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地区能源基地水土保持林系统建设技术研究

荒漠化地区能源基地水土保持林系统建设技术研究

一、荒漠化区能源基地水土保持林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新华社[1](2021)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文中认为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如下。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贺兰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新华社[2](2021)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杨娜[3](2020)在《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山西省以能源和工业发展闻名,在转变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中被国家列为重点试验城市,但由于能源开采和城市化发展的推进,近年来山西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受破坏,土地生态的可持续性和安全健康状况受到重创,整体生态环境堪忧。近年来国家和党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探索经历了从认识层面到要求和部署层面的高度提升,并且在2017年9月11日国家就山西发展提出的专项整改意见中强调山西应突出生态优先原则,要求山西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启发我们对土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论文研究和分析了山西省及其11个城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的土地生态足迹、土地生态安全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最后应用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将这两项指标综合纳入编程系统,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评价得分。其中生态足迹的研究是从建立生物资源账户和化石能源账户开始,再通过热量值来计算出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接着配合各类产品分类计算生态足迹,比如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畜牧产品和化石能源产品,分别计算出了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山西省及各城市的生态足迹,最后分析计算了生态赤字和盈余、土地自然资本流量收益率及存量—流量利用比和万元GDP生态足迹及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等。耦合协调度的研究则是通过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算出权重,接着得出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山西省及各城市的土地生态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协调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最后分析计算了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程度,来分析和研究每个城市该属性的空间聚集性和异质性。最后为了解决这两项评价结果的冲突,减少决策风险,论文通过编程来将这两项指标纳入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中,最终运行得出每个城市关于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综合得分。论文主要目的是通过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综合分析山西省的生态足迹现状和耦合协调现状,并精准聚焦山西省及各城市的生态短板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地矛盾、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山西省今后实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体现转变本省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性,从而更好地协调区域资源,让本省及各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人文等均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高艺宁[4](2019)在《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文中指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传统生态问题与其地理空间属性相结合,采用“格局—过程—机制—可持续”的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研究范式,按照“景观动态分析—驱动机制探究—生态质量评价—安全格局构建—发展模拟选择”的研究框架,基于草地生态足迹划分分析时段,分析景观格局及其生产力动态,探究荒漠草原区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评价草原景观生态质量,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分区,模拟未来荒漠草原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安全3种情景下的资源配置方案,旨为草原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1)研究区草地生态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低度协同阶段(1987—2002年)、政策驱动阶段(2002—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不同阶段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系数(-2.289、-1.082和0.495)的绝对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低,表明前期剧烈波动而后期变化平缓;长期趋势(0.292%、0.728%和1.355%)则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长,反映了单位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草地消耗在经济贡献中比重的下降,说明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正向生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2)植被年均生产力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7~2016年研究区有94.23%的地区年均植被NPP总体呈动态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约3.77g Cm-2a-1;位于东南丘陵区的乡镇植被NPP呈动态增加,而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的乌兰花镇植被NPP呈动态减少;植被NPP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降雨量相关系数值更高。1987~2016年,景观类型数量变化较为明显,森林景观和人工景观分布面积处于增长状态,而草地景观、荒漠景观、农田景观和水域景观面积有所减少;从动态方向上看,约有112696.3ha的草地和农田转为森林,76574.41ha荒漠转为了草地;从动态速率上看,各景观类型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持续变化—快速变化”的过程。从类型水平上看,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农田景观与此相反,斑块增大且形态连片: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边缘效应降低、连通性相对稳定,异质性明显变化。(3)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是景观动态的根本原因,且人为干扰的影响程度更为显着。农业生产、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区农田景观、草地景观和人工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农田景观受人口状况影响较大,草地景观则深受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工景观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受时间尺度影响,同一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影响效果也会随之变化。(4)研究区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属敏感脆弱型,综合指数范围为0.003—0.765,敏感脆弱型的村域约占研究区域的82.73%,且存在北部高南部低的区域差异,表明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草地生态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相关性反映出研究区草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与空间依赖。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对于草地生态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5)不同景观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共划分为5类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即重点优化区、潜在优化区、重点关注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治理区。未来研究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优化3种情景下生态格局模拟结果表明农田、森林、水域、人工乃至荒漠景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新增农田、森林和人工景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对比配置方案发现生态安全情景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既能保持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又能考虑草原保护对生态空间的需求。

