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体域组织模型论文_林润辉,米捷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主体域组织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织,模型,主体,系统,子群,理论,知识。

多主体域组织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林润辉,米捷[1](2017)在《子群结构下的组织学习多主体仿真研究——对March的探索式-利用式学习模型的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子群结构纳入March经典的探索式-利用式组织学习模型,利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的方法,研究人际-群际间多种学习机制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组织中的隐性知识比重增大时,人际学习对组织知识水平的增长作用会更明显。提高子群间人际学习的速度仅能增大短期内组织知识水平的增量;扩大个体向其他子群知识搜寻的范围,有助于长期内组织知识水平的提高。群体间直接编码学习对组织知识水平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且随着各子群知识本地化程度的增大,这种高度的利用式学习反而会阻碍组织知识水平的提高。子群间的外部环境差异性减弱了子群间人员交流学习频率和子群对外来优秀个体的知识编码速度的提高对于组织知识水平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系统管理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李雪岩,李雪梅,李学伟,吴今培[2](2017)在《基于情绪参照点的多主体自组织路径选择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有限理性条件下出行者群体的自组织路径选择行为对交通流量分配的影响,利用累积前景理论结合小世界社会网络,建立了具有交互机制的多主体路径选择模型。在模型中,将参照点的特性与小世界社会情感优化算法思想进行有机结合,基于出行时间可靠性设计了具有异质特点的参照点及其演化规则,使出行者个体能够依据决策环境及情绪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自身的出行时间预算,更加符合出行者的实际行为特征。最后,设计了交通流分配演化算法,求解路网配流。研究发现:(1)模型较好地继承了传统模型中的有限理性特点;(2)出行者的异质程度是影响交通流量分配结果的重要因素;(3)本文提出的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实际交通流分配中的流量变化现象。(本文来源于《系统管理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刘人境,李伟荣[3](2016)在《知识仓库和wiki对组织学习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多主体仿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引入由知识仓库和wiki两种信息技术驱动的学习机制,扩展了现有的组织探索与利用多主体仿真模型,比较分析这两种信息技术对组织表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只有在组织内外部环境不变、个体学习能力较强、组织学习速率偏低或较高的情况以及组织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内部环境稳定,个体学习能力和组织学习速率适中的情况下,知识仓库的组织表现优于wiki。在其他情况下,wiki的组织表现均优于知识仓库。(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刘捷[4](2011)在《子整多主体系统的组织模型及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子整(holon)的概念反映了实体同时具有作为“整体”的自治性和作为“部分”的协作性。自从1967年被提出以来,因其将系统论和还原论的观点有机结合到一起,holon作为一个新的建模元素,其方法论越来越被认为是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的有效手段,并逐渐受到人工智能领域、制造系统领域等许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智能制造系统方面,最近十多年来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子整多主体系统(Holonic Multi-Agent System,HMAS)的概念于1999年被提出。随着研究者们对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中组织层面研究的增多,HMAS天生具备的柔性、适应性等特征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但至今研究尚不够广泛和深入。为研究复杂系统面对动态任务环境的组织行为,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围绕holon的概念,对HMAS中的组织进行了建模,得到的组织模型在支持组织描述和设计中更具柔性,支持HMAS中的自组织行为,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动态任务环境;对任务的分解、分配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提出的模型,分析了HMAS的任务分配方法及组织性能评价准则;在任务分配和组织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HMAS中组织对于动态任务环境的自适应演化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分析,通过与另外叁种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HMAS中的组织模型及组织演化方法研究涉及MAS、holon理论、复杂系统、组织理论、任务分配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其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很多工作。总体上说,HMAS的组织模型及组织演化研究既是现实应用的需要,也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1-11-01)

时振涛,曾建潮[5](2011)在《组织行为演化的多主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人工社会的思想,以组织行为学为理论背景,结合复杂系统理论,运用多主体建模的方法描述社会组织行为的演化,并从建模思路、主体行为描述和算法叁方面阐述和分析组织行为演化仿真模型,给出研究组织行为演化问题的计算模型局部细节和实现方法。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组织中的微观主体的交互行为影响组织行为的方式,从而可进一步研究复杂现象背后的基本机制。(本文来源于《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期刊2011-08-05)

张少龙,周宁[6](2008)在《基于知识交互的协同电子商务多主体组织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将协同电子商务组织定义为由多个主体构成的、主体之间以资源交换为目的、以资源信息为交互主题的多主体知识交互系统,提出一个多层次的知识交互组织模型——RAI模型,并给出模型的代数集合形式定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期刊2008年11期)

