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糖蔗糖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鉴定及其性质研究

菊糖蔗糖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鉴定及其性质研究

论文摘要

果聚糖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制药工业中的功能性多糖。目前,获得果聚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植物来源,另一种是微生物来源的酶直接合成。细菌来源的合成果聚糖的酶有两种,菊糖蔗糖酶(EC 2.4.1.9)和果聚糖蔗糖酶(EC 2.4.1.10)。其中,菊糖蔗糖酶的研究很少,酶学特性和晶体结构信息都不是很清楚。为了获得催化效率较好的菊糖蔗糖酶,本文从CAZy数据库中筛选了一段来源于Brevibacillus formosus的糖苷水解酶。通过对B.formosus来源的糖苷水解酶序列进行分析,该序列与Bacillus korlensis(WP0660521 62.1)来源的果聚糖蔗糖酶相似性为78.55%,与Bacillus agaradhaerens WDG185(ATN45518.1)来源的菊糖蔗糖酶的相似性为72.01%,将其命名为Inu-Bfor。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了高表达量的可溶性蛋白(蛋白含量约为1.5 mg/mL),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Inu-Bfor最适温度为35℃,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45℃条件下的半衰期为34 h。最适pH为6.0,pH5.0条件下,148 h后仍然保留80%的酶活力,pH7.0的条件下半衰期为100 h,表明Inu-Bfor在中酸性条件下pH稳定性极好。Inu-B for只水解含果糖分子与葡萄糖分子以β-(1-2)糖苷键连接的底物。除SDS能完全抑制Inu-Bfor的酶活外,金属离子和其他化学试剂对Inu-Bfor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和抑制作用。高浓度的蔗糖有利于Inu-B for合成果聚糖,反应8 h后果聚糖合成量达到最大值7 mg/mL。由NMR、HPLC和FTIR验证了Inu-Bfor合成的果聚糖为菊糖型果聚糖。由此,表明Inu-Bfor是具有广泛应用潜景的菊糖蔗糖酶。β-半乳糖苷酶(EC 3.2.2.23)能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酶。商业化的β-半乳糖苷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黑曲霉来源于的β-半乳糖苷酶,另一种是酵母菌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商业化的β-半乳糖苷酶主要应用领域是牛奶中乳糖的水解,而牛奶的pH为中性。市场中又缺乏同时在中性pH左右和高温条件下的β-半乳糖苷酶。而细菌来源的高温β-半乳糖苷酶可以高温催化牛奶中的乳糖,并能防止牛奶被杂菌污染。为了获得高温的催化效率好的β-半乳糖苷酶,本文从CAZy数据库中筛选了一段来源于Truepera radiovictrix的糖苷水解酶。通过对T.radiovictrix来源的糖苷水解酶序列进行分析,该序列与Synthetic construct(API85502.1)来源的GH1家族糖苷水解酶相似性为61.22%,与Thermus thermophilus(AAS82372.1)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相似性为57%,具有典型的β-半乳糖苷酶域,将其命名为BgalT。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了可溶性蛋白,并进行了酶学性质研究。BgalT最适温度为65℃,它的热稳定性很好,65℃条件下的半衰期为2 h。最适pH为6.5,在pH 4.0-9.0之间,随着pH值的增大,其稳定性越来越好。BagIT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除5 mM Cd2+和10 mM SDS能完全抑制酶活外,其他金属离子对BgalT表现不同程度的促进和抑制作用,BgalT对化学试剂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高浓度的有机试剂、葡萄糖和半乳糖都能抑制BgalT的酶活。BgalT的比酶活高达878.6土14.6 U/mg,以oNPG为底物时,Km=6.24 mM,Kcat=1657.2 S-1,Kcat/Km=65.6 sS-1mM-1,以乳糖作为底物时,Km=288.5 mM,Kcat=22.7 S-1,Kcat/K =0.08 S-1 mM-1。与已报道的细菌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相比,BgalT在55℃,1.8 U/mL的酶量时,仅5h就能完全水解脱脂牛奶中的乳糖,表明BgalT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果聚糖的合成、菊糖蔗糖酶和果聚糖蔗糖酶
  •     1.1.1 果聚糖的合成
  •     1.1.2 菊糖蔗糖酶
  •     1.1.3 果聚糖蔗糖酶
  •   1.2 Brevibacillus formosus
  •   1.3 β-半乳糖苷酶
  •     1.3.1 β-半乳糖苷酶的来源和家族分类
  •     1.3.2 β-半乳糖苷酶的催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     1.3.3 高温β-半乳糖苷酶的应用优势
  •   1.4 Truepera radiovictrix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Brevibacillus formosus的菊糖蔗糖酶表达纯化、鉴定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质粒和菌株
  •     2.1.2 常用酶和试剂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1.4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菊糖蔗糖酶Inu-B for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2.2.2 菊糖蔗糖酶Inu-B for的克隆表达
  •     2.2.3 菊糖蔗糖酶Inu-Bfor的酶学性质研究
  •     2.2.4 菊糖蔗糖酶Inu-B for合成产物条件的优化
  •     2.2.5 菊糖蔗糖酶Inu-B for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菊糖蔗糖酶Inu-B for的序列分析
  •     2.3.2 菊糖蔗糖酶Inu-B for的克隆表达
  •     2.3.3 菊糖蔗糖酶Inu-Bfor的酶学性质研究
  •     2.3.4 菊糖蔗糖酶Inu-Bfor合成产物条件的优化
  •     2.3.5 菊糖蔗糖酶Inu-Bfor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ruepera radiovictrix的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纯化、酶学性质和牛奶中乳糖水解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质粒和菌株
  •     3.1.2 常用酶和试剂
  •     3.1.3 主要实验仪器
  •     3.1.4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β-半乳糖苷酶BgalT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3.2.2 β-半乳糖苷酶BgalT的克隆表达
  •     3.2.3 β-半乳糖苷酶BgalT的酶学性质研究
  •     3.2.4 脱脂牛奶中β-半乳糖苷酶BgalT酶解条件的优化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β-半乳糖苷酶BgalT氨基酸序列分析
  •     3.3.2 β-半乳糖苷酶BgalT的克隆和表达
  •     3.3.3 β-半乳糖苷酶BgalT的酶学性质研究
  •     3.3.4 脱脂牛奶中β-半乳糖苷酶BgalT酶解条件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翟璐

