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问题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问题研究

王章华[1]2011年在《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90年代初进行试点,逐步在农村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制度本身设计存在缺陷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难以推进。1999年,国务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清理整顿,要求停办新业务,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过渡为商业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停滞状态。2002年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从2009年开始选择10%的县(市、区、旗)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本论文在此背景下通过与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比和与其他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联系,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对社会养老保险等概念进行阐述,本文所研究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范围确定为从事农业劳动的纯农民群体:对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文献进行述评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方法、研究目标及创新进行介绍。第二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理论基础”介绍了论文分析所应用的基础理论,主要介绍了社会公平理论、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划分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公平理念是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员穿全文,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划分理论用来分析新农保中各级政府财政补贴责任分担问题,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用来分析新农保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第叁章“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回顾”主要介绍了探索建立老农保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及意义;阐述了老农保发展过程和实施状况;分析了老农保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与试点”主要内容为:一是分析了新农保试点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背景。在政治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农保工作,制定了试点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经济社会方面,与已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家相比,基本具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二是阐述了新农保试点的发展过程和状况。到目前为止,新农保发展经历了各地方新农保探索、新农保研究性试点和国家新农保试点等阶段,并且试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叁是分析了新农保特征。与老农保相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具有社会性、互济性和福利性;缴费标准和保障水平更高;明确强调了政府责任,体现了政府在新农保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从宏观制度层面上看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四是阐述了新农保推进原则。新农保在推进中应遵循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相适应,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先慢后快、逐步推进,规范操作、逐步完善,可衔接性和可持续性,自愿参保、积极引导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原则。五是分析了新农保试点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人户分离的人群参保、缴费标准设计、财政补贴、村集体和其他组织补助及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等问题。第五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分析”主要阐述了研究者在全国试点前对新农保模式的探索研究,各地方新农保实践模式以及全国试点后各地对新农保的调整和完善情况。第六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主要阐述了政府介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政府在新农保中的立法职责、财政职责、组织实施职责、监管职责等责任。重点分析了政府在新农保中财政责任及其各级政府承担财政补贴的方式,这部分介绍了国外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经验,归纳了目前我国政府对新农保财政补贴的主要方式——进口(缴费)补贴、出口(养老金待遇)补贴。分析了不同的补贴方式的效应:进口补贴能提高农民缴费意愿,激励效果较好,能提高农民参保人缴费能力和保障水平,具有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也增加了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加重了财政困难地区地方政府负担,多缴多补的鼓励办法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出口补贴直接提高了参保人的养老保障水平,减缓了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压力,体现了新农保的公平性、普惠性,但没有缴费补贴的激励效果大。这一章还分析了目前新农保政府补贴在基金中存在补贴比例低、补贴制度不完善、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不统一等问题和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补贴机制和建立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财政责任分担机制等相应的对策措施,提出了省、县(市、区)、乡(镇)叁级政府补贴比例分配的叁种方式——叁叁制、高中低或高低低、低中高。第七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成及不同养老方式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分析了新农保目前和将来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分析认为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难以在农村养老保障中占主体地位,农村养老保障在将来一段时期内还主要靠家庭养老,随着新农保进一步发展,将在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中占据主体地位,但也必须与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相结合才能完全实现全面保障农村居民养老的需要。第八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前景与展望”通过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较,对新农保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合并实施,这体现了财政补贴的公平性,易于建立相似或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也有可能存在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内部管理机制不顺和保障水平缺乏相对公平等问题;认为新农保在制度模式、基金管理等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为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制度相衔接和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准备条件。在推进进程上,可分为叁步:第一步是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第二步是到2020年,新农保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保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第叁步是到2049年,新农保的基本制度框架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一致,城乡基础保障水平基本相同,形成全国统一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九章“研究结论与不足”。文章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老农保的缺陷有必要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较老农保设计更合理;新农保最终发展趋势应该更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中央政府应该加大转移支付;新农保目前难以在农村养老保障中占据主体地位,必须与其他养老方式相结合共同完成农村居民养老功能等结论。文章村在由于缺乏基础数据无法对新农保的中长期收支变动趋势进行精算,研究不够深入,研究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等不足。

