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我国农业小气候研究概况及进展

近50年来我国农业小气候研究概况及进展

一、近50年来我国农业小气候研究概况及若干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霏云,史继清,陈德生,樊栋梁,马杰[1](2021)在《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应用现状及建议》文中提出利用样本采集和统计归纳等方法,将常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中的作物观测、农业小气候观测、土壤水分观测等观测情况和数据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未能充分应用的原因,给出深度应用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的建议,为农业气象观测内容的改革提供依据,同时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技术发展提供思路。

安学武[2](2020)在《应用STM32系统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小气候观测传感器》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分布式测量的农业小气候观测系统设计,需要设计一种体积小、成本相对较低的观测传感器。设计中应用STM32系统,采用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及智能化的软硬件开发,实现传感器的设计制造。结果表明,应用STM32系统进行主控单元硬件设计,及STM32系统自带的标准库函数开发固化软件,不仅功能上能够满足要求,而且设计及生产成本均较低。设计完成的一体式传感器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业小气候观测需求,而且较集中控制方式的农业小气候观测系统有安装维护上的优势,其体积小,而且"全无线"设计,不会影响农事活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传感器设计为实现分布式测量打下了基础。

霍文[3](2020)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与自然沙地局地气候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极端干旱。随着石油基地的建成,在研究区的自然沙陇剖面上形成了面积达2 km2的人工绿地。由于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引起气象特征参数连锁反应,导致近地层能量分配格局改变,局地性气候与沙漠气候形成了强烈反差,我们亟需解析在气候差异下,各项气象参数的变化区间;了解人工绿地与自然沙地通量参数的差异;评估陆面参数化方案对人工绿地局地性气候的响应程度。正是以此为目标,通过高精度观测仪器和先进试验手段,在生长季,获取人工绿地和自然沙地同步观测数据,同时针对绿地边缘效应,同步开展强化观测试验,利用理论研究、试验数据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定量地解析不同下垫面局地性气候的差异性;揭示感热、潜热时间分布位相差异的原因机理;利用陆面过程模拟与观测事实进行参数对比分析,评估参数化方案对局地性气候的响应程度,为沙漠-绿洲地气之间相互作用及影响机制提供科学试验数据支撑和研究基础。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日出到正午,自然沙地升温速率大于人工绿地;正午到日落则相反。人工绿地增温至极值比自然沙地滞后2 h。夜间人工绿地边界温度一般高于自然沙地与人工绿地中心区域。在下垫面状况差异、局地环流作用、小地形共同影响下,人工绿地(中)日较差>自然沙地(西)>人工绿地(东)>人工绿地(西)。四季夜间均存在逆温,冬季1月逆温强度最大,最大逆温差为12.8℃,秋季次之,春季第三,夏季最小,最大逆温差6.4℃。2)平均风速季节变化: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季第三、冬季最小。日间大于夜间,自然沙地风速变幅大于人工绿地。春季,自然沙地日平均风速差3.0 m/s,人工绿地中心1.8 m/s,人工绿地东西边界分别为2.0 m/s与2.2 m/s。将自然沙地的平均风速量化为1.0 m/s,春季绿地边界风速递减率为35%;绿地中心风速递减率为68%。夏季绿地边界风速递减率为30%;绿地中心风速递减率达到71%。沙地与绿地夏季比湿最大、秋季次之、春季第三,冬季最小。3)FAO56-PM蒸散模型适用于干旱背景下的人工绿地,计算值与观测值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人工绿地(中)0.933,人工绿地(东)0.943,人工绿地(西)0.942。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2m平均温度、2m平均风速、饱和水汽压斜率是影响蒸散发计算的主要因素。4)沙地与绿地(地面长波辐射)差值区间为-30-20 W/m2。土壤水分变化是造成人工绿地与自然沙地地表反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工绿地的滴灌增加了土壤含水量,传递到表层具有滞后效应,影响了地表反照率的月变化。净辐射的主要耗能形式以H和G0为主,其中H最大,LE最小。夜间以G0为主。日间以H为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环境影响下,人工绿地的能量分配格局与自然沙地基本一致,而在植被的生长期与茂盛期,LE的通量消耗份额会增加,能耗比增加1.5%左右。5)冬季自然沙地与人工绿地的不闭合率均在50%以上,且人工绿地的拟合系数很低。在其他季节,人工绿地的不闭合率优于自然沙地,这也是地表能量残差D值较小的反映。由地形起伏与下垫面共同影响,不同下垫面能量闭合存在差异。6)CLM3.0模式对自然沙地辐射模拟精度高于人工绿地。人工绿地向下的长波辐射在春季和夏季被低估,自然沙地模拟偏差则在±0.02以内。模拟的高反照率值与观测值相比有所延迟,反照率被高估。太阳反射辐射高估了6-19 W/m2。在峰值区模式低估了向上长波辐射,低估值在2-25 W/m2之间。自然沙地向上长波辐射模拟精度高于人工绿地。此外,净辐射的模拟值和观测值之间也存在差异,RMSE区间为35-70 W/m2。7)在沙漠地区,H的模拟能力高于LE,自然沙地通量模拟精度优于人工绿地,这说明模式对沙漠干旱地区水汽传输模拟机制有待改善。模式高估了人工绿地H,低估了自然沙地H,人工绿地RMSE为45.6 W/m2,自然沙地RMSE为25.1 W/m2。模式对土壤温度模拟相关系数较高,均在0.97以上,在温度高值区存在低估,中上层土壤温度模拟精度自然沙地高于人工绿地,深层土壤温度模拟精度人工绿地优于自然沙地。土壤湿度模拟效果差,自然沙地相关系数高于人工绿地,最高可达0.83。土壤湿度模拟偏差均为正偏差,模拟值偏移值较大,特别是深层土壤湿度,其中自然沙地偏移值大于人工绿地,因灌溉,人工绿地模拟精度含有“虚高”。

