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

一、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美慧[1](2021)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某实验室工程建设行政审批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政审批是整合公共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政府重要行政手段,体现了政府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审批效率得到了更多地关注。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来说,从项目最初规划到最终验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审批时间过长会严重增加报批单位的成本,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虽近些年,行政审批制度历经多次改革,审批数量较之前已明显削减,且已实现网上审批,部分事项已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次性”审批,甚至不见面审批,人们已明显感觉审批较之前更省时、省钱、省心,但在审批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连市旅顺口区某重点实验室工程建设项目为案例,具体研究该项目在行政报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案,并与现在的审批实际进行对比,归纳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优化审批工作思路。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式,先学习掌握了行政审批的研究现状;了解了工程项目行政审批的运行现状;通过访谈掌握了案例情况及审批过程遇到的问题;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流程再造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对应原因分析;最终综合各方的访谈意见以及自身对行政审批改革不够成熟的见解,从“放管服”角度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建议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政府统筹推进体制改革以提升政府效能,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以转变人员意识,着力提升监管效能,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塑造服务型政府。

陈迪[2](2021)在《“一次办好”改革的地方实践与优化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R市为例》文中认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要求,山东省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推行“一次办好”改革,即“一次办结、群众满意”,这次改革主要突出结果导向,以为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根本遵循,以“办完”、“办好”为目的,倒逼政府各级各部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一次办好”改革也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山东省于2018年6月提出“一次办好”改革,到目前已经进行了2年半的时间,目前来看,改革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2020年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政府部门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服务APP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接下来深入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观念上、技术手段上、制度上的一些薄弱环节,与满足群众需求与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论文以山东省R市为个案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探索当前“一次办好”改革取得的成效,对照服务型政府理论、流程再造理论、数字政府理论等理论成果,分析“一次办好”改革推进过程中产生的深层次问题及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对推动“一次办好”改革提出相关意见建议。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以及有关理论进行介绍,分别对“放管服”改革、“一次办好”改革概念进行具体阐释,并对服务型政府理论、流程再造理论以及数字政府理论等进行具体解释,研究这些理论在论文中的适用性;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山东省“一次办好”改革的背景及内容、R市的主要情况、R市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创新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将服务型政府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等贯穿文章论述过程;第三部分主要是以服务型政府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R市在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简政放权不彻底、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信息化水平不高、改革成效评价及监管不完善等,并就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四部分为论文的最后一部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的方向及对策,主要从树立服务理念,简化办事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实行常态化动态监管、推动“互联网+”,建设数字政府、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长效发展。

宋晓磊[3](2021)在《地方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R市L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总量的增长离不开能够产生具体效益的优质项目,为更好的服务项目能够更加快速的完成建设任务,各个地方的政府正在着力实施工程建设项目方面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行简政放权,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因为审批全过程耗时长、事项往往串联审批、各信息系统之间缺少互联互通、重视事前审批忽视事中事后监管、中介服务不规范、审批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使得工程建设项目在审批过程中审批效率低下,减缓了工程建设项目落地的进度,提高了企业和政府的成本,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虽然近年来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审批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十分必要和迫切。此文以R市L区为例,围绕地方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运用政府流程再造和服务型政府理论,通过分析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整体思路方式,在对一些与之息息相关的重要文献梳理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深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前置条件,简化申请材料,规范审批事项,统一受理标准,实行并联审批,合理划分审批阶段,联合审图和验收,“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实行容缺受理以及信用承诺制审批,先进行审批,后续补齐材料,大幅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通过访谈等方法梳理了在审批制度上、审批权限上、审批流程上、审批监管上、审批平台上、审批理念上等存在的问题,旨在找出优化地方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审批时间的方法。此文从审批权限再造、审批模式再造、审批平台再造、审批监管再造、审批理念再造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包括争取从上到下的审批权限和事项的下放、实施行政审批事项标准的梳理、推行行政审批网上办理、构建中介机构信用体系、树立需求导向服务意识等,实现审批过程优化和再造,科学合理高效的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R市L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产物,承担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使命,对行政审批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现实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为工程建设项目方面的行政审批改革提供一个较为完善、完备的样本,将对其他地方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的优化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助于弥补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以行政审批服务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为切入点的研究可有效丰富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建设项目方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素材库,为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提供与时俱进的参考依据。

