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军募捐运动论文-刘改歌

劳军募捐运动论文-刘改歌

导读:本文包含了劳军募捐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战时期,云南,劳军募捐运动

劳军募捐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刘改歌[1](2015)在《抗战时期云南劳军募捐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在抗战初期是重要的后方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大后方转变为抗敌前沿,在抗日战争中云南民众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抗敌前线,滇军将士浴血奋战,屡建奇功;在后方,云南人民节衣缩食,踊跃输捐,献金献粮,慰劳将士,竭尽全力为抗战贡献力量。云南的劳军募捐运动是人民支持抗战的一个缩影,其捐资救国、毁家纾难的行为体现着云南人民面对国家危机,毫不畏惧,团结抗战的可贵精神。目前对于劳军募捐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战时陪都重庆一地,此外也出现了关于新疆地区的募捐运动的少许研究,但是学术界对于战时边疆省份云南的劳军募捐运动尚未有详实的论述。本文拟通过对《云南日报》相关史料的爬梳,从云南劳军募捐运动的背景、兴起及开展情况、特点、积极影响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考察,以对战时云南的劳军募捐运动进行概述,从而丰富云南地方史、抗战史的内容。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与结语叁部分构成。绪论主要涉及本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重难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等内容。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际、国内、云南省地方叁个层次阐释了云南劳军募捐运动产生的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英、美采取绥靖的态度,国内军事、财政形势日渐严峻,云南省各地人民建立起抗日组织,《云南日报》及时报道抗战形势及人民支持抗战的相关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的劳军募捐运动兴起。第二部分介绍了战时云南劳军募捐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从最初的零星兴起,到之后开展多种内容的劳军募捐运动,从之前的群众自发到有抗日团体的领导,均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统计相关数据,重点介绍了全面抗战爆发后开各项劳军募捐运动开展的具体情况。第叁部分归纳了云南劳军募捐运动的特点。既在国家与地方的互动、劳军募捐的形式及社会参与度叁方面与全国的劳军募捐运动具有一致性,同时土司的捐献又成为云南劳军募捐运动的特色之一。第四部分对此运动进行了评价。首先对劳军募捐的成果进行总结介绍,其次阐述了劳军募捐运动的影响,即在物质上支援着抗战,在精神上激励着前线将士,提升了民众的战时节约意识,激励了民众的抗敌情绪,但同时也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秩序混乱、部分富人逊于贫苦百姓的问题。结语则对整个运动进行了概述、总结。(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5-05-01)

罗玉兰[2](2010)在《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的主要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鼓舞前方士气、加强抗战宣传,促进后方战时节约、凝聚人心,提升民气等。(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0年24期)

李桂芳[3](2007)在《抗战时期重庆的劳军募捐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为了支持抗战,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捐资救国,表现出不惜毁家纾难、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重庆的劳军募捐运动正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是重庆人们支持抗战的重要内容。本文拟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考察,初步梳理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对抗战的贡献。论文由绪言、正文两部分构成。绪言部分概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界定了研究对象、以及选题的意义,并对研究现状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重庆劳军募捐运动兴起的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各地抗日救亡运动高涨,随着局势的发展,重庆战时首都地位得以确立,重庆劳军募捐运动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第二部分论述了重庆劳军募捐运动的演变及各阶段的特征。因抗战而生的重庆劳军募捐运动与抗战局势息息相关,也因此具备了阶段性的特征。第叁部分论述了重庆劳军募捐运动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特征。全国慰劳总会是重庆劳军募捐运动的主要组织机构,运动采取了个人献金、团体献金、竞赛献金、义卖献金、公演献金、劝募等方式进行,在这些运动中各阶层的人民都动员起来,而且运动往往与各种节日相结合开展。第四部分分析了重庆劳军募捐运动的地位和作用。重庆的劳军募捐运动由于重庆的战时首都地位和全国慰劳总会的直接领导而成为全国劳军募捐运动的中心,其在鼓舞士气、加强抗战宣传、促进战时节约、提升民气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7-04-01)

劳军募捐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鼓舞前方士气、加强抗战宣传,促进后方战时节约、凝聚人心,提升民气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劳军募捐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刘改歌.抗战时期云南劳军募捐运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罗玉兰.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的主要作用[J].学理论.2010

[3].李桂芳.抗战时期重庆的劳军募捐运动[D].西南大学.2007

标签:;  ;  ;  

劳军募捐运动论文-刘改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