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桥脑角手术迷路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解剖测量

小脑桥脑角手术迷路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解剖测量

一、部分迷路切除行小脑桥脑角区手术的临床解剖学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瞿良华[1](2020)在《内耳道及其膜性结构的薄层塑化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内耳道位于颞骨岩部内,位置深在狭小,内部解剖结构复杂。其内的蛛网膜结构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明内耳道内精细结构及空间位置关系,揭示内耳道内膜性结构的分布及延伸情况,以期为临床和影像学诊断以及显微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已有的局部解剖标本3例(骨性标本及包含脑神经后颅窝标本)。选取21例(42侧)成人尸头标本,其中3例制作成连续的薄层塑化切片,18例制作成连续的超薄层塑化切片。切片均使用高分辨率扫描仪扫描并观察。对超薄塑化切片进行组织学染色,其中重要的精细结构经显微镜观察扫描,并利用3D-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收集临床头部MRI横断位图像15例(30侧)与超薄塑化切片对比。结果(1)内耳道是一条圆柱状骨管,开口位于颞骨岩部内侧,面向桥小脑角池。外侧即内耳道底,构成前庭、耳蜗的内侧壁。横嵴将内耳道底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包含:面神经区(位于前方)和前庭上神经区(位于后方),两者之间通过垂直嵴(Bills嵴)分隔;下半部分包含:耳蜗区(位于前方),前庭下区(位于后方),单孔(位于后下方)。横嵴上存在小孔洞。(2)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起自桥小脑角,延髓脑桥沟外侧部,向外上进入内耳道,面神经位于内耳门的前上方,前庭蜗神经位于其后下方。中间神经存在于前庭神经与面神经之间,并不总是接近面神经。前庭蜗面神经复合体与内耳道长轴平行,汇入内耳道底相应骨性孔区。(3)迷路动脉是内耳道内的主要血管,多数起源于小脑前下动脉。内耳门外及内耳道内存在血管袢。其中30.56%位于内耳门外,36.11%位于进入内耳道内,30.56%未发现血管袢。进入内耳道内的血管袢延伸程度不同,其中61.54%延伸度小于内耳道长度的一半,即6.26±1.53毫米,38.46%延伸度超过内耳道长度的一半,并且其中一例延伸至内耳道底区域。(4)岩骨内侧的硬脑膜在内耳道口处突入内耳道内。硬脑膜紧密地覆盖在骨壁,在接近内耳道底区域,硬脑膜逐渐变薄并覆盖骨表面和骨性分区。蛛网膜完整包绕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及细小的迷路动脉进入内耳道内,各神经之间无菲薄的蛛网膜间隔且延伸至内耳道底。内耳道底区域,存在蛛网膜小梁。在内耳门区域,出现了6例蛛网膜折叠现象,主要集中在内耳道后唇部。此处蛛网膜并未随硬脑膜进入内耳道内,而是出现折叠并向前内侧延伸。部分延伸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出现接触。(5)内耳道长约12.52±1.53毫米,内耳道直径为4.8±0.11毫米,内耳道距离颈内动脉最短距离平均为3.6毫米(2.7-6.1毫米),内耳道距离颈内静脉(颈静脉球)最短距离平均为4.7毫米(2.9-6.8毫米)。(6)MRI图像显示的内耳道、神经、血管的外形轮廓与本文解剖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对内耳道内蛛网膜这一精细结构的走行及终止情况显影不理想。结论1.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及迷路动脉存在于内耳道内;面神经位于内耳道的前上方,前庭蜗神经位于后下方;血管袢存在于内耳道内且延伸程度不同。2.内耳道内蛛网膜包绕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以及迷路动脉进入内耳道底,蛛网膜在内耳道底骨性分区内移行为神经外膜而终止。3.内耳道内蛛网膜并未存在双层复制;蛛网膜在内耳道口处存在折叠现象。

常书锋[2](2016)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对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各段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观察其所涉及的解剖结构,测量其显微解剖数值,探索其解剖学特征,明确其相互毗邻关系,定量研究该入路分开前、后对周边相关组织结构的显露范围和显微手术可利用的操作空间,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具30侧正常成人湿头颅标本进行解剖:模拟手术状态下该入路操作,将尸头侧卧位固定在头架上,乳突后横(纵)切口,开2.5cm-3cm骨窗,切开硬脑膜,测量分开岩裂-桥脑裂前后时手术野显露范围变化,以及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暴露情况;显微镜下解剖岩裂和小脑桥脑裂上、下支;对岩裂、桥脑裂上、下支、岩静脉、小脑动脉、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等相关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照相。结果:该入路可显露的解剖结构上至天幕前侧缘,下到枕骨大孔颈静脉结节,内侧到桥脑和中脑的侧方。可显露桥小脑角区包括岩静脉、小脑上中下三个神经血管复合体。岩裂-桥脑裂分离前后距离在统计学具有差异性。结论:该入路是对经典乙状窦后入路的补充和扩大,根据疾病及病变特点不同,按其在后颅窝上中下神经血管复合体的不同位置,分别设计了手术切口,横(或纵)形切口,具有切口小、脑损伤小,充分利用小脑的自然间隙,不牵拉或少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增加了操作空间;该入路在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疾病方面在解剖学上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显露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全程,减少对岩静脉及其属支的牵拉或切断,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显露充分,责任血管探查更全面,使减压更彻底。该入路在同等条件下使后颅窝相关区域的组织结构显露更大,为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切除提供了解剖学空间。第二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岩裂-桥脑裂上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25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1例患者中231例发现责任血管,20例未发现责任血管,4例蛛网膜增厚粘连,16例无血管接触。219例获完全减压,13例未能完全减压,19例术中未能判断是否充分减压。