薄书林[4](2021)在《“放管服”背景下Z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下简称“放管服”),是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的关键。作为“放管服”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和重点突破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起着“先手旗”和“当头炮”的作用。Z县作为县级政府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代表之一,积极探索新制度,激发改革红利,但从当前现状和长远角度来看,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任重而道远。全文对“放管服”改革背景下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研究,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查、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首先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其次,全面阐述了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改革进程和改革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Z县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放权“含金量”不高、权限下放后承接不到位、办事流程有待优化、事中事后监管不足、信息化手段助力不足等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通过对比借鉴我国其他县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Z县实际探讨提出了对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审批权力下放质量、提高基层政府接权能力、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网上服务水平等方面。全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以期全面展现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实际,剖析Z县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限制因素,挖掘问题源头,并结合自身理论知识和相关工作经历,提出符合Z县发展实际的对策建议,推动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深处发力。同时为新阶段丰富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推动县级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积极建言。

冯加付[5](2021)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指出群众性体育赛事是广大民众参与健身活动、切磋运动技艺、挑战自我极限、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取消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制度,在社会治理背景下,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落实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加快群众性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办赛程序、吸引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近几年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数量有了显着的上升,但与此同时,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参与主体的权责、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第一,探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第二,揭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第三,实现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效应。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治理缘起、治理政策与治理困境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继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验证,最后提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优化策略。经综合研究,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经历了起步与曲折,政府一元化管理(1949—1965);停滞与异化,深受“文革”运动影响(1966—1976);恢复与转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1977—1992);协作与探索,多元治理萌芽(1993—2012);协同与完善,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2013—)等5个历史阶段。并表现为办赛宗旨从“为国”到“为民”,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办赛手段从行政到综合,办赛效益从“输血”到“造血”,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等5个演变特征。(2)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结构主要由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构成;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于深化改革所趋、政府管理转向、多元主体融合和体育产业驱动等;国家和地方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一定政策支持,并正在完善过程当中;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正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政府部门权责模糊、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治理过程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3)研究所构建的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由办赛环境、办赛主体、参与动因、协同引擎、互动行为和协同结果6个核心范畴构成,6个核心范畴在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中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又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体系;此外,每个具体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生命历程表现为“协同开启——协同过程——协同完成”3个阶段。(4)将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同国内外其它领域协同治理模型、以及相关支撑理论进行理论对话,试图将实质理论发展为形式理论,发现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其领域特殊性,尚不具备从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升华的条件,扎根理论以建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的实质理论而结束。(5)案例验证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与赛事实践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该理论模型有较高的外部效度。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办赛环境、办赛目标、办赛过程、主体结构、参与动因、互动关系等千差万别,难以在实践中找到同理论模型完全契合的赛事协同治理过程,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前文的综合分析,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面临的困境和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的启示,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和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等6条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张敏[6](2021)在《地方行政审批“审管分离”改革问题研究 ——以R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持续深化政务改革,在2015年我国国务院法制办针对开展集中类型的许可权试点制定了工作方案,进行试点工作并确定在我国七个省份中进行试点。