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翻译研究

鲁迅翻译研究

梁海军[1]2016年在《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因其思想和作品的独特性率先吸引了西方学界的目光,成为引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主角。九十年以来,法语世界的鲁迅传播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鲁迅作品被系统地翻译成法语,鲁迅研究机构和研究专家队伍逐渐壮大,鲁迅形象不仅在法国学术界得到了肯定,也渗透到法国社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法语读者所了解和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的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认同和重视,国外学术界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着名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在《为什么我们西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中指出“西方的单一经验”背景下形成的人文科学需要东方思想给其“自省的机会”、“解救”西方理性主义。新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既要遵循“五四”以来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注重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营养成分,也要积极把中国的文化精品和优秀文学成果推向世界。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已经成为了中西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而,系统地梳理、归纳法语世界鲁迅研究活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既是弘扬中华文学和文化在异域语境中的传承与影响力,也是引进西方先进研究方法和借鉴西方视角反思东方文明的一个价值取向。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渊源学、流传学、媒介学视域下的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特点、规律和启示,希冀进一步探索鲁迅资源的当下意义,促进全球语境下的鲁迅传播与文化的双向交流。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八章,分别从不同时期分析了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状况及特点,包括域外对鲁迅作品的译介、对鲁迅文本与文艺理论的研究、对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研究以及文化、文学交流活动中的鲁迅形象研究等内容。第一章是“法兰西与鲁迅思想的形成”。本章简要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及创作、鲁迅的法国文学翻译活动,重点分析了法国思潮在鲁迅的文艺理论、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形成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是“中国留法学生的鲁迅译介(1926-1936)”。本章搜集了1926至1936年间法国鲁迅作品的译介与传播资料,这时期面向法语读者的鲁迅译介与研究的主导模式是以中国留法学生为主力军的个人翻译方式,重点介绍了敬隐渔的鲁迅译介及其作用,以及徐仲年的鲁迅作品的法语译介,阐述了这期间影响鲁迅及其作品在法语世界传播的主客观因素。第叁章是“外国传教士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37-1948)”。本章围绕1937至1948年间法国、比利时等国的在华传教士的鲁迅译研活动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善秉仁、文宝峰、明兴礼、欧克塔·布里埃尔的鲁迅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第四章是“‘毛主义者’与‘原样派’的鲁迅传播与接受(1949-1976)”。本章介绍了1949至1976年间鲁迅作品在法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毛主义者”和“原样派”的鲁迅研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时期的研究特点和局限性,重点分析了波伏瓦的《长征》和布拉格学派成员贝尔塔·克莱布索娃的鲁迅译研活动。第五章是“20世纪末对鲁迅的全面译介与研究(1977-1999)”。本章主要分析了1977年至20世纪末当代汉学家的鲁迅译研特点。重点分析了米歇尔·露阿、弗朗索瓦·于连等汉学家的鲁迅研究活动及其鲁迅观。第六章是“新世纪的鲁迅形象(2000-2016)”。本章对新世纪鲁迅形象在法语世界的塑造与接受情况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塞巴斯蒂安·魏简的鲁迅译介与研究成果、勒·克莱齐奥的鲁迅接受以及鲁迅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贡献。第七章是“《阿q正传》的重译与解读”。本章通过对保罗·让马迪、玛蒂娜·瓦莱特·艾玛丽、米歇尔·露阿和北京外文出版社的《阿q正传》法文译本之间的比较,分析译者对鲁迅的理解和接受状况及特点,揭示阿q的多面性。第八章是“论争”。本章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一)关于《野草》的论战;(二)阿q还存在吗?(叁)鲁迅是人道主义者吗?(四)罗曼·罗兰与鲁迅的信事件;(五)鲁迅是否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对上述存在争论的问题重新追根溯源,澄清某些存在争议的历史问题。结语部分是对全篇的总结,通过分析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和研究规律,揭示鲁迅作品在未来法语世界的发展前景、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精神对于当下社会的发展、进步的指导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法语世界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和特点,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规律。总之,法语世界对鲁迅及其着作的评价很高。20世纪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历程完成了鲁迅从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作家的历史认知,21世纪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将继续前进,逐步完成鲁迅世界文化名人形象的塑造与接受。未来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可能呈如下发展态势:一方面21世纪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继续加强鲁迅文本的民族性阅读,更为注重作品的国民性批判和启蒙思想的现代性价值检验,并结合西方哲学思想、西方文艺理论创作机制论证鲁迅文学的世界性特征。另一方面研究重心将从文学领域逐步转向社会学领域,从有形的文本研究转向无形的机理研究,即鲁迅的社会学影响研究,影响对象不局限于某个种群、某个阶级,影响时间不局限于某个时代,影响范围不局限于文学、文化领域。这种影响力作用下的结果可能是有形的文本输出,也有可能是无形的人格塑造。21世纪法语世界的鲁迅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发展,相关研究成果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刻。鲁迅的世界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作品产生的世界共识,还体现在其精神产生的普遍心理认知,其人格力量辐射下对社会心理机制产生的普遍约束,在世界范围内思考“理想的人性”并寻求答案。

