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于娜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于娜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城关中学264000

在高效课堂轰轰烈烈的开展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被动式学习逐渐转变成主动学习,教师的满堂灌也逐渐变得更加民主。但是从学生的学习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参差不齐,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方面,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发现了很多问题。

一是缺少老师指导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作为学生而言,他们在理解和认知上不仅有一定的差异还有一定的欠缺,如果单纯让学生自己去读而没有老师及时地加以方法上和理解上的指导和帮助,那学生的阅读行为就变得没有了意义,而这堂阅读课也就成为了无效的阅读了。

二是没有及时有效的后续措施。很多情况下阅读只是读读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对本次阅读行为进行及时的展示。阅读作为一个长期性的学习过程,如果没有一个持久、长远的后续计划和措施,那学生的阅读势必会出现衔接不上的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研究。

一、授之以渔的层层指导

1.教师指导的分层。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的技巧才能真正实现阅读水平的提高。同时为了照顾到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我在教学时深入剖析教材,把握教材特点,找准学法指导的渗透点、训练点和切入点,这样的学法指导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才能兼顾到各个领域的学生。例如,针对《再见了,亲人》一文进行学法指导。首先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深入的剖析,把握教材具有鲜明的三个特点:(1)文情并茂。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荡着千万人的心。(2)典型动人。作者细腻刻画了主要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表达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这个中心思想。(3)结构严谨。课文前三段都采用了基本格局和学法指导的基本程序,即凭借典型段落激情入境。方便学生掌握文章。我引导A层学生剖析文章结构,揭示行文规律,体会文章内容的感情;让B层学生能从典型事例中感受动人情谊;C层学生只要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就可。层层方法不一样,但是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通过阅读理解了文章,点滴渗透,不同学生都有所收获。长此以往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扎实提高阅读能力。

2.教学目标分层。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向学生明确提出若干个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以自读的形式循文求义: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划出要点,以便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求解性阅读。对于较难理解的课文,可以提出几个阶梯性的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寻求正确的答案。以《再见,亲人》为例,课文的语句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为此,我在教学中就重视词句的品味,引导学生深刻挖掘课文语言的内涵,达到领会中心思想的目的。如“雪中送炭”这个词,可采用分层设问,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1)这个成语的本义是什么?(2)在课文中比喻什么?(3)联系上下文还有更深的含义吗?通过引导,逐一挖掘,层层推进,同时,通过分层挖掘,细细品味,就加深了学生对“这真是雪中送炭呀!”这句话的理解,进而领会了中朝人民之间的情谊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通过阶梯性的目标制定,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所收获。

二、画龙点睛之笔的层次展示

1.动嘴展示自我。活动形式可以是朗诵比赛,如《沁园春·雪》;可以是表演,如《皇帝的新装》;也可以是交流与辩论,如阅读指导课《鲁滨逊漂流记》,通过这些多样形式的展示既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提高了自身语文素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选择,教师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及时进行评价,也可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增强。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价值,上起阅读课来是不是就多了份期待,多了份思考呢?这样就更能深层次地体现我们的阅读教学目的。

2.动笔提升自我。学生除了动嘴,还可以动动笔。一是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则要求学生圈点勾画、批注心得,每一次阅读都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笔记。每次阅读时摘抄好词好句、奇珍异闻、科普知识等丰富自己的积累。同时我鼓励学生把自己读完书后的感受、想法或收获写下来,不规定篇幅的长短,只要是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都写下来,并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评,从别人的展示中为自己指引阅读的方向,不断提升自我。

三、多角度的层次评价

对于学生进行多层次的评价激励,让每名学生感受成功。不同的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教师给予学生评价时也应该有所不同,才能感受到学生在不同层面的成功,切不可一味地为激励而虚伪地说“好”、“我赞同”之类。对于优等生,应该适宜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看到更大的挑战;而对于后进生,如果他们说错了,则应该在充分肯定其勇气和智慧的同时,多一份勉励。

在课堂上我们只要关注到学生的差异,“差异”就能成为我们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特别是我们教师并不在意的阅读教学,往往采用不同层次的指导,你就会有意外收获,发现某些学生精彩的一面,给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以深刻启迪。实际上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都离不开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重视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每一篇文章的学法指导上,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充分肯定上,都应该下足了功夫,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语文素养才能提升。

标签:;  ;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于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