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肖凤朝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肖凤朝

山东弘润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有效的提高生态护坡施工水平是必要的,为了具体分析,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有效分析生态护坡设计原则,科学掌握河道整治当中的问题,从而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高效的技术措施,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引言

生态护坡技术作为生态河道工程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持水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以往建设理念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河道护坡技术在支持农田灌溉和保护水土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尚且存在一些功能缺失的问题,例如涵养水源、污水净化、生态平衡等,这些也是生态护坡的应有之意,应纳入生态护坡的功能目标之中。

1生态护坡技术简介

生态护坡技术是当前河道整治中方兴未艾的技术,以植物和工程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为主要内容。生态护坡技术是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涉及到工程力学、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经济性等特征。当前,生态护坡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河道整治中,并且,在河道整治的应用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景观为核心的新型护坡模式。生态护坡技术既重视基本功能的满足与实现,比如河道防洪、排涝等,又对河道整治的生态效益有着较高的要求,以是仿自然的生态环境系统,如土体、水体、植物等构成的系统取代了混凝土构筑物,在护坡中有着很好的效果。与传统的护坡方式相比,生态护坡的优势或者说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2点:第一,传统的护坡多为硬性防护,容易使河道渠化硬化,继而影响水体与土壤之间的交换,破坏生态平衡系统,影响水体质量。生态护坡技术可以有效克服此一问题,保证水体与土壤之间的能量交换,提升河道护坡的效果;第二,传统的护坡技术在功能上具有单一性,工程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没有对河道的审美效果予以必要的关注,河道存在断面不一、裁弯取直等现象,影响了河流作为城市景观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生态护坡技术极为重视绿化工作,可以很好地改善传统护坡中的不足,拉近河流与居民之间的距离,综合发挥好河道整治的各项价值。

2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原则

应用生态护坡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相对特定的环境中,重视对动植物的固定,强化生物护坡系统的利用率,发挥防洪排涝的作用。进而利用生态植被其根部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土壤营养成分,夯实坡体,减少成本造价,同时利用生态植被形成可观之景,在治理河道的同时利用生态护坡技术增加河道的价值。

护坡技术在国际范围内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经验。但在国内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进行生态护坡设计时,需要注意:第一,在进行生态设计时要注意周边植物与河道建设的联系性,重视植物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在设计生态护坡时考虑植物需求;第二,设计生态护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护坡的渠道、堤防作用,利用生态设计控制成本;第三,进行具体设计时,需要重视对环境的美化作用,保证生态护坡既满足刚建要求有满足环境的兼容性,发挥生态护坡的景观效能;第四,对水文、水位情况进行分析,考虑周围植物的实际情况,选择与环境条件相适宜的植被进行种植;第五,科学选择河道护坡生态系统植物,重视考虑其经济效益,容纳观赏者的亲水性要求。

3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3.1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

我们可以在进行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时采用植被型的生态混凝土来进行护坡。植被型的生态混凝土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混凝土的种类,但是与其他混凝土不同的是此类混凝土添加了保水剂,能够使混凝土材料中的无机物质与有机物质充分结合,为两岸的植物提供水分,还能充分将土壤和岩石之间的连接变得更为紧密,来保证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时可以提高防止冲击的能力。除此之外,使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还能保证河道以河道周围土壤的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提高就能保证土壤在洪水不受侵蚀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土壤本身的作用。还可以恢复修建河道时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更好的使自然环境之间变得和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通过对生态砖的相互牵连与加固的方式来更好的保障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技术的使用。具体的施工过程可以采用连锁式或者铰接式等方式,来防止生态护坡砖的移动。通过这两种方式还能保证生态护坡砖与施工地面的现实情况相符合,可以在保障施工周围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对地基进行保护,可以充分防止在洪水发生时对河道及河道两岸所造成的水土流失。

3.2土工材料固土的种植技术

我们在进行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时,还可以采用土工材料固土的种植技术。土工材料故土种植技术是在工程力学和植物学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与材料对植被进行加固,还能对河道两岸进行抗洪的作用。土工材料种植技术可以分为土工材料网垫固土与土工单元固土,其分类方式也主要是依据施工时所用的方式以及主要使用的材料所分。土工单元固土种植技术主要是将高密度的化学材料铸成蜂窝似的样子,并将植物或草皮进行填充,来实现对河道两岸的加固。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具体施工设计中主要采用土木网垫固土种植技术。主要是以沙土和植物种子为主,放置在含有高分子的化学制成的网垫中。此类技术的需求量大,主要是因为此类技术的生长性、柔韧性比较高,能够充分保障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植物的根可以在高分子的作用下穿过网垫的空隙深深地扎根进泥土中去,能够将植物与网垫同时加固在河道两岸,能够充分降低洪水对两岸造成的冲刷,增加堤坝的稳定性。

3.3三维植被网护坡

三维植被网是较为常见的生态护坡技术,其以热塑性树脂为主要原料,借助挤出、拉伸等工序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护坡性能。三维植被网分底层与表层两层,底层为基础层,具有较高的强度,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植被网出现变形的现象,在预防水土流失中同样有着显著的效果。表层则为起泡层,便于填上土壤,种上草籽,具有很好的固土作用。从适用范围而言,三维植被网在沙土性河道以及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的坡面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三维植被网可以降低风雨、洪水等对坡面的侵蚀作用,且借助三维植被网,能够显著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被生长,发挥好植被在抵抗水土流失中的作用与价值。三维植被网在辽宁省河道整治中有广泛的应用,就以兴城市兴城河治理工程为例,工程以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为重点,同时配合以生态加筋植生网垫,对岸坡进行了有效的防护。工程设计的坡顶高程为10a一遇的洪水位,而在坡脚高程的设置中,则采用河底的平均高程,坡高在2.1±0.3m,平均坡高2m左右。三维植被网防护主要应用于游道至岸滩顶高程的斜坡衔接上。

结束语

生态护坡技术是当前河道整治中的重要技术类型,并且,由于生态护坡技术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优势,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加强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是有效提升河道整治效果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张蛟龙.河道生态护坡关键技术及生态功能[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1):82-84.

[2]宋岩.海城市河道治理生态护坡方案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04):101-104.

[3]曹仲宏,徐泽.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浅谈[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02):50-53+113.

[4]孟媛媛.试论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04):149-150.

标签:;  ;  ;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肖凤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