米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小麦出口价格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世界主要出口国的价格水平波动幅度较大,时而高于时而低于世界平均价格水平。中国玉米出口价格多数年份低于世界平均价格水平,与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美国和阿根廷的价格水平比较接近,但明显低于欧盟等其它主要出口国的价格水平。质量和安全相对于大米主要出口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中国大米质量指数波动幅度较大,而且有些年份小于1,其质量竞争力较差。中国小麦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小于1,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世界小麦主要出口国;中国小麦粉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大于1,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世界小麦粉主要出口国:中国面点的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大于1,但明显低于世界面点主要出口国的质量指数。中国玉米和玉米油的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大于1,但波动幅度大于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中国甜玉米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小于1,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世界甜玉米主要出口国。中国稻米整体品质不高,特别是缺乏不同用途的高档优质米;与小麦主要出口国相比较,中国小麦质量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供货质量稳定性较差;中国东北玉米与美国等其它国家玉米的内在品质没有多大差异,而相差最大的是商业品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药物和有害物质残留、动植物疫病防治和检疫、农产品质量等级测定等方面都做到了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一致(有些已经超过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并有完善的监控体系。而中国的情况是只有出口农产品能达到国际标准或进口国标准,国内市场还是较低的标准,药物、有害物质残留和动植物疫病防治、检疫等监控工作也主要针对进出口产品进行。因此国内市场由于农药、抗生素和兽药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致使动植物食品中药物和有害物质残留问题严重,加之某些检疫性疫病时有流行,动植物疫病防治和检疫工作漏洞较大,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这不仅严重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及出口市场的稳定和扩大,而且按着SPS协议规定也无法限制世界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力水平、品种资源和技术中国水稻单产一直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一直高于除了美国以外的其它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国的单产水平,但目前还低于美国、澳大利亚、埃及和日本的单产水平。中国小麦单产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目前除明显低于欧盟国家外,高于世界其它主要出口国的单产水平。目前中国玉米单产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还明显低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与阿根廷的单产水平接近。因此,从单位面积产量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看,在玉米和稻谷上的表现比在小麦上更为明显,单产水平低也直接影响了成本和价格的竞争优势。中国粮食生产力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并且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优良的品种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差距。总体上看中国农业的科技含量较低。一方面,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低;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转化技术落后。长期以来由于粮食短缺和粮食安全等问题的政策导向,粮食育种主要以高产品种为导向,使得粮食优质品种的科技储备相对不足,是影响中国粮食质量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四)环境因素——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中国人均耕地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的水平,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人均粮食消费量的不断增加,耕地资源的短缺将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来看,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脆弱,抗御灾害能力较差。中国成人文盲率指标仅比印度好些,低于所有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中国中学毛入学率增长速度很快,但仍低于除了巴西、泰国和印度之外的所有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中国大学毛入学率和每10万居民中大学生数量是所有粮食主要出口国中最低的。劳动力素质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教育经费不足,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也是所有粮食主要出口国中最低的。与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相比较,中国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它不仅不利于粮食的快速运输,也不利于市场信息的快速传递。并且中国从事研究和开发的高级人才和研究经费相对比较缺乏。国内市场需求中国人均消费谷物在所有粮食主要出口国中是最高的。中国人均消费量最高的粮食产品是大米,其次是小麦,中国大米消费水平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小麦消费水平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是玉米消费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国人均大米、小麦和玉米的消费量都已经呈下降趋势。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国内人均消费量或占有量都处于较高水平。世界各种粮食主要出口国的国内消费量均已经呈下降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各主要粮食出口国国内市场饱和度均比较高。各国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饱和时间到来的早晚,相对来说中国各种粮食产品的饱和水平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出现的,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发达国家更多是从粮食产品消费中获得热量和蛋白质,而发展中国家不仅获得热量和蛋白质,脂肪的获取量也较高,即发达国家粮食食品消费质量水平相对较高,而发展中国家还比较低。相关和辅助产业相对于玉米和小麦,中国水稻产品的出口产品结构优势较强,但与世界水稻产品主要出口国泰国、欧盟和美国相比较其出口结构优势还是较差:中国玉米产品不具有出口产品结构优势;中国小麦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很低,出口产品结构劣势非常明显。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开发出一批优质、高产、多抗、专用、特用等目标形状的粮食新品种。中国除了水稻高产品种育种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中国的两系水稻杂交技术世人瞩目外,小麦和玉米的良种繁育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距离。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国际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但与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农业机械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很低。中国肥料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很高,但全部肥料和各品种的进出口贸易情况都是进口量大大高于出口量;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美国和欧盟等的肥料贸易都是进口量大于出口量;中国单位面积耕地消费肥料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很多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水平,但各国各种肥料消费比例差异较大。中国农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在世界粮食主要出口中只低于美国和欧盟国家,但与美国和欧盟国家相比较差距还很大。总体来看,中国粮食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水平也较低。