术后疼痛消失244例,明显减轻6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9.6%;听力下降3例,面瘫2例。结论:该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利于显露三叉神经全程,特别是三叉神经入脑干区,有利于责任血管的探查、减压,减轻岩静脉及面、听神经的牵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三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上、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4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36例完全减压,12例未完全减压。术后痉挛消失134例,明显减轻14例;听力下降1例,面部轻瘫3例,脑脊漏1例。结论: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有利于显露面神经全程,特别是面神经入脑干区,有利于责任血管的探查、减压及减轻面、听神经的牵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四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4例完全减压,3例未完全减压。术后14例疼痛消失,3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术后并发一过性吞咽困难。结论: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对显露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全程有帮助,特别是靠近脑干处的责任血管,便于探查、减压,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五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该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打开岩裂-桥脑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31例经该入路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3.0cm)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全切除,11例近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未能解剖保留,均于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结论:该入路在有限的骨窗内,利用小脑自然间隙,在不牵拉或少牵拉的情况下,达到了手术操作所需的空间,创伤小、并发症少,降低脑组织、神经、血管的牵拉损伤风险,以较小的手术切口及骨窗范围使桥小脑角区肿瘤特别是大型肿瘤(直径≥3cm)的手术效果达到或优于传统开颅手术。

尹志杰[3](2016)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内听道磨除内听道后壁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7%左右,占桥脑小脑桥角区肿瘤的75%-95%,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听神经瘤发展是渐进过程,肿瘤起始处位于内听道内,然后逐渐向桥脑小脑角区侵犯,手术切除是听治疗神经瘤的主要手段,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最常用手术路径。传统的听神经瘤切除手术,因内听道壁骨质未进行磨除,往往造成术后内听道内肿瘤残留,术后肿瘤残留是导致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过程中,磨除内听道后壁骨质,充分显露内听道内肿瘤部分,切除内听道内肿瘤部分(肿瘤起始处),是全切肿瘤、减少术后肿瘤残留及复发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利用高速磨钻对内听道后壁骨质进行磨除,并对磨除中所涉及的显微解剖结构进行定位及量化,旨在为临床作参考用。目的模拟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探讨显微镜下磨除内听道后壁所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并获得安全磨除内听道后壁骨质的解剖学参数,扩大内听道内部结构显露,减少手术视野盲区,为术中安全开放内听道后壁提供参考。方法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6具(12侧)国人湿性头颅显微镜下行磨除内听道后壁,以内听道口后缘中点(P点)作为参照点,分别测量P点至弓状隐窝,后半规管,共脚,内听道底,前庭导水管外口,颈静脉孔的最短距离,并对这些结构拍照记录,所得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内听道后壁作为参照平面,测量得内听道干与后壁平面呈夹角为(47.3±17.2)°。以P点作为参照点,测得P点至弓状隐窝的最短距离(4.1±0.60)mm,P点至后半规管最短距离(7.39±0.44)mm,P点至共脚的最短距离(8.09±0.47)mm,P点至内听道底距离(9.08±0.59)mm,P点至前庭导水管外口(10.44±0.73)mm,P点至颈静脉孔最短距离(7.35±1.09)mm。结论半规管、共脚、前庭导水管外口、内淋巴囊、颈静脉球与内听道后壁骨质关系密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过程中,去除内听道后壁附着硬膜时,其硬膜剪开长度不宜超过10 mm,否则损伤内淋巴囊及前庭导水管外口的几率显着增高。由内向外磨除内听道后壁骨质时,其磨除长度不应超过7 mm,否则损伤半规管及共脚的几率显着增高。熟悉磨除内听道后壁过程中容易损伤的结构,可避免损伤半规管、颈静脉球、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等重要解剖结构,有利于面听神经功能的保留。

吕波[4](2012)在《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相关面神经及内听道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颅内脑池段和内听道及其内面神经、前庭神经及血管显微解剖面神经的显微解剖;探讨内窥镜技术在面神经辨认及保护中的作用。为临床听神经瘤手术切除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对15具颅骨标本30侧内听道口与毗邻骨性结构进行观察测量,(2)在12具(24侧)尸头上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利用手术显微镜及内窥镜对颅内段面神经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解剖观察研究,(3)磨除内听道后壁对内听道及内听道段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进行观察测量,同时用神经内镜对内听道口进行多角度观察比较。(4)再扩大桥小脑角区暴露,测量相关数据。结果(1)面神经根从脑干到内听道口平均长度为(12.15±2.37mm),面神经内听道段长度为(10.52±1.54mm)。