何英[2]2013年在《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关注的中心是鲁迅在中国语文现代转化过程中对汉语文的思考、认识、探索、创新及其当代价值。本文将鲁迅的创作、翻译、编辑、演讲、校勘等所有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材料作为研究鲁迅语文观念与实践的核心材料,将各类传记、回忆录、鲁迅研究资料中所涉及的有关其教育经历特别是学习国文与外语的情况,其文学活动、教学活动以及近九十年来鲁迅在语文教学中的情况等作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来思考由鲁迅构建的语文世界以及这一世界在中国现代语文的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产生的作用。论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从鲁迅语文实践中的“矛盾”(如他在言论上反古书、咒文言,行动上却读古书不辍,写文言不绝;他力倡废除方块字、实行汉字拉丁化,却又热衷汉字研究,敏于文字游戏等)入手,以其一生的语文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形成上述“矛盾”的原因(因沉潜于传统语文而形成的个人“趣味”和由修习异域语文而生发出的民族“责任”感共生共存;因“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而产生的“自言”与“倡言”两种不同的言说姿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鲁迅“在言说中确立自我”的语文立场与希望人人都能“声发自心、意达于文”的语文理想。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了鲁迅的现代语文思想:一是立足于鲁迅的语文实践,分析他对中国现代语文发展方向的认识及其现代语文建设思想,提出鲁迅既强调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变革中国语文,又尊重个体基于历史和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传统语文趣味与表达习惯,所以,他并不反对个体读古书、写文言,但坚决抵制各类妄图将中国现代语文重新纳入以文言为正宗之发展轨道的复古派;分析了鲁迅的“识字”、“写话”思想,并从四个方面论说了鲁迅的不求“普遍、永久、完全”,而倡导“多元、切实、发展”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二是以“文”这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为依托,在“文”之传统与现代的背景下,考察了鲁迅对“文”的态度(在“怀疑”中“坚守”)与追求(祛魅与布新);从倡导大众语文与剖析文术得失两方面分析了鲁迅为“文”由传统走向现代所做的努力;并在对鲁迅所重视的“文”之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鲁迅对“文”的现代追求:以“错综”、“锦绣”之“文”“启人生之閟机”。第叁章主要从鲁迅对本土与异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方面考察他对现代语文发展的贡献。本土语文资源,在鲁迅主要表现为对文言和民间语文的创造性运用——对汉字潜能的开掘与对民间语文智慧的汲取使鲁迅的表达既深刻准确又生动丰富。鲁迅的“洋气”翻译观和“硬译”主张充分体现了他对异域语文资源的尊重,而从他对中文章法与句法的创新中也可以发现他对“日化”“欧化”语文手法的借鉴。第四章围绕鲁迅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作为现代语文教育资源的鲁迅及其作品,提出不但鲁迅之文是学生感受和体悟汉语文魅力的重要素材,其语文实践亦可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借鉴。二是反思和总结近九十年来的鲁迅作品教学,提出可通过贯彻“语文本位”与“因材施教”的原则来更好地发挥鲁迅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李春林, 邓丽[3]2006年在《1981—2005年鲁迅翻译研究述略》文中研究说明关于鲁迅翻译的研究,起步较早。1926年7月,开明书店出版了台静农编的《关于鲁迅及其着作》,其中有景宋撰写的《鲁迅先生撰译书录》,即对鲁迅的译作作了介绍。当然,这还仅仅是初始性的工作。以后也不断有文章对鲁迅翻译工作进行梳理和介评,并逐渐步入研究层次。进入