在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中,中国在产前和产中的技术力量较强,但产后技术(包括收获、干燥、加工储藏等技术)是薄弱环节。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在世界所有粮食主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中,中国农户生产规模是最小的。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导致农业生产规模过小、机械化水平低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此外,由于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大多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产销一体化组织,只能独自分别进入市场,不仅市场竞争能力弱,也较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加之目前中国粮食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农户只能根据现货市场价格决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使得粮食市场和价格形成周期性波动,农户的收益也形成周期性波动局面。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经验也都表明,粮食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家庭农场,而粮食加工和销售则主要是公司制或合作制的企业。当粮食生产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加工销售商的经营规模和市场集中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实施合作制将有利于粮食获得并增强竞争优势,但相对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国家,目前中国粮食中的合作社组织形式很少。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出现一种新型的民办技术经济服务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总体上看,还远远不能满足联系大多数农户的需要,无法帮助大多数农户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缺陷。(五)环境因素——政府作用粮食产业特性及其相关政策粮食在与非农产业竞争中存在的弱质性,决定了需要政府通过实施国内支持和国际贸易政策等宏观调控来克服市场机制的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通常是改善贸易条件和降低市场价格的周期波动幅度。粮食生产的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需要政府通过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使生产经营者从产业组织上选择适应特定资源状况的组织形式,来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为了克服粮食比较利益低于非农产业的弱质性,欧美在乌拉圭回合协议达成前主要采取直接价格支持措施,乌拉圭回合协议达成后开始逐渐转向采用直接收入补贴和“绿箱”政策;为克服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疫病容易发生等,发达国家都对农业的环境改善、疫病防治和根除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手段和支持幅度差异较大。为克服粮食生产的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使之适应大规模的加工和销售的要求。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不仅从产业组织上选择了适应本国特定资源状况的组织形式,而且适应特定产业组织形式发展的需要,政府也都进行了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中国到目前为止,无论行业协会还是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都非常有限,覆盖农户的比例也很小,尤其是政府对行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力度不够(包括政策、法规和资金等)。粮食生产周期较长,对市场价格的反应具有滞后性,如果任凭市场机制自行调节难以使农产品供给及时追随市场价格的变化,造成农产品短缺和过剩的效应放大,从而会产生蛛网效应。农产品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政府应采取宏观调控手段,促进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并通过宏观调控手段维持市场体系的良好运行。目前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都拥有健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既包括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的现货市场也包括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的期货市场(或远期交易市场)。使生产经营者不仅可以利用其来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也可以根据价格变动随时调整供求,从而起到规避或减小价格波动风险的作用。中国因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间较短,农业市场体系尤其是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不仅粮食现货市场发育不完善,使粮食期货市场功能不能很好发挥,而且种子、化肥等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更为滞后。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许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科研、技术推广、道路、水利设施等,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投资或相应的支持措施来解决。虽然在发达国家,非政府公共投资农业科研的比例不断上升。但政府和私人对农业科技投资的领域界限分明,私人投资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容易受到保护、市场潜力大、产品市场开放程度高、以产前和产后农业技术为主的应用性研究;而政府则逐渐加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知识产权不易得到保护、技术难以物化、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几乎都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尤其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低于其它所有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甚至低于世界上最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数),政府财政投资占农业科研投资比例虽然高于美国和欧盟国家,但与几个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科技投资不足还表现在农业科技投资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大大低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科研)的财政投入不足更为严峻。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应用,从而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需要有政府等组织或机构作为介于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第叁方,来公正地对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等级进行认定,实施有效的监督,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消费者传递公正的农产品安全卫生和质量等级信息,从而有助于克服经验性商品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中国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监控工作由多部门管理,各部门分别独立工作,使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衔接较差。由于国内农产品市场还没有健全而完善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控体系,更没有介于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具有权威性的第叁方对上市农产品进行全面的权威认证工作,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多年来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分级系统紧跟市场步伐,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目前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分级服务不仅对产品进行认证,还对生产过程进行认证,创造或促进了名牌产品的发展。加拿大政府一直把农产品质量认定和评级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农产品品质认定由联邦监督员完成。丹麦农产品安全卫生和质量监督工作主要由政府完成。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才可能减少或消除对外部环境的危害。