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研究

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研究

严宽荣[1]2004年在《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企业经营的压力加剧,经营者群体的综合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论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经营者现状和面临的环境分析认为培育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很有必要,论文分析了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的重点,试图为旅游业增强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建议。 论文认为应全面引入旅游职业经理人制度,培育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论文阐述了职业经理人的起源和发展,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素质;提出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应从职业经理人的选择、使用和成长机制、职业发展规划、信用建构、业绩评价、激励方法五个方面着手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延伸,论文分析了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及应采取的对策。 论文得出结论,旅游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是市场化的结果,只有在市场上通过流动和交换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其价格应该是由市场供求决定。只有这样旅游企业的专业化、现代化管理才有了制度保证,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才有了人才保证。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 关于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的分析仍处于探讨阶段,论文在以下方面提出了创新点:(1)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选择应制度化;(2)对旅游职业经理人要有发展规划;(3)作为一种监督机制,旅游职业经理人的信用应制度化;(4)对职业经理人的评价应科学化;(5)激励方法应引用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股票期权制来完成。

张新峰[2]2006年在《我国饭店业总经理职业化发展现状评估及其职业化培育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饭店行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入世”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在中国打造一支适应我国饭店业发展需要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对饭店业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我国饭店业总经理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对我国饭店业总经理职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估,并对我国饭店业总经理的职业化培育机制进行综合研究。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发展态势与研究概览,提出本研究的技术手段、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饭店业职业经理人基本理论的研究。在分析中西方经理人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历程的基础上,对饭店业职业经理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简要分析了我国饭店业职业经理人的特点,提出我国饭店业职业经理人的等级划分和依据。 第叁部分是对我国饭店业总经理职业化发展现状的评估。作者对我国20多个省市的500家各类型、各层次饭店的总经理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有效回收样本数据的科学分析,对我国饭店业总经理的职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估,得出了7条较有价值的结论。为后文对我国饭店业总经理职业化培育机制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第四部分是对我国饭店业总经理职业化培育机制研究。作者在前文对我国饭店业总经理职业化发展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饭店业总经理职业化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我国饭店业总经理职业化发展的培育模型。

于安辉[3]2007年在《江西酒店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近叁十年的时间里,我国酒店业早已从为了完成国家对内外的接待任务,政治服务色彩为主的政府事业性单位转变为具有现代企业所有性质的独立经济实体和利益组织。现代企业中,职业经理人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酒店企业将面对来自国内外的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优秀职业经理人才的匮乏制约着国内酒店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而优秀职业经理人才匮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酒店企业管理者的非职业化,缺乏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监督人才的一整套完整的制度,还没有形成类似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酒店职业经理人制度。如今的中国酒店产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批具有商业意识和现代酒店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管理人才,中国酒店业正在召唤自己的“酒店职业经理人”。然而,摆在中国酒店人面前的现实是,现有的酒店职业经理人的既有价值得不到社会、甚至是酒店企业的认可,酒店职业经理人的成长和价值体现受到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以及酒店业本身的特殊性质所产生的有形的、无形的制约,使得我国酒店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合理建构势在必行。本文以江西省酒店行业为例,首先介绍了职业经理人制度与现代酒店业的发展及其间关系;之后对我国酒店职业经理人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我国酒店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江西酒店业产生的影响上,按照酒店企业的不同性质,从国有酒店、私营酒店和外(合)资酒店叁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最后讨论酒店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中各方面的角色定位及酒店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我国酒店对我国酒店职业经理人及职业经理人制度展开研究,将有利于丰富我国现代酒店管理理论,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酒店职业经理人制度,有利于我国酒店职业经理人的成长及其队伍的壮大,有利于我国酒店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邱合梅[4]2013年在《国有景区经营权转让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景区经营权转让热潮的兴起,也引发了学界对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的热情,研究成果逐年增多,但存在多而散、定性多于良性、可操作性弱等缺陷和不足,本文有鉴于此,拟采用经济学理论、博弈分析、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说明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可行性,并对当前的转让过程中失败的因子进行分析和讨论,为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转让条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文首先从西方产权学说出发,以大量的国内外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得出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可行性,并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为脉络,着眼于我国景区发展现状,以接入国际旅游市场发展为目的,提出景区经营权转让。第二,从旅游资源本身的潜在价值出发,将国有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年限与转让价格更加科学合理化,提出经营权转让的年限以实物期权理论为基础,而转让价格将以旅游资源本身的等级为评价标准,最终多角度地将资源的隐性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第叁,以碧峰峡景区、凤凰城景区和马岭河景区为例,在对其经营权转让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国有景区经营权转让的限制条件,如完善旅游法规等。第四,转让后政府角色的转变,加强对受让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受让企业的资格认证和规划审批将受到政府严格的监督。第五,在经营权转让后,采用博弈分析法,分析政府与企业各自权责利,并就其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提出看法。旅游职业经理人运用与企业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都将对旅游景区转让后经营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淑贤[5]2008年在《我国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与价值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职业经理人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职业经理人在我国还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化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职业经理人的短缺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各种环境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现有培养模式的缺陷、价值评价体系的缺失,严重限制了我国职业经理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如何加快我国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与价值评价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职业经理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其次指出了我国职业经理人成长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影响我国职业经理人成长与发展的因素。再次主张营造规范的发展环境,建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借鉴国外职业经理人培养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职业经理人的培养模式,即“学校+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培养的模式。最后通过对职业经理人价值构成的分析,借鉴国内外有效指标,从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能力、经营绩效、社会效益四个方面建立职业经理人价值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评价法对职业经理人进行综合评价。