安学武[4](2019)在《基于分布式测量的农业小气候智能观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为实现农业小气候精细化观测,并更好地满足农业小气候观测对观测位置、观测层次的要求,通过系统分析农业小气候观测系统的功能需求,开展农业小气候观测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点分布式测量的方式比现用大部分农业小气候观测系统采用的单点测量方式,反映观测区域内的小气候条件更准确,特别是设施农业环境。而且能够同时满足成本低、安装占用面积小、线缆少的需求。经软硬件综合研发,得到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王新然[5](2019)在《广西前汛期降雨的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对早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降雨事件增多,降雨分布更加不均匀,洪涝灾害频发。降雨也是影响早稻各主要生长阶段重要的气象因子之一。研究前汛期不同等级降雨发生频次的变化,可以对未来降雨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对早稻等农作物的品种改良以及种植规划提出合理的建议。本研究基于1961-2016年90个地面气象站的前汛期逐日降雨资料,将降雨量强度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不同降雨等级,对广西前汛期不同等级降雨频次进行趋势变化分析,分析出前汛期高强度降雨的发生频率增大,与大气低频振荡的活动息息相关。根据RMM(Real-time Multivariate MJO)指数将大气低频振荡活动周期划分为8个位相,采取合成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位相的大气低频振荡的活动强度、传播特征及其对广西前汛期降雨强度的影响。并利用相关系数法,明确前汛期高强度降雨量与早稻产量之间的关系。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近56年来,广西境内小雨存在下降趋势,趋势变率为-1.312天/年;中雨呈略微增长的趋势,趋势变率为0.837天/年;大雨、暴雨、大暴雨的趋势变率分别为0.983、0.589、0.266天/年,均存在较为显着的增长趋势.(2)通过对925 hpa水汽通量散度距平场、500 hpa高度距平场和200 hpa散度距平场进行分析,揭示大气低频振荡对广西前汛期降雨的影响过程和途径。第二到第四位相,广西地区的200 hpa高空出现辐散现象,近地面气流补充上升,500 hpa高度场上,我国东部呈正高度距平,反气旋东侧的偏南气流使广西受到来自孟加拉湾西南气流的影响;配合925 hpa水汽输送加强,局地出现水汽辐合;高低空环流相互配合有利于广西局地降雨增多;第五到第七位相则情况相反,受到湿润气流的影响较小,降雨比较少。(3)前汛期高强度降雨与早稻产量呈显着负相关,表明高强度降雨频发会导致同期早稻减产。当早稻处于分蘖期、抽穗扬花期、拔节期、孕穗期和乳熟期等对水分要求敏感的时期时,高强度降雨带来的农田内涝对早稻的发育将造成较大的伤害。广西前汛期高强度降雨的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这与大气低频振荡的活动息息相关,大气低频振荡通过对低、中、高空环流的影响,使得广西降雨增多。前汛期高强度降雨的频发,叠加上强对流降雨,极易引发洪涝灾害。前汛期高强度降雨与早稻的产量呈负相关,即高强度降雨的增多,造成同期早稻的减产。因此根据高强度降雨的发生变化规律,科学合理的安排早稻种植时间,做好保护措施,减少早稻受灾事件的发生。

