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漆酶前导肽与连接区域对其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大肠杆菌漆酶前导肽与连接区域对其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漆酶(EC 1.10.3.2)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它对芳香族化合物、甾体激素和生物色素等具有广泛的催化特异性。统计发现,它可以催化氧化大约三百余种不同类型的底物,在家具装饰、低污染纺织、纸张脱色、生活洗涤和食品饮料等一系列行业中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对漆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漆酶的来源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植物漆酶、昆虫漆酶、真菌漆酶和细菌漆酶。其中,细菌漆酶相对于其他漆酶,具有来源广、生长周期短、热稳定性好、pH范围宽等优势。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漆酶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菌漆酶,针对其研究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虽然已有部分文献对E.coli漆酶进行过相关研究,但针对其自身信号肽、前导肽以及第三结构域对其功能的影响却未见报道;虽然针对E.coli漆酶和真菌漆酶结构差异部分的研究已有相关报道,但差异部分对其功能的影响却始终不明确。本研究以E.coli来源的漆酶CueO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实现了其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的异源表达,并研究了表达产物的酶学特性。为阐明CueO自身信号肽、前导肽、第三结构域以及不同结构域间连接区段特有的“盖子”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部分缺失或替换等手段构建了相关的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表达产物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提高突变基因的表达量,本研究参照P.pastoris密码子偏好性对突变基因进行了优化,并实现其异源高效表达。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为:(1)克隆得到E.coli漆酶CueO,并在P.pastoris中实现胞外分泌表达。其最适底物为ABTS,最适反应pH为3.0,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时间为10 min,最适Cu2+离子为2.0 mM。在摇瓶发酵甲醇诱导72 h后,蛋白表达量最高为81.26 μg/mL,酶活最高为356.67 U/L。在常见的7种金属离子中,除了Mn2+离子对酶活没有影响,其他金属离子均会抑制CueO酶活。(2)通过对一系列的缺失突变体的研究,发现信号肽的缺失(CueO-△Sp)分别将CueO的蛋白表达量和酶活提高为250.29 μg/mL和1248.36 U/L,是野生型CueO的3.08倍和3.5倍;结构域间连接区段的缺失虽然提高了蛋白表达量,但导致CueO失活;前导肽的缺失阻碍了蛋白的分泌;无论对CueO结构域之间连接区段中的a-螺旋进行缺失或者替换,均会导致CueO的彻底失活。(3)通过参照P.pastoris密码子偏好性将去除信号肽的突变体CueO-△Sp进行优化,得到了 2条优化基因,并导入P.pastoris中实现异源表达。优化后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和酶活均比优化前的突变体要高,且最高的蛋白表达量为450.19μg/mL,最高的酶活为2880.69 U/L,是优化前CueO-△Sp的1.8倍和2.3倍,是野生型CueO的5.54倍和8.07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漆酶的起源与分布
  •     1.1.1 植物漆酶
  •     1.1.2 昆虫漆酶
  •     1.1.3 真菌漆酶
  •     1.1.4 细菌漆酶
  •   1.2 漆酶的结构与作用机理
  •     1.2.1 真菌漆酶结构
  •     1.2.2 细菌漆酶结构
  •     1.2.3 漆酶的催化反应机理
  •   1.3 漆酶的应用
  •     1.3.1 环境保护及生物脱色
  •     1.3.2 食品工业
  •     1.3.3 造纸工业
  •     1.3.4 其他领域
  •   1.4 漆酶的异源表达
  •   1.5 E. coli漆酶CueO的分子改造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E.coli漆酶CueO的异源表达及产物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和质粒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试剂耗材
  •     2.1.4 培养基及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引物设计及CueO基因的获得
  •     2.2.2 pMD19-T-CueO质粒的构建
  •     2.2.3 pPICZαA-CueO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4 重组酵母工程菌株的构建与筛选
  •     2.2.5 重组酵母菌的摇瓶发酵及产物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CueO基因的获得及pMD19-T-CueO质粒的构建
  •     2.3.2 pPICZαA-CueO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3 重组酵母P.pastoris/CueO的摇瓶发酵及产物分析
  • 第3章 CueO的酶学特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和质粒
  •     3.1.2 实验仪器
  •     3.1.3 试剂耗材
  •     3.1.4 培养基及溶液
  •   3.2 实验方法
  •     3.2.1 最适反应底物
  • 2+离子浓度'>    3.2.2 最适Cu2+离子浓度
  •     3.2.3 常见金属离子对CueO酶活的影响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最适反应底物
  • 2+离子浓度'>    3.3.2 最适Cu2+离子浓度
  •     3.3.3 常见金属离子对CueO酶活的影响
  • 第4章 CueO的分子改造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和质粒
  •     4.1.2 实验仪器
  •     4.1.3 试剂耗材
  •     4.1.4 培养基及溶液
  •   4.2 实验方法
  •     4.2.1 突变体引物设计
  •     4.2.2 针对CueO结构域的突变体构建
  •     4.2.3 针对CueO结构域之间连接区段的突变体构建
  •     4.2.4 突变体酵母的构建与筛选
  •     4.2.5 突变体酵母的摇瓶发酵及产物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CueO信号肽、前导肽及第三结构域突变体的构建
  •     4.3.2 CueO信号肽、前导肽及第三结构域突变体表达产物的分析
  •     4.3.3 CueO结构域之间连接区段突变体的构建
  •     4.3.4 CueO结构域之间连接区段突变体表达产物的分析
  • 第5章 CueO-△Sp的密码子优化
  •   5.1 实验材料
  •     5.1.1 菌株和质粒
  •     5.1.2 实验仪器
  •     5.1.3 试剂耗材
  •     5.1.4 培养基及溶液
  •   5.2 实验方法
  •     5.2.1 CueO-△Sp基因的密码子优化
  •     5.2.2 优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3 优化基因重组酵母的构建与筛选
  •     5.2.4 优化基因重组酵母的摇瓶发酵及产物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密码子优化结果分析
  •     5.3.2 CueO-△Sp/WZ和CueO-△Sp/KR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3 CueO-△Sp/WZ和CueO-△Sp/KR重组酵母表达产物的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周波

