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膝关节骨折的内固定

复杂膝关节骨折的内固定

一、膝部复杂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刚,徐强,张清晏,陈星宇,刘颖[1](2021)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对角线损伤合并的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对角线损伤合并的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膝关节对角线损伤合并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0~68岁,中位数55.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均为单侧损伤,左侧6例、右侧4例。7例为胫骨平台前内侧骨折,Schatzker分型为Ⅳ型;3例为胫骨平台前内、前外侧骨折,Schatzker分型为Ⅴ型。受伤至手术时间2~5 d,中位数3.5 d。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常规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进行胫骨外旋拨号试验测定双侧胫骨外旋角度差值;分别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屈曲活动度,采用膝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7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胫骨平台骨折和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5周,中位数13周。胫骨平台内翻角,术前105.24°±5.38°、术后1年86.34°±2.69°;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前5.21°±1.21°、术后1年8.54°±0.88°;双侧胫骨外旋角度差值,术前14.36°±2.32°、术后1年3.36°±1.78°。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随时间呈增大趋势(75.37°±16.98°,114.27°±13.79°,122.59°±11.89°,F=34.022,P=0.000),膝部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4.89±0.94)分,(2.83±1.29)分,(1.18±0.95)分,F=32.697,P=0.000],HSS膝关节评分随时间呈上升趋势[(41.45±6.76)分,(75.36±5.55)分,(82.23±7.91)分,F=118.172,P=0.000]。均未发生腓总神经损伤、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对角线损伤合并的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骨折愈合好,能够减轻膝部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刘重,张朝,马宁,焦健,石宇,郭永明,滕云升[2](2021)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结合内固定治疗伴软组织缺损的下肢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下肢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若处理不当, 易导致感染、创面经久不愈、关节功能丧失等并发症。常规治疗为Ⅰ期先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 待软组织修复完成后更换为内固定, 而Ⅱ期更换内固定时骨折复位困难并有感染的风险。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兵器工业521医院收治的25例伴软组织缺损的下肢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结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邢学武,姜文学[3](2020)在《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治疗现状》文中研究表明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临床较为少见且其骨折特殊,损伤机制复杂,极易出现因骨折固定方式选择不当导致骨折内固定失效、骨不连、再次移位及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因此,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术后骨关节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临床上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最佳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就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表现与分型、治疗方式、内固定物的选择、手术治疗效果及治疗时期等方面进行综述。

姜世川[4](2020)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分析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以便为临床上治疗成人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成人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患者62例,女患者24例,年龄19-61岁,平均(37.33±9.29)岁,按手术方法分为A组(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组,n=44例),以及B组(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n=42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以及HSS评分分别评估髋、膝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中位数随访时间18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随访。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A 组为(124.64±26.87)min,B 组为(113.95±22.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 组为(231.82±76.96)ml,B 组为(223.57±64.3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次数:A组术中透视次数(18.50±3.94)次,B组为(13.26±2.9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4.25±1.31)月,B组骨折愈合时间为(4.97±1.96)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术后共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B组术后共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根据末次随访Harris、HSS评分分别评估髋、膝关节功能情况,其中Harris评分,A组:优17例,良23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1%;B组:优13例,良24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为8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A组:优22例,良19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3.18%;B组:优17例,良21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为9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成人股骨干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均可以有效减少软组织和骨膜的损伤,保护骨折端的血供。但相比较而言:(1)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可以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但操作相对复杂。(2)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操作相对简单。(3)而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髋膝功能优良率方面,两种治疗方式无显着差别。

胡昌庆[5](2017)在《3种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对比研究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钢丝张力带3种不同张力带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的差异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12月6月,对我院97例闭合移位性髌骨骨折,横行骨折72例,粉碎性骨折25例,分组采用切开复位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及钢丝张力带3种不同张力带内固定方式治疗。其中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1例,横行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6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478岁,平均(58.36±9.59)岁;左侧13例,右侧8例。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2例,横行骨折25例,粉碎性骨折7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276岁,平均(57.62±4.82)岁;左侧20例,右侧12例。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44例,横行骨折32例,粉碎性骨折12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2875岁,平均(58.58±8.28)岁,左侧30例,右侧14例。术后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定期复查,随访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予以疗效功能评价。结果97例骨折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优1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2%;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优15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87.5%;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优18例,良14例,可10例,优良率72.7%。对比3组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和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结论通过应用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钢丝张力带3种不同张力带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从三组随访满意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价、膝关节功能疗效结果对比分析,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并发症相对较少,固定强度最可靠,膝关节功能恢复最满意,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温雅国,龙振江,黄丽芳[6](2017)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内固定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有效率均在80.0%以上,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与骨折复杂程度相关(χ2=76.06,P=0.000),71例优,14例良,12例可,总优良率为88.5%,6例患者术后伤口渗出液较多,4例患者膝关节屈伸受限,4例患者小腿近端深静脉血栓,2例动脉受损,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内固定良好,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不良事件。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采取内固定治疗中需要全面评估患者骨折情况,积极处理软骨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王连军[7](2014)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预后不确定,致残率高,是最具挑战性的骨科难题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为临床医生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方面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病房2009年1月~2013年1月经手术治疗且经过完整随访的7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年龄在21~61岁,平均41岁,其中男55例,女18例。左侧38例,右侧33侧,单侧71例,双侧2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1],其中I型3例,Ⅱ型31例,Ⅲ型8例,Ⅳ型7例,V型9例,Ⅵ型17例。术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积极处理伴随的基础疾病,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和软组织局部条件,确定手术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手术治疗,术后加强病人康复指导,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2],术后半年对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分,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结果本组73例随访患者,随访8~36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通过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其中优56例,良12例,可7例,优良率达90.7%。结论内固定治疗是胫骨平台骨折最好的治疗方法,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术前应当对骨折碎裂情况及合并伤进行全面评估,积极处理软组织损伤及合并疾病,选择合适的手术和固定方式,术后科学进行功能锻炼对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预防非常重要。

