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充电桩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谈充电桩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张孩黎

(浙江八达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时通电气分公司浙江省金华市321018)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中国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3%;预计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增长将达到40%左右,销量将达到100万辆。作为与电动汽车行业“相辅相成”的充电桩行业,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充电桩建设也相应得到发展。。

关键词:充电桩;应用;模式

早在2015年10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就联合下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要在5年内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截至2017年底,我国充电桩建设数量已达到45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达21万个。在政策和市场双重作用下,充电桩的经济效益初步形成,更多的社会资本争相介入,给充电桩产业注入活力,带动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

1、充电桩技术现状

1.1充电桩介绍

充电桩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本质是提供可控制的交流电源,输出电压是交流电,需要车载充电机变压整流。其输出功率受限于车载充电机,主流功率以3.3kW和7kW为主,充电速度较慢,通常称之为“慢充”。直流充电桩则是自带变压整流充电管理系统,输出电压就是电池可以直接用的高压直流电。直流充电模块可以多个并联,直流充电桩的输出功率比较大,主流功率以30kW和60kW为主,充电速度较快,通常称之为“快充”。

1.2充电桩的分类

为了适应市场应用需求,充电桩可分为多种类别:按安装条件可分为立柱式充电桩与壁挂式充电桩;按安装地点可分为室内充电桩与户外充电桩;按服务对象可分为公用充电桩、专用充电桩及自用充电桩;按充电接口数量可分为一桩一充充电桩与一桩多充充电桩;按充电类型可分为交流充电桩与直流充电桩;还有专门为充电服务而建的充电站,有常规充电站及光伏充电站,常规充电站电力来自国网;光伏充电站主电力来自国网,辅助电力来自太阳能发电。

1.3现有充电桩采用的技术

充电桩由电气控制单元、充电控制器、充电单元、人机界面模块、通信模块、读卡器、增值服务、电度表及监控运营系统等构成,其中,电气控

制单元是充电的核心部分。充电桩核心充电模块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三相交流电380V输入,经过抗电磁干扰(EMI)处理→三相全桥整流→功率因数校正(PFC)→DC/DC转换→二次整流滤波,再经抗电磁干扰后检测输出。其中,辅助电源从PFC输出端取电,通过降压整流为DC/DC控制单元提供稳定的电源。在输入端、输出端检测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反馈给DC/DC控制单元;DC/DC控制单元综合了各检测单元的反馈参数及CAN总线的实时需求,实时对DC/DC转换器控制。充电模块可多路并联,组成不同功率的充电桩。

图1

2、充电桩技术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要真正成为人们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成功取代燃油车,必须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长。影响汽车电池充电速度的因素有两点:1)充电桩自身的输出功率;2)取决于电池密度、材质、容量、电池组管理系统BMS的能力。因此,要实现汽车电池快速充电,必须使充电桩技术与电池技术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然而,作为配套设备的充电桩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持续提升,给新能源汽车配置100kWh以上的电池组是未来的趋势。要实现高倍率充电,必须以大功率充电桩与之相匹配。因此,大功率充电桩的研发是未来发展趋势,350kW以上的充电机功率配置将是未来的主流。

2.1大功率充电桩发展的技术瓶颈

目前,发展大功率充电桩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

1)现有市区停车场配电容量不满足需求。充电桩属于三级电力用户,设备容量>100kW的充电站,可采用10~20kV电压等级供电;设备容量<100kW的充电站,可采用380V电压等级供电。例如:某充电站配备有10台500kW充电桩,单台充电桩的配电容量为:

式中,S为单台充电桩的输入容量;P为单台充电桩的输出功率;η为充电桩的效率,取0.9;cosϕ为充电桩的功率因数,取0.9。

充电设备输入总容量为:

SΣ=K(S1+S2+…+Sn)=0.8×617×10=4936kW(2)

式中,K为充电设备同时系数,取0.8。

公式2中的充电设备同时系数K取值较难,必须根据现场用电情况合理选取,一般K的取值范围在0.5~0.8之间。根据计算结果,充电站的配电容量约为5000kVA。按国标要求,需建独立的变电站,在市区内的多数停车场无法满足该配电需求,因此,只有城市郊区才适合建设快充充电站。

2)可承受大电流充电的导体材料及接头工艺技术尚不成熟。

要满足快速充电,以现有的充电桩技术必须加大输出电流,导体材料和接头必须满足几百安培的通电需求。根据欧姆定律可推导得到导体的自身损耗P=I2R,可见,导体的损耗是随电流的平方值而增大,所以在几百安培的充电电流情况下,必须降低导体材料自身电阻及接头触电阻,才能使导体及接头在充电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热量,确保车辆充电安全可靠。

2.2充电桩技术前沿

1)“柔性充电”概念

制定标准的充电模块,组成超大功率充电堆,利用功率动态分配技术,对集中停放的纯电动车“柔性充电”。“柔性充电”是国内某公司提出的新名词,即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动态分配充电功率[2];当需要大功率充电,电流很大时,将其他模块集中过来使用;当充电车辆多的时候又可以分开使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充电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柔性充电”在实际应用中可节约成本、提高充电效率,未来在集中停车区可广泛推广应用。

2)“闪速充电(FlashCharging)”概念

据报道,瑞士ABB集团已开发了一种新的电动巴士技术,能在15s内完成汽车充电。而其他公司的电池技术尚无法实现这一功能。ABB开发的名为“闪速充电(FlashCharging)”的技术,乘员135人的电动巴士能利用行驶路线上的充电点进行充电。充电点位于车辆上方,充电功率达到400kW。充电点与由激光控制的移动臂相连,能在15s内为汽车电池充电,让电动巴士在一次充电后有足够动力行驶至下一个充电站,线路终点站将允许长时间的完整充电,而完整充电后

(下转第57页)

汽车可行驶更长距离。受此启发,随着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大功率充电技术的成熟,实现电动车快速充电(就是与普通汽车加油时间相仿)是可能的。

3)“无线充电”概念

目前,欧美的无线充电技术也得到了发展,美国能源署网站上公布了一项新型无线充电技术,可实现20kW的充电功率,并且已经开始对50kW的无线充电系统进行研发。无线充电技术虽然比有线充电慢,但也有其优点:它没有充电桩线缆的束缚,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方便,并且可以应用在更多场景中,比如升降机、停车场、车库等等。将来如果研发更高功率的无线充电系统,也可以使其应用于卡车、公交车等车型,甚至在未来汽车行驶中充电,达到无限续航能力。

2.3充电桩技术的发展趋势

大功率快充充电桩是充电桩的发展方向,但充电桩的发展受限于充电场所的电网容量配置、汽车电池技术,以及可承受大电流充电的导体材料等因素,未来必定往多样化,快充、慢充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市区停车场由于停车时间较长,可以使用慢充充电桩;高速服务区及城市郊区可建快充充电站,专为电动车续航而充电;闪速充电与无线充电为补充,在城市的各路段设置闪速充电区,为电动车续航充电。此外,还必须从技术标准化,应用多样化、智能化,管理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促进信息的开放共享、互联互通,让车辆和充电桩网络更加匹配,组织推动国家级充电服务平台建设,共同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健康可持续发展,使新能源汽车成为安全、快捷、绿色的交通工具。

参考文献:

[1]董建伟.小区智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4,2.

[2]陈柳钦,陈翌,孔德洋.小区智能新能源产业政策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01.

标签:;  ;  ;  

浅谈充电桩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