在2015年开始,各地区陆陆续续开展实施深化行政许可改革,集中审批权,建立行政审批局。伴随各地区持续推行“审管分离”,分开监管权和审批权,审管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分散审批,而是逐步走向集中审批,一体化监管、审批方式改变为监管和审批各自为政的分离模式,全新的审管模式突破和“职责同构”的问题,推进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激发部门改革的内在动力,使得部门间协同办公成为可能,实现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最终目的,但从另一方面讲“集中审批”模式实现了审管分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服务能效,但改革之后的新的矛盾也在凸显,行政审批服务局与部门间在审批和监管衔接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审批监管部门间互动衔接不畅,信息沟通不顺,审管间存在信息盲区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改革作用,创建良好的监管互动体系,规避审管脱节、避免监管空白,是突破“审管分离”改革瓶颈的关键所在。以R市作为个案进行分析,通过对R市实行“审管分离”进行研究,通过运用实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R市“审管分离”后审批监管衔接情况、相关部门之间协作情况进行分析,以政府再造理论及无缝隙政府理论为切入点,对审管分离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目前存在有审管部门间相互推诿、信息共享程度低、审管脱节监管存在盲区的无序现状。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从职能划转不清、未能建立高效共享信息平台、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改革不彻底、不配套影响行政审批的有效运行这些方面进行阐述,从推进信息共享与信息资源赋能、健全机制促进“审管互动”、推动“内部循环”提升审管效能这几方面作出一些有效探索和建议,对建立行政审批“大监管”模式,增强审管互动做出积极探索。

闫菁清[7](2021)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高速发展,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浪潮、公民文化需求兴起的大时代背景下,作为政府制度改革创新产物的行政服务中心是行政服务工作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它通过将行政审批职能部门集中整合形成一站式服务机构,来为企业与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以提升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消除制度性障碍的同时,提高政府对公众的回应力。行政服务中心在从诞生至今的二十余年内,发挥着巨大成效并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建设。目前,随着各级政府对政务服务建设的重视度逐年提高,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纷纷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不断进行政务创新,开始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建设,而当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依旧沿用僵化、保守的政务办公建筑设计方法,忽略了行政改革及信息化时代背景发展需求,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明显滞后于新的政务服务模式,而显现出建筑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基于对此的思考,本文以我国各地的市级、区级行政服务中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针对当下时代发展需求与行政服务中心建筑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梳理,以“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影响机制为启发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提出策略性意见,从而使行政服务中心建筑顺应时代发展,产生积极效应。本文以当前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探究阻碍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发展的深层困境。分析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产生背景、作用机制以及它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的影响,总结归纳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发生的转变,并根据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发展新趋势,总结出行政服务中心在互联网+政务模式下的设计前期和建筑设计的策略,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在建设目标、功能配置、空间构想方面提出前期策划策略,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在空间形态、布局组织与环境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策略做出详细阐述,为互联网+政务模式下的新型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筑设计提供指导与借鉴。

李娜[8](2021)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基层政务服务是基层政府一项特有的职能,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更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府能否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关系到“放管服”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顺利实现。推进“一次办好”是山东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地方实践,通过公布权力清单、业务流程再造、互联网技术支撑,推动政务服务理念、制度全方位深层次改革。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一次办好”不谋而合,在价值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整体性治理理论下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改革从价值观念、组织构架、技术支撑和协同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本论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对以“一次办好”为例的基层政务服务进行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界定相关概念入手,明确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基层政务服务之间的契合点和适用性,将整体性治理的核心概念、理论目标等进行分析,阐述了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的整合、协调、技术与监督四个维度与“一次办好”的适用性。其次,借助山东省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的个案研究,从改革内容、改革措施、改革成效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个案分析,找出目前基层政务服务面临的问题。再次,根据L区“一次办好”情况,梳理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总结了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政务服务改革的经验教训。最后,针对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构建核心价值观念、完善整体组织架构设计、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支撑、完善监督考核协同机制等制度化条件四个方面的优化路径。本论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视角,着眼于“一次办好”为突破口的基层政务服务,通过实地调研,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力图提出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改革路径,实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本土化应用,构建整体性服务政府。