崔峰[4]2006年在《鲁迅翻译初探》文中研究指明该篇论文的导论部分,笔者首先对鲁迅重新进行了人生定位:即鲁迅通过他的创作和翻译实践着他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学(文化)、思想的启蒙家、探索者的人生价值。对于他在改造国民性、引进西方先进思想、改革白话文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固然值得我们肯定,但如果因为这些成就就把鲁迅的个人形象抽象化、神圣化,显然有失偏颇。他孜孜不倦的探索,在为后世思想、文化、语言、文学的发展铺路。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鲁迅的一些思想观念被后人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下来,还有一些部分同样也会因为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轨迹原则问题而被沉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一个开拓者在其探索之初就做好了被历史淘汰的准备。但终不忘作为一个探索者的使命和信念——“冀于将来有万一之希望”。 第一章,从对鲁迅百年研究的回顾与总结看鲁迅翻译研究。对鲁迅研究及鲁迅翻译研究分别进行了归纳、梳理和分类。并提出了本文的理论视角,即主要从译介学的角度来研究鲁迅翻译。 第二章主要围绕鲁迅心中的“两杆秤”展开分析,“一杆秤”的两端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与西方文化(文学),“另一杆秤”即关于鲁迅对异域文学的选择看中的究竟是其文学性还是社会功利性?二者之前有没有关系?本章第一节,策略与操作——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及与“硬译”策略的关联。将透过鲁迅的表层态度还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本来面目,以及他采取表层态度的原因,并分析他的这种态度与其翻译思想是否有共通之处。第二节关于鲁迅对异域文学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分析鲁迅选择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上。 第叁章是主体部分:鲁迅翻译的叁个时期及其翻译方式。第一节,“直译”和“硬译”的区别——以《苦闷的象征》几种中译本为例。对鲁迅的“直译”和“硬译”做一个澄清和区别是非常必要的。鲁迅翻译研究者都承认“硬译”是鲁迅翻译方式中非常独特的翻译现象,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讨论相关问题时,往往将“硬译”概念化、抽象化,并没有给读者以一个形象、直观上的认识。鉴于“直译”、“意译”的翻译方式已经被人们广泛研究并熟知其翻译形态,在原着和译本的对照中,比较容易得到相关的感性认识。因此,将“硬译”

高玉[5]2007年在《近80年鲁迅文学翻译研究检讨》文中研究表明鲁迅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文学翻译,但对鲁迅的文学翻译,学术界却研究得非常少,也不重视。大致说来,迄今鲁迅的文学翻译研究主要包括叁个方面的内容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鲁迅的翻译理论;鲁迅的翻译实践。本文主要从这叁个方面来回顾和总结近80年的鲁迅文学翻译研究。