姜晓兵[2]2008年在《农民工医疗保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及农业生产力逐步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成为农民工。经过近叁十年的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规模庞大、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和发展小康社会的突出力量和重要方面军,他们为城镇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被经济学家誉为“劳务经济”的新型经济模式,为解决“叁农”问题拓展了道路。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制度,以及其所衍生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业已形成和固化,受到这些壁垒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生活一直受到二元结构的束缚。加之,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使得他们大多从事于劳动密集型及体力型行业。超长的劳动时间、高负荷的劳动强度、简陋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得这一群体的健康状况缺乏保障、岌岌可危,他们是最需要医疗服务的群体,而偏低的待遇又使得他们付不起医疗费用。面对不稳定的工作和有限的收入,农民工群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亟需获得医疗保险,从而减轻其经济负担,获得基本医疗保障。现阶段,基于农民工健康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和农民工对医疗保险需求的迫切性,就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健康权和基本医疗的可及性,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农民工医疗保险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而结合农民工的发展趋势和现有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资源,对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构建进行了设计,最后从基金运作机制和制度环境优化两个方面阐述了确保农民工医疗保险良性运作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本文共有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理论基础。本章是论文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论文中主要涉及的“农民工”与“医疗保险”这两个在经济学、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领域十分常见但又极具争议的概念作出了解释及界定,从而确立了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内涵。然后又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社会公平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健康经济学理论、保险学基本理论,这些理论为研究农民工医疗保险提供了理论支撑。第叁章,二元医疗保险体系下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状况分析。本章对现有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基本制度框架进行了详尽阐述,指出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隔离和属地化管理的不足,即导致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为此需要建立适应农民工工作不稳定特性的医疗保险体系。第四章,农民工医疗保险建立的现实基础及可行性。在安全系数低的工作条件、简陋的生活条件和有限的收入下,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迫切。本章通过对政府意愿、财政能力、执行能力,企业承受能力以及农民工个人的意愿、缴费能力的分析,得出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构建具有可行性。第五章,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构建。本章在分析、评价现有农民工医疗保险区域模式运行效果的基础上,确立了构建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的整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在此思路和原则指导下,确定了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对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缴费、帐户、支付进行了研究设计,并阐述了农民工医疗保险与现有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联系与衔接问题。第六章,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运作机制设计。本章从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切入,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投资方式选择、监管的财务会计制度设计作出了详尽的分析,以确保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增值保值。第七章,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环境优化。本章从保障农民工平等的就业权益、强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工会维权机制、弱化户籍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措施优化农民工医疗保险运行的制度环境。

梅哲[3]2006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问题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当前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研究视角,力图建构理论—制度—政策的分析框架,积极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制度设计、政策制订等问题,并结合实施制度所遵循的社会公平价值取向提出相关建议。 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求解放、谋求发展、谋求福利,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社会保障作为无产阶级谋求社会整体福利的重要内容,在思想认识上和理论上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本论文通过系统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社会保障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保障的论述,以及十六大以来党关于社会保障指导思想的最新发展,论证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及其中国化探索成果,论证这些社会保障思想及理论一脉相承的特性,从而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思考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 本论文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具体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社会人文环境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和矛盾,这样的制度才具有生命力。在理论层面上,我国对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探索、完善和发展;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领导中国人民结合每个时期具体的历史条件,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实践。这样,在长期为人民群众谋求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制订经验,奠定了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保障改革的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世界上涉及人数最多、最庞大的系统工程,将在探索中不断走向完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更加凸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使我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社会保障制度地位的认识,由过去认为其是单纯为国企改革配套的经济制度,上升为社会保障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社会制度。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认识上,由以前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仅是人类消极地适应工业化时代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产物,上升为社会保障制度有深厚的政治价值原则,即承载着消除贫困、保障公民权利、降低社会不平等和增进社会福祉、促进人性完善的积极作用,在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确立了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实践的最终目标。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具有很强的阶级属性和环境依赖性,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赵英顺[4]2004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事业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健全的社会保障,必须由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机制来支撑。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以及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的主要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均面临财务上不可持续的问题,社会保障基金短缺制约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转,也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改革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出发,确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定位,即广覆盖、低水平、可持续、促发展。根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定位,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应当坚持兼顾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兼顾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必须合理划分政府和单位、个人之间的责任边界,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职能分工;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必须重视宏观制度方式选择,同时也要重视微观领域的技术设计与应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应针对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采取不同筹集方式、筹集途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应区分经常性资金需要和临时性资金需要采取不同的筹集方式、筹集途径等原则。 国际上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叁种主要模式,即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完全积累制,是依据不同的收支平衡原则而形成的,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不分保障项目的性质,无一例外地实行现收现付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社会保障的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单一的现收现付制已难以应付社会保障复杂情况的要求。根据社会保障体系内容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宜实行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中的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宜实行部分积累制;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宜实行完全积累制。 社会保障是一种凭借“社会”力量,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从而安定社会秩序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单位、个人分担社会保障费用是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按一定的比例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不仅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自身完善,形成多元的保障行为主体,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搞好社会保障,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处理好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有益于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人人自我保障,社会为人人保障”的新格局。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很多,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较大,除了主渠道外还可考虑采取多种途径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包括减持国有资本,国债发行,彩票发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应从征缴社会保障费转向征收社会保障税,因为社会保障税这种方式在管理效率上、法律约束上和义务与权利的公平性上,都具有较大优势,可以克服现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筹集不足和管理不善等问题,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的突破口。