于娜[5](2018)在《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生态背景,该地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加之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近几年来,该地区沙漠化程度得到逆转,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在结合遥感影像、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文献数据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模型模拟和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毛乌素沙地2000-2013年供给(粮食供给、肉类供给)、调节(固沙、固碳、沙尘天气、污染物浓度)和文化(科研产出、人才培养)三类生态系统服务,探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特征。进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政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植被覆盖程度和气候变化等方面揭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毛乌素沙地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呈显着提升趋势。在食物供给方面,2000-2013年毛乌素沙地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分别呈现对数增长和线性增长趋势,其中粮食和肉类年均增长量分别为6.72X 104 t和1.02X 104 t吨,粮食高产区和肉类高产区分别集中在沙地东南部和西北部;在风蚀调节方面,毛乌素沙地土壤风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多年平均风蚀模数为1827.72 t/(km2·a),2000-2013年,沙地风蚀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减少量为0.02X 108 t,侵蚀较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地腹地乌审旗;在固碳调节方面,沙地多年平均碳储量为179.29 TgC,2000-2013年,沙地碳储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量为10.39TgC,沙地固碳服务主要集中在沙地西部和东北部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在沙尘天气调节方面,多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为13天,2000-2013年,沙尘日数呈先上升后显着下降的趋势,年均减少天数为2天,沙尘天气较频繁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沙地西南部;在PM2.5浓度调节方面,毛乌素沙地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多年平均PM2.5浓度为16.21 μg/m3,2000-2013年,PM2.5浓度呈现波动性变化,PM2.5浓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地南部榆林地区,且呈现出逐渐向东南部转移的趋势;在文化服务方面,毛乌素沙地科研产出量和人才培养数量增长分为两个阶段,2008年以前,沙地内部科研产出和人才培养呈稳步增长状态,2008年以后呈快速增长状态,沙地北部鄂尔多斯地区科学研究数量和人才培养数量要高于沙地南部榆林地区。(2)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与政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植被盖度和气象因子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2000-2013年,多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对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效果明显,造林、封育等措施大大增加了区域林草面积,沙地14年间累计造林面积1.38X 104 km2,同时,政策的实施优化了地区土地利用/履盖格局,有利于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受植被盖度、风速和大风日数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p<0.01)。碳储量与年均降水量呈正相关,降水对荒漠植被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植被生物量的提高是区域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风蚀模数、沙尘天气日数和PM2.5浓度与NDVI呈现负相关,碳储量与NDVI呈正相关,植被盖度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加植被和土壤的碳储量,还可以抑制沙尘天气、土壤风蚀的产生;在风因子方面,风蚀模数、沙尘天气日数与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呈正相关,碳储量与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呈负相关,风蚀活动与干燥多风的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风日数与风速增大是土壤风蚀的起因之一,风速的下降对于降低风蚀危害具有显着作用,风速是沙尘天气产生的动力因素,大风日数与沙尘天气日数往往表现为正相关变化趋势,大风天气出现次数减少时,沙尘天气出现次数也会减少,同时沙地植被生长情况及植被覆盖程度受风速和大风日数影响较大,风速在生长季的减弱,可使得沙地中极低覆盖度区域向低、中覆盖区转变,反之亦然。本文研究结论对毛乌素沙地地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甚至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靳苑莺[6](2018)在《基于RS和GIS的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类生活。本文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为支撑,以鄂尔多斯准格尔旗2008年、2012年、2016年三个时相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实地考察建立荒漠化解译标志及人机交互判读两种方法结合提取荒漠化信息。选取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植被指数,用象元二分法的模型进行VFC(植被覆盖度)反演。着重对该区的风蚀荒漠化进行植被覆盖度和地形地貌加权分析,得到三年的风蚀荒漠化分布现状,并通过GIS手段叠加分析手段,从荒漠化分布现状、面积变化、荒漠化转移特征、荒漠化驱动因素等方面实现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的研究。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进行预测。并根据研究得到的土地荒漠化分布及动态变化,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荒漠化防治手段,为准格尔旗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主要类型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2.利用象元二分法模型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反演,得到2008年、2012年、2016年准格尔旗植被覆盖图。3.通过对准格尔旗三年的荒漠化分布现状、面积变化的深入研究。得出结论有,2008年至2016年间,研究区荒漠化总面积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了19858hm2。2008-2012年间,总荒漠化面积减少了60724hm2,占该区总面积的8.12%。2012-2016年间,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了40865hm2,占该区总面积的5.46%。4.通过对荒漠化转移矩阵的计算研究,2008-2016年间准格尔旗全区大范围内,荒漠化趋势得到了逆转,逆转特点由西北向东南辐射减少,其中暖水乡全境、布尔陶亥苏木南部以及沙圪堵镇的北部大面积荒漠化土地得到逆转,而荒漠化发展主要发生在旗北部、旗东部大路镇以及薛家湾镇,其中薛家湾镇的荒漠化发展范围较大,旗西南部也有局部的恶化。总趋势是八年间,在加强荒漠化防治的措施下,准格尔旗荒漠化逆转面积较大,但是,同时大面积的未荒漠化土地发展成荒漠化土地,局部地区仍然有恶化的趋势。5.通过马尔科夫模型对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进行预测研究得出,该区中度和重度荒漠化土地占比是减小的,并且持续降低,而未荒漠化以及轻度荒漠化土地占比不断增加,最后保持一个发展均衡的状态。2050年,达到稳定平衡状态时,未荒漠化土地将占准格尔国土土地总面积的32%,比2016年增加了5%。荒漠化总体趋势逐渐改善,但是荒漠化的程度始终是保持在较高水平。6.准格尔土地荒漠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人口的持续增加,“四过”活动对天然草场、林场的破坏,政府政策干预,以及经济产业的导向,是构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陈佳,杨新军,尹莎,吴孔森[7](2016)在《基于VSD框架的半干旱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演化与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利用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评估框架,改进了针对县域尺度的脆弱性评估方法和技术;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榆林市为例,对VSD框架和SERV(Spatially Explicit Resilience-Vulnerability)模型进行整合,将系统脆弱性分解为暴露、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应用SERV模型筛选脆弱性指标,在充分理解区域地理背景和暴露风险源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特征的指标体系,运用RS与GIS空间技术,定量测度了榆林市2000-2011年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及演化趋势,探讨了脆弱性时空演化内在原因。