陈红[6]2015年在《日语源语视域下的鲁迅翻译研究》文中指出鲁迅是我国近现代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他一生共译介了14个国家106位作家的216篇作品,总量近300万字。鲁迅翻译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叁十年代,硕果累累;但是,从源语出发探讨鲁译及其相关问题的着述很少,是一片很少有人涉及、有待开发的准盲区。有鉴于此,笔者拟从鲁迅译介作品最多的源语——日语出发,对鲁译作一番实证研究,厘清历史原貌,澄清前期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本论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确定本论的研究对象为从日语译介过来的175篇作品,包括翻译文本、副文本、翻译观等;然后分主题概述前期研究并指出相应的问题点;接着在介绍完章节内容后,指出本论采用了实证研究法和描述性翻译研究法,并认为本研究对全面理解和把握作为翻译家的鲁迅有重要意义,也可为阐释鲁迅的文学世界和梳理中国近代翻译史提供新的视角。第二部分“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鲁迅日文水平考”。首先介绍鲁迅的日语学习历程及他人对鲁迅日文水平的评价,指出对鲁迅日文水平评价褒贬不一的根源在于不少人未通过实际文本考证就简单进行评价。然后经由鲁迅日文作品及译作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鲁迅的日文表述能力和日文理解能力。结论是鲁迅日文水平较高,由此为之后的讨论奠定了可行性基础。第二章为“鲁译日语源本考”,主要从日语源语出发,澄清鲁译源本相关信息。本章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具体梳理了鲁迅译作的源本,并详细标注出日语直译本和转译本的版权信息。此外,本章还通过具体文本对比,考察了鲁译安特莱夫两篇译作的源本问题。第叁章“鲁迅日文译作的翻译特点”。通过源语和目的语的文本对比,结合晚清翻译家翻译策略的研究,考察了早期鲁译特点。同时,从翻译单位的视角具体探讨了鲁迅直译与硬译的特点。第四章“鲁迅直译观与日本语境的关系”。主要考察日本语境对鲁迅直译观形成的影响。具体探讨鲁迅直译观的语言学基础,以及日本明治翻译思潮和翻译家对鲁迅直译观形成的影响。第五章“日语语境下的鲁迅文学译介”。这章主要考察了鲁迅译文序跋中“借鉴”日本文献的内容及方式,并探讨了鲁迅译介长谷川如是闲的《圣野猪》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和思想状况之间的关系。第叁部分为“结语”,回顾本论主要观点,指出本论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有待今后展开研究的课题。第四部分为“附录”,包括鲁译源本列表、鲁译序跋参考的日本文献资料目录、正文中未提及的与鲁译序跋有关的日本文献内容、部分鲁译日语源本书影等四个附录。

周晓璞[7]2016年在《接受·疏离·批评》文中提出论文以鲁迅对林译小说的态度变化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客观史料进行梳理,分析鲁迅对林译小说态度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反观林译小说对鲁迅的文学翻译理念和翻译方法所产生的影响。论文由引言部分、正文叁章和结语部分构成。引言部分对目前学术界关于林译小说和鲁迅文学翻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要综述,并提出了论文选题的缘由,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林译小说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和意义,进而根据客观史料,阐述鲁迅嗜读林译小说的经历和原因,最后分析鲁迅在早期的文学翻译方法上对林译小说的借鉴和模仿;第二章主要论述鲁迅从接受林译小说到逐渐疏离林译小说这一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过程和结果,并分析这时期鲁迅在翻译思想、翻译选材和翻译方法上的变化和发展;第叁章主要论述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林纾及林译小说的批评。结语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同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以后的研究作简单的展望。论文通过鲁迅对林译小说叁个阶段的态度变化这一研究视角,对研究鲁迅文学翻译思想和方法的变化脉络及其变化原因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庄静[8]2017年在《论《域外小说集》中鲁迅翻译的现代性》文中研究表明《域外小说集》作为中国“迟暮译界”的报春燕,其中蕴含的鲁迅文学语言的现代性转型尚未得到充分关注。本论文重在探讨鲁迅在《域外小说集》翻译活动中对汉语书写语言的现代性改造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对鲁迅创作语言的影响。本研究综合利用理论阐释、个案分析、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鲁迅在《域外小说集》中的译作与现代汉语直译文本的细读对比,发现鲁迅有意识地、系统地对文言语体进行了现代化改造。鲁迅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输入人道主义及人类主义等现代理念,作品的叙事方式呈现诗化的叙事特点。在语言方面鲁迅的译文呈现出浓厚的现代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译文中使用富含新时代内容的新词汇;大量对译欧化的语法结构;综合使用欧化的标点符号等。《域外小说集》在主题和语言的现代性上都对《狂人日记》产生影响,也促进了鲁迅语言观的转变。《域外小说集》的翻译语言有全面的欧化痕迹,促使了鲁迅的文学语言向现代汉语转型,是鲁迅现代白话文的源头。