张丁[9](2021)在《“放管服”背景下B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召开,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下简称“放管服”),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整个“放管服”改革中起着“先手棋”和“当头炮”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基础和突破口。B市近年来积极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不断优化B市营商环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本文以“放管服”改革为背景,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比较分析法对B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展开研究。首先,梳理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解释“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等相关概念,对政府管制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加以阐述。其次,梳理了B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效,通过收集有关部门的文件材料,以实地走访开展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B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队伍建设不足、审批制度不完善、监督制约力度不够以及审批效率不高的问题,分析得出问题根源在于职能转变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利益壁垒难以打破以及平台建设滞后四方面。然后,比较分析成都武侯区、杭州市等国内部分先进典型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得出可借鉴性启示。最后,从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机制、完善监督监管、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四个方面,提出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B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楚丹丹[10](2021)在《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目前许多城市的行政实践中,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间用时过长,串联审批环节过多,已经成为了影响城市政务效率的重要问题。漫长的审批用时和低下的审批效率,使得大量企业的运行成本十分高昂,也浪费了许多政府公务人员以及企业工作人员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尽管Z市已经初步针对工程建设审批流程进行了改革,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提高的地方,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详细分析其中的弊病,将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办事难、速度慢、步骤多、内容繁”这几项关键性问题予以有效的解决,就显示出了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Z市建设项目审批过程的问题现状和背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调研,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以及访谈调研和归纳总结的手段对Z市的建设审批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详细论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分析了Z市工程建设项目的流程发展过程、现行内容,并根据调查访谈确定了目前的流程改革效果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认为,其中具体的问题在于审批流程已经无法满足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项目审批的时间控制没有较好的结果,审批需要的各类材料数量不减反增,尚且存在许多技术咨询和审查等没有被纳入审批计划的耗时环节等。其具体的原因在于,行政审批机构和流程设置不够精简,缺乏统一组织综合协调各个责任部门,审批流程设置未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难以实现分离。对此本文全面梳理了行政项目优化的理论依据,并在手续方面提出了对应的优化对策,将审批流程分为用地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施工许可阶段与竣工阶段几个流程,给出分门别类的建议,同时针对审批平台的优化改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的研究结果认为,Z市在行政审批改进的过程中,应当综合借鉴更多地区的先进经验,优化审批机构,用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来分析审批事项,确定流程整改内容,完善审批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并面向公众建立高效的反馈与监督平台。

二、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旅顺口区某实验室工程建设行政审批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行政审批概念
        1.2.2 “放管服”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理论基础
        1.5.1 新公共服务理论
        1.5.2 流程再造理论
        1.5.3 服务型政府理论
2 旅顺口区某重点实验室工程建设项目案例概述及存在的问题
    2.1 旅顺口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现状
        2.1.1 行政审批行为逐步规范
        2.1.2 坚持放管结合
        2.1.3 巩固深化改革成果
    2.2 旅顺口区某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概述
        2.2.1 项目背景与概况
        2.2.2 试验建设内容
        2.2.3 取得效果
    2.3 重点实验室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情况访谈
        2.3.1 访谈目的
        2.3.2 访谈对象
        2.3.3 访谈设计及开展情况
    2.4 旅顺口区某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审批过程遇到的问题
        2.4.1 审批事项繁多
        2.4.2 申报材料清单不完善
        2.4.3 办理人员经验不足
        2.4.4 审批时限履行不到位
        2.4.5 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3 基于旅顺口区某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所反映出的审批问题原因分析
    3.1 政府放权力度不够
    3.2 政府统筹力度不足
    3.3 审批人员协同配合意识不够
    3.4 监管机制不完善
    3.5 技术手段影响治理模式
4 旅顺口区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优化建议
    4.1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4.2 政府统筹推进体制改革
    4.3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4.4 着力提升监管效能
    4.5 提升电子政务服务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提纲
致谢

(2)“一次办好”改革的地方实践与优化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R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
        2.现实意义
    (三)学术综述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3.研究评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相关理论
        5.研究方法
        6.技术路线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有关概念阐释
        1.“放管服”改革
        2.“一次办好”改革
    (二)理论基础
        1.理论阐释
        2.理论适用性
        3.理论框架
二、“一次办好”改革的地方实践
    (一)“一次办好”改革的背景
        1.山东省实施“一次办好”改革背景
        2.山东省R市主要情况介绍
    (二)山东省R市“一次办好”改革创新实践
        1.山东省R市“一次办好”改革的主要内容
        2.山东省R市“一次办好”改革的创新举措
        3.山东省R市“一次办好”改革取得的成效
三、“一次办好”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一次办好”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简政放权不彻底
        2.政务服务水平不高
        3.政务信息化水平不高
        4.“一次办好”改革成效评价及监管机制不完善
    (二)“一次办好”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保守,对改革认识不到位
        2.政务管理水平不高,监管不到位
        3.技术支撑不够,存在“信息孤岛”
        4.“一次办好”改革制度机制建设不完善
四、优化“一次办好”改革的对策研究
    (一)树立服务理念,简化“一次办好”办事流程
        1.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主动服务
        2.优化办事审批服务流程
        3.破解利益纠缠,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优化政务服务人员配备
    (二)提升管理水平,实行常态化动态监管
        1.明确监管职责,提升管理水平
        2.建立常态化动态监管机制
    (三)推动“互联网+”,建设数字政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2.优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
        3.依托自助终端,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有机融合
