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组织论文_樊李瀛,衡立松,段虹昊,程斌,张纯

导读:本文包含了肿瘤组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肿瘤,细胞,免疫,卵巢,组织,蛋白,树突。

肿瘤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樊李瀛,衡立松,段虹昊,程斌,张纯[1](2019)在《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赖氨酸羟化酶2(PLOD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集的95例新鲜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水平,分析PLOD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取对数生长期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随机分为小干扰RNA(si RNA)-PLOD2组、阴性对照组(NC组)以及空白组,si RNA-PLOD2组转染si RNA-PLOD2干扰序列,NC组转染空载体,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观察抑制PLOD2基因表达对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肉瘤肿瘤组织中PLOD2阳性表达率(96. 8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 37%),差异有显着性(P <0. 05);骨肉瘤肿瘤组织中PLOD2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显着性(P <0. 05); PLOD2表达与TNM分期、软组织浸润、淋巴结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 <0. 05),与Ⅰ、Ⅱ期、不存在软组织浸润以及未发生淋巴结远处转移骨肉瘤患者比较,Ⅲ、Ⅳ期、存在软组织浸润以及发生淋巴结远处转移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 05),而与骨肉瘤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无关(P> 0. 05);转染48 h,si RNA-PLOD2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C组、空白组(P <0. 05),NC组、空白组PLOD2基因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P> 0. 05); Transwell侵袭实验以及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i RNA-PLOD2组骨肉瘤细胞穿透基底膜数量、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少于NC组、空白组(P<0. 05),NC组、空白组骨肉瘤细胞穿透基底膜数量、迁移细胞数量无显着差异(P> 0. 05)。结论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肿瘤TNM分期、软组织浸润、淋巴结远处转移有关,抑制PLOD2基因表达可抑制骨肉瘤肿瘤细胞迁移、侵袭。(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赵振宇,孙建海[2](2019)在《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及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患者肿瘤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invasive dendritic cells, I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湖北省第叁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NPC患者86例为观察组,同期收集的鼻息肉患者86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组织中肿瘤IDC表面分子MHC-Ⅱ和CD54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NPC组织中IDC密度、MHC-II和CD45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关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肿瘤IDC密度降低,MHC-II和CD45阳性表达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的患者和高分化的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C患者肿瘤组织中IDC多为功能不成熟的细胞,I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降低与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朱长青,赵倩,王春芳,常欢,韩冰[3](2019)在《SND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SND1蛋白和SND1mRNA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2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SND1的表达差异。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ND1阳性表达率显着高于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P<0. 05),而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且SND1蛋白和SND1mRNA的表达增高与卵巢上皮性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SND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强度与卵巢上皮性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推测其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24期)

李佳,袁虎,李云,赵兴泉,陈雷[4](2019)在《463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病理组织分型的疾病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近10年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病理组织分型的特征,旨在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及思路。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0年间收治的463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类型,并计算该类患者的疾病谱分布、构成比和变化趋势。结果:总体位于前五的病理类型分别为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嗅神经母细胞瘤,黑色素瘤和腺癌。男性位于前五的病理类型分别为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嗅神经母细胞瘤,腺癌,神经内分泌癌与横纹肌肉瘤并列第五;女性位于前五的病理类型分别为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黑色素瘤,横纹肌肉瘤,腺癌。2009—2013年的5年间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共183例,位列前五的病理类型分别为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嗅神经母细胞瘤,黑色素瘤,神经内分泌癌与横纹肌肉瘤并列第五;2014—2018年的5年间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280例,位列前五的病理类型分别为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黑色素瘤,腺癌,横纹肌肉瘤;前后2个5年间患者数量比值约为0.65∶1。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好发于41~60岁,且前五位的病理类型分别为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腺癌,黑色素瘤和神经内分泌癌。结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好发于男性,且以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嗅神经母细胞瘤等病理类型高发;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以41~60岁年龄段为高危人群。近5年来,黑色素瘤的患病率逐渐增加,需予以重视。(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代龙,徐素梅,曹华[5](2019)在《癌组织Nanog和血清肿瘤异常蛋白水平与肺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癌组织Nanog和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水平与肺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间上海慈源康复医院收治的行化疗治疗的69例肺腺癌患者,评估患者癌组织Nanog和血清TAP与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癌组织Nanog和血清TAP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及分化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临床分期及转移情况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肺腺癌患者完全缓解14例(20. 3%),部分缓解23例(33. 3%),稳定13例(18. 8%),进展19例(27. 5%),总有效率为72. 5%(50例)。化疗后,患者病情有效控制者50例,其中癌组织Nanog和TAP低表达分别为45例和43例;化疗无效患者19例,其中Nanog和TAP高表达分别为17例和1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肺腺癌患者癌组织Nanog和血清TAP水平对肺腺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与患者化疗疗效关系显着,对化疗后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19年11期)