结果显示:榆林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呈现"西北东南高,长城沿线低"的空间格局,2000-2011年间系统脆弱性程度明显降低,系统发展趋势好转,但系统脆弱性与暴露风险空间差异显着;其中,暴露风险因子是系统脆弱性演化的关键因素,区域脆弱性与暴露风险空间异质受社会敏感性和经济适应能力等因子影响。最后,采用OWA多准则算法,基于决策者不确定性偏好,模拟了不同决策风险设置下区域脆弱性未来情景,并基于决策者理性风险区间,预测了不同发展导向下区域系统脆弱性差异,为研究区可持续性评估和降低脆弱性的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赵玉田[8](2016)在《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和生态源区,是中东部地区赖以存在的生态屏障和得以发展的资源基地。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状态如何直接决定着西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影响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所以,西北干旱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如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不仅关系到西北地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是直接决定着全国的生态安危。决定西北干旱地区脆弱生态形势恶化或者是好转的关键是水资源危机与水资源的脆弱性,换句话说,水生态是决定着我国干旱地区环境脆弱问题的根源。十分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水生态环境却有处在加剧恶化的趋势,被迫调整区域农业结构。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无论是对供水数量还是水质要求在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资源配置、调度、取用,水电工程开发、道路建设、工农业排污、森林采伐、矿山采挖等领域出现侵害水资源公共利益保护的越来越频繁和突出。脆弱的干旱地区水资源规定着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经济水平低下,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正确认识当下干旱地区的现实生态环境,认真分析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贸易等水资源配置问题,科学地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补偿恢复机制,实施干旱地区农业高效节水和林草涵养水生态环境,关系西北地区农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西北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开展。论文在完整综述国内外关于脆弱生态区水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公共产品理论、虚拟水理论、生态足迹理论、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等为指导,通过脆弱区分类和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分析总结了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西北干旱区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生态农业的组织与管理、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水权制度、补偿制度、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制度等建设,并论证了不同制度在水资源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全文的构成共有六个部分,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言,重点是展开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价值、主体架构和研究技术;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系统阐述国内外在此领域研究前沿和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对国内外在脆弱生态区的含义与成因分析、脆弱区水资源、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的现状,过渡到水资源产权制度分析、脆弱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相关进展,由此展开阐述生态补偿的基本概念、生态补偿理论框架和生态补偿的基本准则,期待本研究能为西北干旱区生态补偿工作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部分对西北脆弱生态区进行合理区划,总结区域分异规律。然后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现实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格局,脆弱区水资源的真实状态及其产生的缘由进行客观分析;第四部分进行了西北干旱区需水量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分析、农业用水效率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干旱区多民族悠久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部分还甘肃地区为例,研究了基于虚拟水当量的农业需水和基于生态足迹运算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对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产业结构调整、人口与水资源关系进行探索。第五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阐述的内容,主要是经过多种利用水资源的治理模式的优劣对比分析,对脆弱生态系统中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各种策略进行阐述。包括构建有力的法律体系、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比较与选择、建设水权制度分析、生态移民、生态补偿机制、节水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生态农业与特色生态旅游业、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与习俗在保护水资源的影响力等等。第六部分为本论文的收尾,不仅是对论文的进行全面总结和突出重点,更交待了论文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仍需进一步厘清的研究方向。

张翀[9](2015)在《生态脆弱区能源开发生态效应测评与生态安全评价 ——以陕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陕北是我国能源资源主要产区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该区域正在成为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的重要补给地与能源重化工基地。但该地区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易破坏、难以恢复,能源资源的开发对陕北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本研究以生态脆弱的陕北为对象,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出发,构建生态安全数据库、模型库,运用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及时空动态模型分析,查清能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效应动态变化特征,对生态脆弱区中能源开发的生态效应和生态安全动态进行综合定量测评,并挖掘出脆弱环境下能源开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过程和影响机制。本研究对深化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促进西部重能源区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0年陕北土地利用呈衰退趋势,能源开采区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不同能源开采区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性较大。①陕北草地面积占据优势,高于40%,其次为耕地和林地。1980-2010年,陕北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小,其中耕地面积变化最大;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均增加,其中林地面积变化最大。数量上,耕地面积呈现出增—减—减的变化特征,30年间共减小476797.86 hm2,变化率为-16.72%;林地面积变化与耕地相反,呈减—增—增的特征,30年间增加了 661400.49 hm2,变化率为66.82%。结构上,土地利用变化贡献最大的是林地,变化贡献率为46.55%,其次为耕地和未利用地。②1980-2010年陕北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为-0.77%,土地利用处于衰退期;各年代呈现出增—减—减的变化特征,表明1980-1990年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1990-2010年处于衰退期。从不同能源开采区来看,30年间北部煤炭开采区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最高,变化率为8.65%,各年代土地利用程度呈增—减—增的变化特征;南部煤炭开采区与石油开采区土地利用均处于衰退期,各年代土地利用分别呈增—增—减和减—增—减的变化特征;天然气开采区土地利用一直处于发展期,但发展速率逐渐减小。(2)1980-2010年陕北及其能源区植被覆盖均呈增加趋势。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来看,1980-2010年林地植被覆盖变化率为-0.0130/10a,呈退化趋势;未利用地植被覆盖改善最明显,其次为建设用地、耕地和草地。从不同能源开采区来看,30年间南部煤炭开采区植被覆盖变化率为-0.0300/10a,呈退化趋势,其余均呈改善趋势,其中北部煤炭开采区改善最明显,其变化率为0.0357/10a,其次为天然气开采区和石油开采区;各年代中,南部煤炭开采区、石油开采区和天然气开采区植被覆盖呈增—减—增的变化特征,北部煤炭开采区各年代均呈增加趋势。