    (四)建立健全“一次办好”改革相关体制机制
        1.健全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制度体系
        2.建立监督考核评估机制
        3.推动“一次办好”改革立法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地方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R市L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学术综述
        1.国外研究概述
        2.国内研究概述
        3.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
        2.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
    (二)理论基础
        1.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2.服务型政府理论
二、地方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现状——以R市L区为例
    (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主要概况
    (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
        1.立项用地规划许可
        2.工程建设许可
        3.施工许可
        4.竣工验收
    (三)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主要做法
        1.深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
        2.实行并联审批
        3.实行容缺受理创新服务
三、R市L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批权责界定不清,地方政府流程再造空间有限
        1.权责界定不清,业务存在交叉
        2.区级审批权限受限,业务链条不完整
    (二)标准程度不高,项目审批环节设置不够合理
        1.审批要素标准不一致,缺乏标准化依据
        2.前置条件体外循环,审批流程涵盖不全
        3.中介服务不规范,中介市场秩序混乱
    (三)审批事项网办率低,一站式平台信息化程度不高
        1.自建系统多,信息壁垒、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
        2.审批系统功能不完善,电子化利用率低
    (四)人员服务质量较差,行政审批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1.政务服务大厅整体标准化程度低,缺乏整体规划
        2.行政审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四、R市L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制度支持,权力事项下放力度不够
        1.审批制度不健全,缺少法律依据支撑
        2.审批部门职能划分随意,协调性不够
        3.层级间权限下放不同步
    (二)缺乏审批监管,对标准化重视程度不够
        1.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2.审批流程制定缺乏整体性
        3.中介机构管理不到位
        4.权责体系尚未完善
    (三)缺乏技术支撑,信息化建设路径不明晰
        1.电子政务应用水平较低
        2.审批信息在部门间流转协调性差
    (四)缺乏服务意识,审批人员理念转变不够
        1.行政审批观念未能及时转变
        2.行政审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五、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优化路径
    (一)审批权责再造
        1.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争取上级审批权限下放
    (二)审批模式再造
        1.推进审批事项标准梳理
        2.科学合理设置审批环节
        3.精简重复项目申报资料
    (三)审批平台再造
        1.推进电子审批平台建设
        2.大力推行网上行政审批
    (四)审批监管再造
        1.加强对审批全过程监管
        2.加强对审批单位的监管
        3.加大中介机构监管力度
        4.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五)审批理念再造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转变为民服务理念
        2.开展业务素质能力培训,强化优质服务技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4)“放管服”背景下Z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学术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学术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案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放管服”改革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县级政府
        2.“放管服”改革
        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相关理论基础
        1.服务型政府理论
        2.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二、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
    (一)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情况
        1.从政务服务中心到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转变
        2.从“线下办”到“网上办”的转变
        3.不断推进流程再造
    (二)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
        1.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
        2.实现跨域通办三连跳
        3.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4.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三、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及原因
    (一)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重在减少行政审批数量,忽略了其质量
        2.部分权限下放后承接工作不到位
        3.办事流程有待优化,办事效率有待提高
        4.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
        5.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助力不足
    (二)制约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因分析
        1.政府改革中自我角色的制约
        2.改革意识薄弱
        3.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4.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
四、国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内县级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
        1.浙江省宁海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
        2.山东省新泰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
    (二)国内县级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1.要有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创新精神
        2.改革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3.借力“互联网+”,助力智慧审批服务
五、深化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
    (一)提高审批权力下放的质量
        1.提高放权“含金量”,使放权更精准
        2.继续完善权责清单制度
    (二)提高基层政府的承接能力
    (三)继续推进审批流程优化和服务标准化
        1.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流程
        2.进一步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
    (四)持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1.完善行政审批监管机制
        2.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关键环节
    (五)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1.推动网上审批方式更加快捷
        2.建立政府大数据平台,推进信息共享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Z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评估调查问卷
致谢