面神经脑干端与前庭蜗神经脑干端相距2.62±1.32mm;与三叉神经脑干端相距4.72±1.64mm;与舌咽神经脑干端相距3.82±1.44mm。小脑绒球、Luschka孔和脉络丛,这些结构恒定出现于面神经脑干端后方及下方。(2)内听道后壁的长度(9.88±0.85)mm,内听道内横嵴长(6.58±0.54)mm,垂直嵴长(2.67±0.31)mm。内听道口与乙状窦转角距离为(46.3±5.10)mm,同Meckel’s孔距离(6.88±3.77)mm,同颈静脉孔最短距离(4.60±1.43)mm,(3)利用神经内镜观察到脑干上前庭蜗神经脑干端面神经脑干端舌咽神经脑干端及脉络丛同时可观测到脑池段面神经运动根及中间神经自脑干端发出至入内听道口全程;在内听道口利用神经内镜可观察到内听道内近内听道口的神经及血管。结论(1)面神经脑干端、三叉神经脑干端、前庭蜗神经脑干端、舌咽神经脑干端、小脑下前动脉、小脑绒球及脉络丛结构有恒定的解剖关系,这种恒定解剖关系对术中面神经辨认有较大帮助,(2)利用内听道口与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可快速定位内听道;内听道内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位置关系恒定;利用横嵴、垂直嵴可快速找到内听道段面神经。(3)神经内镜可扩展对面神经及内听道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术中面神经辨认。

李海红[5](2011)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解剖学研究,显微观察该入路所涉及的解剖结构、显露范围和手术可利用的空间,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并以此解剖学资料为基础,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手术适应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具成年国人尸体头颅标本血管进行乳胶灌注备用。将尸头依照手术体位固定在头架上,模拟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方法对15具(30侧)成人头颅标本进行解剖,骨窗范围在2.0 cm×2.5cm,于4-24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打开桥小脑角,去除蛛网膜及软脑膜,调整和变换显微镜角度,探查显露范围和神经血管解剖结构,拍照并测量记录相关解剖数据,观察分析相关解剖学差异。结合临床资料,对比其他相关入路,评价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优越性。结果: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显露的解剖结构:上从天幕前侧缘,下至枕骨大孔颈静脉结节,内侧到桥脑和中脑的侧方。通过调整显微镜角度,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暴露桥小脑角区包括岩静脉、小脑上动脉及其分支、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分支、滑车神经、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后组颅神经。约37%(11侧)的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有接触或压迫。30侧标本中单干岩静脉为24侧,双干岩静脉为6侧。22.2%岩静脉在内听道内侧缘外侧注入岩上窦,63.8%的岩静脉在三叉神经入Meckel腔处的外侧缘和内听道内侧缘之间注入岩上窦,13.9%于三叉神经外侧缘以内注入岩上窦。23侧(77%)侧小脑前下动脉襻与面听神经有接触,有14侧标本中小脑前下动脉穿面前庭蜗神经之间。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良好暴露后颅窝神经血管结构,但也受骨性结构的影响。此入路对内听道口及颈静脉孔暴露良好,但在所有标本中内听道上结节的形态变异较大,其均阻挡了对Meckel憩室的暴露,颈静脉结节阻挡了对枕骨大孔前部的暴露。多数标本基底动脉暴露不佳。内镜下视野清晰,且可探查显微镜下解剖死角。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是一种最经典锁孔手术方法,由于骨窗位置恰当、骨窗大小适中,减少了不必要的头皮、肌肉切开,减少了不必要的颅骨切除,减少了不必要脑组织暴露,术中充分利用颅内的自然空间,所以具有脑损伤少,伤口局部反应小,组织复位好,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和不影响患者容貌等优点。通过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并选取不同位置的骨窗,能适当暴露后颅窝相关区域的组织结构,可用于小脑桥脑角、上斜坡、中斜坡、下斜坡部位的髓外病变的手术,如: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胆脂瘤、神经鞘瘤和脑膜瘤。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是顺应现代微创理念的探索,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选择性的替代传统的乙状窦后入路。

林华强[6](2011)在《扩大乙状窦后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扩大乙状窦后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目的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方法量化研究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病变手术暴露的改善情况。方法在10例(共20侧)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湿性尸头上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进一步显露横窦、乙状窦,模拟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分别以内听道口、三叉神经腔口(Meckel腔口)、斜坡中点为参照点,测量其在两种入路中与骨窗上下缘、内外侧缘所成最大角度及距离,并观察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显露状况。结果扩大乙状窦后入路骨窗外侧缘中点到内听道口、Meckel腔口、斜坡中点的距离较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着缩短(均P<0.05);骨窗上下缘、内外侧缘与内听道口、Meckel腔、斜坡中点所成最大角度均扩大,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具有增加暴露范围、扩大手术视角、避免过度牵拉小脑等优点,有利于提高对桥小脑角区大型肿瘤的全切除率以及保护重要的神经、血管。