(3)1980-2010年陕北及其能源区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平均价值量均呈上升趋势,变化率分别为14151元/10a和13698元/10a;1980-1990年呈减少趋势,变化率为-2107.3元/10a,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这2个时段均呈增加趋势,平均变化率分别为24825元/10a和6973.9元/10a;30年间综合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增加了 51.078亿元。从不同土地利用来看,林地综合服务功能最强,其次为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1980-2010年各种土地利用的平均价值量与总价值量均呈增加趋势,林地综合服务功能价值量的平均变化率最高,其次为耕地>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从能源开采区来看,各开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均呈增加趋势,其中石油开采区增加最明显,其次为南部煤炭开采区,北部煤炭开采区和天然气开采区综合服务功能变化缓慢;从年代来看,北部煤炭开采区综合服务功能呈增—增—减的变化特征,南部煤炭开采区和天然气开采区呈减—增—增特征,石油开采区持续增加。(4)陕北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为0.567,风险等级较强;能源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为0.639,风险等级强。①陕北土壤中各重金属存在明显聚集现象,污染较为严重。陕北地区土壤重金属中Cd平均含量与国家二级标准相当,且Cd最大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Hg、Pb、Zn、Cd平均含量均超过了陕西省土壤背景值;As、Cu、Ni最大值超过了背景值。②陕北各种重金属风险均由南向北、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表现出同源性。重金属危害极强区范围最广,占总面积的33.21%;其次为危害轻微区>较强区>中等区>强区。③从不同能源开采区来看,重金属风险依次为天然气开采区>北部煤炭开采区>石油开采区>南部煤炭开采区。南部煤炭开采区土壤重金属扩散严重,其他开采区扩散较弱;石油开采区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较小。④生态热点区主要分布于陕北中南部,面积占总面积的22.66%,中、低热点区占热点区总面积的79.07%。中—低热点区的延安地区中部以及陕北南部的洛川县应该作为应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优先保护区域。(5)1980-2010年陕北及其能源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分别为0.28和0.29,均处于不安全级别。①南部煤炭开采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47,处于中度安全;其余开采区生态安全均处于不安全状态。②1980-2010年,陕北生态安全指数MK检验值为0.33,呈上升趋势,各年代呈减—增—增的变化特征。从能源开采区来看,南部煤炭开采区生态安全指数呈下降趋势,石油开采区、北部煤炭开采区和天然气开采区生态安全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各年代上,北部煤炭开采区生态安全指数呈增—减—增的变化特征,南部煤炭开采区呈减—增—减特征,石油开采区呈减—增—增特征,天然气开采区呈增—减—增特征。③陕北生态响应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最明显。从能源开采区来看,除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力度外,北部煤炭开采区还需减小能源开发,使生态安全继续向高级别转换;南部煤炭开采区还应在减小生态压力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遏制其生态环境继续退化;天然气开采区应同时控制生态压力、生态状态与生态响应三者变化,提高生态环境改善速率;石油开采区应在生态压力未超出可控范围的基础上,以环境管理与保护为主,维持现有生态环境的改善速率。④神府矿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35,处于不安全等级,河道两岸的土地生态安全性普遍较低。较不安全区所占比重最大,为33.16%,主要分布于秃尾河下游流域毛乌素沙漠一带以及窟野河中游流域西部;其次为临界安全区,主要分布于窟野河(乌伦木兰河)中下游及西南部;极不安全区所占比重最小,主要分布于窟野河中游流域。本研究创新之处以及取得的重要进展具体如下:①本研究数据处理均以MATLAB的编程语言为基础,从多角度考虑,并且经过GUI设计和开发,建立多种分析方法的可执行文件(EXE),提升了地理栅格数据处理的运行效率,实现了地理栅格数据的自动化处理。②本研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与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相结合,从生物多样性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出发,探测了陕北生态热点区域。根据实际生态环境状况,在热点区域的基础上提取了应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优先保护区。该方法为生态环境优先保护范围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同时为相关部门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进一步管理与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③本研究重视能源开发生态效应和生态安全的动态评价。陕北能源区生态安全指数是基于大量时间序列栅格数据计算的,生态安全评价具有连续性,结果具体,同时体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可以在空间上针对性地分析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过程,对实践具有很好地指导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韩新盛[10](2014)在《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部,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它以广阔的沙漠和多变的自然环境条件,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它既是生态脆弱带、荒漠化发展严重带,又是我国西北沙漠与东部农业的生态屏障;既有黄河三面环绕,又是黄河泥沙带;既是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沙尘源区。经过60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治理率已达到23%,沙漠趋于稳定;通过发展沙产业带动沙漠治理和生态恢复是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基本经验和突出特色,只有通过发展沙产业而不仅仅依靠单纯治理才能真正推动防沙治沙,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发展规模较大,发展状况较好,但沙产业链条短,联结机制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产业聚集区较少,交易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沙漠稀缺资源循环利用。随着沙产业逐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急需找到一套推进和保障沙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模式,从整体上实现沙产业由专业化集群向产业链集群转变。本文依据库布其沙漠TM影像资料和实地测量数据对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进行划分和计算;并运用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法、SWOT分析法以及温湿风寒指数法研究沙产业集群发展条件;采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和测算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及产业关联度。论文在集群发展条件、集群与关联度分析基础上构建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推断出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风险,即自然环境风险、外部竞争风险和结构性风险;文章以相关地区和企业为例提出沙产业集群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具体方法,为指导库布其沙漠集群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沙漠仅仅依靠治单纯的治理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通过发展沙产业才能真正推动防沙治沙,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通过发展沙产业治理沙漠已经成为库布其沙漠化治理的重要方向;(2)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出现生态盈余;(3)每年5-8月是库布其沙漠旅游舒适度较高的时期,应大力推进沙漠旅游业这一重要沙产业的发展;(4)库布其沙漠沙产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煤开采和洗选业与旅游业存在集群现象,应大力发展旅游业产业集群,将煤开采和洗选业限定在特定区域内发展;化学工业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与其它沙产业关联度最高,应推动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这一与农林牧渔业等其它沙产业密切相关的沙产业发展,化学工业应在特定区域内进行集约化发展;(5)产业链条集群模式、循环链条集群模式和共生集群模式是三种沙产业集群的模式;(6)库布其沙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环境、同业竞争和结构性风险,通过采取措施保障集群的健康发展,可有效规避集群风险;(7)通过探索防沙治沙模式,为沙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自然环境保障;探索竞争模式,提升集群外部竞争力;构建沙产业高新区,防范结构性风险。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通过分析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现状,采取TM影像,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明确提出库布其沙漠具有生态盈余,可以发展沙产业;提出库布其沙漠以产业链网为基础的沙产业集群模式;论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库布其沙漠,系统深入定量地开展沙产业集群化研究,弥补了以往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为指导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荒漠化区能源基地水土保持林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漠化区能源基地水土保持林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发展背景