(5)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步入新时代:广大民众对群众性体育赛事需求增加
        1.2.2 面对新环境: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迎来机遇与挑战
        1.2.3 治理新格局: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在驱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论
        1.5.2 具体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1.6.1 研究内容创新
        1.6.2 研究视角创新
2 研究综述
    2.1 文献综述
        2.1.1 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2.1.2 治理的相关研究
        2.1.3 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2.1.4 协同治理模型构建相关研究
        2.1.5 研究述评
    2.2 核心概念
        2.2.1 群众性体育赛事
        2.2.2 协同
        2.2.3 治理
        2.2.4 治理机制
        2.2.5 理论模型
3 理论基础
    3.1 协同治理理论
        3.1.1 协同治理的概念
        3.1.2 协同治理的内涵
        3.1.3 协同治理的本土化
        3.1.4 协同治理的实践应用
    3.2 其它相关的理论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2 协同优势理论
        3.2.3 资源依赖理论
        3.2.4 委托代理理论
4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回顾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历史阶段划分
        4.1.1 起步与曲折阶段(1949—1965):政府一元化管理
        4.1.2 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深受“文革”运动影响
        4.1.3 恢复与转型阶段(1977—1992):政社合作关系形成
        4.1.4 协作与探索阶段(1993—2012):多元治理萌芽
        4.1.5 协同与完善阶段(2013—):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
    4.2 新中国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演变特征
        4.2.1 赛事宗旨:从“为国”到“为民”
        4.2.2 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4.2.3 管理手段:从行政到综合
        4.2.4 赛事效益:从“输血”到“造血”
        4.2.5 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5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现实审视
    5.1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
        5.1.1 制度改革: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增加与各种问题并存
        5.1.2 赛事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要求
        5.1.3 改革转型:传统的赛事管理路径出现“政府失灵”
        5.1.4 多元融合:协同治理主体互动关系亟待理顺
        5.1.5 产业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
    5.2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
        5.2.1 政府:监管服务与部门协调
        5.2.2 市场:资源配置与经费扩充
        5.2.3 社会:公益服务与技术支持
        5.2.4 个人:民众参与与资源整合
    5.3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
        5.3.1 国家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5.3.2 地方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5.3.3 基于公共政策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分析
    5.4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困境
        5.4.1 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
        5.4.2 政府部门权责模糊
        5.4.3 多元主体利益冲突
        5.4.4 治理过程协同不足
6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6.1 理论模型构建研究设计
        6.1.1 方法选择
        6.1.2 样本选取
        6.1.3 分析工具
    6.2 理论模型构建过程
        6.2.1 产生研究问题
        6.2.2 资料收集
        6.2.3 资料分析——实质性编码
        6.2.4 理论建构——理论性编码
        6.2.5 理论应用
    6.3 理论模型阐释
        6.3.1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整体性阐释
        6.3.2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核心要素阐释
    6.4 关于理论模型严谨性的说明
7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7.1 案例研究设计
        7.1.1 案例验证思路
        7.1.2 资料来源与收集
    7.2 验证案例介绍
        7.2.1 案例一: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
        7.2.2 案例二:陈仓区周末篮球联赛
    7.3 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7.3.1 办赛环境
        7.3.2 办赛主体
        7.3.3 参与动因
        7.3.4 协同引擎
        7.3.5 互动行为
        7.3.6 协同结果
    7.4 案例验证结果与启示
8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8.1 双管齐下: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
    8.2 政社共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8.3 定权定责: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
    8.4 互监互督: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
    8.5 软硬兼施: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
    8.6 精准施策: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
9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附件2: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访谈提纲
    附录3:调研照片
    附录4:调研访谈内容节选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地方行政审批“审管分离”改革问题研究 ——以R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论文选题的背景
        2.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
        1.创新点
        2.不足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行政审批
        2.审管分离
    (二)理论基础
        1.政府再造理论
        2.无缝隙政府理论
    (三)理论的应用
        1.政府再造理论的适用性
        2.无缝隙政府理论的适用性
二、R市行政审批“审管分离”改革概述
    (一)R市行政审批“审管分离”改革的背景与目的
        1.审管分离的背景
        2.审管分离改革的目的
    (二)R市行政审批“审管分离”改革做法与成效
        1.审管分离改革的主要做法
        2.审管分离改革的初步成效
三、R市行政审批“审管分离”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R市行政审批“审管分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审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
        2.审管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
        3.审管部门衔接“有缝隙”
    (二)R市行政审批“审管分离”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法律法规滞后,顶层设计引导不足
        2.思想认识不够,“顾客”参与度低
        3.信息共享度低,信息孤岛难以突破
        4.审管互动不足,双向反馈不及时
四、完善地方行政审批“审管分离”制度的建议
    (一)推动“内部循环”提升审管能效
        1.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厘清优化权责
        2.提倡“顾客参与”创新监管理念