从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情况来看,除了中国、阿根廷、泰国、印度等属于发展中国家外,其他多数为发达国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措施的差异。很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关农业环境工程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更加重视保护环境和食品安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措施来迎合世界农产品主要进口国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中国虽然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政府农业政策措施的国际比较从生产者支持水平的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对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生产者支持水平一直偏低,并且在多数年份政府对粮食生产者的补贴占粮食种植者收入的百分比(即相对PSE)为负值,尤其是水稻和玉米。从财政预算支持农业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农业支持总量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并不算低,甚至可以说是相对比较高的。但如果从财政预算支农占农牧业总产值比例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财政预算支持农业的水平就相对偏低。从分类生产者支持政策来看,在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中国仅使用了六种,远低于其它粮食主要进出口国。中国近些年对农业的综合支持量一直低于WTO农业协议允许的水平。从政府对粮食生产者支持结构的国际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农业补贴支出少,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小。中国属于“绿箱”措施的农业补贴支出很少,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很低,中国“黄箱”措施的农业补贴支出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3%,而同期美国和欧盟对本国农业的补贴(包括“绿箱”、“黄箱”和“蓝箱”补贴)分别占到农业生产总值的50%和60%。中国农业补贴措施种类少,对农业的影响程度低。在“绿箱”补贴措施中,其他国家所采用的保险补贴、休耕等资源停用补贴、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等在中国还是空白,中国刚刚启用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对农民主要采用价格支持等间接补贴,农民得到的补贴是间接的,从补贴中使农民得到的利益在效果上不明显。健全和完善的市场信息系统是粮食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是克服粮食因生产周期长而导致的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影响的有效途径。虽然中国农业及粮食市场信息系统有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仍比较低,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存在总体规模较小、地域分布不平衡、信息的标准化和时效性较差、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等问题。再加上中国的农业生产者及粮食种植者规模小、经营分散、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粮食种植者自己的协会组织等原因,使政府信息和其它市场信息很难及时迅速地传递到生产经营者,导致农户的信息化程度相当低。多数发达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健全和完善市场信息系统,并重视政府信息源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很好衔接。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国际贸易政策通过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的一体化变化,从而影响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关税和配额对进口国的粮食生产者有利,从而有助于提高进口国的粮食在国内市场竞争力;但关税和配额将使出口国的粮食生产者受损,从而降低出口国的粮食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力。出口补贴的作用方向与关税和配额正好相反。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使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国都承诺了要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进行削减。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承诺到2004年将农产品关税税率降到17%左右,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相比,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已经比较低。进口关税对本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除了关税水平外,还可通过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复杂关税、关税配额和特殊保障机制等多个方向来表现。中国农产品关税升级、关税高峰策略都有使用,但复杂关税使用很少;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和复杂关税使用的比较显着(尤其在需要特殊保障的产品上)。中国在所有农产品进口方面均没有特殊保障条款,而美国、欧盟、日本有复杂关税的品种几乎都有特殊保障条款。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承诺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实物补贴,以及对出口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的补贴。放弃农产品出口补贴,削弱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出口补贴的农产品数量多,补贴水平相对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补贴农产品数量少,补贴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中国很少或没有采用出口信贷、出口保险、出口市场开发等国际贸易措施,也使得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降低。此外,在WTO的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规则下,各成员国对农业政策调整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在完成WTO农业协议中的减让承诺的基础上,积极调整本国(地区)农业发展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来促进本国(地区)农业快速发展来适应WTO这种新的农业贸易制度框架,并不断提高本国(地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大程度地支持本国(地区)农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叁、评价指标构造和对策思考(一)评价指标构造我们把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称为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它们表现了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程度:把反映竞争实力(即竞争力强弱的原因)的因素称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它们能解释为什么具有或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把反映竞争实力以外的对其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它们能对国际竞争力强弱具有重要的决定和影响作用。根据已经确定的分析框架和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结果,我们构造出如表8-1所示的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而且对于研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二)对策思考粮食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由于中国粮食生产资源相对匮乏,粮食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因此,在WTO框架下为不断提高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粮食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充分运用WTO的“绿箱”和“黄箱”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和对粮食的支持与保护,确保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同时,不断提高粮食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应主要采取下列对策措施。首先,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基地建设。虽然决定和影响粮食竞争力的因素既包括产业内部的直接和间接因素,也包括产业外部的商业环境因素。