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张战胜[1]2004年在《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结合国情提出的未来二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其中更提出了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环境水平的要求也将随之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发展过程产生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等,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和“瓶颈”。以往研究表明:环境指标体系对于监测生态环境的发展,指导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了解和调控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手段。同时,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等原因,常需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表征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入手,在研究了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基础上,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目标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通过专家咨询法,建立了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上到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确定考评目标,准则层确定控制要点和基本要素,一系列指标支持不同的准则,从而实现相应的目标。目标层即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准则层分为五个方面:环境质量、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经济调控能力、生态环境承载与建设、人居环境。每个准则层包含若干分指标,整个指标层由29个具体指标组成。选取环境质量准则层主要从环境要素的角度考虑,综合的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状况。选取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准则层,主要是因为,城市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能力对于该地区的污染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地区发展的潜力所在;选取环境-经济调控能力准则层,在于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环境与经济调控能力指标来反映,抓住环境-经济之间的调控指标,能很好的调控环境-经济之间的矛盾;选取生态环境承载与建设准则层,主要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资源潜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承载与建设指标能够有效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本底状况,从而提供发展的预警;选取人居环境指标,在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周围环境质量,同时,人居环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环境质量目标层:选取: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比例、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目标层,选取的指标有: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汽车尾气达标排放率、环境管理执行有效率。对于环境-经济调控能力目标层,选取的指标: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中水回用率、固体废物及城市垃圾循环利用率、循环经济立法水平、清洁、可再生及绿色能源使用比重、公众绿色消费意识、企业环境-经济协调水平。对于生态环境承载与建设目标层,这方面选取的指标有:森林覆盖率、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城市绿化率、地下水超采率、基本农田受保护比例。对于人居环境目标层,选取的指标有:抽样调查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室内空气质量达标率、食品安全达标率。在建立了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之后,根据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标准。在权重的确定中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同时提出了指标体系的应用评价方法和相应标准。结合九江市的现状,利用建立的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计算分析了九江市相对于指标体系各具体指标的现状值。同时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九江市现在仍处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保目标建设的起步阶段和城市生态环境发展过程的问题。通过评价揭示了九江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基本矛盾。结合九江市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差距,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保证全面小康环境保护目标顺利达成的措施。实践证明,本文提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可以为城市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提供监测手段和调控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但由于时间有限,对本文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深化、检验、补充。

