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加氢论文_刘宝航,王伟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氧化碳加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醇,二氧化,烯烃,催化剂,中试,大连,中国科学院。

二氧化碳加氢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放大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与中石油合作开展的二氧化碳(CO_2)加氢制甲醇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中试撬块装置在中石油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一次开车成功,单程CO_2转化率可达20%,甲醇选择性可达70%(在有机液相产品中甲醇纯度> 99.9%),并实现了稳定运行。中试试验还完成了小试规律验证、放大效应考察、工艺条件优化、基础数据采集等工作。此外,万吨级装置的技术工艺包开发也在此基础上同步进行。(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19年11期)

刘宝航,王伟建[2](2019)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气体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如何把二氧化碳变得环保化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综述了在各种类型催化剂的作用下,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催化特点,并且说明了各种因素对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研究更高效催化剂提出了发展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3](2019)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研究取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合作开展的CO_2加氢制甲醇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中试撬块装置在中国石油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一次开车成功,单程CO_2转化率可达20%,甲醇选择性可达70%(有机液相产品中甲醇纯度大于99.9%),并实现稳定运行。中型试验还完成了小试规律验证、放大效应考察、工艺条件优化、基础数据采集等工作。此外,万吨级(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4](2019)在《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放大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与中石油合作开展的二氧化碳(CO_2)加氢制甲醇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中试撬块装置在中石油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一次开车成功,单程CO_2转化率可达20%,甲醇选择性可达70%(在有机液相产品中甲醇纯度大于99.9%),并实现了稳定运行。中试试验还完成了小试规律验证、放大效应考察、工艺条件优化、基础数据采集等工作。此外,万吨级装置的技术工艺包开发也在此基础上同步进行。(本文来源于《能源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吴大凯,王旭,高新华,马清祥,张建利[5](2019)在《层状K-Fe-Zn-Ti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烯烃反应的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系列Zn改性的层状K-Fe-Zn-Ti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经费托合成直接制烯烃反应。采用SEM、TEM、XRD、H_2-TPR、CO_2-TPD、XPS、N_2吸附-脱附和TG等手段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K-Fe-Zn-Ti催化剂的组成-结构-性能关系进行了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均出现K_(2.3)Fe_(2.3)Ti_(5.7)O_(16)物相,为典型的层状金属氧化物(Layered Metal Oxides,LMO)结构; Zn改性后生成了ZnFe_2O_4物相,降低了催化剂样品结晶度,增强了表面碱性,促进了CO_2表面吸附。在CO_2加氢反应中,K-Fe-Zn-Ti系列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烯烃选择性(O/P>6.5),Zn改性促进了C_5~+的生成,显着提高了C_4~+线性α-烯烃(linearα-olefins,LAOs)的选择性,C_4~+烃中LAOs含量由Zn改性前的54.6%提高至75.2%。在所考察的范围内,随Zn/Fe比的增加,烯/烷比(C_(2-4)~=/C_(2-4)~0,O/P)先增加后降低,但对重烃含量以及LAOs选择性影响不明显。K-FeZn-Ti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100 h在线反应后,仍保持LM O结构。(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孟博,韩一帆[6](2019)在《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中国"多煤、少油"能源格局,随着工业增长周期恢复,我国CO_2工业排放量会因为大量燃煤而持续走高,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0%以上。发展CO_2转化和利用技术,对我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和CO_2气体的减排有着重要意义。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是化学工业生产的重要化工中间原料,可以生产如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乙烷、乙二醇等有机化合物。针对我国CO_2工业废气排放点源集中的特点,结合煤焦化过程中氢源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开展对CO_2直接加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催化反应体系开发及过程放大关键性技术研发,将可有效缓解我国CO_2减排压力的同时还为其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新途径。基于此,郑州大学韩一帆团队研发并制备出新型复合型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反应,在CO_2转化率为9%~14%情况下,低碳烯烃选择性可达45%,且已持续稳定运行2000小时,具备工业放大的试验基本条件。目前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共同合作,进行催化剂工程化的宏量制备及与其相配套的催化反应器设计,完善和优化工艺流程,并在首山焦化厂拟建成年产10吨级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中试装置。(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9)