但实际上,每一方面的因素都与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密切相关。因为,产业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粮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增强粮食的成本和价格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粮食的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有助于提升粮食的生产效率,有助于获得粮食经营的规模效益和提高营销绩效,能够促进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环境系统的健全和完善。但这并不是说任何粮食产品在任何地区只要实施产业基地建设就一定能提升其竞争力。中国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应在考虑各种粮食产品和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同时,以各种粮食产品和各地区的竞争优势为前提,来选定特定的优势粮食产品和优势区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粮食产品和优势区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尽快提升中国粮食的竞争力。其次,充分发挥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政府对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重点应是:进一步增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这不仅有助于抵御外国产品的大量进入,更有助于提高中国各种粮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体包括:通过必要的政策措施和财政支持克服粮食的弱质性和不良外部性;健全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减少并降低粮食市场的波动性;加快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卫生和质量等级认证和监控体系。第叁,提高政府财政对农业公共物品的投资强度。虽然限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不可能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在粮食国内支持上展开竞争,但仍需要政府提高对粮食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投资强度,为提升粮食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对水利、基本粮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强度,为提升粮食竞争力提供物质和市场的基础保障。

马铭蔚[2]2012年在《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粮安天下安。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较快,粮食市场竞争激烈,对我国粮食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现有竞争条件下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国际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在现有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上,对我国粮食的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制定提升我国粮食竞争力相关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对近年来中国粮食国际竞争表现及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并通过构建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从中得出我国粮食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此外,将中国粮食安全情况与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和贸易国进行比较,并结合对粮食竞争优势与劣势的研究,从保障粮食安全角度提出提升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展开研究,综合国际市场份额和净出口情况衡量中国主要粮食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具体表现。对主要粮食作物的成本和价格、质量竞争力分别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此外,以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以迈克尔·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为依据,结合粮食生产与贸易特点构建粮食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将生产能力、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辅助生产部门、生产主体以及政策环境作为评价要素,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得出我国在耕地数量与质量、相关和支持产业发展、粮食生产主体素质以及政府对粮食生产领域的支持等方面存在劣势,制约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发展的结论。基于对比得出的中国粮食竞争主要优势与劣势,在确立粮食供需平衡关系统一要素统计口径的基础上,将我国粮食安全与主要粮食生产和贸易国以及世界水平进行比较。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地提升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及建议。

张树淼[3]2015年在《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粮食对于每个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粮食有着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粮食安全问题却日趋严重。人均占有耕地少,巨大的人口压力、以粮食直接消费为主的饮食特点,使中国政府对于保持国内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特别看重,对于利用粮食国际贸易调剂国内余缺非常重视,也非常审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粮食进出口对于国内粮食平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粮食形势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情况,粮食进出口的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现实的情况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对耕地的占用势头不减,耕地保护的底线受到严重挑战,粮食生产所依赖的基础并不稳固。居民收入高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形成巨大拉动,国内粮食供应面临巨大压力。粮食进出口形势出现历史性变化,近年来粮食主要品种普遍表现为净进口,并且进口规模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由于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国内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均有大幅度增加,汇率变动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比率的影响,国内粮食价格普遍高于国外粮食价格,并呈现价格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粮食自给率屡创新低,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由于我国农业资源先天不足,无法支撑日益增长的居民消费需求,只能依靠进口解决国内粮食供不应求的矛盾。粮食进口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已经造成严重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粮食市场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出现增大的趋势,一些粮食出口大国,出口量时高时低,年度间很不稳定;不少国家对粮食进出口干预加强,对国内粮食保护力度加大,进一步增加了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另外,一些粮食出口大国,以玉米或大豆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的势头不减,将对国际粮食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今后我国粮食进口形成潜在威胁。因此,无论从国内生产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粮食供应的基础不稳定性增加,国际市场不稳定性增加,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不少挑战。