宋士云[5]2005年在《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1949-2002)》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从经济史学的视角,综合运用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知识,尝试对我国五十多年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与变迁进行专题性研究,力图探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时期的模式、结构和管理体制、绩效和存在的问题、变迁动因和历史背景,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能在理论上对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反思,为构建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提供理论支撑,为尽快解决我国的“叁农”问题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更好地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共五章,可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以下叁个方面的问题:1.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的意义。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既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叁农”问题中极为重要的农村居民民生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十多年来,虽然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把重点放在了城镇,因此,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至于从经济史学的视角,或者说从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进行历史的考察则更为鲜见。本文对我国五十多年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与变迁进行专题性研究,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表现在:能在理论上对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反思,为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为构建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推动和促进社会保障学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和方法论的创新,为国史研究写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这一重要篇章;能在实践上为建立根植于我国国情的、有特色的、涵盖着农村的、完善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供重要借鉴,为尽快解决我国的“叁农”问题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更好地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解释。社会保障,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个社会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为其国民提供生活安全保障。在正式的制度中涉及国家的作用,而在非正式的制度中则较少或不涉及国家的作用,在这种层面上使用这一概念的情况不多,但是对这一广义概念的了解并非不重要,尤其是在

伍琳[6]2016年在《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财政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生存与发展常常远离大众视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因此,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全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但是我国残疾人制度在康复、教育、就业和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机制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完善的地方。纵观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由政府直接主办,还是以国家担保的形式通过社会举办,政府都要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直接责任,因此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支持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更加侧重从宏观层面上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具体对策开展探讨,对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本文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角度,将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过程划分为初建与停滞、恢复与快速发展、以及健全完善叁个阶段进行考察,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从中探求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规律和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围绕残疾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比较国内外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对福建省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提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机制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思路、基本原则、基本框架以及优化配套方案的政策建议。