张丽荣[6](2018)在《西安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气象灾害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发性、频发性、重发性的趋势。从我国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预报预警精细化不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不足、沟通协调联动不畅、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不足、科技普及率不高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制约和影响了灾害预警作用及防灾减灾效益的发挥。本文利用1961年到2013年西安市气象资料,研究了西安市城市气象灾害特征,并结合现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和问题,提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改进西安市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措施。研究结果如下:(1)近50年来,西安市年平均气温呈现显着上升趋势,西安增温率高于全国均值。西安极端高温事件强度有明显增强的特征,西安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的趋势明显,极端高温事件造成的影响愈来愈大。(2)近50年西安市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5mm/10a。降水量呈南多北少分布。通过近50年暴雨情况分析,西安市西部、南部、东部区(县)暴雨日发生频数较高,北部暴雨日频数较少。冰雹发生频数东部区(县)较多,西部区(县)较少。暴雨和冰雹在主城区和西安北部区(县)范围均较少发生,但冰雹在主城区偏东发生的频次大于偏西部发生频次。(3)西安降雪日数呈现减少的趋势,但对交通和人民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逐年增加。(4)结合气候特征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问题梳理,提出应对暴雨、雨雪冰冻、高温灾害变化特征的具体对策。结合实例对气象防灾减灾问题和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5)通过全面的分析对比和论证,围绕加强西安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对西安气象防灾减灾面临问题具体进行剖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有针对性的改进西安市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

梁闯[7](2016)在《基于场地生境类型划分的校园绿地小气候效应研究 ——以西安建大生境花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设生态绿色城市热潮的到来以及城市居民对所生活环境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单位附属绿地大学校园绿地作为高质量、多功能的城市空间形态和良好的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在改善城市总体生态环境,形成稳定的城市绿地生境斑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大学校园绿地在城市化生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基于生境营造及生境类型划分的条件下,大学校园绿地建筑周边场地的小气候规律探索,并试图提出相应场地的小气候设计导则等。在西北半干旱地区大学校园建筑周边场地营建一个舒适的校园绿地室外活动空间。本文所研究的大学校园绿地,是从建筑周边具体的场地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西北半干旱地区西安建大校园绿地生境花园小气候效应研究。将气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西北半干旱地区大学校园绿地场地生境营建的过程中。本文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西北地区城市大学校园建筑周边场地绿地的生境现状分析,结合西北地区典型城市大学校园场地生境调研,分析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城市的自然条件、气候特征及当地城市生境本地概况等,总结出西北半干旱地区气候调节的任务;第二部分是结合场地设计的风景园林要素,提炼出植物、下垫面及水体等景观要素对小气候要素影响的相关原理。在此基础之上,以结合西安建大生境花园为例,提取大学校园建筑周边场地的主次生境因子,完成对其场地的生境类型划分,提出植物阴生湿地、建筑阴生湿地、阳生湿地、阳生旱地、植物阴生旱地、建筑阴生旱地等6种场地生境类型。第三部分内容是针对西安建大校园生境花园小气候实测研究,实测实验总共进行了3次,分别为冬季2次,初夏季1次,每次为实验时间为典型日3天。三次实测实验的研究内容各不相同,主要包括湿地生境类型和旱地生境类型的小气候差异性及人类活动场地不同空间形态和下垫面材料等对小气候要素的影响,并试图在大学校园建筑周边场地上提出一些针对场地小气候的具体的改善优化策略。本论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西北地区城市建成范围内的代表性大学校园建筑周边场地绿地进行生境调查,研究证实西北地区城市校园绿地场地空间单元中存在阳生旱地、阳生湿地、建筑阴生旱地、建筑阴生湿地、植物阴生旱地和植物阴生湿地几种生境类型,存在可适当人工干预的校园绿地生境条件。2.对于人工干扰建成的西安建大校园生境花园,结合场地生境类型划分的依据及条件,进行生境花园小气候实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冬季,生境花园的空气温度测试值普遍高于城市气象站测试温度12℃,生境花园相对湿度各测点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高于西安城市气象站数据。生境花园内空气相对湿度比西安城市气象站数据变化稳定。在相对湿度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建筑阳生湿地日变化率最大,原因可能是在建筑阳生湿地环境中,光照对相对湿度的影响最大。(2)在冬季,生境类型为旱地时条件下,光照对空气湿度影响不大,植物对旱地的相对湿度有一定的影响。在湿地条件下,光照对空气湿度影响较大。硬质铺装场地的不同空间形态及铺装材质对空气相对湿度湿地影响不明显。(3)在冬季,各种生境类型的整个温度的变化过程中,植物阴生湿地的温度变化趋势更加平稳。植物的保温作用更加明显。在温度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植物阴生旱地变化率最小。阳生旱地的温度变化率最大且温度上升速率明显大于植物阴生旱地。(4)在夏季,通过减少一个物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在冬季,通过减少一个有热量物体表面的风速,可能会其对小气候效应产生重要的作用。在春季和秋季,太阳辐射和风对小气候效应的影响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减少风速,但不减少太阳辐射的接收,会对小气候产生很大的影响。