第二部分扩大乙状窦后入路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扩大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桥小脑角区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扩大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桥小脑角区病变17例,对手术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术中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横窦乙状窦的血流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4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下降3例。术后短期并发症2例。无死亡病例。横窦乙状窦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结论扩大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手术切除大型桥小脑角病变并发症与病死率低,临床疗效良好。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简志宏[7](2011)在《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文中研究说明颅底可视为一板两面,颅内面承载着脑底结构如额叶、下丘脑-垂体、海绵窦、颞叶、脑干、小脑与颅神经等等,颅底板的裂隙有进出颅的神经血管经过,其间也藏有固有结构如内耳、迷路、颈静脉球等等,颅底外面是面颅与颈颅结构如鼻腔、鼻旁窦、颞下窝、翼腭窝、咽旁间隙等等。颅底肿瘤可向颅内外沟通,累及上述三者结构,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本研究从显微外科解剖角度来理解颅内外沟通区的解剖关系,寻找定位手术标志,为该区域的手术提供解剖基础。第一章颅鼻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前颅窝与鼻腔、鼻旁窦沟通,鞍区与蝶窦、鼻腔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确认经额径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前颅底骨性构成,额鼻缝、盲孔、筛板、蝶骨平台、鞍结节、垂体窝、蝶窦、鼻腔、筛窦、前鼻棘等间的关系。观察经额三种入路和经蝶入路相关的颅内结构、颅底与颅外结构的显露。结果筛板位于前颅底中央前部,介入额骨、蝶骨平台与筛骨迷路之间,上接额叶,下为鼻腔顶。蝶骨平台为蝶窦上壁,其后有视交叉沟、鞍结节和垂体窝,外侧有视神经。额鼻缝至盲孔的距离为12.70±1.28mm,额鼻缝至筛板后界的距离为35.67±1.12mm,额鼻缝至蝶棱的距离为51.40±2.98mm,额鼻缝至鞍结节的距离为54.32±1.89mm,额鼻缝至鞍背的距离为65.78±1.56mm。盲孔至筛前孔的距离为10.98±1.12mm,盲孔至筛后孔的距离为25.11±1.25mm。前鼻棘至蝶窦开口的距离为42.34±2.23mm,前鼻棘至鼻腔顶筛板前界的距离为41.88±0.24mm,前鼻棘至鼻腔顶筛板后界的距离为52.05±.45mm。结论颅鼻蝶沟通区是以筛板和蝶窦为媒介,前颅窝与鼻腔,鞍区与蝶窦、鼻腔得以沟通。经额入路的手术标志分为三级:一级手术标志是额鼻缝,二级手术标志是盲孔,三级手术标志有筛板、蝶骨平台、蝶棱、鞍结节和蝶窦等。经鼻蝶的手术标志分为三级:一级手术标志是前鼻棘,二级标志是蝶窦开口,三级标志是蝶窦。经额底下入路可广泛暴露此沟通区域。第二章颅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前颅窝与眼眶的解剖关系,眶上裂与视神经管内结构,确认经眶外侧入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眶顶、视神经管和眶上裂的骨性构成,测量眶上孔与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管的距离,眶上裂与视柱、颈动脉沟、圆孔等的关系。结果颅眶沟通主要是经过位于眶尖的视神经管与眶上裂,视神经管内走行的结构有视神经与眼动脉,眼眶经视神经管连向鞍区。眶上裂是进出眼眶神经的主要通道,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眼神经等,眼眶借眶上裂与中颅窝海绵窦相接。眶上孔至眶内筛前孔的距离为30.12±2.35mm,至眶内筛后孔的距离为39.75±1.25mm,至视神经管眶口的距离为43.35±1.67mm。结论颅眶沟通可以是眶顶板直接破坏,但主要是经视神经管与眶上裂连向中颅窝的鞍区和海绵窦。经眶外侧入路的一级解剖标志有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额动脉管;二级标志有眶上裂、前床突和视柱。经眶外侧入路可显露眶内结构,特别是较好暴露鞍区、海绵窦与中颅底外侧部分。第三章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的解剖关系,海绵窦外侧壁和中颅底的解剖三角。确认额颞眶颧入路的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海绵窦外侧壁、圆孔、卵圆孔、棘孔、颞下窝、翼腭窝的结构组成与关系。结果中颅窝底前界是眶上裂与眼眶,外侧是颞窝,后借颞骨岩部与后颅窝相隔,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中颅底的内侧份,中颅窝借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与其下的颞下窝、翼腭窝和咽旁间隙沟通。一级手术标志有额颧缝、眶额动脉管与棘孔。二级手术标志有眶上裂、前床突、圆孔、卵圆孔与面神经门。三级手术标志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翼突与颞骨嵴。结论中颅底骨板的下方即是颞下窝与翼腭窝,中颅窝-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经眶上裂、眶下裂与视神经管连通眼眶,经蝶腭孔通向鼻腔,内侧借蝶窦外侧壁与蝶窦相隔,后是后颅窝的前界颞骨岩部和茎突前间隙。该沟通区的病变多累及海绵窦,故对海绵窦的处理是手术关键之一。额颞眶颧入路可以多视角进入中颅窝-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暴露广泛,手术路径短。第四章颈静脉孔颅内外沟通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内神经血管关系,颈静脉孔颅内外区域的结构和手术标志。方法观察和测量桥小脑角区、颈静脉孔、颅颈交界和咽旁间隙的解剖关系。经颈静脉突入路的手术标志。结果颈静脉孔位于枕骨大孔的外侧壁上,介于颞骨岩部与枕骨外侧部之间,上有内耳门,下借颈静脉结节与舌下神经管相隔,前是岩斜裂,后是乙状窦沟,颅内连向桥小脑角区和颅颈交界区,外接咽旁间隙。颈静脉孔内走行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静脉球。经颈静脉突入路以乳突、茎突、髁窝、二腹肌、寰椎横突和颈静脉突为手术标志,可进入颈静脉孔后部,并同时显露颅内外区域。结论颈静脉孔是后颅窝与颅外咽旁间隙沟通的主要通道,其内走行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静脉球,位置深在。由颅内外联合入路可以显露此交通区的病变。手术径路的中心点是颈静脉突,颈静脉突为颈静脉孔后界,其外侧是乳突,前外有茎乳孔,内侧是枕髁,后方是枕骨鳞部。颞下窝A型入路可广泛显露乳突腔、中耳、内耳、颈静脉孔、咽旁间隙。经颈静脉突入路的一级手术标志是星点、乳突和寰椎横突,二级手术标志为窝、颈静脉突、Henry脂肪间隙与二腹肌沟,三级手术标志为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颈动脉管、茎突与茎乳孔。经颈静脉突径路不仅要熟悉颈静脉突周围的解剖关系,还要熟悉其浅面和侧方的解剖如乳突、枕下肌肉、椎动脉、咽旁间隙等等。

