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药学分析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药学分析

(1阜宁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盐城224400)(2阜宁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苏盐城224400)

【摘要】目的:探索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2日—2017年10月22日期间我院高脂血症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银杏叶片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12±0.3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4±0.53)mmol/L、总胆固醇(1.15±0.52)mmol/L、三酰甘油(1.13±0.23)m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总有效率(98.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用于治疗中,不仅可提高用药安全性,还可提升整体疗效性。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效果;不良反应发生;药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201-01

高脂血症具有预后差、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合并症多等特点,随着疾病深入研究,可发现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若干预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了尽早控制病情恶化,常运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其可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一定作用性,属于一种血脂调节药,可提高治疗安全性[1]。为了进一步了解治疗方式和效果,本文实施了不同方案,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试验人员为高脂血症患者(100例),运用奇偶数分组措施,各50例(分两组),人员均在2017年5月15日—2018年5月15日期间收治。

观察组29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52.95±3.62)岁,平均病程(15.68±4.32)个月,平均体重(54.86±3.66)kg。

对照组3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平均年龄(52.19±3.53)岁,平均病程(15.46±4.28)个月,平均体重(54.17±3.55)kg。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银杏叶片(国药准字Z20055421;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方式:每日三次,每次口服0.2g。

观察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121325;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每日一次,每次口服20mg;瑞舒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63258;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方式:每日一次,每次口服10mg。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高脂血症属于慢性疾病,若干预不及时,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可发现在患者疾病恶化过程中,容易引起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引起在治疗、评估预后过程中,还需加强血脂水平的检测[2]。

他汀类药物属于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目前常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类疾病,其不仅能够利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促进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数目提升,控制血浆胆固醇和体内脂蛋白水平,进而对血小板血栓形成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尽早恢复内皮功能性。用于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不仅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还能够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小板活性,减少巨噬细胞活力和增殖[3]。

总而言之,他汀类药物具有安全性、作用性强等特点,用于高脂血症患者中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王淑辉,张强,杨丽红,等.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7(6):628-632.

[2]李淑婷,徐佳莹,黄榕翀,等.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8):684-690.

[3]唐慧芸,王烨,姜盈缨,等.脂蛋白(a)与稳定性冠心病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对其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5(6):666-671.

作者简介:陆爱萍(1966.10-),女,汉族,阜宁县人民医院,本科,药剂科,医院药学,主管药师升副主任药师.

标签:;  ;  ;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药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