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荷载论文_汪耀武,饶趁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荷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荷载,结构,摄动,列车,有限元,参数,桁架。

动荷载论文文献综述

汪耀武,饶趁明[1](2019)在《重载机车动荷载下天然气管道受力防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载机车行驶时会产生振动,影响地下天然气管道安全。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箱涵与预制盖板涵对埋地管道均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最大位移值均集中在涵洞中心的顶板上,且由中心向两端位移越来越小。箱涵最大位移值为5.45×10~(-4) m,仅为预制盖板涵的51.9%,对管道的防护效果更好。箱涵防护下管道最大位移值为5.01×10~(-4) m,管道在重载机车荷载作用下最容易受到破坏的位置是管道底部中心。通过采用箱涵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配筋计算,发现在地质条件较差或受路面重载的情况下采用此防护形式对地下管道保护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湖北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郭萍[2](2019)在《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内部孔隙水压力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动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并结合多孔介质理论建立了饱水沥青路面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沥青路面不同深度范围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行车速度和不同胎压条件下路面内部孔隙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复循环的动水压力的冲刷作用和泵吸作用是导致石料-沥青界面发生损伤破坏的主要诱因;轮载底部的上面层表面和双轮轮隙中心下的中面层范围内分别出现孔隙水最大值,且轮隙处的路面材料更易发生破坏;路面在饱水状态下,重载、高速会加速沥青路面细观结构的衰变,缩短道路服务寿命.(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邓锷,杨伟超,张平平[3](2019)在《横风下高速列车突入隧道时气动荷载冲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速列车由横风环境驶入隧道过程中流场的非定常、可压缩以及湍流等特性,建立了隧道-列车-空气叁维CFD数值模型,分析了列车驶入隧道时各节车厢的气动荷载瞬态变化特征及对应的车厢运行姿态变化,并从流场角度揭示了其变化机理,最后探讨了气动荷载对车厢的冲击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当列车由横风环境驶入隧道时,各节车厢的5项气动荷载均表现出显着的突变特征,相应地各节车厢均会呈现瞬间偏转以及瞬间"点头"等行为;(2)车厢两侧压差在纵向上的巨大差异是导致车厢横向力和倾覆力矩的突然卸载以及偏航力矩骤增的根本原因;(3)横风是导致气动荷载对车厢冲击强度显着升高的主要因素;(4)头车的安全系数是控制整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黄强强,任非凡[4](2019)在《动荷载及降雨影响下加筋土结构稳定性研究现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型土工结构,加筋土结构变形及稳定性特征会受到各种内、外复杂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筋材长度、加筋间距、刚度、面板形式、填料密实度等加筋土结构自身因素,目前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人做了大量研究,也积累了很多经验。而对外部因素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影响加筋土结构稳定性主要包括地震、降雨及交通荷载等外部环境因素。其中,对于加筋土结构动力特性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很少有学者关注降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动力荷载和降雨共同作用下加筋土结构稳定性的研究更少。本文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动力荷载、降雨以及动力荷载和降雨共同作用3个方面论述已有加筋土结构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加筋土结构稳定性研究中的一些不足。笔者认为考虑动力荷载和降雨共同作用下加筋土结构稳定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且复杂环境条件下加筋土结构稳定性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1)

曲立清,王宇,徐辉,宁方端,张坤[5](2019)在《大型动荷载下双排桩+钢管桩+锚索新型支护体系变形监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岛国信金融中心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针对深基坑邻边大型货车持续动荷载作用且基坑邻边35kV·A电缆包封无法迁改的情况,提出一种类似双排灌注桩的支护结构形式,基坑外侧桩辅以竖向锚索,内侧桩辅以斜向锚索加吊脚钢管桩等形式,形成双排桩+钢管桩+锚索支护体系。通过分析该支护形式施工过程中的桩顶水平、竖向、深层位移等监测数据,总结变形规律,对深基坑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邻边大型货车动荷载作用下,变形均在设计值以内,双排桩+钢管桩+锚索支护体系应用于大型动荷载作用下的土岩复合深基坑工程合理有效。(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18期)