        3.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推进信息共享与信息资源赋能
        1.破除审管部门信息壁垒
        2.建立“无缝隙”审管同盟关系
        3.有序推进释放数据活力
    (三)健全机制探索良性“审管互动”
        1.建立一体化“大监管”模式
        2.完善联合审批模式
        3.健全双向反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致谢

(7)“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治体制改革与信息化快速发展
        1.1.2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提出
        1.1.3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行政服务中心的研究现状
        1.4.2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概况与现状问题
    2.1 行政服务中心的演变与发展概述
        2.1.1 行政服务中心的历史演变
        2.1.2 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概况
    2.2 当前行政服务中心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
        2.2.1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浪潮
        2.2.2 人民公共文化需求兴起
        2.2.3 信息化发展与广泛应用
    2.3 行政服务中心的现状调研及存在问题
        2.3.1 调研总体框架
        2.3.2 问卷调查分析
        2.3.3 当前存在问题
    2.4 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现状问题成因分析
        2.4.1 政务服务职能定位的失衡
        2.4.2 传统官僚管理体制的弊病
        2.4.3 传统政务服务模式的僵化
        2.4.4 政务服务的服务理念偏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形成及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的影响
    3.1 “互联网+”介入政务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1.1 “互联网+”的发展概况
        3.1.2 “互联网+”引入政务服务模式的可行性
        3.1.3 “互联网+”对政务服务模式的指导意义
    3.2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综合概述
        3.2.1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产生背景
        3.2.2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范式转变
        3.2.3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基本要素
    3.3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的影响
        3.3.1 服务体系指引建筑建设方向
        3.3.2 运行机制催化空间形态变化
        3.3.3 办理模式衍生布局组织转变
        3.3.4 服务理念主导空间情景氛围
    3.4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新趋势
        3.4.1 功能构成标准化与复合化
        3.4.2 空间形态多义性与开放化
        3.4.3 布局组织集约化与灵活化
        3.4.4 环境氛围智能化与体验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设计前期策略
    4.1 适应新模式的科学化建设目标
        4.1.1 基于体系的职能定位重构
        4.1.2 协同城市发展的规划选址
        4.1.3 满足发展需求的建设规模
    4.2 协同政务服务体系的功能配置
        4.2.1 市级——拓展复合化服务功能
        4.2.2 区级——设定标准化服务功能
        4.2.3 基层——与社会资源功能整合
    4.3 契合政务服务新模式的空间构想
        4.3.1 功能空间类型划分
        4.3.2 功能空间配置标准
        4.3.3 功能空间规模构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策略
    5.1 增强建筑空间的适应性
        5.1.1 网络化取代等级化的办公空间
        5.1.2 信息化整合趋势的服务空间
        5.1.3 强化多义与复合的交往空间
        5.1.4 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辅助空间
    5.2 布局组织的整体性优化
        5.2.1 集约整合的整体布局
        5.2.2 灵活自由的空间组织
        5.2.3 优化高效的流线组织
    5.3 强化服务意识的环境塑造
        5.3.1 增强建筑空间的体验感
        5.3.2 建筑边界的开放性塑造
        5.3.3 环境氛围的人性化营造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学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四)个案概述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层政务服务与“一次办好”改革的概念界定
        1.政务服务与基层政务服务
        2.“一次办好”改革
    (二)“一次办好”改革的理论基础
        1.整体性治理理论
        2.新时代系统集成改革理论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框架
        1.治理根源:“棘手性难题”和“碎片化问题”
        2.价值取向:以公共利益和群众需求为标准
        3.判断标准:目标与手段互相强化
        4.功能因素:建立信任和责任感
        5.操作路径:整体性整合和无缝隙项目
        6.制度化条件:环境、利益、认知和情感关注
        7.路径策略
    (四)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一次办好”改革的适用性分析
        1.立足于“公共需求”的价值理念高度一致
        2.构建“内畅外联”的组织结构高度契合
        3.实现“无缝高效”的运行方式不谋而合
        4.“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支撑高度契合
二、济南市L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一)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背景
        1.“放管服”改革的山东地方实践
        2.“3545”改革目标的政策要求
        3.改革服务方式及完善政务服务流程的现实需要
    (二)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内容
        1.改革行政机构,开展“减证便民”行动
        2.设定目标,采用重点手段加强地区创新
        3.打造高水平服务载体,创建特色服务品牌
        4.优化制度化条件,全面监督责任落实
    (三)济南市L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实践措施
        1.信息技术支撑:“两微一端”开展
        2.服务性目标强化:“三级体系”目标
        3.整体性运作体系:“由点到面”“由远到近”
        4.主体多元合作:“政银合作”,全体参与
    (四)济南市L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实践成效
        1.调研数据及样本分析
        2.实践结果及成效
三、“一次办好”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一次办好”改革存在的问题
        1.价值取向有偏颇,理念转变不到位
        2.运行机制和流程不规范、行政审批标准不统一
        3.数据共享缺乏、“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
        4.政府内外缺乏协同,第三方力量参与不足
        5.制度化条件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一次办好”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环境因素:行政环境不健全,经济制约改革
        2.认知因素:核心价值理念缺失,地方缺乏能动作用
        3.体制因素:“分权化改革”导致组织架构设计不当
        4.技术因素:信息手段运用滞后,统筹规划不全面
        5.行为因素:政府利益判断和考量
四、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府政务服务的路径
    (一)构建以公共利益为主导的价值取向
        1.创新行政理念,塑造“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念
        2.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塑造服务型政府行政文化
    (二)优化完善整体性系统性组织架构设计
        1.中央削权减证,优化政府管理机制
        2.赋权地方实践,实现地方对中央的回应性建设
    (三)完善和加强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支撑
        1.加强部门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技术体系
        2.依靠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
