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土地市场论文_陈坤秋,王良健,屠爽爽,龙花楼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镇土地市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城乡,农产品,土地市场。

城镇土地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陈坤秋,王良健,屠爽爽,龙花楼[1](2019)在《效率与协调:土地市场助推城镇化发展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效率与协调性视角,构建了土地市场助推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框架,从土地市场效率与城镇化协调性的内涵出发,运用SE-DEA模型对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土地市场效率进行测评,以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表征城镇化协调性,分析了二者的时空特征,并运用面板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2014年我国城市土地市场效率与城镇化协调性均呈下滑态势,土地市场效率、城镇化协调性提升的城市占比仅分别为21.75%、9.12%,但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低效率与低协调性城市的集中分布地。高效率城市散见于东北、陕甘宁、成渝等地,而高协调性城市则散布于胡焕庸线两侧及两广地区。②土地市场通过价格、竞争与流转机制以及吸纳、集聚与累积效应促进土地城镇化的精益发展与人口城镇化的相对快速提升,并触发城市经济与城镇化协调性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③城市土地市场效率对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兼具累积迭进的时间滞后效应,城市土地市场效率每提高1%,城镇化协调性将提升6.9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财政分权则呈负向影响,城镇化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9年03期)

[2](2019)在《关于继续实行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一文中研究指出财税〔2019〕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进一步支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决定继续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一、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包括自有和承租,下同)专门用于经营农产品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同时经营其他产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使用的房产、土地,按其他产品与农产品交易场地面积的比例确定征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是指经工商登记注册,供买卖双方进行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现货批发或零售交易的场所。农产品包括粮油、肉禽蛋、蔬菜、干鲜果品、水产品、(本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告》期刊2019年02期)

[3](2019)在《关于继续实行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一文中研究指出财税[2019]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进一步支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决定继续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一、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包括自有和承租,下同)专门用于经营农产品的房产、土(本文来源于《会计师》期刊2019年03期)

[4](2019)在《关于继续实行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贸市场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一文中研究指出财税[2019]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进一步支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决定继续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一、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包括自有和承租,下同)专门用于经营农产品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市场周刊》期刊2019年03期)

陈坤秋[5](2018)在《城市土地市场效率对城镇化协调性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推进城镇化协调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也是解决新时期我国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本文从城镇化与土地市场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在对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市场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市域空间尺度对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镇化协调性与城市土地市场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综合测评。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城市土地市场效率对城镇化协调性的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一个土地市场效率的新视角。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但是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发展,呈现粗放式发展的特点。2006-2014年我国城市土地市场效率与城镇化协调性均呈现下滑态势,城市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区域差异依然存在。该时跨内我国城市土地市场效率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呈现强空间自相关特性,整体呈现由东-西、北-南递减的空间格局,冷热点分布差异明显,土地市场运营稳定性有待加强。低效率城市集中分布于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中效率城市成带状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成团块状分布于晋、陕、甘地区,高效率城市散见于东北、陕甘宁、成渝等地。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城镇化协调性降低,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南北低,中间高”态势,且空间分布相对稳定,低协调城市占据绝大比重,分布于长江-黄河中下游区域以及陕甘蒙地区,高协调城市散布于胡焕庸线两侧以及两广地区,中协调城市集中分布于华中、长叁角以及东叁省沿海区域,散布于华南区域。以2010年为界点城镇化协调性的空间蔓延速度呈“U”型曲线特征。城市土地市场效率通过不同路径作用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带动土地城镇化的精益发展与人口城镇化的水平提升。同时,城市土地市场触发了城市经济与城镇化协调性的良性循环机制,最终实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城市土地市场效率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与流转机制,影响土地使用者与供地主体政府的行为,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土地集约节约水平,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遏制城市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与粗放利用,实现土地城镇化的精益发展。城市土地市场效率通过“吸纳效应”、“集聚效应”与“累积效应”3大路径提升城市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城市土地市场效率、产业结构对城镇化协调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财政分权具有负向影响,地区发展水平对城镇化协调性呈现非线性的“U”型曲线特征,城镇化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此,提出了创新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发展,统筹城镇、产业、人口发展,推动形成叁者良性互促局面,转变发展观念与改革政绩考核体系并举,推进城乡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10)