洪亚雄[2]2005年在《环境统计方法及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环境统计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统计工作成败的关键是制定科学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在“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中仅提出了两项环境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主要环境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环境质量、环境压力、环境响应等方面入手,探讨合理的环境统计方法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首先,论文分析了环境统计的特点和作用,总结了国际环境统计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内容。对照我国环境统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加快我国环境统计的一些建议。 然后,论文归纳了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相关指标,提出了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设定构想。在现有环境统计工作的基础上,从工业污染与防治、生活及其他污染与防治、农业污染与防治、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及环保系统自身建设等七个子系统出发,设立了更完善的环境统计方法和环境指标。 考虑到城市环境统计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论文对城市基本情况统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国外的城市环境评估指标,提出了适于我国的城市环境质量统计指标。论文进一步对我国城市环境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 最后,论文基于整体性、简明性、可计量性等原则,又发展了一套适合于未来20年国家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环境指标体系。研究方案中的4类共8个指标基本涵盖了环境的各主要要素,反映了人们最关心的“清洁空气、清洁水、放心的食品和安静优美的环境”等问题,为全面小康社会环境指标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检验方案中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在全国范围至省级范围的适用性,特在全国各省以及吉林、内蒙古、湖南、甘肃、广东5省区的各县进行了应用验证,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徐茂华[3]2011年在《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文中提出以人为本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领域使用概率最高的,具有广泛普适性的词汇之一,这是令人欣喜与兴奋的时代文明之音,社会进步之声。因此深入研究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推动以人为本思想本身的发展,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而且还有利于破解我国当前发展的各种难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弊端,进一步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本文的导论部分,主要是从历史的视野对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题进行阐述,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选题缘起和意义。第一章以人为本思想和评价指标体系界说,主要是对以人为本相关概念和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概念解析,提出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本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以人的生命、个人为本。二是以人民为本,以大多数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少数人的利益与多数人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服从多数人的利益,也更应强调第二层含义,我国实践的以人为本就是两层含义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这最简明的四个字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实践活动的精髓。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以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第二章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本章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其理论基础,而当今的世情、国情、党情、实情是其实践基础。第叁章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目的和原则。主要阐述研究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好地建立我国政府政绩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中一定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操作性、实用性、可持续性以及注重可比性和权威性等原则。第四章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充分借鉴吸收国家和部分省市有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成果,拓宽视野和思路,确立了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其主体构架为:3个分目标、10个复合指标、50个具体指标,从而共同构成了的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涵盖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叁个领域,每个领域都由若干个复合指标和具体指标构成。首先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过程,分为以下叁个环节:首先,确定以人为本评价指标初选方法为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这是一个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叁部分,选取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叁方面作为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分目标:围绕叁个分目标,采用问卷形式,预约40名专家,对问卷进行统计,确定了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社会公正指标,教科文卫指标,生存环境指标,民主建设指标、公民权利保障指标、政府工作的民主化指标,生活水平指标、教育培训指标、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指标等10个复合指标:类似复合指标的选取,且围绕10个复合指标确定了GDP增长速度、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额、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贫困发生率、就业歧视指标、性别平等指标、慈善捐款占GDP比重、司法公正情况指标等50个指标为具体指标,这样最终选取并构建了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即包括3个分目标,10个复合指标,50个具体指标。其次采用的是定性分析,对以人为本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E),随机从本文选定的40位专家中抽取5位专家,让他们给我们已经建立的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分目标、复合指标、具体指标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这样才能够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表。最后收集与处理统计指标,采用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从而计算领域指标值和总指标值。第五章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表现形式与运用。本文认为综合指标形式(包括总目标指标和叁个分目标指标)和分析报告形式(包括总体报告和专题报告)为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表现形式。而评价我国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总体情况和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这是本文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并且运用本文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总表,依据重庆市2009年、2010统计年鉴年,对重庆市政府2008年、2009年以人为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为重庆市政府2008年以人为本指标值为72.35%、2009年以人为本指标值为81.99%,可见重庆市2009年以人为本评价指标值比2008年以人为本评价指标值高出9.64%,说明重庆市以人为本水平在提高,这符合重庆市的实际,因为2008年7月20日重庆市市委召开了叁届叁次会议,会议提出了建设以民生为核心的“平安重庆、畅通重庆、宜居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等五个重庆建设,因而2009年重庆市以人为本评价指标值比2008年指标值高出9.64个百分点。通过重庆市2008、2009年以人为本指标的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强有力地说明了重庆市政府以人为本的程度和水平在提高,也彰显了重庆市政府所实施的系列民生工程的伟大成效,这当然更是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小小缩影,因此本文为我国各级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韩春蕾[4]2016年在《低碳经济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协调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为我们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环境的恶化,雾霾、酸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频繁出现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损害,也给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威胁。因此,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的保护环境和保障居民健康是每个国家政府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改善居民健康进而实现经济、环境、健康等可持续发展对我们国家尤为迫切和重要。那么发展低碳经济将给居民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明确的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也有助于我们找准低碳经济该遵循怎样的发展模式。本文的研究可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实践提供导向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经济、环境、健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理论学科,采用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探讨了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健康影响,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协调现状及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低碳经济和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What)?为什么低碳经济和居民健康存在这样的关系(Why)?低碳经济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有多大(How)?目前的低碳经济与健康的关系怎么样(How)?是否协调?低碳经济该遵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健康(What)?为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的分析:首先,在充分分析了低碳经济和健康的内涵的基础上,采用了广义低碳经济和广义健康的定义,采用LOWA算子法筛选指标,分别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居民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结合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组合赋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采取我国2000-2013年相应的指标数据得到低碳经济综合指数和居民健康综合指数作为我国低碳经济和居民健康现状的代表。紧接着利用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我国低碳经济和居民健康的关系。第二,低碳经济对健康影响的机制理论分析,分别从作用机制、路径分析、以及理论模型叁个方面进行阐述: (1)从经济因子、环境因子和生活方式叁个途径解释了低碳经济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 (2)分别从温室气体及其他气体污染物来源的主要渠道,即电力行业、家庭能源、交通运输、食品和农业生产等四个领域对低碳经济影响健康做路径分析;(3)通过对现有健康生产函数的梳理,在Grossman(1972)创建的健康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微观和宏观健康生产函数作为实证分析的模型基础。第叁,低碳经济的居民健康效应分析。将低碳经济分解为经济因子、环境因子、生活方式叁个方面考察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效应。首先,从低碳经济的经济因子和环境因子两个角度,分别选取国家层面的面板数据、城市层面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低碳经济对居民健康的宏观效应和微观效应,综合考虑环境污染、经济增长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其次,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由于数据难于获取,无法体现在健康效应模型中,故使用自制的《低碳生活与健康关系》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第四,研究低碳经济与健康的关系是否协调或“经济-环境-健康”叁系统的协调状态的问题。首先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协调度法测算“经济-环境-健康”叁系统的协调状态;其次进行“经济-环境-健康”系统协调发展的多目标优化,对计算值和目标值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健康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两者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关系,同时存在短期波动;低碳经济对健康存在促进作用,但要经过一定的滞后期才能显现出来。低碳经济通过经济因子、环境因子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影响健康。不管选取怎样的代表性指标,也不管选取何种层面的数据,低碳经济的宏微观居民健康效应研究均发现经济的增长和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健康的改善,同时低碳生活方式能够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关于低碳经济和健康的协调状态,2000-2013年间我国的经济、环境、健康协调情况虽然得到改善,但仍处于“弱协调”阶段,尚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协调的系统关系,距离“优质协调”状态还有很长的距离。多目标优化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碳排放、绿化水平等指标是影响EEH系统协调的关键指标。最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该建立在“经济-环境-健康”叁系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是“经济-环境-健康”叁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或环境角度等单方面决策。 因此,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即综合经济保障系统、环境保障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制度保障系统的系统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统筹规划,综合决策,兼顾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健康促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居民健康的视角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首次构建了“经济-环境-健康”系统协调发展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在“经济-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和多目标优化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丰富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理论机制分析可为研究低碳经济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方面低碳经济和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得到比单一指标或综合评价模型更为稳健的结果;组合赋权法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的缺陷;实证分析方面改变空气污染急性健康效应和慢性健康效应的传统思路,从宏观效应和微观效应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居民健康效应,丰富了低碳经济健康效应定量分析的内容,改善了定性研究占主导的局面。多层面多类型数据分析的稳健性结果弥补了单一数据导致的片面结论。