郭伟伦[8](2011)在《岩静脉的解剖观察和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在显微镜下对20例尸头标本的解剖、观察、测量及研究,分析岩静脉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资料,探讨不同位置的岩静脉在临床手术中的意义,为临床处理相关区域病变及术中对岩静脉的处理提供解剖学依据和参考。对象和方法:1应用灌注有彩色硅胶的尸头标本20例,解剖观测岩静脉与三叉神经、前庭蜗神经、Meckel’s囊等的形态、距离及相互关系。2模拟乙状窦后入路和颞下入路剪开小脑幕探查桥脑前池对标本进行解剖,评估不同位置的岩静脉在临床常见桥小脑角和岩斜区病变中的意义。3结合临床术中所见,评估部分解剖结果。4测量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后,以均数(x)±标准差(s)(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并选择相关数值进行t检验。结果:1岩静脉在个体间的变异较大。所得岩静脉的长度为11.16±4.55mm,外径为3.91±0.97mm。2三叉神经根的宽度为5.23±0.64mm,岩静脉的属支汇合点距三叉神经根距离为3.48±1.87mm,入窦处与三叉神经根距离为16.33±2.85mm。岩静脉的属支汇合点可位于三叉神经根的内上方、正上方、正下方和外上方。3 Meckel’s囊口最长径为8.89±1.27mm,最宽径为4.04±0.95mm。4岩静脉可以位于面和前庭蜗神经的内上方、正上方或外上方,岩静脉入窦处距前庭蜗神经为7.66±1.47mm,岩静脉汇合点距前庭蜗神经13.81±4.50mm。5岩静脉入窦处与展神经的距离是21.22±2.86mm,汇合点与展神经的距离为21.11±3.08mm。6本组标本中除7侧有2支岩静脉主干,1侧有3支岩静脉主干,其余均为1支岩静脉主干注入岩上窦。其中4支有1属支,13支有2属支,10支有3属支,1支有4属支。其中有4支(9.1%)位于三叉神经根上内侧,6支(13.7%)位于三叉神经根上方,34支(77.3%)位于三叉神经根上外侧。7.岩静脉在部分标本中缺如,其中20个标本中有3个标本单侧缺如,本组标本中缺如率为7.5%。结论:1岩静脉与三叉神经根、前庭蜗神经、展神经和Meckel’s囊关系密切。2岩静脉其属支、长短、及位置变异较大,不同的个体应区别对待处理。3根据岩静脉属支汇合点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可将岩静脉分为三类:第一类汇合点在三叉神经根内侧,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中最容易被伤及;第二类汇合点在三叉神经根神经根上方或下方;第三类汇合点在三叉神经根背外方,乙状窦后入路最易被伤及。4岩静脉可以缺如。

林海蜂[9](2011)在《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是:1、寻找岩斜区颅骨的解剖标志,并对其结构进行量化。2、结合减少术中正常组织损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治疗宗旨,对现有的岩斜区手术入路进行剖析、总结并进行改良,希望获得更佳的手术入路。通过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两侧对比显微应用解剖,寻找更合理的岩斜区手术入路。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两侧对比显微应用解剖;在尸头上模拟改良后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和传统的乙状窦前入路。得出结论为1、通过两个关键孔(顶乳突缝前角和星点前下方约4.67mm处)基本能够锁定幕上下联合入路的骨窗;2、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只需磨除岩骨嵴内侧部及中间部骨质后与乙状窦前入路两者在手术最大视角和操作深度无显着差异(P>0.05);3、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的骨窗面积较乙状窦前入路显着缩小(P<0.05);4、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的脑干腹侧中间隙暴露长度明显大于乙状窦前入路而在桥脑腹侧中点所需牵开颞叶的角度明显小于乙状窦前入路(P<0.05);5、利用传统乙状窦前入路的切口创造出改良的颞枕开颅经小脑幕经岩骨嵴入路;6、提出顶乳突缝前角作为颞枕开颅的关键孔,减少了颞枕开颅的骨窗面积;7、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对岩斜区肿瘤基底暴露好,可早期阻断肿瘤血供,使瘤体缩小,质地变软,出血减少,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张云鹤[10](2010)在《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后循环的血管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临床该区域的动脉瘤手术、介入手术等提供解剖学依据;2、国人尸头上模拟达到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描述各入路显露范围差异,并探讨各入路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为临床手术入路选择提供解剖依据。方法1、利用15例(30侧)灌注有彩色硅胶的成人尸头,对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测量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的行程、管径、主要分支、变异和周围神经的关系;2、在15具尸头上模拟这些手术入路,包括翼点入路、颞下入路、眶颧入路、扩大中颅窝底入路(K awase入路)、小脑幕上下联合乙状窦前入路、远外侧入路。反复演练并总结相应的颅底外科技术,体会各个手术入路的优缺点。结果1、在国人尸头上观测了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及变异,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左右椎动脉粗细明显不同(直径相差1.0mm以上)4例,椎动脉弯曲移位3例。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变异多见,我们发现一例由椎动脉颅外段发出,一侧标本小脑后下动脉缺如。基底动脉形态不规则,常有向左或向右偏移。小脑上动脉多数左右对称,有时一侧双干。两例后交通动脉粗大,显示同侧大脑后动脉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本侧颈内动脉。2、以图片记录翼点开颅过程和颅内显露情况。第二间隙的外形和内容物变异较大。向两侧分别牵开视神经或颈内动脉增大了对基底动脉顶端的显露。磨除前床突后可以从更前下的角度暴露基底动脉顶端。磨除后床突,牵开视神经可以获得更好的显露且增大了操作空间。3、颞下入路开颅后从前侧方观测对基底动脉顶端暴露,可以清楚显露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动眼神经和大脑后动脉,牵开后交通动脉和动眼神经有助于对基底动脉的显露,小脑幕切开扩大了基底动脉上段向下的暴露。4、经眶颧入路磨除前床突,打开颈内动脉的远环和海绵窦外侧壁,增大了颈内动脉和动眼神经的活动度,利于从前侧方近90度的视野范围显露基底动脉顶端。