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下缺血性认知损害非痴呆患者的项目记忆、事件相关电位变化及其相关性

皮质下缺血性认知损害非痴呆患者的项目记忆、事件相关电位变化及其相关性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皮质下缺血性认知损害非痴呆(SIVCIND)患者的项目记忆(IM)、事件相关电位(ERP)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SIVCIND患者30例(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两组均进行IM实验,计算记忆区别度(Pr值);另进行ERP测试,提取听觉失匹配负波(MMN)、P300。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Pr值与MMN、Pr值与P300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Pr值分别为0.58±0.13、0.67±0.15,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MMN潜伏期、MMN波幅、P300潜伏期、P300波幅分别为(210.15±16.02)ms、(2.13±0.38)μV、(343.77±3.66)ms、(6.69±0.38)μV,对照组分别为(194.10±16.40)ms、(2.95±0.41)μV、(316.83±3.60)ms、(9.95±0.41)μV,两组比较,P均<0.05。Pr值与MMN潜伏期呈负相关(r=-0.699,P<0.05),与MMN波幅呈正相关(r=0.784,P<0.05);Pr值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710,P<0.05),与P300波幅呈正相关(r=0.779,P<0.05)。结论 SIVCIND患者IM下降,ERP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且两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论文目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记忆区别度(Pr值)测算方法
  •   1.3 MMN、P300提取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Pr值、MMN潜伏期、MMN波幅、P300潜伏期、P300波幅比较
  •   2.2 观察组Pr值与MMN潜伏期、MMN波幅、P300潜伏期、P300波幅的相关性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兴霞,王鉴,罗华,阮江海

    关键词: 缺血性认知损害非痴呆,项目记忆,事件相关电位

    来源: 山东医药 2019年3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精神病学

    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

    分类号: R749.13

    页码: 60-62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115K

    下载量: 42

    相关论文文献

    • [1].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2].神经心理测试在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认知损害早期的应用基础[J].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0(01)
    • [3].脑卒中前痴呆与脑卒中后认知损害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短期预后的影响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 2020(06)
    • [4].苁蓉益肾颗粒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病人60例临床观察[J]. 实用老年医学 2017(02)
    • [5].新发脑梗死后患者抑郁与认知损害程度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S1)
    • [6].帕金森病认知损害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05)
    • [7].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认知损害的关系[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12)
    • [8].言语流畅性测验预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转归的研究[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03)
    • [9].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损害的检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01)
    • [10].补肾填精、开窍活血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3例[J]. 中医文献杂志 2017(01)
    • [11].茴拉西坦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29)
    • [1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损害特点及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20)
    • [13].卒中后认知损害与动脉硬化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05)
    • [14].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认知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16(10)
    • [15].脑卒中后患者抑郁与认知损害的交互影响研究[J]. 重庆医学 2015(01)
    • [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认知损害的关系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3(06)
    • [1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轻度血管性认知损害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05)
    • [18].磁共振质子波普成像评价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的特征[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03)
    • [19].轻度认知障碍与主观认知下降人群认知损害对比[J]. 精神医学杂志 2019(06)
    • [20].亚洲血管性认知损害的流行病学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10)
    • [21].老年人主观记忆抱怨与客观认知损害的关联性[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3)
    • [22].弥散峰度成像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损害的诊断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04)
    • [23].血管性认知损害——预防重于治疗[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03)
    • [24].皮质下血管性认知损害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03)
    • [25].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筛查工具与早期诊断[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04)
    • [26].血管性认知损害的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医药通报 2009(06)
    • [27].电抽搐治疗所致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与评估[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06)
    • [28].皮层下缺血所致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05)
    • [2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认知损害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相关性的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18)
    • [30].脑梗死后认知损害与神经功能恢复关系的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02)

    标签:;  ;  ;  

    皮质下缺血性认知损害非痴呆患者的项目记忆、事件相关电位变化及其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