芮超杰[8](2016)在《稻茬麦免耕种植技术模式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理的免耕种植技术应为稻茬麦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稻茬麦的生长效应也是评价种植技术合理性的关键依据之一。我国稻茬麦的种植技术模式较多,不同种植技术的研究较为分散且缺少系统对比。另外,种植技术的研究往往仅关注机具设计,较少涉及稻茬麦播种条件的定量研究。这些状况造成在评价一项种植技术的适应性时,无法描述不同种植技术模式的优劣,导致所研究的种植技术的稻茬麦生长以及产量效应不稳定,种植技术难于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探讨了几种精确种植技术模式的稻茬麦生长效应,运用自主构建的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对不同种植技术模式的稻茬麦生长环境进行定量分析,配合使用根构型重构技术和植株茎叶扫描图像处理技术对稻茬麦的根系生长和植株茎叶生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评价不同播种技术模式的适应性。在系统总结稻茬麦的免耕种植技术模式基础上,选择免耕精量露播、免耕精量条播、免耕精密戳播3种精确种植技术模式开展田间试验,以传统耕作种植技术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试验装置能够满足均匀定量的单粒播种实验要求,通过实现精确的播种方式满足本项目针对稻茬麦免耕种植技术模式适应性研究的需求。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的种子萌发环境,使用自主构建的种子区微气候测试装置检测种子所处区域温度和相对湿度,以此作为评价指标定量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的小麦种子区微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稳定可靠、成本低、功耗低、操作维护方便,适合用于复杂的田间状况。采用自主构建的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对不同种植技术模式处理下稻茬麦种子所处微气候进行监测,结合种子萌发及立苗状况评价不同种植技术模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免耕露播条件下,裸露在地表的种子区微气候变化幅度变化剧烈,且出苗率低;相比而言,免耕条播与免耕戳播的种子区微气候环境良好,出苗率相对较高。与此相比,在传统耕作措施下,由于水稻土的湿黏造成耕作过后大土块较多,造成种子区微气候变化较大、出苗率低、且幼苗生长较其他播种方式较慢。为进一步定量不同种植技术模式的作物生长效应,利用根系构型的重构技术和扫描成像技术,对不同免耕种植技术模式的根系生长动态以及稻茬麦植株生长动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根系竞争影响了根系在土体空间的分布均匀性,进而影响了根系的周向扩展能力。秸秆覆盖下的稻茬麦在前期生长过程中出现苗弱的状态,呈现出苗高苗细、叶长的现象,但随着生长进程的延续此现象逐渐减弱,后期秸秆覆盖下的稻茬麦植株茎秆粗壮、叶片宽厚、长势良好。

李燕枝[9](2016)在《冬季香梨树彩条布覆盖防冻的小气候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享有盛誉的库尔勒香梨是库尔勒市具有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香梨树频发的越冬冻害给香梨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探讨冬季彩条布覆盖香梨树防御冻害的效果,在库尔勒哈拉苏农场香梨园,利用HOBO温湿度记录仪、树体温度仪等对冬季彩条布覆盖香梨树的棚内外的气温、相对湿度、树体温度及地温要素进行了连续的对比试验观测,分析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的结果:1.温度效应结果表明:冬季对香梨树覆盖彩条布,使棚内不同高度间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均高于棚外,且棚内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的增温幅度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增大,棚内日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减小。棚内≤-20℃出现天数、累计持续时长、最大持续时长明显小于棚外,且0.4 m高度减少得最多,说明彩条布覆盖梨树起到了保温增温作用,减轻或避免冻害的发生。棚内外温度日平均变化呈“单峰”型,但棚内白天不同高度间温度差异比棚外较大,而夜晚不同高度间温度差异比棚外较小。棚内晴天、多云及阴天三种天空状况下,阴天棚内不同高度处的极端最低温度增温幅度比棚外明显偏大,彩条布覆盖使阴天的保温效果最好。棚内日最高、日最低气温和棚外的日最高、日最低气温存在着极显着的相关关系,通过棚外气象观测站数据可预测棚内的温度状况。2.相对湿度结果表明:棚内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日最高相对湿度、平均日最低相对湿度低于棚外,棚内、棚外随高度的增加相对湿度变化不一。棚内外相对湿度日变化呈“单波谷”型,棚内白天不同高度间湿度差异比棚外较大。晴天、阴天与多云天棚内不同高度间相对湿度日变幅均高于棚外;晴天棚内相对湿度日最大值比棚外提前0.5 h,日最小值出现时间基本同时;阴天棚内相对湿度日最大值出现时间比棚外滞后1 h,最小值比棚外滞后0.5 h。3.树体温度结果表明:棚内树干、树枝阳面与阴面的平均温度均高于棚外,棚内树干阳面平均树体温度比棚外阳面偏高1.1℃,棚内树干阴面平均温度比棚外阴面偏高1.0℃。棚内树枝阳面的平均树体温度比棚外阳面偏高1.8℃,棚内树枝阴面的平均温度比棚外阴面偏高1.6℃,说明彩条布覆盖梨树也提高树体温度,起到了保温增温作用,减轻或避免冻害的发生。棚内外树枝不同方位温度日平均变化均呈“单峰”型,棚内外树枝阳面温度高于阴面,白天阳面与阴面温度差较小,夜间温度几乎相等。4.通过对2013-2014年度棚内、外土壤温度分析可知,棚内5 cm平均地温、极端最高地温均低于棚外,而棚内10 cm平均地温和极端最低地温比棚外偏高,极端最低地温棚内与棚外几乎相等且棚内10cm地温日变幅明显小于棚外。