    导师: 彭惠

    关键词: 果聚糖,菊糖蔗糖酶,半乳糖苷酶,酶学性质

    来源: 安徽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安徽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分类号: Q55

    总页数: 83

    文件大小: 5401K

    下载量: 111

    相关论文文献

    • [1].耐热β-半乳糖苷酶的结构分析及同源建模[J]. 现代食品科技 2013(04)
    • [2].耐热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0)
    • [3].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15(26)
    • [4].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0)
    • [5].耐热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01)
    • [6].产冷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特性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1(02)
    • [7].用于β-半乳糖苷酶高效发酵制备的廉价工业培养基配方开发[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8].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8(04)
    • [9].酸性β-半乳糖苷酶基因密码子优化及高效表达[J].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10].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的筛选[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04)
    • [11].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8(06)
    • [12].产耐热β-半乳糖苷酶蜜源芽孢杆菌的鉴定及酶学性质[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07)
    • [13].新型海洋源β-半乳糖苷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酶学性质[J]. 生物加工过程 2016(04)
    • [14].低温β-半乳糖苷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生长特性及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J]. 极地研究 2010(01)
    • [15].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2)
    • [16].重组β-半乳糖苷酶的制备及转化条件优化[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7(12)
    • [17].响应面优化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发酵条件[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18].亚硝基胍诱变选育低温β-半乳糖苷酶高产菌[J]. 生物技术通报 2008(04)
    • [19].低温β-半乳糖苷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14(03)
    • [20].澳新批准一种新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作为加工助剂[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09)
    • [21].β-半乳糖苷酶的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及其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7)
    • [22].细菌β-半乳糖苷酶快速纸片法检测[J]. 检验医学 2008(05)
    • [23].基于乳糖水解酶的乳酸乳球菌乳糖代谢多样性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21)
    • [24].黑曲霉F0215中β-半乳糖苷酶系的生化特征[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11)
    • [25].大肠埃希菌β-半乳糖苷酶重组菌株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9(08)
    • [26].一株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微杆菌的筛选鉴定、产酶条件及其酶学特性[J].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3)
    • [27].Sulfolobus solfataricus P2 β-半乳糖苷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及固定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07)
    • [28].转糖基β-半乳糖苷酶产生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 B1:筛选鉴定、发酵产酶及其合成低聚半乳糖的研究[J]. 微生物学报 2008(01)
    • [29].β-半乳糖苷酶的固定化及其在乳清行业中的应用[J]. 食品科技 2019(02)
    • [30].狗头枣β-半乳糖苷酶酶学特性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10)

    标签:;  ;  ;  ;  

    菊糖蔗糖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鉴定及其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