杨帆,宋斌,宋多,窦小亮[6](2019)在《肾肿瘤组织中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肾肿瘤患者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亚群与其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检测肿瘤组织中不同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及相关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CD4+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占比呈上升趋势(均P <0.05),而CD8+T细胞占比则显着降低(P <0.05)。调节性T细胞在高、中、低分化患者中占比逐渐升高(P=0.02)。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D4+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升高(P <0.05),而CD8+T细胞表达水平降低(P <0.05)。结论肿瘤组织中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失衡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分期和转移相关,调节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或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11期)

刘建中,王晓晖,徐菁[7](2019)在《免疫组织化学应用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卵巢交界性肿瘤(BOT),其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不是良性向恶性肿瘤生长的过度阶段[1]。BOT组织学形态具有多样性,包括浆液性、黏液性、透明细胞性、子宫内膜样、Brenner性等,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病率占卵巢上皮来源肿瘤的10%左右,其中以浆(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姜艺,吴昊[8](2019)在《长链非编码RNA MCM3AP-AS1在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MCM3AP-AS1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老年女性(年龄≥60岁)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穿刺标本64例,应用qRT-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的LncRNA MCM3AP-AS1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样本中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Ki-67抗原、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related protein 1,Dkk1)蛋白表达情况。Her-2免疫组化结果2+的患者进一步行荧光原位杂交试验(FISH)检测。分析LncRNA MCM3AP-AS1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组织分化差及ER、P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LncRNA MCM3AP-AS1的表达明显升高(P <0.01)。LncRNA MCM3AP-AS1的表达与是否存在肺、肝、脑转移均无相关性,但与骨转移关系密切(P <0.01)。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Dkk1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转移(P <0.01)。LncRNA MCM3AP-AS1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 <0.01)。结论:LncRNA MCM3APAS1与女性乳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检测LncRNA MCM3AP-AS1表达对明确乳腺癌发病、转移机制及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具有潜在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王宏利,杜巍,邵淑娟,裴云龙,李红霞[9](2019)在《PTX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五聚素3(PTX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癌组织60例、6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两组标本中的PTX3表达水平,并分析在不同年龄、FIGO分期、病理学类型、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患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TX3基因表达强度显着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FIGO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肌层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TX3基因表达强度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年龄、不同病理学分型、不同病理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TX3基因表达强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TX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显着上调,并且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具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四川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陶明珠,胡书娅,郭庆喜,刘祖平,杨成万[10](2019)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血管生成拟态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α-SMA~+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与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手术切除HCC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间质中Vimentin、α-SMA表达情况,病理学方法计数Vimentin~+的间质细胞及α-SMA~+的CAFs。CD31联合PAS双重染色检测VM水平。统计学分析间质细胞中α-SMA~+ CAFs表达与VM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HCC间质细胞中α-SMA~+ CAFs高表达率为61.7%(37/60),VM阳性表达率为35.0%(21/60);间质细胞α-SMA~+ CAFs高表达及VM形成与肿瘤的大小、Edmondson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是否伴有肝硬化有关(P<0.05);HCC中α-SMA~+ CAFs表达与VM表达呈正相关(r=0.291,P=0.024)。结论:α-SMA~+ CAFs和VM形成在肝细胞癌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α-SMA~+ CAFs可能参与并促进VM形成。(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肿瘤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患者肿瘤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invasive dendritic cells, I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湖北省第叁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NPC患者86例为观察组,同期收集的鼻息肉患者86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组织中肿瘤IDC表面分子MHC-Ⅱ和CD54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NPC组织中IDC密度、MHC-II和CD45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关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肿瘤IDC密度降低,MHC-II和CD45阳性表达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的患者和高分化的患者肿瘤IDC密度、MHC-Ⅱ和CD5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C患者肿瘤组织中IDC多为功能不成熟的细胞,I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降低与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肿瘤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1].樊李瀛,衡立松,段虹昊,程斌,张纯.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2].赵振宇,孙建海.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及临床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3].朱长青,赵倩,王春芳,常欢,韩冰.SND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9

[4].李佳,袁虎,李云,赵兴泉,陈雷.463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病理组织分型的疾病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

[5].代龙,徐素梅,曹华.癌组织Nanog和血清肿瘤异常蛋白水平与肺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

[6].杨帆,宋斌,宋多,窦小亮.肾肿瘤组织中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

[7].刘建中,王晓晖,徐菁.免疫组织化学应用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9

[8].姜艺,吴昊.长链非编码RNAMCM3AP-AS1在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王宏利,杜巍,邵淑娟,裴云龙,李红霞.PTX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J].四川医学.2019

[10].陶明珠,胡书娅,郭庆喜,刘祖平,杨成万.肝细胞癌组织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血管生成拟态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掺杂多孔核壳SiO2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各组肿瘤细胞增殖分析(×400).各组肿瘤细胞TUNEL凋亡分析(×4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4T1系列肿瘤恶性...在肺癌细胞系和原发性肺癌组织芯片中...体内靶向肿瘤组织...

标签:;  ;  ;  ;  ;  ;  ;  

肿瘤组织论文_樊李瀛,衡立松,段虹昊,程斌,张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