    第一节发展历程
    第二节发展基础
    第三节机遇挑战
    第四节重大意义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主要原则
    第三节战略定位
    第四节发展目标
    第五节战略布局
第三章加强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建设
    第一节筑牢“中华水塔”
    第二节保护重要水源补给地
    第三节加强重点区域荒漠化治理
    第四节降低人为活动过度影响
第四章加强中游水土保持
    第一节大力实施林草保护
    第二节增强水土保持能力
    第三节发展高效旱作农业
第五章推进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
    第一节保护修复黄河三角洲湿地
    第二节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
    第三节推进滩区生态综合整治
第六章加强全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第一节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第二节科学配置全流域水资源
    第三节加大农业和工业节水力度
    第四节加快形成节水型生活方式
第七章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第一节科学调控水沙关系
    第二节有效提升防洪能力
    第三节强化灾害应对体系和能力建设
第八章强化环境污染系统治理
    第一节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第二节加大工业污染协同治理力度
    第三节统筹推进城乡生活污染治理
    第四节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第九章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第二节进一步做优做强农牧业
    第三节建设全国重要能源基地
    第四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
第十章构建区域城乡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
    第二节因地制宜推进县城发展
    第三节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第十一章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第一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构建便捷智能绿色安全综合交通网络
    第三节强化跨区域大通道建设
第十二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第一节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
    第二节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
    第三节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第四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第十三章补齐民生短板和弱项
    第一节提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第二节加快教育医疗事业发展
    第三节增强基本民生保障能力
    第四节提升特殊类型地区发展能力
第十四章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第一节完善黄河流域管理体系
    第二节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第三节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
    第四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第五节健全区域间开放合作机制
第十五章推进规划实施
    第一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节强化法治保障
    第三节增强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第四节完善规划政策体系
    第五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3)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1.2.4 文献评述
    1.3 理论基础
        1.3.1 生态足迹理论
        1.3.2 城市化理论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4 耦合理论
        1.3.5 土地生态学理论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取
        1.4.3 数据来源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基础条件
    2.2 山西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历程
    2.3 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
    2.4 山西省土地生态现状
        2.4.1 基于土地利用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2.4.2 基于重心模型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OPSIS模型准则之山西省生态足迹研究
    3.1 生态足迹概念界定
    3.2 “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建立
        3.2.1 建立生态足迹模型账户
        3.2.2 山西省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计算
    3.3 山西省2005年-2018年生态足迹计算
        3.3.1 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3.3.2 畜牧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3.3.3 化石能源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3.4 山西省各地级市土地生态足迹计算
    3.5 山西省生态足迹多角度分析
        3.5.1 山西省土地生态赤字/盈余
        3.5.2 土地自然资本流量收益率及存量—流量利用比计算
        3.5.3 万元GDP生态足迹及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TOPSIS模型准则之山西省耦合协调度研究
    4.1 土地生态安全和城市化发展评价体系建立
        4.1.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PSR模型原理
        4.1.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3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山西省土地生态安全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分析
        4.3.1 耦合计算与分类
        4.3.2 两项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4.3.3 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5.1 基于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的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应重视的两个关系
        5.2.1 处理好各类土地系统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关系
        5.2.2 处理好土地生态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协调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荒漠草原区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1.2.3 发展趋势及关注重点
        1.2.4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数据预处理
        2.2.1 景观分类
        2.2.2 遥感数据处理
3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草地生态足迹
        3.1.2 计量建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非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2 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3 草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比
        3.2.4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阶段特征
    3.3 讨论与小结
4 景观格局及生产力动态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区域植被概况
        4.1.2 数据处理
        4.1.3 分析方法
    4.2 植被生产力动态分析
        4.2.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4.2.2 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4.2.3 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3 景观结构类型的变化特征