5、模拟颅中窝经前岩骨入路观测了入路相关结构的距离和解剖,以图表记录。脑膜中动脉、岩浅大神经、弓状隆起是该入路的重要标志点。硬膜外磨除Kawase三角,硬膜下剪开小脑幕可以显露基底动脉中上段,并可显露小脑前下动脉和面听神经。6、模拟小脑幕上、下联合乙状窦前入路,观测了PS点到岩骨内部重要结构的距离。同时观测了面神经管。演练硬膜和小脑幕的剪开方法,从迷路后和经迷路角度观察基底动脉干的暴露情况。7、对远外侧入路的相关解剖进行详细的观测。磨除寰椎后弓、枕骨髁后三分之一,扩大了颅内前侧方的显露,可以观察小脑后下动脉在椎动脉的起源。结论1、本研究中对后循环血管结构的观测结果对国人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病变的影像诊断、介入和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2、处理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采用前上方路径,包括颞下、翼点-经侧裂或眶颧-翼点入路,各有其适用范围。将这三种入路联合使用能够提供各种所需的路径。去除邻近骨性结构(如前后床突、鞍背和上斜坡、内侧岩尖)加上经海绵窦或(和)小脑幕操作能够增加显露范围。3、处理基底动脉干动脉瘤的手术入路经过外侧方途径,主要的障碍是颞骨岩部。手术中需要磨去部分颞骨,从侧方经乙状窦前到达基底干。去除骨质的范围因人而异,从迷路后到经耳蜗的全岩部切除都有可能。迷路前经岩部入路(经Kawase三角扩大中颅窝入路)需要去除内岩尖,可以为基底干下部的手术提供一个狭窄的窗口,这一入路只适用于小的椎-基底动脉瘤。扩大的入路需要联合经岩部入路和颞下入路,切开小脑幕以扩大CPA。4、处理椎动脉干动脉瘤的手术入路从后下方提供手术路径,远外侧入路可以提供充分的暴露。应熟悉手术路径中的筋膜、肌肉、神经血管和骨质结构以便于安全顺利操作。移位椎动脉,切除枕髁和颈静脉结节可以增加内部显露。5、本研究以后循环动脉瘤为焦点,首次较系统地在国人尸头上对相关手术入路进行显微解剖研究和总结,必将对国人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部分迷路切除行小脑桥脑角区手术的临床解剖学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部分迷路切除行小脑桥脑角区手术的临床解剖学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内耳道及其膜性结构的薄层塑化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略缩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标本、试剂与设备
    2.2 方法
        2.2.1 薄层生物塑化切片
        2.2.2 超薄层生物塑化
        2.2.3 超薄层生物塑化切片与染色
        2.2.4 3D slicer三维重建
        2.2.5 MRI图像资料
3 结果
    3.1 局部解剖整体观结果
    3.2 薄层塑化切片结果
    3.3 超薄层塑化切片结果
    3.4 三维重建结果
    3.5 临床影像图与超薄层塑化对比结果
4 讨论
    4.1 内耳道内蛛网膜与蛛网膜小梁
    4.2 内耳道口蛛网膜的折叠现象
    4.3 内耳道内的血管
    4.4 内耳道内各神经之间的吻合支
    4.5 内耳道数据测量
    4.6 内耳道底骨性结构
    4.7 研究技术的优势
5 结论
6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内耳道及其膜性结构的解剖学进展
    参考文献

(2)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前言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器械
        1.3 实验方法
        1.3.1 标本血管灌注
        1.3.2 模拟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PF-CPF入路,在此过程中进行局部显微结构显露、观察、测量、拍照
        1.4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颈内动脉、颈内静脉效果满意,椎动脉效果稍差(图 1.5)。
        2.2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口部位解剖
        2.3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解剖显露
        2.4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的解剖显露
        2.5 小脑岩裂、小脑桥脑裂显微解剖结构和频邻血管、神经关系以及周围结构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5.1 小脑岩裂、小脑桥脑裂显微解剖结构
        2.5.2 岩裂、桥脑裂自身数据及与相邻关系显微解剖数据
        2.6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入路对上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以及PV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6.1 经PF-CPF上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2.6.2 PF-CPF与三叉神经、SCA、PV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6.2.1 与三叉神经有关的结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6.2.2 SCA 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6.2.3 PV 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7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以及周围结构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7.1 经PF-CPF上入路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2.7.2 PF-CPF与面、前庭蜗神经、展神经、AICA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8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对下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以及基底动脉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8.1 经PF-CPF下入路下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2.8.2 PF-CPF与舌咽、迷走、副神经、PICA、BA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3.讨论
        3.1 微创神经外科与“锁孔”手术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
