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

朱丹(四川省宣汉人民医院636150)

【摘要】目的: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方法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8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新生儿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全部新生儿进行常规输液,对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和选用材料两组都相同。观察组不带手套并采用成人式的吸氧管道和胃管固定法,干预组通过戴手套用蝶形胶布固定输氧管,用3M透明敷料将胃管固定,然后开展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抓伤和管道脱略率为0,吸氧管道、鼻饲管道、留置针脱落率分别为11.68%、5.83%、3.06%;观察组皮肤抓伤率为7.29%,抓脱管道皮肤损伤率为9.21%,吸氧管道、鼻饲管道、留置针脱落率分别为8.98%、43.68%、35.84%。将留置针的脱落率排除后,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发生显著减少。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皮肤抓伤;管道脱落;效果【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536-01

随机选取2013年1-8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新生儿,将其分为两组,来探究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集到2013年1-8月住院的新生儿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各60例,这两组新生儿有活力、神志清、反应好,无禁食,生命体征平稳。其中男60例,女60例,胎龄32-40周,平均胎龄(35±1.9)周。两组中保留的留置针、鼻饲管、氧气鼻导管、经口留置鼻饲管例数分别为60、60、8、15。两组在性别、胎龄、生命体征、喂养情况等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两组新生儿都选择从其手背、足背、头皮部位进行常规的静脉滴注输液,用常规的敷料对输液管道进行缠绕式固定。

观察组。不带手套、不用纱布包裹,并采用成人式的吸氧管道和胃管的固定方法。

干预组。采取戴手套,用蝶形胶布固定鼻部的输氧管,对其脸颊的国定采用新生儿专用防过敏敷贴,并且每天进行检查和定时定点换新,通过涂抹石蜡油来对新生儿的皮肤进行及时保护。用3M透明敷料在颚部将胃管固定住,对新生儿的手掌心填充棉球,通过金刚砂纸对其指甲进行打磨,然后进行护理干预。

1.3疗效评定对两组新生儿的在住院阶段的皮肤抓伤、管道脱落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护士的排班采用责任落实制,实行正常班制度,两组均进行一级护理,责任护士对新生儿的皮肤抓伤、管道脱落等损伤进行及时认真记录,损失一次按照一例计算。

1.4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以±s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来检验。α=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对两组新生儿进行一次性治愈、两次以及三次以上的治愈比较,如表1。

表1两组新生儿一次性治愈、两次以及三次以上的治愈比较(n)

3讨论住院的新生儿由于没有自主能力,经常会发生皮肤的损伤、胃管、氧管、留置针管道脱落现象。所以,及时尽早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的皮肤抓伤、管道脱落问题。做好预防的关键是约束新生儿的手部。很多医院采用戴手套或者对肢体进行束缚的方法来防止皮肤损伤和管道脱落,可是由于新生儿在处于长身体的初期,四肢活动自如,如果进行全身包裹约束,就会导致新生儿将包裹踢松,引起其烦躁、不舒服的情绪,甚至有因为将新生儿的双手用约束带绑在暖箱门扣发生不良后果、骨折的事件,从而造成肌肉组织的损伤、压疮、神经损伤、挛缩、便秘、失禁等,甚至有报道死亡的案例,所以这种固定方法是不可取的。现今医院中采用的戴手套、包纱布等预防措施有一定作用,可是却对新生儿的触觉在早期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由于新生儿的触觉敏感,有着迅速发育的乳头层内触感神经末梢,如果用纱布或手套将其包裹,会使其指端的神经发育受到不利影响。包裹后,新生儿的手脚就更加容易出汗,影响了其皮肤的正常呼吸。采用在新生儿的手掌心填充棉球,对新生儿指甲用金刚砂纸打磨修锉的方法来固定,可以使新生儿感到舒服,防止皮肤抓伤、管道的脱落。由于棉球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可以使新生儿的持握反射得以加强并得到锻炼。

管道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对管道的固定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致使管道不稳定、不恰当,所以,护理干预的核心是进行管道的固定,找准管道固定的位置、方法,防止抓脱。我院采用的常规的静脉留置针滴注输液,以新生儿专用防过敏敷贴,3M透明敷料在颚部将胃管固定住,对新生儿的手掌心填充棉球,通过金刚砂纸对其指甲进行打磨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证明,此种敷料固定性、透气性好,可以使新生儿感到舒适,有效地减少了新生儿皮肤损伤、管道脱落的发生率。我院自从2008年起,就不断开展留置针固定法的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预防了穿刺口的感染、皮肤损伤、静脉留置针管道的脱落等现象发生。针对氧管、鼻管道易脱落的问题一次次的开展品管圈活动,不断改善氧管、鼻管道等固定方式,探索有效的新的固定方法。采用医用胶布将其剪成蝶翼型的纱布在新生儿的鼻梁部位、输氧鼻导管前端进行固定。脸颊部位采用新生儿专用防过敏敷贴的方法固定,每天按时更换,并且用石蜡油来对新生儿的皮肤进行及时保护,在经口留置胃管,用3M透明敷料在下颌处将胃管固定住。

通过1年左右的临床验证,这些护理干预方法,极其有效地预防了新生儿的自我皮肤抓伤、皮肤过敏、管道脱管发生率等问题。

总而言之,对新生儿的皮肤抓伤、管道容易脱落问题的护理干预,对手套、纱布等消毒来进行佩戴和包裹双手、背部、足部等约束方法,并且采用棉球填塞新生儿的手掌心,用金刚砂纸对其指甲进行打磨的固定方法,确实是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大力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1]杨新芳.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6):198-199.[2]戴月映.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J].护理进修杂志.2013,28(20):1904-1905.

标签:;  ;  ;  

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