庞敦之[5]2006年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及优化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上的跟进,政府决策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撑。但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不相符的是,理论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研究甚少。从已有的一些研究来看,过去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研究甚少,既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内涵,也没有建立起适合大多数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即便有的地方进行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也大都是肤浅的、定性的或应用范围和实用性很有限的。因此,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和优化方案既可以弥补以往理论研究的不足,又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优化本地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利用了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等具体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从系统视角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科学界定,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范围、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构建了四级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其次,设计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的方法——熵值法、G1法和“乘法”集成法,并以此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再次,在更大区域内,利用战略眼光对山东省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在对未来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进行定性、定量预测基础上,设计了未来15年优化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的总方案,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和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创新。本文构建指标体系时把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水平指数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指数的二级指数。二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模型的创新。本文的评价模型是一种利用“乘法”集成法把G1法和熵值法综合起来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型,所以,评价更科学、更客观。叁是本文不限于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分析,而是跳出山东省,在更大区域内利用战略眼光对山东省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比较,得出“加强山东同环渤海经济区的合作也是优化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的一种方案”。四是本文的趋势预测方法虽然也有人在研究其它问题时提到过,但本文设

陈晓丹, 车秀珍, 袁博, 杨娜, 钟琴道[6]2016年在《经济发达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目标指标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深圳新形势下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和公众需求分析入手,分析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进程和构建全面小康环境目标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基于全过程、全覆盖、惠民性和衔接性考虑,提出应尊重深圳当前所处社会经济与环境阶段,遵守全过程防控思路,以人口、区域全覆盖和环境要素全面改善为工作核心,建立全社会行动体系,确立更严标准、更高质量的全面建成小康环境目标,构建包含源头防控、治污减排、质量提升、社会参与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指标体系。