        3.强化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四)构建和健全法律法规、监督考核等制度化条件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为政务服务提供法制保障
        2.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实现审管有机衔接
        3.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创新激励竞争机制
        4.细化人才队伍培养,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放管服”背景下B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放管服”改革
        2.1.2 行政审批制度
        2.1.3 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管制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
第三章 B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状与成效
    3.1 B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状
        3.1.1 涵盖全面化服务事项
        3.1.2 提供智能化自助设施
        3.1.3 提供人性化周到服务
    3.2 B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
        3.2.1 审批服务效率不断提高
        3.2.2 审批服务流程得到优化
        3.2.3 审批服务权限公开透明
第四章 B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调查问卷样本分析
    4.2 B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4.2.1 行政审批队伍建设不足
        4.2.2 行政审批制度不完善
        4.2.3 审批监督制约力度不够
        4.2.4 行政审批效率仍存在提升空间
    4.3 B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4.3.2 体制机制不健全
        4.3.3 利益壁垒难以打破
        4.3.4 数据平台建设滞后
第五章 国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5.1 国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
        5.1.1 成都市武侯区设立的国内首个行政审批局
        5.1.2 杭州市提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5.2 国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5.2.1 转变政府治理理念
        5.2.2 健全完善监督制度
        5.2.3 做好数据信息平台建设
第六章 “放管服”背景下B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策
    6.1 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6.1.1 树立服务为先的思想观念
        6.1.2 强化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6.2 建立健全规范的体制机制
        6.2.1 从立法层面推进体制改革
        6.2.2 从规范制度方面实现改革标准化
    6.3 不断完善监督监管制度
        6.3.1 构建多元化监管体系
        6.3.2 利用评估考核规范管理
    6.4 创新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
        6.4.1 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
        6.4.2 推进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6.4.3 积极探索“政府+中介”模式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研究现状综合述评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五)研究创新点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行政审批的相关概述
        1.行政审批的含义
        2.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含义
        3.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主要流程
    (二)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的的理论基础
        1.流程优化理论
        2.整体政府理论
二、Z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现状调研分析
    (一)Z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访谈调研分析
        1.访谈目的与方案
        2.访谈的对象和提纲设计
        3.访谈开展情况及基本成果
    (二)Z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整体现状
        1.Z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发展阶段
        2.Z市工程建设项目现行流程详细内容
        3.Z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效果
三、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存在的问题
        1.行政审批机构和流程设置不够精简
        2.建设项目审批的时限未能获得有效控制
        3.审批事项和所需提交的资料反而增多
        4.审批咨询和技术审查环节未被纳入审批计划时间
    (二)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地方性法规无法满足建设项目发展的需求
        2.缺乏统一组织综合协调各个责任部门
        3.公务员工作态度未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4.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难以实现分离
四、Z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对策
    (一)Z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的转变观念
    (二)Z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各流程手续优化对策
        1.通过净地出让、合并证件及优化环评的方式改进用地阶段审批流程
        2.通过清单告知、承诺备案等制度优化规划设计阶段审批流程
        3.通过分阶段报建、联席会议等模式加快施工许可阶段审批速度
        4.通过推行“一表制”、减省机构编制等方案加快竣工阶段审批速度
    (三)Z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机构建设优化对策
        1.再造审批机构
        2.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彻底审查清理审批事项
        3.构建“多规合一”沟通平台,完善审批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4.建立高效的公众反馈和监督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四、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旅顺口区某实验室工程建设行政审批案例研究[D]. 杨美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一次办好”改革的地方实践与优化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R市为例[D]. 陈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地方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R市L区为例[D]. 宋晓磊.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放管服”背景下Z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 薄书林.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5]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D]. 冯加付.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6]地方行政审批“审管分离”改革问题研究 ——以R市为例[D]. 张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7]“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 闫菁清.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8]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为例[D]. 李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9]“放管服”背景下B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 张丁. 河北大学, 2021(02)
  • [10]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研究[D]. 楚丹丹.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