        3.2.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皮肤切口位置及方向
        3.2.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相关骨性标志及开颅注意事项
        3.2.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3.3 SRKA经PF-CPF入路后颅窝神经血管复合体的显露和操作要点
        3.3.1 上神经、血管复合体及 PV 暴露操作要点
        3.3.2 中神经、血管复合体的暴露操作要点
        3.3.3 下神经、血管复合体及椎-基底动脉的暴露操作要点
    4.小结
    附图 1
第二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
        1.3 影像学检查
        1.4 手术方法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1.5 术中三叉神经根减压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手术资料
        2.2 术中三叉神经根减压情况
        2.3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2.4 随访结果
    3. 讨论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临床意义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优缺点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减压方式选择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术中注意事项
    4. 小结
    附图 2
第三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
        1.3 影像学检查
        1.4 手术方法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1.5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手术资料
        2.2 术中探查结果
        2.3 术中面神经减压情况
        2.4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2.5 随访结果
    3.讨论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下支治疗HFS的临床意义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的优缺点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CPF上、下支治疗HFS对重点减压区的作用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对减压方式选择
        3.5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术中注意事项
    4.小结
    附图 3
第四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影像学检查
        1.3 手术方法
        1.3.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1.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手术资料
        2.2 术中舌咽神经根减压情况
        2.3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2.4 随访结果
    3.讨论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的临床意义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下支治疗GPN的优缺点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的减压方式选择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术中注意事项
    4.小结
    附图 4
第五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研究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
        1.3 影像学检查
        1.4 手术方法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1.5 随访内容
    2.结果
        2.1 手术资料
        2.2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2.3 随访结果
    3.讨论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入路设计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优缺点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听神经瘤时重要血管的保护与处理90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面神经保护与处理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 PF-CPF 治疗 CPA 肿瘤的面神经保护与处理
        3.5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时术中注意事项
    4.小结
    附图 5
全文结论
附录A: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显微解剖实验数据及经统计学处理的数据资料
附录B: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统计、随访资料
附录C: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统计、随访资料
综述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
    1.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概述
    2.显微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入路概述
    3.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
        3.1 骨性标志
        3.2 桥小脑角区
        3.3 岩裂—桥脑裂:
    4.传统乙状窦后入路的解剖学研究现状和适应症
        4.1 解剖学研究现状
        4.2 传统乙状窦后入路的适应症
    5.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5.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临床研究现状