陈家金,王加义,沈长华,谢怡芳,黄川容[10](2015)在《福建省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指出该报告通过分析国内外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结合福建省农业气象研究、业务和服务等学科发展情况,提出我省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对策建议,以促进我省农业气象学科的跨越发展。

二、近50年来我国农业小气候研究概况及若干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50年来我国农业小气候研究概况及若干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应用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气象观测现状
    1.1 农业气象观测内容
    1.2 农业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格式
    1.3 农业气象观测的质量
        1.3.1 农业气象观测人员调查
        1.3.2 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1)观测资料来源
        (2)作物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3)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2 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为农业服务中的应用现状
    2.1 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农业气象情报中的应用
    2.2 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农业气象预报中的应用
        2.2.1 观测资料在农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2.2.2 观测资料在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中的应用
        2.2.3 观测资料在农田土壤水分预报中的应用
        2.2.4 观测资料在农业小气候要素预报中的应用
        2.2.5 观测资料在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中的应用
    2.3 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服务中的应用
    2.4 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其他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3 结论与建议
深入阅读

(2)应用STM32系统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小气候观测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传感器硬件电路的设计
    1.1 供电系统
    1.2 主控单元
    1.3 低功耗电源管理单元
    1.4 无线射频单元电路
    1.5 要素感应单元
2 固件软件设计
3 系统测试
4 结论与讨论

(3)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与自然沙地局地气候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漠物理属性
        1.2.2 沙漠天气
        1.2.3 沙漠气候研究进展
        1.2.4 沙漠小气候研究进展
        1.2.5 沙漠边界层研究进展
        1.2.6 沙漠地区陆面过程及其参数化研究进展
        1.2.7 沙漠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标
        1.3.4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气候背景与观测仪器简介
    2.1 研究区概述
        2.1.1 新疆气候特征
        2.1.2 塔克拉玛干沙漠简介
        2.1.3 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背景简介
        2.1.4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气候特征
    2.2 观测仪器简介
        2.2.1 人工绿地观测仪器介绍
        2.2.2 自然沙地观测仪器介绍
    2.3 加密观测试验与各章数据简介
        2.3.1 加密观测试验简介
        2.3.2 各章数据简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和自然沙地局地气候差异性研究
    3.1 研究时段代表月气候概况
    3.2 局地气象因子差异
        3.2.1 数据说明与预处理
        3.2.2 温度特征
        3.2.3 风速特征
        3.2.4 比湿特征
    3.3 蒸散的计算与变异研究
        3.3.1 试验设计简介
        3.3.2 数据与计算方法
        3.3.3 计算值与观测值对比
        3.3.4 变异性规律研究
    3.4 本章结论
    讨论
第四章 自然沙地与人工绿地辐射与能量平衡比较研究
    4.1 资料与方法
    4.2 地表辐射收支特征比较研究
    4.3 地表能量通量的特征比较研究
    4.4 地表能量闭合特征比较研究
    4.5 本章小结
    讨论
第五章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然沙地与人工绿地陆面过程模拟与分析
    5.1 资料和模式
        5.1.1 观测站点与资料
        5.1.2 模式介绍
    5.2 大气强迫数据对比
    5.3 辐射对比验证
    5.4 通量对比验证
    5.5 土壤温度对比验证
    5.6 土壤湿度对比验证
    5.7 模拟性能比较
    5.8 本章小结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1.1 局地气候差异性研究
        6.1.2 能量平衡差异性研究
        6.1.3 参数化模拟试验评估研究
    6.2 论文主要贡献及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分布式测量的农业小气候智能观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 硬件系统设计
3 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4 测试及应用
5 结论与讨论