我国粮食进口不断扩大,国内粮食供应依赖国际市场的程度不断增加,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因而,迫切需要对粮食进出口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准确判断国内粮食供求真实情况、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总体形势,理清影响粮食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及粮食进出口的长期发展趋势,剖析当前有关粮食进出口政策措施的利弊,提出改进和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以更好地调控粮食进出口,平衡国内粮食供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粮食进出口是国际贸易中很有特点的领域,粮食进出口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垄断的一面,政府干预程度较高,政治敏感性较强,通过粮食国际贸易的系统分析,有利于对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论文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的全面性、关联性和综合性;运用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的整体性;运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过程和趋势的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的客观性;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以及与粮食进出口有关的农业经济理论、发展经济理论进行阐述,将粮食进出口建立在比较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的历史进行回顾,为今后改进粮食进出口战略和政策提供一个历史纵向的借鉴;对影响粮食进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对今后我国粮食进出口趋势有个总体判断;对全球粮食进出口格局与各主要国家进出口政策进行研究,为我国进出口政策调整提供一个世界性的视角;最后对我国粮食进出口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是:一、论述粮食进出口的理论基础。粮食进出口涉及面广,既需要国家贸易理论的支撑,也需要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指导。阐述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涉及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一般原理,这些理论在粮食进出口领域的应用、粮食贸易的特征。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角度分别阐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在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理论中重点论述了对保护粮食产业的理论观点,研究粮食国际贸易的意义、特点、粮食竞争力决定因素和国际贸易理论对粮食进出口的启示。认为:粮食国际贸易有利于减少饥饿,保障人类基本的生活条件;有利于增加收入,解决就业;有利于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有利于利用比较优势,增加国内整体效益和福利;粮食贸易是国家贸易战略的重要内容。粮食贸易无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粮食国际贸易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价格波动性,粮食贸易区域性强,贸易较为集中,进出口流向较为稳定;粮食进出口数量大、价值低,成本较高;粮食贸易竞争不充分,充满了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激烈博弈。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科技水平、产业结构与产品差异、相关支持性行业的发展和政府行为。阐述了粮食国际贸易中,对粮食实行支持和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演变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我国粮食进出口体制与政策的演变、进出口规模的变化,对当前粮食进出口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国粮食进出口经历了自由化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严格管制阶段,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有管有放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包含着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是战争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完善我国粮食进出口政策提供了历史纵向层面的参考。叁、对影响粮食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和我国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为提高进出口政策的针对性提供分析基础。粮食进出口是国内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结果,是政策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分析粮食供给、需求和政策对进出口的影响。在需求方面,主要对人口增加、消费结构变化和工业用粮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做出分析;在供给方面,主要从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单产的提高,国家政策因素,以及农业生态等对粮食供给的影响做出分析。论文分别从国内外粮食生产成本、价格水平和质量进行比较以及对经营规模进行分析,对我国粮食竞争力进行不同角度的考察,研究今后粮食进出口的潜力和趋势。四、对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部分国家粮食进出口政策进行考察,为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结构和政策调整提供全球视野下的横向参考。分析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国际贸易,分析粮食贸易发展的趋势,为研究我国粮食贸易发展提供必要的国际背景和国际条件。考察世界上有代表性国家的粮食进出口政策。有与我国农业条件相近的日本、韩国,以及越南、泰国和印度等,有与我国条件差异较大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巴西、阿根廷等,还有粮食贸易政策比较完备的欧盟,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些国家都与我国粮食进出口存在密切联系。他们因各自的自然与经济条件不同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贸易政策,但自然和经济条件相似的国家,制定的国际贸易政策也存在相同之处,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相同或不同的政策,及其政策利弊,对我国很有研究借鉴价值。同时,与我国存在密切贸易关系国家的政策调整,会对我国粮食进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五、分析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与结构的优化。首先研究了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从中国现实分析,粮食出口数量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粮食进口的问题。认为粮食进口规模应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相适应,应与我国粮食供给潜力和消费趋势相适应,进口规模应与国际贸易总量相适应,进口规模以不应对我国粮食市场和种粮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为前提。然后,具体研究了优化粮食小麦、大米等主要品种进出口结构和地区结构。认为应该重视发展与非洲粮食贸易与合作,探讨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粮食贸易与合作的可能性和潜力,在国际贸易的成本、价格及体制方面做出综合的分析与判断。六、对改进粮食进出口政策与战略提出建议。在分析我国进出口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建议。(1)完善国内粮食发展政策,巩固国内粮食生产基础。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粮食生产提供持续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支持粮食生产,严格保护现有耕地,推进粮食科技进步,加大补贴政策力度,改进补贴方式;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建立粮食进出口缓冲机制;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发展,形成稳定有序高效的粮食市场。(2)扩大对外粮食投资,稳定国外粮源的供给渠道。用好现有支持政策和相关资源;认真研究当地政治环境、有关法律和政策,减少投资盲目性;做好舆情引导,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健全政府支持平台,积极引导民间对外投资。(3)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具体措施。实施防御性粮食进出口战略,加强粮食进出口政策的支持保护力度;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我国粮食市场保护;深化改革,理顺粮食国际贸易管理体制;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贸易关系;优化进口区域结构;培育大型粮食贸易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做好粮食进出口信息服务;深化与粮食出口国政府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粮食贸易中的作用。

