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完善论文_吴文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刑法完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刑法,司法,环境,贪污罪,受贿罪,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刑法完善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琪[1](2019)在《网络版权刑法保护缺陷与完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在知识普及变得更加高效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网络版权侵权行为层出不穷。网络环境下版权人权利的脆弱性、易受侵犯性和侵权行为的低风险、高收益都更加凸显。促进我国网络版权的正常运行及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协调版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平衡,在保护权利人利益同时又能激励知识创新和传播,是我国刑法保护和发展网络版权业的价值追求。(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4期)

孙远旺[2](2019)在《论完善我国环境刑法的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对环境问题的刑法规制起步较晚,环境刑事的相关立法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直到1997年修订的《刑法》才有了关于环境犯罪的法律规定。我国对于环境犯罪的相关刑事立法工作是基于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之上并不断进行完善的,但仍有不完善之处。(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36期)

王林林[3](2019)在《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渎职刑法规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药品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必需品,药品安全日益成为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事件依然呈现高发频发的态势。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手段,要承担起加强药品监管,保障药品安全的重任。然而,当前刑法在惩治药品监管渎职犯罪时面临查处难、追究责任难、处罚轻等(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11-23)

邓琪[4](2019)在《完善贿赂犯罪刑法规制力促反腐》一文中研究指出贿赂是腐败犯罪中最典型突出的一部分,它拥有很高的社会关注度。贿赂犯罪的刑法规制是否科学和完善,关乎反腐败进程的成功与否。在全面推进反腐倡廉的背景下,关注我国贿赂犯罪刑法规制的不足并提出完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反腐败背景腐败是社会毒瘤(本文来源于《法制周报》期刊2019-11-09)

刘慧明[5](2019)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刑法保障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关乎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尤为重大,要求尤为迫切,任务尤为艰巨。就创新西北地区生态保障的刑法机制而言,应着眼于该地区危害生态环境犯罪样态,力求确立危害生态环境犯罪治理的综合性规范系统。一(本文来源于《甘肃日报》期刊2019-10-17)

高铭暄[6](2019)在《新中国刑法立法的变迁与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的刑法是治国理政的重器,是国家惩罚和预防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利益的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强大的法律武器。1979年刑法典的颁布,使新中国刑法规范第一次得以体系化,奠定了我国刑法体系的基础。1997年刑法典(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10-08)

胡庆堂[7](2019)在《论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之不足与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权已经成为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个人信息不仅关乎公民的身心安宁,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经济利益。如何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合法、合理的使用?对不合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应该如何进行规制?刑法应该怎么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本文将主要围绕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入罪分析、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之规定以及完善这几个方面,对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之不足与完善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28期)

高铭暄[8](2019)在《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实践与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刑法基本原则的纲领性、全局性以及贯穿性之基本特质,使其被赋予指导司法实践的重大使命。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指导意义具有一般的常态实现机制,而叁大基本原则也各有其特殊的指导体系,继而织建起丰盈而广博的教义学图景。回顾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历程,积极贯彻刑法叁大基本原则并充分发挥指导司法实践功能是主流,但司法背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大变革时代,应立足司法背离的主要致因,理清司法背离中的真实问题,前瞻地列明未来发展的主要清单。应积极培育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化能力,与时俱进地推动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与进步,从多维度持续优化刑法基本原则指导司法功能。(本文来源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敬华[9](2019)在《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存问题分析与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各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断增加,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中与其对应的规则内容也在不断地完善。虽然现有成文的惩戒手段基本上可以有效的震慑或阻遏知识产权的主观恶意侵权,但仍存在一些比较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尽管我国刑法对于刑事犯罪行为的顶格惩罚是比较严厉的,但是实际中对知识产权侵权刑事责任的适用条件以及量刑从严把控的适用范围都被慎重考量,所以知识产权的侵权案件数量还是在不断增加。通过现有的知识产权侵权民事和刑事诉讼事件的分析,优化知识产权的制度结构,实现知识产权制度的"规范化"是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加强中国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联系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5期)

刘赛[10](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的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在技术发展迅速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对公民信息的侵犯越来越严重,针对公民信息的犯罪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化。因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将公民信息更加广泛地纳入刑法保护的范围之内,从而更有力地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刑法完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对环境问题的刑法规制起步较晚,环境刑事的相关立法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直到1997年修订的《刑法》才有了关于环境犯罪的法律规定。我国对于环境犯罪的相关刑事立法工作是基于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之上并不断进行完善的,但仍有不完善之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刑法完善论文参考文献

[1].吴文琪.网络版权刑法保护缺陷与完善探析[J].法制博览.2019

[2].孙远旺.论完善我国环境刑法的立法[J].现代商贸工业.2019

[3].王林林.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渎职刑法规制[N].检察日报.2019

[4].邓琪.完善贿赂犯罪刑法规制力促反腐[N].法制周报.2019

[5].刘慧明.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刑法保障机制[N].甘肃日报.2019

[6].高铭暄.新中国刑法立法的变迁与完善[N].检察日报.2019

[7].胡庆堂.论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之不足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9

[8].高铭暄.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实践与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9

[9].陈敬华.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存问题分析与完善[J].法制博览.2019

[10].刘赛.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的完善[J].法制与经济.2019

论文知识图

(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二) 科研成果情况3.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

标签:;  ;  ;  ;  ;  ;  ;  

刑法完善论文_吴文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