段婕[7]2007年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来,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始终是事关全局和亿万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制度。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而城乡贫困问题的客观存在、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失业现象,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等,均使建设与发展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更显迫切。社会保障收支作为一种经济变量对经济运行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被誉为调节经济波动的叁大手段之一。对于积极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来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及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新组合。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正是维护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制度安排。2004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增加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系统研究,不仅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突出体现;而且也是推动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从我国社会经济大系统出发,采用福利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系统评价方法,以系统工程的相关思想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通过构建系统模型、指标体系等量化分析手段,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水平、模式、政策进行定性与定量经济系统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论文在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出发,回顾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影响,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宏观政策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起的决定作用。其次,运用灰色系统控制方法,构建社会保障动态水平预测模型和空间水平评价模型,分析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之间的关联度,评估我国社会保障空间水平和项目结构水平,并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价社会保障支出的水平测度。再次,结合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改革的经验教训,依托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研究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并从政策运行角度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所必须具备的制度基础、社会经济政策支持,以及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新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崔治春[8]2009年在《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关爱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高龄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稳定社会和促进发展的独特作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现实之中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建立中国特色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发展为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社会转型,导致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老年人成为弱势群体、人口结构的变化引发老年社会提前到来,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等问题使我国老年人养老面临新困境。我国现行的老年保障在制度架构、财力投入、法律保障、实践操作等层面的存在严重不足。国家依法建立并由政府主导、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社会化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已经十分严峻的摆在了我们面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和谐社会及老年保障的概念入手,阐述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引出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和谐社会视域下构建构建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和路径,希望从制度设计、法律保障、行政管理及基金筹集、为老服务形式、老年救助模式、老年福利事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一定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林毓铭[9]2004年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产生于马尔萨斯1789年出版的《人口学原理》,至今可持续发展理论已广泛运用于资源、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平衡系统,以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形成了国民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指导核心。我国政府在部署2004年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新时期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运用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是由于社会保障已成为调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目的,本文的写作是探索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是理论界应该重点讨论的问题。出于篇幅与水平所限,本文难于立意高远,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与系统的研究,而着重于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评估方法。一些问题牵涉面过于复杂,其分析也只能浅尝辄止。本文较多地注意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价值观与人文本质的研究,试图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框架。本文共分九章,各章概述如下:第一章理性抉择: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基本论纲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紧密地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社会保障制度是融人口、经济与社会为一体的综合制度,本章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认为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社会保障资源可长期有效供给、社会公正与人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可持续的政策保障、制度设计、政府支持与经济发展是关键因素,制度创新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的制订与动机的选择是理性的,要注重过程、成果与绩效的研究,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才能构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第二章正视现实:现阶段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与体制障碍社会保障可发持续发展需要外部环境的优化与内部机制的梳理。本章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尚存在失业扩张、经济二元化、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扩大等因素制约,社会保障实施过程也存在宏微观目标的偏离、多重选择、利益驱动、制度磨擦、结构失衡等问题,政府主导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而养老、医疗、失业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困扰着政府及社会各个侧面,隐含着社会保障的财政危机。关键在于实施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的优化与结构调整,改善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机制,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第叁章励精图治: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现代化,从古至今,社会保障思想与小康社会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提到了新一届领导层的议事日程,从这一角度出发,两者均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指导。本章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是社会保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本章对社会保障可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联作了深刻的分析,在满足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层次上对社会保障的概念作了新的注解,并就两者的关键要素—-消除与扩大中间阶层的重要意义与措施进行了探究。第四章正本清源:社会保障可发展的政策保障系统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矩阵,是要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劳动政策、企业分配政策、福利政策、农村政策、就业政策、人口政策等多个角度探析这些政策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与影响。从政策学的角度看,本章的政策矩阵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这些政策要求综合配套的组织体系,多管齐下、多元推进,才能使社会保障向着资金有保障、组织有落实、管理有措施、人民有实惠的科学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第五章模拟推断: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估如何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十分困惑的问题。本章首先从统计理论的视角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类,描述了社会保障过程中种种社会复杂现象,对于从理性上认识社会保障内涵有重要的作用。本章社会保障指标体系是建立在描述性、实效性基础之上的,侧重于过程、成果与绩效叁因素,以西方国家制度设计评分系统为参考,本章沿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与民意测验法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模拟评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评估方法受制于不同的评价思想、不同的专家权重、不同的价值标准、不同的个性化需求的影响,所得到的评估结果可能不尽一致,但这都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理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六章多支柱架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制度涉及到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是一个最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其核心目标是消除老年贫困。本章试就通过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确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就基本养老保险而言,选择合适的养老基金筹集模式是该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章论述了部分积累式养老金制度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提出了加速个人账户“实账化”的措施。企业年金制度也是近年来养老保险改革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与基本养老保险的互补性越来越明显,本章从多个视角比较与阐述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定位问题。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也是提高养老生活质量必要手段,发展个人储蓄寿险品种,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应该成为养老保险改革重要的一环。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财政的可持续,一方面要提供即时的财政基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有强大的基金积累与基金增值机制。第七章多方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险制度伴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变迁,单纯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可能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建立多支柱的医疗保险体系。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最难操作的社会保险制度,围绕医疗保险的综合改革,本章强调了叁项制度改革与药品集中采购的重要意义。本章同时提出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这是确保医疗保险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医疗费用非正常增长是世界各国最难以调控的核心问题,通过比较分析,本章提出了调控医疗费用非正常增长的办法。从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保持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防止政策漏洞、主动措施与被动措施需要交替使用。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养老保险类似,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也需要认真加以考虑与积极应对。公共医疗保险应急机制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话题,影响到医疗保险的资源配置与调整,同样也要列入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范畴。第八章转轨并制:可持续发展的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机制分析实现最大程度的就业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节约社会保障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与消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分析“叁条保障线”向“两条保障线”转轨的改革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影响,改革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环境、就业心态与就业机制进行分析,强调政府在增加就业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促进就业增长多项政策措施均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失业与就业历来就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命题,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合理、就业战略选择主体到位,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第九章多管齐下:降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成本与管理成本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繁多且错综复杂,从经济目标考虑,充分就业理所当然地可以减轻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负荷,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生产要素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分配体制改革、转移支付政策降低贫富差距均是重要的措施。从参保者内部机能看,观念变革、价值取向、人生理念也会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章主张建立以公平为基础、效率为主导的社会保障导向机制,是基于发挥有限的社会保障资源的最大效能这一角度出发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合理也可以创造出一定的制度效益,而效益本身便是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资源支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

林子波[10]2008年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与促进系统。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是否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标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率先发展,为建立和完善水平较高、覆盖面较广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近年来,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作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困惑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演变历程,研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分析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实践,提出建立完善东部沿海发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并从筹措资金、政府组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叁个方面提出政策性框架。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王章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 农民工医疗保险研究[D]. 姜晓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梅哲.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问题研究[D]. 赵英顺.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5]. 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1949-2002)[D]. 宋士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5

[6]. 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财政支持研究[D]. 伍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7].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系统研究[D]. 段婕. 西北工业大学. 2007

[8].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构建[D]. 崔治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9].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估[D]. 林毓铭. 武汉大学. 2004

[10]. 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林子波.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