        4.3.1 景观类型动态幅度
        4.3.2 景观类型动态方向
        4.3.3 景观类型动态速率
    4.4 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
        4.4.1 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4.4.2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4.5 讨论与小结
5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构建驱动因子的指标体系
        5.1.2 回归分析与空间模型选择
    5.2 景观变化与驱动指标空间回归过程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5.3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6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研究方法
        6.2.1 草地生态质量评价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结果与类型划分
        6.3.2 草地生态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6.3.3 OLS与GWR的模型比较
        6.3.4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7 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优化
    7.1 安全格局构建
        7.1.1 生态安全的识别与构建
        7.1.2 模型的选择
        7.1.3 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7.2 生态安全格局配置分区
        7.2.1 不同生态源累积阻力表面
        7.2.2 不同生态源累积耗费距离表面
        7.2.3 不同生态源耗费阻力分区
        7.2.4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配置分区
    7.3 情景模拟方法
        7.3.1 景观适宜性指标体系选择
        7.3.2 景观适宜性图集
        7.3.3 CA-Markvo模型构建
        7.3.4 CA-Markvo模型数据处理
        7.3.5 CA-Markov模拟精度检验
    7.4 不同情景配置方案模拟结果
        7.4.1 不同情景的转移概率
        7.4.2 不同情景的配置方案
        7.4.3 不同情景配置下景观适宜性分布
        7.4.4 不同情景模拟结果
    7.5 讨论与小结
8 结论、创新与不足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形成与发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1.2.3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1.2.4 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条件
        2.1.5 植被资源
        2.1.6 土壤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情况
        2.2.3 经济状况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3.2.1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
        3.2.2 供给服务评估
        3.2.3 调节服务评估
        3.2.4 文化服务评估
4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
    4.1 区域供给服务时空格局
        4.1.1 粮食供给
        4.1.2 肉类供给
    4.2 区域调节服务时空格局
        4.2.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4.2.2 碳存储时空格局
        4.2.3 沙尘天气日数时空格局
        4.2.4 PM_(2.5)时空格局
    4.3 区域文化服务时空格局
        4.3.1 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的科研产出量
        4.3.2 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的人才培养量
    4.4 本章小结
5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驱动力
    5.1 政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5.1.1 三北防护林工程
        5.1.2 退耕还林工程
        5.1.3 天然林保护工程
        5.1.4 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
    5.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5.3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植被盖度的关系
    5.4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4.1 生态系统服务与降水量的关系
        5.4.2 生态系统服务与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6)基于RS和GIS的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荒漠化概念及分类
        1.2.1. 荒漠化概念
        1.2.2. 荒漠化分类系统
    1.3. 荒漠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植被
        2.1.6. 水土流失状况
    2.2. 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章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遥感信息提取
    3.1. 数据选取与预处理
        3.1.1. 数据选取
        3.1.2. 数据预处理
    3.2. 土地荒漠化影像解译标志的研究
    3.3. 土地荒漠化指标体系的参照标准
        3.3.1. 土地荒漠化评价原则
        3.3.2. 土地荒漠化分级评价
    3.4. 非监督方法的地类信息分类
    3.5. 基于象元二分法模型的植被覆盖度反演
        3.5.1. 确定植被指数
        3.5.2. 区域整体NDVI计算
        3.5.3. 各类地物分别的NDVI计算
        3.5.4. 植被的亚像元模型
    3.6. 植被覆盖率成图
    3.7. 基于GIS荒漠化遥感信息提取
        3.7.1. 风蚀荒漠化程度信息提取
        3.7.2. 水蚀荒漠化程度信息提取
        3.7.3. 盐渍荒漠化程度信息提取
第四章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力分析
    4.1. 基于GIS的土地荒漠化监测研究
    4.2.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空间分布规律
        4.2.1. 空间分布现状
        4.2.2. 面积统计
    4.3.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变规律
        4.3.1. 面积变化特征
        4.3.2. 荒漠化程度变化规律
        4.3.3.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趋势预测
        4.3.4. 研究区土地荒漠化驱动因素的分析
第五章 准格尔旗荒漠化防治与可持续发展
    5.1. 分区治理
    5.2. 多种措施齐并进
    5.3. 重点区域特殊对待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探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7)基于VSD框架的半干旱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演化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概况
3 思路与方法
    3.1 理论框架与模型
        3.1.1 VSD脆弱性整合框架
        3.1.2 SERV脆弱性模型
    3.2 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
        3.2.1 暴露(风险)指标
        3.2.2 敏感性/适应能力指标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空间化
        3.3.2 数据标准化
    3.4 分析方法
        3.4.1 变化斜率法
        3.4.2 OWA分析方法
4 结果分析
    4.1 暴露风险分析
    4.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化
        4.2.1 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
        4.2.2 脆弱性演化趋势分析
    4.3 脆弱性与暴露风险时空异质性
    4.4 脆弱性情景模拟
        4.4.1 情景指标拟定与分析
        4.4.2 系统脆弱性情景设置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与展望

(8)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生态脆弱区概念
        1.2.2 生态脆弱区成因
        1.2.3 生态脆弱区水资源、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的研究及述评
        1.2.4 生态脆弱区恢复与重建
        1.2.5 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的补偿制度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不足与创新
        1.4.1 论文研究可能的创新
        1.4.2 论文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脆弱生态区农业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公共产品理论