温凤荣[4]2014年在《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34.87%,总产量首次超过稻谷(高于稻谷0.23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2013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为36.17%,高于稻谷2.4个百分点。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7124万吨,其中玉米产量增加10190万吨,占粮食产量增加量的60%。近年来玉米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由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向产需缺口继续扩大,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与此同时面临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硬约束和科技有效支撑不足、国际市场动荡的软约束。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研究玉米产业竞争力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玉米主产省之一山东省为例,由表及里揭示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因素,以期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总体采用了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在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框架,又通过比较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察并设计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思路。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山东省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分析及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第叁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探寻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现状;第四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价格和质量安全两方面分析;第五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需求方面间接因素分析,主要对食用和饲用玉米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供给方面间接因素分析,包括生产要素、自然条件、自然灾害等基础要素和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水平等高级要素的分析;第七章对政府在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中所应发挥的主导作用进行分析;第八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增强竞争力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通过对工业和农业不同点进行分析,对适合发达国家工业的钻石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政府主导的钻石模型。(2)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比较,发现虽然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自2004-2012年表现出逐年增强发展态势,但通过选用2012年相关指标发现山东省在七个玉米主产省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中排名第六位,显示出较弱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影响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深究竞争力较弱的根本原因。(3)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中着重分析价格和质量安全两个方面。通过采用叁项式模型对1982-2012年间七个玉米主产省实际平均出售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竞争力略强于四川省低于其它五省,不具有价格优势。经过比较变异指数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七省中排名第六,略好于河南省。接着对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测定,采用波动周期理论对其分析,发现价格波动具有波动频率高、强度大等特征;进一步由宏观经济学中的内在传导机制和外部冲击机制对其波动机理进行建模,对1987年以来山东省玉米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价格波动中78.88%成分属于趋势分量,21.12%的成分属于波动分量;通过对波动分量进行自回归模型估计,发现内部传导机制对价格波动影响程度只有11.55%,外部冲击因素达到88.45%。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发现外部因素中的政府政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小麦价格等供需两方面因素是影响玉米价格主要因素,其中政府政策影响系数最大。在对质量竞争力的分析中发现山东省排名第五,略好于河南和黑龙江两省。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良种选用、氮磷钾配比施用、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田间管理和农药施用等是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4)在需求方面的间接因素分析中,首先采用林德的正相关学说,通过“变量增量贡献F检验”发现国内需求对山东省玉米竞争力具有正相关作用,而国外需求具有负相关作用,得以确定研究重点为国内市场。通过对食用玉米、饲用玉米需求的分析,发现食用玉米需求的多样化、质量安全需求的高层次化推动玉米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生产;饲用玉米的大规模消耗推动玉米规模化种植;国内需求结构变化诱导生产者经营方式转变、科技应用水平提高、良种种植、较易产生规模递增效应。总之国内玉米需求出现的新趋势对玉米产业竞争力提升将具有正向拉动作用。(5)基本要素分析中,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资本、劳动、土地贡献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玉米生产函数属于规模递增函数。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资本增加对总产量的增加起次要作用。而劳动力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主要是因为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户和农业兼业户所占比重降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农业劳动力年龄逐渐老化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等;在气象因素影响玉米单产分析中,发现降水量与玉米单产是同向关系,日照时间与玉米单产是反向关系;在分析自然灾害因素时,涝灾和旱灾是影响山东玉米产量的主要灾害因素,且涝灾影响程度大于旱灾;在基础设施分析方面,主要分析了山东省机械化水平、水利化程度等。小型拖拉机、农用机械排灌电动机、机动脱粒机等方面台数较少;山东省目前采用土渠灌溉,灌溉技术水平较低。(6)高级要素分析包括农业经营主体和玉米技术两方面。山东省农户整体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是否愿意参加合作社在于合作社的收益与不参加合作社收益的比较,以及是否有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对山东省玉米生产资本、劳动、土地和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贡献率进行测算,发现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提高作用显着。虽然种植面积对总产值提高亦有较大作用,但受耕地面积约束无法依靠大幅提高玉米种植面积来持续提高总产值。且利用弹性理论证明了影响山东玉米生产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是农户收入与采用先进技术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玉米是需求缺乏弹性粮食产品,所采用的是提高普通玉米产量的技术,导致产量增加而价格下跌的结局。(7)在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分析中,采用市场失灵理论分析了其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在对主导作用发挥不足的分析基础上,认为政府应逐渐减少粮价政策干预,加强粮食生产间接因素方面的干预,包括粮食经营主体、人才培养、抵制自然灾害发生、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上,以提高玉米产业综合竞争力。

胡非凡, 施国庆[5]2007年在《世界主要粮食贸易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对比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文中认为从对世界粮食贸易状况以及世界主要粮食贸易国四大粮食品种的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粮产品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是美国和阿根廷,中国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总体已不具备比较优势,今后应该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品质和加工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者组织化程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努力。