        5.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临床研究进展
        5.2.1 内镜辅助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CPA手术
        5.2.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
    6.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内听道磨除内听道后壁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磨除内听道后壁显微解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相关面神经及内听道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表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Abstract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乙状窦后锁孔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6)扩大乙状窦后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扩大乙状窦后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扩大乙状窦后入路的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颅鼻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筛骨
        2 鼻腔
        3 蝶骨平台与蝶窦
    讨论
    结论
第二章 颅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骨性结构
        2 眶的神经
        3 眶部眼外肌肉
        4 眶部的血管
    讨论
    结论
第三章 中颅窝与颞下窝、翼腭窝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中颅窝底的显微解剖
        2 颞下窝的显微解剖
        3 翼腭窝的显微解剖
        4 腮腺咬肌区
    讨论
    结论
第四章 颈静脉孔颅内外沟通区的显微解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颈静脉孔的颅内观及其毗邻结构
        2 颈静脉孔内部结构
        3 颈静脉孔外口及茎突后间隙(见图4-18和图4-19)
        4 枕下后外方及侧方肌肉
        5 颅外段相关血管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简介与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岩静脉的解剖观察和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岩静脉的解剖与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岩斜区应用显微解剖学及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2.2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与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比较
第3章 颞骨的岩部、乳突部显微解剖研究
    材料及来源
    设备及器械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4章 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与乙状窦前入路应用解剖学比较研究
    材料及来源
    设备及器械
    方法
    结果
    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主要指标包括
    改良的颗枕经小脑幕-经岩峭入路解剖特点与创新点
    讨论
第5章 岩斜区脑膜瘤个体化显微外科手术入路临床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结果
    讨论
第6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课题情况
致谢

(10)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后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入路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部分迷路切除行小脑桥脑角区手术的临床解剖学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耳道及其膜性结构的薄层塑化解剖学研究[D]. 瞿良华.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2]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D]. 常书锋. 郑州大学, 2016(03)
  • [3]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内听道磨除内听道后壁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D]. 尹志杰. 新乡医学院, 2016(04)
  • [4]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相关面神经及内听道显微解剖学研究[D]. 吕波. 安徽医科大学, 2012(01)
  • [5]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李海红.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4)
  • [6]扩大乙状窦后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D]. 林华强. 南京医科大学, 2011(11)
  • [7]颅底内外沟通区的显微外科解剖[D]. 简志宏. 中南大学, 2011(12)
  • [8]岩静脉的解剖观察和临床意义[D]. 郭伟伦.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4)
  • [9]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D]. 林海蜂. 吉林大学, 2011(09)
  • [10]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D]. 张云鹤. 天津医科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小脑桥脑角手术迷路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解剖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