        2.1.1 公共产品理论由来
        2.1.2 公共产品理论特征
        2.1.3 公共产品理论应用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
        2.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3 生态经济学
    2.4 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2.5 虚拟水理论
        2.5.1 虚拟水概念提出
        2.5.2 虚拟水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2.5.3 虚拟水视角下的生态研究
    2.6 生态足迹理论
        2.6.1 生态足迹理论涵义
        2.6.2 生态足迹理论内容
    2.7 互动理论
        2.7.1 互动理论涵义
        2.7.2 基于生态平衡的互动类型
    2.8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2.8.1 水资源承载力涵义
        2.8.2 水资源承载力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开发管理的现实基础
    3.1 西北脆弱生态区划标准
    3.2 我国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划类型与结果
        3.2.1 聚类分析区划法
        3.2.2 经济带区划法
    3.3 西北脆弱生态区现状
        3.3.1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加剧
        3.3.2 脆弱生态环境恶化对西北干旱区的不利影响
        3.3.3 生态环境恶化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不利影响
    3.4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现状
        3.4.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普遍光照充足
        3.4.2 过度开采地下水源,大大降低地下水位,促使生态环境恶化继续
        3.4.3 水资源缺口拉大,用水矛盾激化
        3.4.4 水污染严重,且重复利用率过低
第四章 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分析
    4.1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总体状况分析
        4.1.1 降水量
        4.1.2 水资源总计量与地表水资源总量
        4.1.3 总用水量
        4.1.4 人均用水量
    4.2 西北脆弱生态区供水来源
        4.2.1 雨水补给
        4.2.2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2.3 冰雪融水补给
        4.2.4 湖泊沼泽补给
        4.2.5 地下水补给
    4.3 西北干旱区需水量预测
        4.3.1 生活需水量预测
        4.3.2 农业需水预测
        4.3.3 工业需水预测
        4.3.4 生态环境需水量
    4.4 基于生产配置效率的农业节水潜力估计
        4.4.1 农业节水潜力估算
        4.4.2 农业节水效率结果比较
    4.5 西北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分析
    4.6 水资源配置策略优化
    4.7 水资源在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7.1 水资源要素贡献计量的方法
        4.7.2 水资源贡献估算的计量模型
    4.8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4.8.1 统计指标选择
        4.8.2 分析方法
        4.8.3 生产函数模型的构建
        4.8.4 数据来源
    4.9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4.9.1 水价调整
        4.9.2 节水组织与管理
        4.9.3 农业节水制度建设
    4.10 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
        4.10.1 民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与节水
        4.10.2 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水资源保护
        4.10.3 民族地域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需水量的承载力实证分析
    5.1 基于虚拟水贸易的西北脆弱区农业需水量的实证分析
        5.1.1 农业虚拟水含量计算
        5.1.2 农业虚拟水资源量化
    5.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北区域生态人口承载力分析
        5.2.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口承载力理论分析
        5.2.2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人口承载力实证分析
        5.2.3 生态足迹与人口承载力的分析结论
第六章 西北脆弱生态区水资源保护开发的制度设计思考
    6.1 总体原则
        6.1.1 上下游联动、地表地下水统一调度原则
        6.1.2 工程规划与管理规范相结合原则
        6.1.3 科学规划、重点突出,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原则
        6.1.4 凸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原则
        6.1.5 生态法治的原则
    6.2 构建完备的脆弱生态区法律体系
        6.2.1 原有法律制度在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力度有限
        6.2.2 制定“生态脆弱区法”
        6.2.3 完善生态脆弱区的政策法规体系
    6.3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保护利用
        6.3.1 农业节水的重要作用
        6.3.2 生态农业的组织与管理
        6.3.3 各种旱区水资源利用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6.4 构建水权制度
        6.4.1 水权的科学界定
        6.4.2 水权配置高效
        6.4.3 建立农业水资源市场
        6.4.4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6.5 构建水资源补偿的生态转移支付制度
        6.5.1 生态补偿
        6.5.2 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
        6.5.3 构建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配套措施
    6.6 水资源利用的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
        6.6.1 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的优势面理论
        6.6.2 大力提高和推广灌溉节水技术
        6.6.3 适宜干旱区的植物种植与项目管理
        6.6.4 集雨利用模式
    6.7 加大生态旅游开发力度
        6.7.1 生态农业旅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带动作用
        6.7.2 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扶贫的成功模式
        6.7.3 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6.8 因地制宜,发展西北干旱区特色林草植被
        6.8.1 就地取材,推广经济植被,实现水土保持与经济收入双丰收
        6.8.2 因地制宜,发展集水高效农业
        6.8.3 尊重习俗,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构建文化制衡格局
    6.9 生态移民
        6.9.1 生态移民与利益整合
        6.9.2 建立“生态无人区”,共建人与自然融合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提高水资源配置规划水平
        7.2.2 控制人口规模,减轻农业水生态压力
        7.2.3 生态移民
        7.2.4 农业水资源有偿使用
        7.2.5 推广应用科技手段,实现高效生态治理与水源涵养
        7.2.6 采取各种类型富有成效的节水措施,优化水资源农业配置效率,实现农业节水目标
        7.2.7 发展生态林业
        7.2.8 建设生态经济特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生态脆弱区能源开发生态效应测评与生态安全评价 ——以陕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2.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3 能源开发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自然环境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生态环境问题
        2.3.1 水资源缺乏
        2.3.2 水土流失严重
        2.3.3 土地沙漠化程度严重
        2.3.4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2.4 数据搜集与处理
        2.4.1 遥感数据
        2.4.2 其他数据
    2.5 研究方法
        2.5.1 标准差
        2.5.2 Theil-Sen趋势
        2.5.3 残差趋势法
        2.5.4 Hurst指数
        2.5.5 一元线性回归
        2.5.6 地理权重回归
第3章 陕北能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分析
    3.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1.1 研究方法