乔艺波,陈芳芳[6](2017)在《我国健康城镇化之路与房地产市场问题浅议——基于土地开发权公平分配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程,"半城镇化"人口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健康稳步发展,而住房问题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通过对英美土地开发权归属的探讨,指出土地开发权应由社会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分享。通过对我国土地开发权归属和土地出让收益分配的分析及其社会结构和制度性成因的剖析,指出正是土地开发权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我国房价居高不下、小产权房及城中村违建失控、保障性住房供给严重不足的现象。并提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应对:树立正确的公平正义观念,公平分配土地开发权;规范征地拆迁程序,坚决打击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开征房地产税,充实地方财政;从严处理小产权房及城中村违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期刊2017-11-18)

陶颖[7](2017)在《城乡土地市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统筹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让城乡土地市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统筹构建越来越得到重视。它不但可以使得城市规划工作更具有合理性,同时还可以让市场环境更加的完善,那么我们下面主要以城乡土地市场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角度,来具体的讨论一下如何更好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去统筹构建城乡土地市场。(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7年41期)

肖竹韵,冯长春,王乾[8](2017)在《城镇化对城市土地市场影响的时序特征及区域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城市尺度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方法,研究了人口增长与住宅地价的互动关系,证明了在全国层面人口增长与住宅地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住宅地价、人口、建成区面积的叁维VAR模型,并对各城市的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增长和建成区扩张对住宅地价有显着影响,但不同城市呈现不同的影响效果。(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7年19期)

王瑞珍[9](2017)在《以市场地价为导向的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全面的建立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土地改革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土地市场体系。本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了我国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的基本原理、当前我国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方法的改进思路、以及全面以市场地价为导向的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具体应用叁个主要方面,旨在有效在新时期经济发展中加强我国的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方法,从而推动我国土地市场得到全面而健康的运行与发展。(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7年18期)

陈梅[10](2017)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阶段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统筹构建城市和乡村土地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强了城市和乡村土地的利用价值,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城市和乡村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和进步,缩小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的差别。文章介绍了城乡土地发展的现状,阐释了城乡土地统筹构建的意义和要求,着重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的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7年15期)

城镇土地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财税〔2019〕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进一步支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决定继续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一、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包括自有和承租,下同)专门用于经营农产品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同时经营其他产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使用的房产、土地,按其他产品与农产品交易场地面积的比例确定征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是指经工商登记注册,供买卖双方进行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现货批发或零售交易的场所。农产品包括粮油、肉禽蛋、蔬菜、干鲜果品、水产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镇土地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1].陈坤秋,王良健,屠爽爽,龙花楼.效率与协调:土地市场助推城镇化发展的证据[J].经济地理.2019

[2]..关于继续实行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告.2019

[3]..关于继续实行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J].会计师.2019

[4]..关于继续实行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9

[5].陈坤秋.城市土地市场效率对城镇化协调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8

[6].乔艺波,陈芳芳.我国健康城镇化之路与房地产市场问题浅议——基于土地开发权公平分配视角[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2017

[7].陶颖.城乡土地市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统筹构建[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8].肖竹韵,冯长春,王乾.城镇化对城市土地市场影响的时序特征及区域差异[J].统计与决策.2017

[9].王瑞珍.以市场地价为导向的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研究[J].城市地理.2017

[10].陈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论文知识图

城市土地市场效率对人口城镇化的作用...1985年稠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图各级系统之间的关系中国土地市场要素经济的源头理据与现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度软科学项目

标签:;  ;  ;  ;  ;  ;  ;  

城镇土地市场论文_陈坤秋,王良健,屠爽爽,龙花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