黄炎[9]2007年在《别求新声于异邦》文中研究表明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为中国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文学活动是从翻译开始,也是以翻译结束。他一生翻译了15个国家、110个人的244种作品,共达300多万字。鲁迅译介了不同国别、不同风格的作家的多种样式、多种体裁的作品。所以,研究鲁迅的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鲁迅的翻译与他的生命相始相终,同时又与一个特殊的时代相伴相随。他的翻译宛如一条河,婉蜒曲折流过一个时代,流过了这个时代的不同阶段。本文首先对鲁迅的翻译进行了总体观照,对鲁迅一生的翻译情况进行了历史线索的梳理,又对鲁迅翻译在中国文学史和翻译文学史上的贡献作了概括。鲁迅翻译的目的是从“异邦”中获取“新声”。因此说,他对翻译作品的选择就体现出他的文艺思想。“立人为本”的思想是鲁迅文艺思想的基础,也是他接受外国文学的基础。“立人”思想是其改造国民性的武器,也是他选择翻译作品的标准和尺度。另外,鲁迅的“立人”思想不仅体现在对国民性的关注,还体现在他对于儿童的关注,他的“立儿童”的价值追求,促使他对儿童文学的翻译,这不仅为中国儿童带来了新鲜的精神食粮,也体现出他的社会责任感。自我觉醒的生命情怀,是鲁迅对于文艺创作的内在动力的思考,也是他审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尺。他希望通过“异邦”之声激起国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富有战斗气息的存在意识,是鲁迅关于文学价值和意义的探讨。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变革。苏联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鲁迅想了解苏联无产阶级文学,想了解新时期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于是,他翻译了苏联的文艺理论和苏联革命文学。由于中国当时的现状,鲁迅没有被当时所谓的“革命者”所接受,鲁迅想到了俄国的“同路人”,并翻译了他们的作品,来判定自己的价值。独创精神,是鲁迅关于文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他认为文学要具有独创性,必须作家具有独创精神。这种独创必须建立在广泛吸取和借鉴世界各种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于是他注重了开阔国人视野的翻译,和美术的译介。他在文学创作中注重了对域外美术的借鉴,这些都是他的独创精神的体现。本文把鲁迅的翻译同其文艺思想结合起来,是对鲁迅研究的新的视角。

徐政[10]2018年在《图像、文本与事件》文中认为鲁迅一生译着颇多,留下了数目相当可观的出版印刷品,这些书刊的装帧设计也大多由其亲自操刀。本文以鲁迅所译《近代美术史潮论》平装本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鲁迅的一种“遗物”,从该中译本现存印刷品实物的“物质”属性出发,对其作跨学科的整体研究。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需要厘清该中译本的几大基本要素——是谁、从哪来、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为何做。为此,本文选取该中译本所涉及的图像、文本与事件叁个方面,在考订讹误的基础上对九个相关问题进行具体讨论,并最终围绕该中译本其书、其事考辨出十八条新的结论。以上结论,对于确定该中译本初版的基本信息、探讨西洋美术史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晚清民国时期外文词汇及其概念的跨文化传播与误读、叶灵凤对近代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以及厘清鲁迅与创造社笔战的史实、鲁迅推行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缘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虽侧重于考据史实,但旨在“重塑”价值,而非单纯“解构”。亦希望透过该中译本这一视觉之“物”,让读者从多个角度“知”鲁迅其人、“论”相关之事,并一窥其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跨文化交流过程。

参考文献:

[1]. 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D]. 梁海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 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D]. 何英. 南开大学. 2013

[3]. 1981—2005年鲁迅翻译研究述略[J]. 李春林, 邓丽. 鲁迅研究月刊. 2006

[4]. 鲁迅翻译初探[D]. 崔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5]. 近80年鲁迅文学翻译研究检讨[J]. 高玉. 社会科学研究. 2007

[6]. 日语源语视域下的鲁迅翻译研究[D]. 陈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5

[7]. 接受·疏离·批评[D]. 周晓璞. 天津师范大学. 2016

[8]. 论《域外小说集》中鲁迅翻译的现代性[D]. 庄静. 苏州大学. 2017

[9]. 别求新声于异邦[D]. 黄炎. 山东大学. 2007

[10]. 图像、文本与事件[D]. 徐政. 中央美术学院. 2018

标签:;  ;  ;  ;  ;  ;  ;  ;  ;  ;  ;  ;  

鲁迅翻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