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探讨

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探讨

镇江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江苏镇江212134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有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出现。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工艺为满足建筑发展需求,同样在不断更新,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有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主要是在搅拌站进行混凝土配比,搅拌后,使用专门混凝土运输车辆将混凝土运送到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的商品化,是建筑市场化发展必然趋势,同样是混凝土施工中的技术革新,有利于实现建筑工业化。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把控;全程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行业。当前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对建筑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

1商品混凝土的综合效益

对于商品混凝土主要是在固定场地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并进行搅拌,之后,再利用专门的混凝土运送车运送到建筑施工场地。为此,商品混凝土在建筑现场施工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节省施工材料占用的施工场地面积,还能够减少混凝土搅拌用水用电以及施工机械所占用的施工场地面积。此外,由于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远离建筑施工场地,施工现场生产搅拌混凝土所产生的噪音问题就能够有效避免,同时粉尘及污水等污染也能够有效避免,有利于施工环境的保护,使得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的降低,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为主要的是商品混凝土是需要时,立即购买,并能够立即投入使用,相比在施工现场搅拌生产混凝土,有效地减少了施工时间,有利于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利益。对于商品混凝土而言,其出现不仅仅有利于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还有利于水泥工业、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建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2商品混凝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原材料造成的问题

商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与商品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如果商品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比较差,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裂缝,这些裂缝对商品混凝土的安全性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目前我国的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方便运输及拌合商品混凝土,大多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现场的施工。长距离、长时间的运输已经拌合好的商品混凝土势必会导致商品混凝土水灰比变大,变稀等等情况的发生,因此难以确保商品混凝土的正常质量。因为水泥浆不够而导致现浇的混凝土构件出现一些蜂窝麻面等情况,商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将大打折扣,我国的许多重点工程就是因为商品混凝土耐久性差,而引发许多质量问题。麻面问题主要会造成商品混凝土表面不光滑,建筑小范围缺浆现象的出现,同时商品混凝土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虽然麻面问题不会影响到商品混凝土建筑的整体质量,但是会影响到建筑的整体外观和墙体的部分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到建筑地面。

2.2表层易产生细小裂缝

在生产商品混凝土时,主要材料为水泥,为使混凝土黏性更好,就需要加入一定的其他配料,现阶段,最为常用的掺合料是粉煤灰。粉煤灰的掺入量主要根据施工所需混凝土的性能而定。在使用掺入了粉煤灰的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时,经常出现粉煤灰在混凝土表层,使得混凝土表层的水泥含量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粉煤灰的相对密度比水泥的相对密度小。混凝土表层水泥量小直接导致水化反应速度变慢,如此一来,水分就会在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出现大量损失问题,从而导致混凝土表层出现收缩现象,进而混凝土表层出现细小裂缝。

3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原材料质量控制

(1)水泥:以前有许多混凝土搅拌站出现了混凝土强度过低的现象,最后查找原因竟是粉煤灰打到水泥罐里了,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后果非常严重。现在,笔者就制定了一套方案,严格控制水泥入库。首先,在水泥罐入口加装两个锁,一个锁由磅房管理,一个由实验室管理。水泥进厂先过磅,再让司机取样,把样品、合格证、水泥3天检测报告送到实验室,实验室人员去开其中一个锁,开过再通知磅员开另一个锁,这样有一个锁开错了,或者没有开,水泥就无法入库。只有两个部门两个人都开对了锁才能入库,这样就杜绝了事故的发生。实验室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入库、检验、留样、销毁,都要有登记、台账。水泥样品先登记入库台账,再进行复检,每一批水泥必须检验一次,复检过样品贴上标签,送样品室保存三个月,三个月后强度如果不合格准许销毁。做到每一批水泥都有据可查,一旦出现问题就能从源头查找问题出现在哪里。(2)骨料:是组成混凝土的一部分,其优劣可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大小。对粗骨料进行选用时,需对其质地或是颗粒含量进行查验,观察具体的级配以及粒径。若是细骨料,则有必要对质地或是细度模数作出合理地检查,测定其具体的含泥量以及有害物质。尤其是有害物质以及含泥量,需当作关键点。(3)外加剂:生产外加剂的厂家应满足生产要求,同时还要提供检测外加剂之后得到的报告。使用外加剂之前,需做相关试验使其能够适应到水泥中。施工中必须控制好用量,拌合时间可适当延长,这样可达到均匀拌合目的。

3.2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

混凝土配合完成后,要对其进行搅拌,在搅拌混凝土之前,将搅拌设备加水进行空转,使得搅拌桶充分湿润,然后将水倒掉,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相关人员对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进行检验。在进行第一盘搅拌时,要充分考虑筒壁对砂浆的粘黏情况,并按照配合比的规定将石子的用量减半;在拌好第一盘混凝土后,要将拌好的混凝土卸载干净,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次投入拌合料,更要坚决杜绝同步进料和出料的违规操作。此外,在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搅拌颜色一致以及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要将坍落度作为检测的重点,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都不会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都是选用商品混凝土,这就涉及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运输设备主要包括:混凝土运输罐车、混凝土输送泵、翻斗车等。当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施工现场时,混凝土输送泵会与混凝土罐车的出料口相连,直接运送到施工的楼层,并通过布料机送达作业面。在混凝土罐车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能出现分层、漏浆和离析等现象。如果到达浇筑现场,发现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该进入二次搅拌;如果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罐车转动不均匀使得混凝土发生初凝,将视为废品,不能用于施工。

3.3确保满足强度要求

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标。商品混凝土的强度确定需要在浇筑完成后的第28d才可以进行的。同时,还需要对商品混凝土的搅拌、配制、浇筑、养护等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方便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进行商品混凝土强度检测时,需要重点检测7d龄期和28d的强度,并进行对比,若商品混凝土的轻度小于施工要求,需要对不达标的位置停止施工,并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返工。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混凝土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混凝土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混凝土出现问题,那么主体结构就会出现大问题,大大影响人们居住安全,所以要严控混凝土质量,把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从源头根除,消除隐患,从细节入手,决不让不合格的混凝土出厂一方,做到合格率百分之百,使每一栋楼都合格,让老百姓住上合格的房,放心的房。

参考文献

[1]邬福建.论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34(14):173.

[2]陈爱萍,王金军.混凝土多孔砖的质量问题及防止措施[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3(6):19-20.

标签:;  ;  ;  

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