郭智臣[7](2019)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放大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与中石油合作开展的二氧化碳(CO2)加氢制甲醇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中试撬块装置在中石油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一次开车成功,单程CO2转化率可达20%,甲醇选择性可达70%(在有机液相产品中甲醇质量分数>99.9%),并实现了稳定运行。中试试验还完成了小试规律验证、放大效应考察、工艺条件优化、基础数据采集等工作。此外,万吨级装置的技术工艺包开发也在此基础上同步进行。(本文来源于《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期刊2019年04期)

曹晨熙,陈天元,丁晓旭,黄海,徐晶[8](2019)在《负载型铟基催化剂二氧化碳加氢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载体对铟基催化剂上CO_2加氢动力学的影响。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载体的负载型In基催化剂,仅ⅣB族元素(Ti,Zr,Hf)氧化物负载的In基催化剂表现出明显的CO_2加氢活性,其中In_1/HfO_2和In_1/ZrO_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甲醇选择性,而In_1/TiO_2催化剂主要起催化逆水气变换反应的作用。通过稳态动力学、高压原位漫反射红外和程序升温实验等动力学手段,证明反应条件下In_1/ZrO_2和In_1/HfO_2上的关键表面反应中间体是甲酸盐与甲氧基,甲醇主要通过表面甲酸盐的逐步加氢生成。In_1/HfO_2具有最强的氢解离与加氢能力,因此最有利于甲醇合成。In_1/TiO_2在CO_2加氢中表面无明显含碳中间物种,高CO选择性可能与界面氧空缺位点促进redox循环以及甲酸盐中间体分解相关。(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9](2019)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放大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与中石油合作开展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中试撬块装置在中石油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一次开车成功,单程CO2转化率可达20%,甲醇选择性可达70%(在有机液相产品中甲醇纯度>99. 9%),并实现了稳定运行。中试试验还完成了小试规律验证、放大效应考察、工艺条件优化、基础数据采集等工作。此外,万吨级装置的技术工艺包开发也在此基(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郑晋楠,安康,王嘉明,李晶,刘源[10](2019)在《Co/La-Ga-O复合氧化物用于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乙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aCo_(1-x)Ga_xO_3为前驱体,还原后得到的Co/La_2O_3-La_4Ga_2O_9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直接制乙醇。通过XRD、XPS、TPD和TEM等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在230-290℃、3 MPa、空速(GHSV)为3000 mL/(g_(cat)·h)和H_2/CO_2进料物质的量比为3.0的条件下,考察了该Co/La-Ga-O复合氧化物用于CO_2加氢制乙醇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该Co/La-Ga-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生成乙醇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与LaCoO_3相比,Ga的掺杂可抑制甲烷的形成,促进醇类(特别是乙醇)的生成。当Co/Ga比为7∶3时,还原后的LaCo_(1-x)Ga_xO_3催化剂体现出最好的催化性能,CO_2转化率为9.8%,总醇选择性达到74.7%,其中,液相产物中的乙醇质量分数可达到88.1%。基于实验结果推测,该催化剂上Co~0和Co~(δ+)的协同作用促使CO_2选择性加氢生成乙醇。(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二氧化碳加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氧化碳气体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如何把二氧化碳变得环保化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综述了在各种类型催化剂的作用下,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催化特点,并且说明了各种因素对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研究更高效催化剂提出了发展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氧化碳加氢论文参考文献

[1]..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放大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

[2].刘宝航,王伟建.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19

[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研究取得进展[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

[4]..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放大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J].能源化工.2019

[5].吴大凯,王旭,高新华,马清祥,张建利.层状K-Fe-Zn-Ti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烯烃反应的催化性能[J].燃料化学学报.2019

[6].孟博,韩一帆.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开发[C].第十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2019

[7].郭智臣.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放大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9

[8].曹晨熙,陈天元,丁晓旭,黄海,徐晶.负载型铟基催化剂二氧化碳加氢动力学研究[J].化工学报.2019

[9]..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放大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J].现代化工.2019

[10].郑晋楠,安康,王嘉明,李晶,刘源.Co/La-Ga-O复合氧化物用于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乙醇[J].燃料化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FeCoMnK/BeO(A)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二氧化碳加氢生成trans-COOHFi...3.23在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一...二氧化碳加氢生成cis-COOHFig...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制汽油生产路线

标签:;  ;  ;  ;  ;  ;  ;  

二氧化碳加氢论文_刘宝航,王伟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