杨康华,杨晶,杨广忠[8](2014)在《三种内固定物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比较》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目前,内固定植入物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式有多种,较多使用的方法为锁定加压钢板、顺行髓内钉和逆行髓内钉,临床对这3种固定方法的疗效持不同观点。目的:通过对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顺行髓内钉和逆行髓内钉治疗方法的比较,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股骨远端骨折行内固定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38例,顺行髓内钉21例,逆行髓内钉59例,比较3组内固定植入过程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术后恢复的优良率。结果与结论:11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4-26个月,平均为20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1例患者因骨病例骨折导致骨缺失愈合延迟,采用骨填充后在第19周基本完全愈合,其余均在4.5个月内愈合。在骨折愈合时间上3者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顺行髓内钉组和逆行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顺行髓内钉组要优于逆行髓内钉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锁定加压钢板组、顺行髓内钉组及逆行髓内钉组3者膝关节Kolment的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6.3%,52.4%,86.4%。说明逆行髓内钉内固定牢固,稳定可靠,出血量少,创伤小、骨折易复位等优点,特别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表现效果更好,与锁定加压钢板及顺行髓内钉组比较,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更有优势。

赵志钢,郭庆宝,郝佳杰,徐志杰[9](2011)在《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文中认为距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在临床工作并不罕见,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距骨骨折尤其是复杂粉碎性的距骨骨折有不断发展并上升的趋势,由于距骨无单独的血供,易发生缺血坏死,且因致伤暴力较大,往往存在软组织损伤,

赵宏普[10](2002)在《《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二、膝部复杂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膝部复杂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对角线损伤合并的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术前准备
        2.1.2 手术方法
        2.1.3 术后处理
    2.2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2.3 数据统计方法
3 结 果
4 讨 论

(3)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损伤机制及表现
    1.1 损伤机制
    1.2 骨折表现及分型
2 治疗
    2.1 非手术治疗
    2.2 手术治疗
        2.2.1 手术入路的选择
        2.2.2 内固定物的选择
        2.2.3 手术治疗效果
3 手术时机
4 总结

(4)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典型病例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成人股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3种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1.基本资料
        2.入选及排除标准
    (二) 具体方法
        1.手术方法
        2.术后处理
        3.疗效评分
三、结果
    (一) 三组张力带内固定随访结果
    (二)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三) 典型病例
        1.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典型病例
        2.钢丝张力带组典型病例
        3.空心钉钢丝张力带组典型病例
四、讨论
    (一) 髌骨的解剖及生物力学作用
    (二) 髌骨骨折的致伤原因及类型
    (三) 髌骨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四) 三种张力带内固定的优缺点
        1.克氏针钢丝张力带(AO改良张力带)
        2.钢丝张力带
        3.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综述
    参考文献
八、发表的论文
九、致谢

(7)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解剖特点
    2. 病因及受伤机制
    3.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
    4.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原则
    5. 保守治疗方法
    6.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
    7. 术后康复功能锻炼
    8. 中医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采集时间
    1.3 病例入选标准
    1.4 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2.4 术后随访
    2.5 疗效评定的标准
3 结果
    3.1 术后愈合情况
    3.2 术后并发症
    3.3 统计学方法
    3.4 典型病例
4 讨论
    4.1 手术目的及时机的选择
    4.2 手术入路的选择
    4.3 内固定材料的选择
    4.4 选择性植骨
    4.5 合并伤的处理
    4.6 并发症预防
    4.7 术后功能锻炼
    4.8 数字骨科学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三种内固定物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0 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s
2 结果Results
3 讨论Discussion

(9)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四、膝部复杂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对角线损伤合并的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J]. 王晓刚,徐强,张清晏,陈星宇,刘颖. 中医正骨, 2021(10)
  • [2]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结合内固定治疗伴软组织缺损的下肢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J]. 刘重,张朝,马宁,焦健,石宇,郭永明,滕云升. 中华创伤杂志, 2021(10)
  • [3]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治疗现状[J]. 邢学武,姜文学. 医学信息, 2020(13)
  • [4]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D]. 姜世川. 郑州大学, 2020(02)
  • [5]3种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D]. 胡昌庆. 苏州大学, 2017(04)
  • [6]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疗效分析[J]. 温雅国,龙振江,黄丽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04)
  • [7]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D]. 王连军.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 [8]三种内固定物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比较[J]. 杨康华,杨晶,杨广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04)
  • [9]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J]. 赵志钢,郭庆宝,郝佳杰,徐志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24)
  • [10]《中国骨伤》2002年第15卷关键词索引[J]. 赵宏普. 中国骨伤, 2002(12)

标签:;  ;  ;  ;  ;  

复杂膝关节骨折的内固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