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龙葵生长和富集Cd能力的影响研究

生物炭对龙葵生长和富集Cd能力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严重威胁之一。生物炭作为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有机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和修复。随着植物修复技术的广泛应用,镉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研究镉污染土壤中,生物炭改良剂对龙葵积累镉的能力和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在四种镉浓度(0、25、50和100 mg/kg)污染土壤中,添加3种生物炭剂量(0、1%和5%),开展了60天龙葵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添加对土壤主要理化特性、龙葵生长、龙葵富集能力、可获得性重金属、不同重金属组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将对Cd污染土壤的生物炭与植物修复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与实践依据。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炭使用和龙葵生长对矿物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没有显著改变。在相同的重金属浓度背景下,5%生物炭的显著提高了土壤导电率(EC),生物炭的应用使土壤有机碳在50 mg/kg镉浓度的污染土壤中显著提高。施加生物炭后,通过ETPA提取获得的有效态镉的含量显著降低。生物炭的应用使酸易提取态镉和碳酸盐结合态镉的含量降低,而有机物结合态的镉的含量增加。(2)生物炭的应用促进了龙葵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1%的生物炭剂量显著增加了高镉浓度(50和100 mg/kg)下的龙葵叶片干重。生物炭的施加并没有对龙葵的富集系数(BCF)造成显著影响。虽然在生物炭存在的情况下,50和100 mg/kg的Cd浓度的土壤中龙葵的富集系数升高,但增加并不显著。与富集系数不同,生物炭的应用降低了龙葵的转移系数(TF)。特别是在土壤镉浓度为100 mg/kg时,转移系数(TF)随生物炭施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在50 mg/kg的镉浓度的土壤中生物炭的添加提高了龙葵地上部中镉含量。(3)对于不同的酶,生物炭施加对其活性的影响不同。在镉浓度为50 mg/kg污染土壤中,与1%生物炭添加剂量相比,5%生物炭的剂量显著增加了41.18%的脲酶的活性。在所有镉污染土壤中,1%的生物炭剂量均能抑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龙葵根的干重与酸性磷酸酶的活性、BCF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在高镉浓度(50和100 mg/kg)的土壤中,高比例的生物炭应用虽然增加了磷酸酶的活性,土壤中可获得性镉虽然被生物炭固定,但龙葵受到镉的影响,其生长还是受到抑制。在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放线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比例随着生物炭的应用而增加。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随着生物炭的加入而减少。酸杆菌门与土壤酸碱度呈负相关。生物炭的添加并未降低超富集植物龙葵的富集能力,并改善了土壤的部分理化特征。本研究为生物炭在超富集植物龙葵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认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
  •   1.3 生物炭的概述
  •   1.4 超富集植物的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技术路线
  •   2.3 实验设计
  •     2.3.1 土壤采集及生物炭制备
  •     2.3.2 龙葵种子萌发
  •     2.3.3 温室培养
  •   2.4 测定方法
  •     2.4.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2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4.3 土壤可获得性重金属的测定
  •     2.4.4 土壤不同形态Cd的测定
  •     2.4.5 土壤重金属总量的测定
  •     2.4.6 龙葵干鲜重及株高的测定
  •     2.4.7 龙葵各部位重金属的测定
  •     2.4.8 土壤微生物PLFA的测定
  •     2.4.9 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
  •     2.4.10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
  • 第三章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特征及龙葵富集Cd的影响
  •   3.1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 生物炭对龙葵生长及富集镉能力的影响
  •   3.3 生物炭施加对可获得性镉的影响
  •   3.4 生物炭施加对土壤不同形态镉的影响
  • 第四章 生物炭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与群落的影响
  •   4.1 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4.3 生物炭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
  •   4.4 生物炭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康

    导师: 王惠

    关键词: 生物炭,龙葵,重金属,植物修复,微生物群落

    来源: 济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农业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

    单位: 济南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606,4187742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HZ21702,ZR2017MD022)

    分类号: S156;X53

    DOI: 10.27166/d.cnki.gsdcc.2019.000525

    总页数: 71

    文件大小: 2588K

    下载量: 195

    相关论文文献

    • [1].麦麸制备生物炭对刚果红吸附行为研究[J]. 能源科技 2020(02)
    • [2].污泥生物炭混凝土性能及环境效益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11)
    • [3].烟梗生物炭持久性自由基反应活性的比较[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8)
    • [4].富铁生物炭对豆渣好氧堆肥过程中铵根变化的影响规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0(05)
    • [5].滴灌减氮下生物炭基肥对植烟土壤无机氮组分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5)
    • [6].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9(01)
    • [7].施用不同生物炭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19(02)
    • [8].生物炭的制备与应用研究[J]. 乡村科技 2019(02)
    • [9].炭化时间对长、短绒棉基生物炭性能的影响[J]. 可再生能源 2017(10)
    • [10].陈化处理对稻壳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 [11].不同原料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对比分析[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06)
    • [12].磁性生物炭对镉、砷的吸附效果研究[J]. 现代化工 2020(07)
    • [13].改性椰壳生物炭对甲基橙的吸附效果与机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7)
    • [14].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9(07)
    • [15].生物炭制备及其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 2019(05)
    • [16].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性能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03)
    • [17].生物炭对土壤理化和微生物性质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8(01)
    • [18].一种新型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含镉、铅、铜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当代化工研究 2018(01)
    • [19].生物炭对不同水氮条件下小麦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2)
    • [20].生物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07)
    • [21].生物炭对垦粳5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8(06)
    • [22].生物炭颗粒的分级提取、表征及其对磺胺甲噁唑的吸附性能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6)
    • [23].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的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 2017(16)
    • [24].热解温度对污泥基生物炭结构特性及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17(10)
    • [25].生物炭的性质及其在土壤环境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13(06)
    • [26].用生物炭抵御全球变暖[J]. 自然与科技 2010(03)
    • [27].不同生物质原料水热生物炭特性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11)
    • [28].污泥液化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及机理[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1)
    • [29].裂解温度和离子强度对不同来源生物炭胶体释放行为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5)
    • [30].碱刻蚀木质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S2)

    标签:;  ;  ;  ;  ;  

    生物炭对龙葵生长和富集Cd能力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