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状况分析

舞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状况分析

朱朝伦(舞钢市人民医院河南舞钢462500)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7-0236-03

【摘要】为了对新农合对新农合运行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舞钢市农村合作医疗两年的运行情况的汇总、对比、分析,借此找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总结管理经验,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流向次均费用可支配基金

舞钢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总面积64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1万多人,主要经济支柱为钢铁生产,是集工业、旅游为一体的县级市,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109个县(市)中的前20强。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88亿,地方性财政收入8.27亿,农民人均纯收入3930元;2008年完成生产总值113亿,地方性财政收入9.06亿,农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已逐渐步入小康社会。

一背景

2006年舞钢市政府,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政府申请运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方面积极筹建舞钢市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置农合办,为事业财政全供的股级单位,人员编制40人;另一方面抽调专业人员开展新农合运行前的基线调查,摸清全市农民就医需求,为新农合的实施方案制订做好了前期准备。同时,选派农合办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为舞钢市运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铺平了道路。但是,河南省政府从整体考虑,认为舞钢农业人口较少,做出了暂缓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舞钢市委、市政府站在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结合舞钢经济实际收入,决定自筹资金运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决定得到平顶山市政府的有力支持,年筹资额定为50元,个人缴纳10元,平顶山市政府对每位参合者资助11.47元,舞钢市政府对每位参合者资助28.53元。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模式为门诊账户加住院统筹。同年7月,依靠舞钢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采纳新农合的筹资方式、筹资标准、报销方案,创新实施全民医保制度。这一系列制度建立,为2007年进入国家试点后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进入国家试点后,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状况

(一)组织机构的设置

舞钢市农村合作医疗按照省新农合协调领导小组要求,实行县级统筹管理,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相关职能单位领导,农民代表为成员的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卫生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办事机构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通过公开选拔招录40位工作人员,在全市各定点医院设立农合服务站,派驻工作人员,职责明确。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完善新农合实施方案,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合理确定新农合定点医疗;加强服务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组织经验交流;考核奖惩及职责范围内的监督评价;对合作医疗工作人员培训,加强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协调解决新农合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经办机构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为管理委员会决策提供依据。服务站职责:做好参合者住院直报及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成立了市纪检书记为主任,审计等相关监督部门的领导及农民代表为成员的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市新农合运行过程各环节的监督,查处新农合工作中违规、违纪事件。市、乡管理机构健全,办公场所固定,人员经费落实到位,办公设备实施电子化,确保了农合工作顺利开展。

(二)新农合各项制度的建立

在科学的调查和测算的基础上,舞钢市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制订了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舞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基金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了报销比例,报销事项和不报销事项,规范了新农合基金的筹资管理及拨付办法,为了规范经办机构的管理,制订了新农合工作制度、舞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承诺。按程序确定定点医疗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以便加强医疗机构的约束力;建立三级复审制度;住院病人每日查房制度;住院病人身份确认制度;住院病人回访制度;公示制度;工作人员轮岗培训制度。这一系列具体管理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公正、公平、公开的报销,杜绝了弄虚作假事件的发生,为农合基金安全运行建立一道道保护屏障。

(三)进入国家试点县(市)后,农合基金运行情况

1、筹资情况

2007年共有180563位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按人均50元筹资标准筹资,共筹资902.8万元,2008年共有195881位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按人均90元筹资标准筹资,年筹资1762.9万元。基金分为门诊账户基金、统筹基金和风险基金。门诊账户基金:每人每年12元,用于门诊看病使用,用完为止,节余滚存。统筹基金:提取风险基金后,用于住院看病报销使用。2007年、2008年提取风险基金后余下统筹基金分别为:642.9万元、1436.5万元。

2、基金的管理

按照《舞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新农合财政专户,各乡(镇)政府筹集的新农合基金统一交入财政专户。支出时,是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报销金额,每半月汇总垫付金额上报财政局审核,合格后,通过国库支付中心将垫付金额划拨至经办机构支出户,经办机构由银行直接转入定点医疗机构,保证基金封闭运行,规避了基金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