(5)广西前汛期降雨的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对早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资料来源及技术路线
        1.4.3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广西前汛期降雨变化特征
    2.1 引言
    2.2 分析方法
    2.3 前汛期不同等级降雨的变化趋势
    2.4 前汛期不同等级降雨的空间分布
    2.5 影响前汛期不同等级降雨空间分布的地形因素
    2.6 小结
第三章 大气低频振荡对广西前汛期降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分析方法
    3.3 大气低频振荡不同阶段的传播特征
    3.4 大气低频振荡对广西前汛期降雨的影响
    3.5 大气低频振荡影响广西前汛期降雨的途径
    3.6 小结
第四章 前汛期降雨对广西早稻生产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早稻生长期内受降雨的影响
    4.4 降雨过多引起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西安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工作研究概况
    1.3 全国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西安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防灾减灾关系
    1.5 提升西安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西安基本气候特征和受灾个例
    2.1 西安基本气候特征
    2.2 西安主要气象灾害
        2.2.1 强降水
        2.2.2 高温和极端高温
        2.2.3 干旱、雷电、大风
        2.2.4 主要气象灾害的年内分布和变化
    2.3 西安历史主要气象灾害受灾个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安城市降水特征分析
    3.1 资料和方法
        3.1.1 西安行政区划及气象站数据选取
        3.1.2 方法选用
        3.1.3 季节时段划分
    3.2 年平均降水量
    3.3 多雨及暴雨时段划分
    3.4 暴雨、冰雹、雷电发生的空间分布
    3.5 暴雨发生的时间分布
    3.6 降雪、大风趋势特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城市气温特征分析
    4.1 冬季温度变化特征
    4.2 夏季温度变化特征
    4.3 西安城市热岛效应
    4.4 气温变化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重点方向和实施实例
    5.1 西安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重点方向
    5.2 西安防灾减灾机制优势点
    5.3 西安气象防灾减灾在一次典型暴雨过程提供服务实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 结合气候特征对防灾减灾工作查找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
        6.1.1 存在问题
        6.1.2 针对暴雨灾害特征提出具体对策
        6.1.3 针对雨雪冰冻灾害特征提出具体对策
        6.1.4 针对高温灾害特征提出具体对策
        6.1.5 针对雷电灾害特征提出具体对策
    6.2 结合实例查找气象防灾减灾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
        6.2.1 存在问题:
        6.2.2 针对工作实例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6.3 西安气象防灾减灾面临主要问题剖析
    6.4 提升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综合分析对策和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场地生境类型划分的校园绿地小气候效应研究 ——以西安建大生境花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小气候
        1.3.2 场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西北地区城市典型大学校园绿地生境及小气候调研
    2.1 西北地区气候区划
        2.1.1 西北地区干湿气候区域划分研究
        2.1.2 西北地区半干湿气候变化与成因
    2.2 西北地区半干湿地区气候季节性变化特征
        2.2.1 西北地区半干湿气候季节性波动
        2.2.2 西北地区半干湿地区特征诠释
    2.3 西北地区大学校园绿地场地生境及小气候基础调研
        2.3.1 调研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2.3.2 大学校园场地生境类型选取
        2.3.3 大学校园场地小气候测试结果分析
3 大学校园场地设计要素对小气候的作用机制
    3.1 场地植被对小气候的作用机制
        3.1.1 植被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3.1.2 植被对风的作用
        3.1.3 植被对温度、相对湿度的作用
    3.2 场地地表结构对小气候的作用机制
        3.2.1 地表对太阳辐射的作用机制
        3.2.2 地表对风的作用机制
    3.3 场地水体对小气候的作用机制
        3.3.1 场地水体的辐射收支
        3.3.2 场地水体的降温增湿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建大校园生境花园场地生境类型划分
    4.1 大学校园场地生境类型划分方法
        4.1.1 场地的生境因子分析
        4.1.2 场地的生境因子提炼
        4.1.3 场地的生镜因子叠加
    4.2 生境花园场地各种生境因子划分
        4.2.1 生境花园场地生境因子—日照划分
        4.2.2 生境花园场地生境因子—水划分
        4.2.3 生境花园场地生境因子—土壤划分
        4.2.4 生境花园场地生境因子—风划分
    4.3 生境花园场地生境类型划分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场地生境条件下西安建大生境花园小气候实测研究
    5.1 实验概述
        5.1.1 研究内容及方法
        5.1.2 测试时间及实验仪器
    5.2 实验一:冬季西安建大生境花园小气候测试结果分析
        5.2.1 各测试点点位分布及选点说明
        5.2.2 各测试点与城市气象站数据比较分析
        5.2.3 不同生境类型对小气候要素的影响
        5.2.4 硬质活动场地对小气候要素的影响
    5.3 实验二:冬季西安建大生境花园小气候测试结果分析
        5.3.1 各测试点点位分布及选点说明
        5.3.2 各测试点与城市气象站数据比较分析
        5.3.3 不同生境类型对小气候要素的影响
        5.3.4 硬质活动场地对小气候要素的影响
    5.4 实验三:夏季西安建大生境花园小气候测试结果分析
        5.4.1 各测试点点位分布及选点说明
        5.4.2 各测试点与城市气象站数据比较分析
        5.4.3 不同生境类型对小气候要素的影响
        5.4.4 硬质活动场地对小气候要素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小气候改善的西安建大生境花园设计方法启示
    6.1 建筑周边场地生境花园小气候效应设计程序
    6.2 场地生境花园小气候效应的调节途径
        6.2.1 空气温、湿度的调节
        6.2.2 太阳辐射及地面辐射的调节
        6.2.3 风的调节
    6.3 场地小气候改善的冬夏两季生境花园设计方法导则
        6.3.1 生境花园小气候改善的主要原则
        6.3.2 风景园林要素对改善小气候的作用
    6.4 冬夏两季大学校园场地小气候设计中的矛盾处理原则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目录
作者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