严宽荣[6]2005年在《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初探》文中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旅游企业经营的压力加剧,旅游企业经营者群体的综合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经营者现状和面临的环境分析,认为培育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很有必要,应全面引入旅游职业经理人制度。

宋大林[7]2007年在《浅谈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文中研究表明经理职业化作为一种社会分工,是在企业组织由古典企业向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确立的。目前,我国职业经理人培育体系还不完善,经理职业化标准不尽统一,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发展仍存在一些困惑。职业经理人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成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尽快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成熟的经理人队伍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杨红英, 童露[8]2015年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文中认为十八届叁中全会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发展混合所有制对我国继续深化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公司治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叁点:一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股权结构不明确,二是公司治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叁是党政干部管理企业的做法依然存在。根据进一步发展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改革目的,首先应该明确不同行业中国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股权结构,并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增加非公有资本的话语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职业经理人选聘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效率。而作为外部环境和制度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行政化管理、市场竞争、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有效治理的保障,缺少了这些环境和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就难以实现。

欧亚[9]2014年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困境与对策》文中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主体,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其发展竞争中不可或缺,职业经理人是合作社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和人才支撑。通过明确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的定位,分析制约其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合作社因素和职业经理人自身因素,结合其群体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创新合作社经营理念与模式;完善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培养管理机制;完善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市场;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加强自身学习与心理调适。

伏婧[10]2011年在《中国国有影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内外传媒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中国国有影视企业单靠自身的资本积累已经难以迅速做大做强,因此有效的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成了其发展的必经道路。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电影企业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目前中国的上市影视企业已超过20家,而作为国有影视企业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也在积极筹备上市事宜。公司治理的实质是公司的权利安排和利益分配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一整套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是公司绩效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影视企业在竞争激励的资本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以国有影视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影视上市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度分析问题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完善建议。我国国有影视上市企业作为传媒业与上市公司的结合产物,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其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许多问题,如股权集中程度不合理、内部人控制问题、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完善建议:适度推行影视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塑造运行合理有效的“叁会”机构;加快发展传媒职业经理人市场等;建立形式多种并存的激励机制;规范传媒资本市场,用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夯实治理基础。

参考文献:

[1]. 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研究[D]. 严宽荣. 西北大学. 2004

[2]. 我国饭店业总经理职业化发展现状评估及其职业化培育机制研究[D]. 张新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3]. 江西酒店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研究[D]. 于安辉. 南昌大学. 2007

[4]. 国有景区经营权转让问题研究[D]. 邱合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13

[5]. 我国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与价值评价研究[D]. 赵淑贤. 燕山大学. 2008

[6]. 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初探[J]. 严宽荣.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7]. 浅谈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J]. 宋大林.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8]. 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 杨红英, 童露. 宏观经济研究. 2015

[9]. 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 欧亚. 南方农村. 2014

[10]. 中国国有影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 伏婧. 湖南大学. 2011

标签:;  ;  ;  ;  ;  ;  

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