曹阳,李伟鹏,刘娅琴[7](2003)在《基于多主体的网络安全系统组织结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能够适应以迅速变化、复杂性和意外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环境,安全系统应该采用灵活而又注重横向合作的分权化组织结构。根据组织学理论,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多主体的组织结构模型,并从叁个不同的层次进行了描述:在系统分析层,给出了分布式安全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系统组织结构;在子系统分析层,建立了安全管理中心和局部安全保障系统的结构模型;在主体分析层,构建了安全系统的职能体系。(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03年S1期)

赵新昱[8](2001)在《模型规范化与多主体域组织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模型技术和多主体技术为背景,研究了模型规范化,模型生成算法以及多主体系统组织模型的实现技术和应用。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作者针对模型规范化,完成了模型编码规范化、模型数据规范化和模型的封装。模型编码规范化便于模型管理和查询;模型数据规范化包括模型描述文件和对该文件的操作两个部分,使得模型描述和模型实现相分离,统一了模型的表达,规范了模型数据的操作以及模型运行等。模型封装支持多种语言实现的模型,使之符合模型规范化要求。模型规范化提供了有效管理、组织、运行、封装决策模型的基础,使得模型易于理解和使用,并方便模型组合。作者完成的模型规范化工作已在“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平台”科研项目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组件技术是模型编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为模型规范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模型组件化支持模型的共享和重用。本文设计了适合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组件化接口,包括模型规范化接口;模型管理(包括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接口;基于组件的决策支持系统模型部件等。在实际应用中,应用COM组件标准实现了模型组件的创建、表现、组件信息提取和组件的运行。该部分工作也在科研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模型生成技术一直是机器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深入研究FDD公式发现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多维函数公式发现算法MD-FDD。通过引入导数规则,可以发现导数公式;通过定义函数空间,重新组织函数规则,误差规则,终止规则等知识,扩大了公式发现的广度;引入多维扩展规则,可以发现多维函数公式;针对公式发现流程进行了改进,使得对搜索树的遍历更加完备。MD-FDD系统和FDD系统相比,在发现公式的数量和范围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另外作者还实现了基于遗传规划的公式发现算法GP-FDD。通过实际数据的检验,效果明显。 决策支持系统向网络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利用主体技术建立多主体系统进而提高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多主体系统的组织,提出了多主体域组织模型,给出了域组织模型体系结构,以及域中综合主体和功能主体的框架。基于多主体域组织模型,设计和实现了多主体间的通信机制和协作模型。结合军事情报分析实际应用问题,应用多主体域模型进行建模,开发了“基于多主体协作的军事情报分析辅助决策系统AC-IADS”。这是目前军内首次采用主体技术开发的应用于战场军事态势综合决策系统。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拓宽决策支持技术的应用领域,推动决策领域模型的规范化,实现模型共享和重用,促进主体技术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1-07-01)

多主体域组织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有限理性条件下出行者群体的自组织路径选择行为对交通流量分配的影响,利用累积前景理论结合小世界社会网络,建立了具有交互机制的多主体路径选择模型。在模型中,将参照点的特性与小世界社会情感优化算法思想进行有机结合,基于出行时间可靠性设计了具有异质特点的参照点及其演化规则,使出行者个体能够依据决策环境及情绪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自身的出行时间预算,更加符合出行者的实际行为特征。最后,设计了交通流分配演化算法,求解路网配流。研究发现:(1)模型较好地继承了传统模型中的有限理性特点;(2)出行者的异质程度是影响交通流量分配结果的重要因素;(3)本文提出的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实际交通流分配中的流量变化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主体域组织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林润辉,米捷.子群结构下的组织学习多主体仿真研究——对March的探索式-利用式学习模型的扩展[J].系统管理学报.2017

[2].李雪岩,李雪梅,李学伟,吴今培.基于情绪参照点的多主体自组织路径选择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17

[3].刘人境,李伟荣.知识仓库和wiki对组织学习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多主体仿真模型[J].软科学.2016

[4].刘捷.子整多主体系统的组织模型及演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

[5].时振涛,曾建潮.组织行为演化的多主体模型[C].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2011

[6].张少龙,周宁.基于知识交互的协同电子商务多主体组织模型[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

[7].曹阳,李伟鹏,刘娅琴.基于多主体的网络安全系统组织结构模型[J].医疗卫生装备.2003

[8].赵新昱.模型规范化与多主体域组织模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指挥所主体和防御阵地主体界面模型描述文件的操作Fig.2.20OPerati...

标签:;  ;  ;  ;  ;  ;  ;  

多主体域组织模型论文_林润辉,米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