        3.1.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3.1.3 土地利用程度时空变化
    3.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3.2.1 植被覆盖时空特征分析
        3.2.2 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3.3 陕北不同类型能源开采区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分析
        3.3.1 陕北不同类型能源开采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特征分析
        3.3.2 陕北不同类型能源开采区植被覆盖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4章 陕北能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分析
    4.1 净第一性生产力测评
        4.1.1 测评模型
        4.1.2 结果分析
    4.2 生态系统气候调节功能测评
        4.2.1 测评模型
        4.2.2 结果分析
    4.3 土壤保持量测评
        4.3.1 测评模型
        4.3.2 结果分析
    4.4 涵养水源功能测评
        4.4.1 测评模型
        4.4.2 结果分析
    4.5 综合服务功能测评
        4.5.1 测评模型
        4.5.2 结果分析
第5章 陕北能源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能源开发的响应
    5.1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5.1.1 指示克里格
        5.1.2 生态热点
    5.2 结果分析
        5.2.1 陕北能源区土壤重金属统计分析
        5.2.2 陕北能源区土壤重金属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
        5.2.3 陕北能源区土壤重金属主成分分析特征
        5.2.4 陕北能源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与生态热点保护
第6章 陕北能源区能源开发生态安全效应测评
    6.1 陕北能源区生态安全评价
        6.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2 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模型构建
        6.1.3 结果分析
    6.2 神府煤矿能源开发区生态安全评价
        6.2.1 神府煤矿煤炭资源开发现状与生态环境状况
        6.2.2 神府煤矿能源开发区生态安全评价
        6.2.3 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问题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2.1 沙产业概念界定及国内外沙产业研究现状
        2.1.1 沙产业定义
        2.1.2 国内沙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2.1.3 国外沙产业发展现状
    2.2 产业生态学、产业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研究现状
        2.2.1 产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2.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3 循环经济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生态产业链和集群理论研究现状
        2.3.1 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结构
        2.3.2 产业集群理论
三、库布其沙漠危害和治理方向
    3.1 库布其沙漠自然状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1.4 水文水资源状况
    3.2 库布其沙漠社会经济条件
    3.3 库布其沙漠的危害和治理方向
        3.3.1 库布其沙漠的危害
        3.3.2 库布其沙漠治理方案及成果
四、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发展条件分析
    4.1 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度
        4.1.1 地理信息系统(GIS)
        4.1.2 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
    4.2 库布其沙漠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4.2.1 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类型
        4.2.2 库布其沙漠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测算
    4.3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及沙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4.3.1 库布其沙产业发展概况
        4.3.2 沙产业集群优势对比分析及库布其沙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4.4 沙漠旅游业集群发展条件分析
五、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与产业关联度分析
    5.1 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
        5.1.1 区位熵法
        5.1.2 灰色关联分析法
    5.2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的区位熵测算与分析
    5.3 库布其沙产业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5.3.1 以煤开采和洗选业为基础数列计算
        5.3.2 以农林牧渔业为基础序列计算
        5.3.3 以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旅游业为基础序列计算
        5.3.4 建立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关联度矩阵
    5.4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与产业关联度分析
六、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风险评价
    6.1 确定评价指标
    6.2 构建判断矩阵
        6.2.1 构建二级风险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6.2.2 构建三级风险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6.3 求权重
        6.3.1 计算二级指标权重
        6.3.2 计算三级指标权重
    6.4 风险模糊评价
七、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7.1 产业链集群模式
    7.2 循环链条集群模式
    7.3 共生集群模式
八、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保障措施
    8.1 探索防沙治沙模式,为沙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自然环境保障
        8.1.1 各方参与模式
        8.1.2 沙草产业逆向拉动提升防治成效的模式
        8.1.3 工业反哺生态模式
        8.1.4 技术模式
    8.2 探索竞争模式,提升集群外部竞争力
        8.2.1 行业的优势竞争力分析
        8.2.2 库布其葡萄酒产业集群综合能力分析
        8.2.3 构建核心能力
        8.2.4 集群竞争模式
    8.3 沙区构建产业高新区,防范结构性风险
        8.3.1 库布其沙漠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8.3.2 基于产业集群构建库布其沙漠产业高新区
        8.3.3 高新区保障措施
九、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目录

四、荒漠化区能源基地水土保持林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J]. 新华社. 中国水利, 2021(21)
  •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J]. 新华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1(30)
  • [3]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杨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 高艺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D]. 于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6]基于RS和GIS的准格尔旗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D]. 靳苑莺.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7]基于VSD框架的半干旱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演化与模拟[J]. 陈佳,杨新军,尹莎,吴孔森. 地理学报, 2016(07)
  • [8]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D]. 赵玉田. 兰州大学, 2016(08)
  • [9]生态脆弱区能源开发生态效应测评与生态安全评价 ——以陕北为例[D]. 张翀.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10]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D]. 韩新盛. 内蒙古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荒漠化地区能源基地水土保持林系统建设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