(8)稻茬麦免耕种植技术模式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工作假说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稻茬麦免耕种植技术模式的研究
    2.1 不同种植技术下机具的机理研究
        2.1.1 免耕精量露播试验装置
        2.1.2 模拟免耕精量条播试验装置
        2.1.3 免耕精量戳播试验装置
    2.2 田间小区试验研究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的构建
    3.1 田间种子区微气候的监测特点
    3.2 系统的功能设计和设计原则
    3.3 系统的组成
    3.4 系统各器件的选择
        3.4.1 微小传感器检测模块
        3.4.2 数据处理模块
        3.4.3 数据存储模块
        3.4.4 供电模块
    3.5 软件的应用
    3.6 田间应用实例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变化及出苗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3.1 种子区微气候监测
        4.1.3.2 稻茬麦出苗情况以及出苗质量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的种子区微气候的变化
        4.2.1.1 不同播种方式下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的变化
        4.2.1.2 免耕露播覆草技术下的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变化
        4.2.1.3 模拟免耕条播覆草技术下的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变化
        4.2.2 不同小气候特征对稻茬麦出苗状况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稻茬麦地下部与地上部的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与设计
        5.1.2 稻茬麦根系3D构型测试与处理
        5.1.2.1 稻茬麦根系3D构型测试
        5.1.2.2 稻茬麦根系3D构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5.1.3 稻茬麦植株茎叶指标动态监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种植技术下的稻茬麦根系响应
        5.2.2 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的稻茬麦植株茎叶指标动态变化响应
        5.2.2.1 不同播种方式下稻茬麦茎叶指标动态变化
        5.2.2.2 免耕露播覆草技术下稻茬麦茎叶指标动态变化
        5.2.2.3 模拟免耕条播覆草技术下稻茬麦茎叶指标动态变化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冬季香梨树彩条布覆盖防冻的小气候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库尔勒香梨冻害的研究
        1.2.2 覆盖农业设施发展现状
        1.2.3 小气候的发展现状
        1.2.4 库尔勒香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支撑项目来源
    1.5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资料来源
        2.2.1 库尔勒市天空云量资料
        2.2.2 香梨果树彩条布覆盖棚内外小气候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观测时间
        2.3.2 观测地点
        2.3.3 观测试验方式与材料
    2.4 小气候数据处理方法
        2.4.1 小气候数据的处理
        2.4.2 小气候要素特征值计算方法
        2.4.3 棚内、外小气候要素相关分析方法
3 香梨树彩条布覆盖棚内、棚外气温对比分析
    3.1 棚内、棚外平均气温的对比分析
    3.2 棚内、棚外极端气温的对比分析
    3.3 棚内外低温持续时间的对比分析
    3.4 棚内、棚外气温日较差的对比分析
    3.5 棚内、棚外温度平均日平均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3.6 不同天空状况下棚内、棚外气温对比分析
    3.7 不同天空状况下棚内、棚外温度平均日变化特征分析
    3.8 棚内与棚外温度的相关分析
    3.9 本章小结
4 棚内、棚外相对湿度的对比分析
    4.1 棚内、棚外日平均相对湿度对比分析
    4.2 棚内、棚外极端相对湿度对比分析
    4.3 棚内、棚外相对湿度平均日平均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4.4 不同天空状况下棚内、棚外相对湿度对比分析
    4.5 不同天空状况下棚内、棚外相对湿度平均日变化特征
    4.6 本章小结
5 彩条布覆盖棚内、棚外树体温度对比分析
    5.1 棚内、棚外树干阴阳面树体温度对比分析
    5.2 棚内、棚外树干阴阳面温度日较差对比分析
    5.3 棚内、棚外树枝阴阳面树体温度对比分析
        5.3.1 棚内、棚外树枝不同方位树体温度对比
        5.3.2 棚内、棚外树枝阴阳面温度日较差对比分析
        5.3.3 棚内、棚外树枝阴阳面树体温度平均日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彩条布覆盖棚内、棚外土壤温度特征分析
    6.1 棚内、棚外不同土壤温度对比分析
    6.2 棚内、棚外 5 cm地温平均日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
    6.3 棚内、棚外 10 cm地温平均日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香梨彩条布覆盖棚内、棚外气温对比特征分析
        7.1.2 棚内、棚外相对湿度的对比分析
        7.1.3 彩条布覆盖棚内与棚外树体温度对比分析
        7.1.4 彩条布覆盖棚内、棚外土壤温度特征分析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福建省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内外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现状
    1.1 国外发展现状
    1.2 国内发展现状
        1.2.1 农业气象研究
        1.2.2 农业气象业务
