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以及国家“水十条”的出台,优质矿泉水日渐成为稀缺资源。如何科学有效开采矿泉水资源既是科学问题也是技术问题。从学科范畴来讲,矿泉水供水井优化开采属于水利工程学科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对于一个矿泉水水源地,供水井大流量条件下的优化开采,一直制约着矿泉水大型生产企业的产能,这也是水文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湖南绥宁县瓦屋塘优质矿泉水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现场进行开采性抽水试验,获得供水井大流量供水时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并以此开展开采优化机制研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为伊利集团矿泉水大型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收集资料、分类整理、现场勘探调查、研究区域出露泉点流量监测、前期钻孔、简易抽水试验、生产性大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数据整理分析计算拟合得到研究区水文地质参数。2、在对大量抽水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研究区渗透率K为0.4541.2m/d、导水系数T为15.341.8m2/d、含水层厚度M为2778.8m、贮水系数(亦称储水系数、释水系数)?为0.0940.535m/d、影响半径R(亦称降落漏斗)为12510m等水文地质参数和S-t、Q-t等一系列抽水历时曲线。得到抽水试验期间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3、进一步揭露了研究区地下矿泉水动态Q-S曲线特征,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Q-S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出Q-S关系方程:Q=342.18237+77.21498s-2.35102s2(W2井),Q=3475.63902-138.65221s+1.79326s2(S1井)。该方程对地下水位降深、出水量具有预测指导作用。4、本项目在生产井上进行了大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常采用此法,试验操作便捷、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水文地质参数测定)、突变型抽水试验、衰减型抽水试验三种不同工况的抽水试验,探究最佳开采优化机制。对三种试验工况数据整理分析绘制各种历史曲线和Q-S曲线,通过分析曲线特征得知:降深24m时稳定出水量824.7m3/d,降深40m时S1井稳定出水量约900m3/d,突变型、衰减型抽水工况与试验达到稳定流抽水工况相比,经过计算,在相同抽水时间内,能获得更多的矿泉水水量。衰减型抽水试验工况为最佳开采优化方案。该方案不仅能避免产生扰动影响地层井孔稳定性,而且有利于地下矿泉水恢复不破坏地下水动态平衡,不产生过大降落漏斗,从而避免地面塌陷、沉降等地质灾害,还能获得优于普通稳定流抽水的出水量及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5、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参数,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Feflow建立研究区水文地质模型,计算得到更加精确的矿泉水可开采量,与抽水试验高度吻合,模型可靠性高。6、研究表明最优开采量呈季节性变化,枯水季开采量可取750850m3/d,丰水季开采量可达15002000m3/d。不同季节流量均达到了四级泉标准,能够满足高温季节矿泉水需求量大、低温季节矿泉水需求量小的市场需求。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地形地貌  2.2 气象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地层与构造    2.4.1 地层岩性    2.4.2 地质构造  2.4 水文地质特征    2.4.1 地下矿泉水水类型    2.4.2 地下水的富集情况    2.4.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4.4 矿泉水形成机理  2.5 小结3 抽水试验原理、准备、操作及参数分析  3.1 抽水试验目的原理类型与设计方法    3.1.1 抽水试验原理    3.1.2 抽水试验的目的    3.1.3 抽水试验类型    3.1.4 抽水试验设计方法  3.2 抽水试验准备    3.2.1 抽水井、观测孔布置    3.2.2 水位观测孔的布置原则和意义    3.2.3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    3.2.4 大型群孔干扰抽水试验的主要技术要求  3.3 瓦2抽水试验及数据观测    3.3.1 瓦2 抽水试验    3.3.2 水位观测    3.3.3 流量观测  3.4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分析要求    3.4.1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现场资料整理的要求    3.4.2 对群孔干扰抽水试验现场资料整理的要求  3.5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计算方法    3.5.1 Theis配线法    3.5.2 Jacob直线图解法    3.5.3 水位恢复法  3.6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6.1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方法    3.6.2 简易抽水试验观测孔参数分析    3.6.3 生产井瓦2 抽水试验参数分析结果    3.6.4 生产井S1 前期抽水试验参数分析结果    3.6.5 生产井S1 近期抽水试验参数分析结果    3.6.6 影响半径的计算  3.7 小结4 地下水动态均衡分析  4.1 地下水补给量    4.1.1 地下水均衡法原理及适用范围    4.1.3 计算降雨入渗补给量  4.2 研究区天然排泄  4.3 均衡量分析  4.4 允许开采量    4.4.1 基于生产井W2 抽水试验的允许开采量计算    4.4.2 基于生产井S1 抽水试验的允许开采量计算  4.5 数值法计算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    4.5.1 FEFLOW简介    4.5.2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4.5.3 地下水渗流模型的建立    4.5.4 初始条件    4.5.5 模拟评价结果  4.6 小结5 开采优化机制  5.1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特征    5.1.1 瓦2 大流量抽水试验流量变化特征    5.1.2 瓦2 大流量抽水试验水位降深变化特征    5.1.3 恢复试验地下矿泉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5.1.4 简易抽水试验地下矿泉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5.2 生产井流量-降深关系  5.3 突变型抽水试验地下水位动态  5.4 衰减型抽水试验地下水位动态预测  5.5 影响本次试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因素分析  5.6 开采优化措施及建议    5.6.1 允许开采量的确定方法    5.6.2 流量分区    5.6.3 开采优化措施    5.6.4 对后期开采建议  5.7 小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 A 三角堰流量表附录 B 井函数W(u)数值表附录 C 前期抽水试验成果统计表附录 D 地下水自记水位计Levelogger产品规格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致谢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唐崇峰
导师: 王华
关键词: 抽水试验,地下水位动态,开采优化机制,均衡分析,数值模拟
来源: 西华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质学,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西华大学
分类号: TU991;P641.8
DOI: 10.27411/d.cnki.gscgc.2019.000056
总页数: 102
文件大小: 10794K
下载量: 46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抽水试验论文;  地下水位动态论文;  开采优化机制论文;  均衡分析论文;  数值模拟论文;  
供水井大流量供水时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开采优化机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