王文丽,王兰民[6](2019)在《基于等速线模型的一维黄土动荷载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兰州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的K0压缩试验,并结合试验结果和"等速线理论"研究了震动荷载作用下黄土的动力学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加载速率的升高,回弹系数(a)、塑性压缩系数(b)、前期固结压力(σp)以及内变量参考时间(τp)均会产生显着变化。其中,加载速率的升高对内变量参考时间影响最为剧烈,而加载速率对黏塑性应变速率参数(c)的影响可以忽略。通过对比震动荷载作用下土体应变发展的计算和实测结果表明,基于加载速率较快的试验结果获取的模型参数,其理论预测精度较高。在计算动力学问题中,σp的量值较静力条件下获取的参数要小2~3个数量级,这是使用该模型计算动力问题与静力问题的最大不同。进一步的计算分析表明,震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变幅值与回弹系数正相关,而(b-a)/c和应力比(震动荷载的平均值与前期固结压力之比)正比于动荷载初期作用下发生的塑性应变("残余应变")。因而,在评价土体动荷载作用下的"残余应变"时,应综合考虑各力学参数和应力状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战启芳,杜立峰,杨新伟,万涛,程佳[7](2019)在《利用白光数字图像频域分析法测量动荷载作用下有砟轨道的下沉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轨道下沉变形法则,利用白光数字图像频域分析法测量有砟轨道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下沉量,并分析不同速度列车对道床下沉变形的影响。利用白光数字图像频域分析法测量道床的下沉量,并与理论计算的道床下沉量进行比较,相差较小。与文献[1]实验结果对比可以看出,结果相差较小,所得实验结论与文献[1]结论相同,可验证白光数字图像频域分析法的可用性。白光数字图像频域分析法具有光路简单、操作方便、并能进行近程和远程测量,测量精度高、测量成本低等优点,可推动轨道检测技术的进步。(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崇文,杜成斌[8](2019)在《基于无迹变换识别随机结构动荷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结构中存在部分未知参数的情况,将结构的未知参数以高斯分布模型描述,基于无迹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ation,UT)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结构动荷载识别方法。首先离散化求解结构响应的卷积公式,并根据无迹变换对结构随机参数计算采样点,称之为sigma点,通过直接求逆法结合正则化方法得到随机参数取每个sigma点时的动荷载,最后通过加权计算得到识别动荷载的均值和标准差,并定义了识别荷载的变异系数和上下界。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与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 MCS)以及现有的摄动法(Perturbation method, PM)相比,提出的基于无迹变换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并讨论了不同情况下结构随机参数对识别荷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吴吉[9](2019)在《轨道交通动荷载对航站楼接桩柱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下方由3条城铁、2条地铁穿过,城铁隧道距离接桩最近距离仅0. 75m,航站楼将长期受到轨道交通荷载的影响。通过建立空铁联建区二维平面模,分析了轨道交通荷载作用接桩柱及工程桩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Marvin,Paul,Agwoko,陈志华,史文浩,卢杰[10](2019)在《静、动荷载作用下索支管结构的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索支管结构(CISS)是一种新型的索桁架空间结构,在应用于高架管道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桁架构件的数量、结构跨中高度和宽度决定了结构的静力和动力性能.因此基于桁架构件数量和跨中高度设计了2套方案,对64.8 m跨度的索支管结构进行了几何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与桁架构件数量较少的方案2相比,桁架构件数量较多的方案1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跨中高度对具有较高承载力的S1/1和S2/4模型的影响较大,但动力响应较差.由分析数据可知,与模型S1/2和S2/5相比,模型S1/1、S1/3、S2/4和S2/6有较大的侧向位移,导致动力响应较差.研究表明,CISS结构的静力和动力响应不仅与拉索预拉力有关,还与几何参数,特别是跨中高度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S2期)

动荷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动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并结合多孔介质理论建立了饱水沥青路面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沥青路面不同深度范围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行车速度和不同胎压条件下路面内部孔隙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复循环的动水压力的冲刷作用和泵吸作用是导致石料-沥青界面发生损伤破坏的主要诱因;轮载底部的上面层表面和双轮轮隙中心下的中面层范围内分别出现孔隙水最大值,且轮隙处的路面材料更易发生破坏;路面在饱水状态下,重载、高速会加速沥青路面细观结构的衰变,缩短道路服务寿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荷载论文参考文献

[1].汪耀武,饶趁明.重载机车动荷载下天然气管道受力防护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9

[2].郭萍.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内部孔隙水压力数值分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

[3].邓锷,杨伟超,张平平.横风下高速列车突入隧道时气动荷载冲击效应[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黄强强,任非凡.动荷载及降雨影响下加筋土结构稳定性研究现状综述[C].2019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曲立清,王宇,徐辉,宁方端,张坤.大型动荷载下双排桩+钢管桩+锚索新型支护体系变形监测与分析[J].施工技术.2019

[6].王文丽,王兰民.基于等速线模型的一维黄土动荷载响应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

[7].战启芳,杜立峰,杨新伟,万涛,程佳.利用白光数字图像频域分析法测量动荷载作用下有砟轨道的下沉量[J].铁道学报.2019

[8].王崇文,杜成斌.基于无迹变换识别随机结构动荷载[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9].吴吉.轨道交通动荷载对航站楼接桩柱的影响分析[J].施工技术.2019

[10].Marvin,Paul,Agwoko,陈志华,史文浩,卢杰.静、动荷载作用下索支管结构的性能评估[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

论文知识图

面底部混凝土局部压碎面底部混凝土不断剥落反压控制面板二维粘性边界示意图重复剪切固结下轴向变形曲线固结排水量随固结次数变化

标签:;  ;  ;  ;  ;  ;  ;  

动荷载论文_汪耀武,饶趁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