张翼[6]2003年在《中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以食为天,谷以稻为先。”大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产品,也是我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中唯一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米(水稻)如何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以迎接二十一世纪大米生产和消费的新格局,已引起多方关注。那么我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究竟如何?这也是本研究的中心问题。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叁个部分: 一是对农产品竞争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竞争力理论有叁个重要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二是国际贸易的相关学说,叁是波特的理论。文章在研究竞争力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与界定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关系等问题。 二是对我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本文将测度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显示性指标,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RCA、TSC等;另一类是分析性指标,包括DRCC等。本文分别用这两类指标对我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观察了1990—2001年12年中我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和比较优势情况,得出结论:无论从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还是从国际竞争力的潜力来看,中国大米都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但其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 叁是对我国大米的供需平衡和贸易潜力问题进行探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研究大米这一粮食作物的竞争力问题还必须涉及到其能否保证国内供需平衡,是否具有出口潜力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大米生产、消费的诸多因素,并对2010、2030和2050年我国大米的生产量与需求量进行预测,得出结论:面临本世纪中叶的人口高峰,中国大米不仅能保持供需平衡,还具有一定的贸易潜力,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潜力的挖掘。 最后,论文提出了提高我国大米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实施大米产业化经营;加大大米生产投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大米精深加工的水平;制定和完善大米出口促进政策,加大大米的国内支持力度。

庞守林[7]2004年在《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学和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际竞争力理论的新发展,针对农产品国际竞争的特点,对中国只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和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寻求中国主要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劣势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明确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提出中国主要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 论文除绪论外,按逻辑顺序分为六章。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立题的目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动态,论述了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介绍了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沿着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理论的历史发展主线,深刻探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成本控制能力、生产组织能力、科技开发能力、营销组织能力、产品加工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的“一组先进技术和能力的和谐组合”,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应该由产品的多层次性开辟多条出口渠道,与市场需求相对应,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消费者剩余。第叁章通过数据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出口能力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章分析对比了中国与美国在产品成本、价格上的优劣势,并从成本结构出发分析中国与美国农产品国际竞争的潜力,用模型得出美国等发达国家用农产品补贴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深层原因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取得经营利润,获取竞争优势,排挤竞争对手。阐明目前农产品的竞争是品质质量和信誉竞争的观点,通过模型分析了产品品质质量与核心竞争力—消费者剩余的关系。第五章以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市场集中度和比较优势指数,实际测算了中国主要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产品结构、规模结构和市场结构。研究的产品细化到各种加工品,研究的市场细化到各国市场。研究表明,中国粮食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的出口目标市场不具互补性,但加工产品比初级产品更具比较优势,鲜食水果与果汁和水果罐头的出口目标市场具有互补性,水果加工品出口比鲜食水果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第六章研究了影响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及其优化,包括资源因素、技术与规模因素、农业组织效率与组织制度、政府功能定位等因素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优化。并且具体从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经营结构叁个方面提出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化策略。第七章以整个研究结果为基础,从宏观的层面上提出了应该从整个供应链上把握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规划农业发展,整合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市场,加快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齐涛[8]2011年在《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玉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粮食品种之一,其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叁位,也是世界上分布较广的作物之一。目前,世界玉米的总产量已在粮食作物中居首位,贸易量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玉米作为我国叁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并且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中,所占比重由建国初期的10%左右已经上升到现在的30%左右,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玉米的用途已经超出了仅仅作为口粮消费的范围。除口粮消费外,也日益成为畜牧业和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已经呈现出“粮、经、饲”多用的特点。但是,加入WTO以后,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规定,我国必须扩大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关税税率,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和粮食出口补贴。