3、统筹基金的支出情况

2007年共有8281位参合者享受住院补助,参合者住院率4.6%,共支出统筹基金624.6万元,占全年可支配统筹基金的97.1%,次均补偿745元。

2008年共12935位参合者享受住院补助,参合者住院率6.6%,共支出统筹基金1469.8万元,占全年可支配统筹基金的102.3%,当年统筹基金透支,次均补偿1136元。

2008年与2007年住院受益人数和次均补偿费用均提升较高。主要是2008年新农合报销方案调高了报销比例,这些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农民就医需求的充分释放。

4、参合者就医流向

2007年就医的人参合者主要分布在市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最少为市外医院。2008年就医参合者主要分布在市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市外医院,但住院的绝对人数已大幅增长,乡(镇)卫生院、就医比例增大。由于乡镇卫生院补偿比例较高,使参合农民引导到乡镇卫生院。

2008年次均医疗费用高于2007年,上升较高的为市级次均医疗费用,市级医院次均医疗费用,平均高于本地同级医院1000元左右,且呈上升趋势。

5、统筹基金支出的流向

从总体看基金支付流向最高者为市级医院,其次为乡(镇)卫生院,最少为市外医院,这与就医流向成正比例。但2008年统筹基金支出的绝对数均大幅上涨,流向乡(镇)卫生院和市外医院比例有所上升。两年统筹基金的流向基本一致。

三舞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综上两年的运行情况,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是,有限的基金与日益增长医疗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1、定点医疗机构领导及工作人员认识不足,导致过分追求自己的利益,导致基金不必要的浪费。

具体表现在(1)次均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特别是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增长过快,出去物价上涨,参合者合理的医疗消费需求增长外,主要为定点医疗机构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误导,诱导参合者过度消费医疗资源,如做无关的检查、滥用抗生素、使用新特药物。(2)住院人数增长较快,住院率提高到6.6%,主要为放宽住院标准,门诊病人转化为住院病人,挂床住院,在乡(镇)卫生院表现突出,市级医院也存在。(3)提高收费标准,在没有实行合作医疗前,由于农民不敢看病,医疗机构存在生存危机,均采取降低医疗费方式吸纳病人进行竞争。但在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各级医疗机构均存在提高收费价格,按河南物价部门规定价格最高上限收费,不论疾病情况,均上Ⅰ级护理,医院能开展各项检查都做,例如合作医疗实施前,乡级卫生院顺产医疗费用在380左右,但实施合作医疗制度后,顺产一般收费在500左右。(4)主管医生协助病人修改疾病名称,将农合不予报销的非基本医疗的病种,修改为基本医疗报销的病种。这一系列的行为均是定点医疗机构认识不到位、急功近利、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过度强化自身利益观念引起,直接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合作医疗基金流失,参合者得不到实惠。针对这种局面,一是采取管办分开,经办机构脱离卫生部门,独立实施监管职责,加大监管力度。二是新农合管理立法,奖惩有依据,从重从严处理违规违纪者。三是采取教育和处罚相结合方式,勤督导,严处罚。四是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引入风险共担的管理机制,实行对定点医疗机构基金拨付总量控制。

2、参合者对新农合制度认识不足,没有树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共济的大局意识,放任身边违规违纪的事件发生,改变这种局面必须采取教育和处罚相结合方式教,教育群众提高认知程度,准确定位,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当好新农合基金的守卫人。

3、新农合各级制度有待完善。由于新农合是新生事物,总体的制度框架已经建立,但很多细化管理制度方面有待完善。作为每个农合管理工作者,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管理方式,升华管理理念形成制度,堵塞漏洞,提高管理水平。

4、探索统筹门诊的报销模式,利用基层医疗机构廉价方便的就医优势,开展村、乡两级门诊看病报销的门诊统筹制度,合理疏导病人门诊或就医。

总之,农村合作医疗在舞钢乃至全国还是新生事物,有较长的发展历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管理一定要有全面的认识。1、农村合作医疗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原则不能动摇;2、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改变;3、积极创新工作与经验总结均不可偏;4、必须加强学习,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看问题一定要有前瞻性。只有这样,坚持原则,不断开拓创新,勤于思考总结,才能把农村合作医制度政策扎实的执行好,落实好。

标签:;  ;  ;  

舞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状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