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马连庄镇唐家庄中学266617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明白;而计算机的演示功能可对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现象进行回放,学生容易理解,从而收到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只能靠学生死记和教师说教。如初三几何“点的轨迹”,学生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了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了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的理解非常透彻。

3.化静止为运动。运动的几何图形能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不变。用《几何画板》来演示“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课堂容量

复习课由于以归纳知识和练习为主,一般课堂容量比较大,在教室就不易展示这么多;而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较好地进行知识归纳。有些内容文字较多,课堂上书写占用时间,对教师分析讲解有很大的影响;制成课件则可以把例题直接展示给学生,节省了时间。例如进行《统计》教学时,利用课件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

四、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制作课件,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值得我们注意

1.明白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就是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用适当的手段去揭示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直观性差,可见度低的课堂教学过程。通过课件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获取知识更轻松。对于数学课,运用课件教学应着重于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几何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如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可制作课件,使满足条件的两个图形通过翻折、重叠、闪烁灯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但是不能片面扩大课件的作用,泛滥地运用于教学之中,否则就失去了它的有效作用。

2.课件的制作应紧紧围绕知识的目标、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课件应用力求以学为中心。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研究教法,拟定制作课件的教材内容、课件的长短。其次,要明确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课件要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要强,这样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例如,在讲解“截一个几何图”时,学生很难想象出截面的形状,教师在黑板上也很难画出。如果在这里使用Flash制作一个课件,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怎样截以及截面的形状,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当把握知识的内涵,注意知识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再加以适当的艺术加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3.不能以多媒体教学代替教学的全过程。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讲解的内容更为形象、直观,但是如果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展示课件的内容,一个字的板书都不存在,学生只顾看大屏幕,看老师演示,不思考问题,不动手操作、训练,就像看电影一样,那么一节课下来,是不会有什么教学效果的。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动脑、动手的过程,适当地进行板书、演算、讨论和思考,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发展过程,若一味地用课件代替板书,将无法体现数学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同时也有违学生的认知规律,无法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的讲解仍然是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总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数学课堂教学省时、高效,使数学课堂教学形象化、生活化、直观化、趣味化。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标签:;  ;  ;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