    导师: 杨江科

    关键词: 大肠杆菌,漆酶,毕赤酵母,前导肽,连接区段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

    单位: 武汉轻工大学

    分类号: Q936;Q78

    DOI: 10.27776/d.cnki.gwhgy.2019.000230

    总页数: 66

    文件大小: 4648K

    下载量: 52

    相关论文文献

    • [1].猕猴桃溃疡病菌漆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 生物学杂志 2015(01)
    • [2].阿魏侧耳漆酶基因的克隆[J]. 食品科技 2015(05)
    • [3].香蕉漆酶基因家族鉴定及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 园艺学报 2020(05)
    • [4].米良1号猕猴桃漆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01)
    • [5].漆酶及未培养微生物中漆酶基因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4(06)
    • [6].野桑蚕漆酶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转录表达谱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7].漆酶基因异源表达及其酶活性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1)
    • [8].漆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仪器 2017(05)
    • [9].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漆酶基因家族的转录表达[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2)
    • [10].亚热带两种森林土壤担子菌漆酶基因多样性比较[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10)
    • [11].两种食用菌漆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10)
    • [12].草菇漆酶基因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分析[J]. 食用菌学报 2016(01)
    • [13].玉米致病菌新月弯孢漆酶基因家族鉴定与分子结构特征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6)
    • [14].漆酶高产菌株筛选及其漆酶基因克隆[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03)
    • [15].一个推测的拟南芥漆酶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04)
    • [16].基于cDNA克隆的亚热带阔叶林和针叶林生态系统担子菌漆酶基因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研究[J]. 生态学报 2012(06)
    • [17].特异腐质霉来源漆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02)
    • [18].细菌漆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03)
    • [19].短小芽孢杆菌LC01漆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胞外表达及重组漆酶酶学性质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8(03)
    • [20].催化菘蓝活性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漆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J]. 药学实践杂志 2017(03)
    • [21].肺炎克雷伯氏菌漆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9(01)
    • [22].漆酶品质提升的新技术及其在纺织中的应用[J]. 纺织导报 2019(05)
    • [23].拟南芥漆酶基因AtLAC2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J]. 植物生理学报 2012(06)
    • [24].龙眼漆酶基因(DlLac)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3)
    • [25].糙皮侧耳漆酶基因的克隆及在粟酒裂殖酵母中的表达[J]. 食用菌学报 2013(01)
    • [26].杧果炭疽病菌漆酶基因Cglac3序列特征及其在两个侵染相关基因突变体中的表达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6)
    • [27].糙皮侧耳生长发育过程中漆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J]. 菌物学报 2015(04)
    • [28].辣椒疫霉漆酶基因Pclac3克隆表达[J]. 山西农业科学 2014(01)
    • [29].粗毛栓菌漆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荧光定量PCR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30].荔枝漆酶基因LcLac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园艺学报 2012(05)

    标签:;  ;  ;  ;  ;  

    大肠杆菌漆酶前导肽与连接区域对其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