张新端[7]2007年在《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环境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日益加速发展,城市化程度逐渐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居住在城市中,城市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各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焦点与难点。如何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已被提出。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是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课题。任何一种新型事物的发展需要一套标准来衡量,在城市的发展模式问题上,曾经提出过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等,随之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环境指标体系加以研究,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详细总结了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体系。②在查阅国内外可持续城市、生态城市资料的基础上,明确界定环境友好型城市概念,同时指出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内涵和基本特征。③根据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内涵及其建设的基本理论体系,建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环境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给出了综合评价计算模型。④最后结合重庆市近几年的环境发展状况,对指标体系加以应用评价。研究表明,在充分理解环境友好型城市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得出环境友好型城市是可持续发展城市和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种过渡城市形态,加快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和生态城市目标的重要保障。实例研究证明,本文提出的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环境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综合环境问题。通过相应的分析能发现城市各环境子系统发展的协调度问题;通过评价环境指标当前值与目标值的差距,可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发展规划来促进城市环境状况的改善。因此,该指标体系可作为全面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种定量分析模式,能够反映城市目前的整体环境水平,并为全面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何爱国[8]2009年在《现代性与本土性交融: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演化、特点与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小康指标体系历经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形成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发展期)及其修订完善叁个阶段,顺应了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总体有如下特点:第一,有监测、评价、预警与辅助决策功能。第二,研制主体包括政府、科研单位以及学者个人等。第叁,监测范围覆盖全国。第四,指标类型囊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第五,以客观指标为主。第六,适用于1990年至2020年。第七,依循"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发展。第八,属于现代化阶段性发展指标体系。小康指标体系还需要继续发展完善。

杜宇[9]2009年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实现生态文明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适用的理论与评价方法,从而对生态文明的进程进行评估、监测和预警,但目前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生态文明构成等理论开展系统研究,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以及对生态文明的构成和建设途径等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递进的层次指标体系,包括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层。总体层建立在自然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有序、绿色政治制度和生态文化发展和普及5大系统之上。将反复预选的76个指标发放给国内多位专家,经过专家咨询法和德尔菲法,最终确定了34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鉴于主客观赋权法各有利弊,通过综合集成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体现主客观赋权法两方面的信息。在综合评价方面,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2007年生态文明整体建设进程进行评价分析,得到我国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得分为0.628,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征程过半;采用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实现生态文明有限目标值的时间进行预测。按照以往的发展速度,要到2025年才能实现有限目标值,略晚于中央提出的2020年实现要求;如果到2020年实现有限目标值,对各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的发展速度进行分析评价。把各项指标的AGR_i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越靠前的指标,实现目标值得难度和面临的压力相对越大,也就显得越为重要。安全生产、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高新技术产业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面临的主要困难。此外,本文选取了我国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六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综合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对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各地区综合得分分别为北京0.877、辽宁0.711、湖北0.529、江西0.450、内蒙古0.500、贵州0.313。研究表明,区域发展失衡已成为威胁我国生态文明整体建设进程的一项重要因素;其次,对6个省(市)的34个评价指标发展速度进行预测,得到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用水重复率、万人专利授权量是6个省(市)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最后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对如何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加快解决安全生产等。

马世忠[10]2006年在《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与支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主要发达国家在重化工业时代都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然而,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已经丧失了用这种模式发展的条件:钢铁、铝、铜、石油等主要生产资料已经不能自给,又遭遇能源瓶颈制约,环境也呈现“局部好转、整体恶化”态势。要在资源、环境约束下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因而成为必然选择。正是基于对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间内在联系的正确把握,党中央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强调了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因此,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不只是某个行业和领域提高资源效率,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局部性举措,而是改变我国整个经济增长方式,改善发展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缓解人与自然矛盾,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大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有效载体。目前,我国许多省市在循环经济方面展开了系统的实践,取得了实质性的工作进展。但是如何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程度,也就是说循环经济发展应由哪些指标来表征,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指标来评估目前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是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盲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制定不仅是量化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评判循环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政府明确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也给决策者和公众一个了解和认识循环经济发展进程的有效信息。同时

参考文献:

[1]. 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研究[D]. 张战胜. 吉林大学. 2004

[2]. 环境统计方法及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研究[D]. 洪亚雄. 湖南大学. 2005

[3]. 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D]. 徐茂华. 西南大学. 2011

[4]. 低碳经济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协调对策研究[D]. 韩春蕾. 山东大学. 2016

[5].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及优化方案设计[D]. 庞敦之. 中国海洋大学. 2006

[6]. 经济发达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目标指标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 陈晓丹, 车秀珍, 袁博, 杨娜, 钟琴道.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

[7].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环境指标体系研究[D]. 张新端. 重庆大学. 2007

[8]. 现代性与本土性交融: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演化、特点与反思[C]. 何爱国. 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 2009

[9].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杜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09

[10].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与支撑体系研究[D]. 马世忠. 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