面对国际贸易市场的变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玉米如何抵御国际玉米市场的冲击,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占据国际市场,从而保证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根据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世界和我国玉米的生产、消费、国际贸易情况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剖析了影响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探索了评价玉米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分析,寻找出我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所在。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观点或结论:一是在对世界玉米消费情况和中国玉米消费情况进行全面阐述与分析的基础上,从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两个方面对影响我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认为,除价格因素、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牌外,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境因素一定程度上对玉米国际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二是运用机会成本理论,从土地机会成本、利润机会成本和技术进步机会成本叁个方面对我国玉米的合理价格进行了测算,得出当玉米的价格在1.11-1.46元/公斤时,才会保证玉米的正常生产供给。因此,国家应该从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出发,在制定玉米指导价格时,必须充分考虑实际,确保有足够的玉米市场供给量。因为玉米的国际竞争,不仅表现在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情况,同时也要考虑抵御国外玉米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给玉米种植户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从而影响到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及收入。叁是运用1990-2008年的玉米生产成本数据,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叁类,采用环比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对上述叁类生产要素对玉米生产成本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和土地成本对玉米生产成本的敏感性系数分别为1.9588、1.3279和0.6526。认为对玉米总成本影响最显着地因素是人工成本和物质与服务费用,土地成本对中国玉米总成本的影响不太显着,主要原因是国家通过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对种粮户的直接补贴、免收农业税等,从而降低了土地成本。本文认为提高我国玉米国际竞争力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玉米的播种面积;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价格;叁是加大良种选育,培育出优质高产的专用玉米新品种,提高商品率;四是加大科技普及力度,提高玉米种植户的科技水平;五是实施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六是加快玉米期货市场发展,提高玉米供需稳定性;七是实施国际化战略,保证玉米供需平衡。

蔡鑫, 陈永福, 朱铁辉[9]2017年在《基于政策分析矩阵的我国粮食竞争力的测算分析(2005—2014)》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农产品竞争力已经成为关乎农业发展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本研究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分析矩阵的方法及相关指标,测算了2005年至2014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竞争力。结果表明:除稻谷外,我国主要粮食在生产和价格方面已基本丧失国际竞争力,农业外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国内要素成本上升是引起我国粮食竞争力显着下降的内在驱动力。本研究提出的强化我国粮食竞争力的措施主要有:首先应加强农业特区建设,强化产业集群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种植成本;其次努力构建"一地一品"的专业化、差异化生产格局,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后政府应实施更加灵活的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陈建琼[10]2006年在《农业支持政策对我国主要粮食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加入WTO为标志的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和贸易的行政干预手段不能继续实施的条件下,政府应如何以符合国际惯例和准则的方式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是需研究的重要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主要粮食产品成本水平总体偏高,除水稻外的其它几种粮食产品都不具备成本比较优势,我国粮食产品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一定程度上是由我国的农业支持力度不够造成的,一方面对农产品征收较高的农业税费,另一方面农产品补贴力度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经验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业税费改革政策自2000年实施以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近年来我国也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加大对农产品补贴力度。2005年《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提出进一步深化以农业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2006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粮食主产区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 本研究分析了包括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政策在内的农业支持政策对主要粮食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在分析世界主要粮食产品贸易格局和我国粮食产品的进出口结构,考察我国主要粮食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模拟我国已经和正在进行的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背景制定了模拟改革方案,测算不同模拟改革方案对我国主要粮食产品成本水平和构成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与世界市场的比较,分析不同方案下的改革政策对我国主要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农业税费是形成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全面取消农业税费可有效地起到提高主要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共同实施可以使我国主要粮食产品的成本劣势基本上转化为竞争优势。本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未来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D]. 乔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

[2]. 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D]. 马铭蔚. 天津财经大学. 2012

[3]. 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D]. 张树淼. 武汉大学. 2015

[4].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D]. 温凤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4

[5]. 世界主要粮食贸易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对比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J]. 胡非凡, 施国庆. 求索. 2007

[6]. 中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 张翼.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7]. 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 庞守林.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8]. 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研究[D]. 齐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9]. 基于政策分析矩阵的我国粮食竞争力的测算分析(2005—2014)[J]. 蔡鑫, 陈永福, 朱铁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0]. 农业支持政策对我国主要粮食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陈建琼.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