        1.2.3 农业气象服务
2 我省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现状
    2.1 农业气象研究
        2.1.1 农业气象监测
        2.1.2 农业气象预报预警
        2.1.3 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与区划
        2.1.4 作物模型应用
        2.1.5 农业气象指标
        2.1.6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2.1.7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
    2.2 农业气象业务
        2.2.1 农业气象监测
        2.2.2 农业气象情报
        2.2.3 农业气象预报
        2.2.4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
        2.2.5 农业气候区划和灾害风险区划
    2.3 农业气象服务
        2.3.1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2.3.2 农业气象服务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展
        2.3.3 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不断深化
        2.3.4 农业气象服务手段日趋多样
3 农业气象学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1 学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 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基础比较落后
        3.1.2 科研与业务服务“两张皮”的问题依然突出
        3.1.3 农业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3.1.4 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存在盲区
        3.1.5 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内容和质量有待提高
        3.1.6 农业气象业务队伍尤其是基层力量薄弱
    3.2 学科发展机遇
        3.2.1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科发展提供新机遇
        3.2.2 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新课题
        3.2.3 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带来的新机遇
4 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
    4.1 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
    4.2 学科发展的基本原则
    4.3 学科发展的主要目标
5 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的主要任务
    5.1 农业气象防灾减灾
    5.2 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5.3 粮食安全气象保障
    5.4 特色农业气象保障
    5.5 设施农业气象保障
    5.6 生态安全气象保障
    5.7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
    5.8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模拟模型研究
6 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6.1 强化新技术在农业气象学科中的应用
    6.2 加强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基础建设
    6.3 拓展现代农业气象实用技术研究
    6.4 加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建设
    6.5 深化不同部门、不同学科间的融合
    6.6 组建农业气象创新团队、培养人才

四、近50年来我国农业小气候研究概况及若干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应用现状及建议[J]. 杨霏云,史继清,陈德生,樊栋梁,马杰. 气象科技进展, 2021(05)
  • [2]应用STM32系统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小气候观测传感器[J]. 安学武.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6)
  • [3]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与自然沙地局地气候差异研究[D]. 霍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4]基于分布式测量的农业小气候智能观测系统设计[J]. 安学武.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4)
  • [5]广西前汛期降雨的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对早稻的影响[D]. 王新然. 广西大学, 2019(01)
  • [6]西安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防灾对策研究[D]. 张丽荣. 兰州大学, 2018(11)
  • [7]基于场地生境类型划分的校园绿地小气候效应研究 ——以西安建大生境花园为例[D]. 梁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8]稻茬麦免耕种植技术模式及其效应研究[D]. 芮超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9]冬季香梨树彩条布覆盖防冻的小气候效应研究[D]. 李燕枝.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10]福建省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陈家金,王加义,沈长华,谢怡芳,黄川容. 海峡科学, 2015(01)

标签:;  ;  ;  ;  

近50年来我国农业小气候研究概况及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