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途径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途径

刘翠英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指导思想。2010年5月29日,李长春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创新方式方法,优化育人环境,强化育人功能,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这实际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要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亲和力欠佳,涉及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队伍、内容、方法等各方面的因素。众多因素混杂在一起,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降低了高校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拟就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途径谈谈个人看法,以期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

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能力。学校作为育人之地,其教者是人,学者也是人,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而思想政治工作的真谛就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尤其在呼唤创新精神的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坚定的价值取向是亲和力的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前提就是要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为思政工作的长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又存在成长的困惑,思想活跃又矛盾,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纷呈,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冲击,产生这样那样的消极影响。这一现实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有优秀人格、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责任感、诚信等高尚的精神境界,坚定的价值取向、人生信念和人格魅力,通过自身坚定的价值取向把大学生培养成有崇高社会理想的人。

二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亲和力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也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是复杂的,且人与人之间又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敏锐的判断识别能力,有角色艺术能力,善于捕捉时代信息能力以及富有感召的形象和气质等。具有人本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全局观念、法制观念。自觉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现代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美学等学科知识。因此,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正确处理好愿管、敢管、会管的问题。在工作中才能将哲理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效结合,既在学生面前扮演严师、慈父、朋友的角色;又要有自知、客观、开放的工作作风。提高了思政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的能力,自觉强化亲和动机,自然就会增强亲和力。

三高超的技巧是亲和力的表现

1.注重感情投资

所谓感情投资,就是较情感沟通更深一层,不仅要去感染人,而且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善于研究人的情感,激发人的感情,舍得投入更多的情感资本,建立起真挚的人际关系,以达到情感与思想上的共鸣。实践表明,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社会、学校对大学生的真切关怀,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归属感,有利于消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障碍。“我把党来比母亲”,这种母爱春晖,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爱心来体现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对大学生充满爱心,倾注深情。处处体察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随时把党的母爱春晖通过卓有成效的方式送到每个大学生的心坎上。在对大学生关心、关爱的过程中,充分贯彻体现自强、自立、自律的导向,始终坚持健康有益、奋发向上的主旋律,并把对大学生实际生活的关心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启发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让大学生从这种关心、关爱中体验到思政工作的亲和力,进而产生崇高的理想追求。

2.不断推陈出新

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中的新思想、新论断,紧密结合于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分析研究问题,形成新观点,讲出新道理,使青年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在内容上、观点上、思路上、手段上、语言上、方式上不断求新。把学习和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与认真研究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能用老眼光观察新形势,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用老方式表达新内容。要善于借鉴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知识、新信息,整合已有资源,运用于思政工作的实践,提高思政工作的亲和力。

思想政治工作推陈出新的载体是形式,在无形或有形中让青年学生得到教育和提高。常用的是文娱、体育、文学、摄影、参观学习、社会实践、重大庆祝活动、节假日等各项活动,通过电视、录像、报刊、杂志、书籍、多种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手段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具体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3.善用模糊艺术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主体思想,增强主动性和能动性。当前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状况与时代主题的和形势的变化存在顺应关系。每当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时候,大学生就有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和参与意识,而当出现低靡状态时,会迅速的由关注社会转向关注自我,对社会流露出失望、厌烦、抵触的情绪,这种明显的联动效应是青年政治认知状况的客观前提。一方面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具有超前性、青春性和充满生机的“未定性”,另一方面表现为不成熟性和片面性。面对这样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松弛有度,既有方向性又要给学生留下展现自我能力、张扬个性的空间。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班级等一个个动态的组织系统里,面对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难免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和行为。思政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予以指导,在保证不偏离目标方向的前提下,模糊化处理,不要苛刻,不过多指责。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宽容、信任、关怀和鼓励,要给予真诚的帮助和指导。在模糊中求同,为求同而模糊。实实在在地增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

4.坚持制度规范

亲和力不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成败的标准。把它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来提倡,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扎实,做到实处,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建立好体制机制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内容和程序用制度规范起来,充分发挥制度的稳定性、严肃性和科学性,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变“虚”为“实”、变“随”为“序”、变“软”为“硬”。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之间的那种亲和力,就有原则性保证。这种亲和力是建立在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基础上的团结、祥和。对错误的东西不是投其所好、迎合、苟同、奉承,而是坚持事事不离原则,原则问题没有退让的余地。失去了原则性的所谓“亲和力”,可能变味成为与学生成长成才根本利益而背道而驰的“离心力”,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胡锦涛.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人民日报,2003.12.08

[3]李长春出席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2010.5.29

[4]石成奎.论和谐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亲和力.党史党建.新西部,2008(04)

标签:;  ;  ;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